缔冠期刊网

让草根性扎根课堂小练笔

2022-06-08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镇东小学(318000) 王仲芬

小练笔中存在失真、失时、失效等问题。本文提出了“草根性习作”的理念,将小练笔作为基础的、根本的习作,并以课本为本,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养料,读中悟法,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基于以上理念,教师要深入文本内核,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运用多种策略,如盘活教材,迁移运用;挖掘文本,填补空白;情感激发,有感而发等方法,坚持不懈,将习作之根深深扎入学生的心田,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

“草根”一词直译自英文“grass roots”。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对“grass roots”的析义是基础的、根本的。本文提出的草根性习作就是基于此析义的一种理念:将语文课堂小练笔作为草根性习作,是将其作为习作当中基础的、根本的习作,并且是一种具有向上提升力量的行为。课堂小练笔切入点小,形式多样,便于操作,可以分解习作的难度,减缓习作的坡度。充分发挥语文课堂小练笔随意、简便的特点,发扬“草根”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养料,读中悟法,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1.练笔内容不确切——失真

“草根”的一个含义是“真”,“真”是其本质的体现,不虚假,不虚伪,没有花架子,不作秀,本本真真地体现自己。在实际中,很多习作内容失去了“真”。新课程的教材文质兼美,情景交融,有遣词造句之美,有布局谋篇之美,有意蕴深刻之美,值得我们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好好吸收。但有些教师潜入文本不深,钻研教材仓促、肤浅,不能深入文本内核,领会要义,没有选好范例,没有找准每个练笔的训练点、着力点,只是为写而写。有些教师没能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出发,在课堂上没有让学生充分朗读、体悟,任意布置一个“你想说点什么”、“你明白了什么”等问题,学生一头雾水,而导致课堂练笔游离于文本之外,脱离实际,成了花架子。这样,练笔就失去了本真的意义,没有价值。

2.练笔时机不佳——失时

草根性是草根的一种拓展,草根的生长具有时效性,冬藏春长。择时是草根性的一个特点,因为择时生长是积蓄之后的喷发。时机是爆发点。作为草根性习作的课堂小练笔,需要择时。但有些教师在课堂练笔环节的设计上很随意。我们的阅读教学一般分为“披文得意”和“运思及物”两个阶段,语言只有基于阅读理解、内化语言,学生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情感还处于空白状态,一些教师就要求学生练笔,学生如同煎熬。有时学生的感悟由浅入深,不断深化,正是练笔的时机,而教师考虑到课程任务的完成,而将课堂练笔的环节安排在最后,造成失时。此时此刻的学生情感已流逝,练笔质量不高。

3.反馈评价寥寥数语——失效

草根需要呵护,需要阳光和雨露。草根性习作同样需要阳光和雨露,不能任其自生自灭。老师的评语、修改、讲解就是草根性习作的阳光和雨露。但有些教师安排了小练笔后,没有及时捕捉学生的问题,不做评价,不做修改,不要求提升,而是叫几个学生秀一下,蜻蜓点水,草草收兵。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习作写得好还是不好,不知道成功在哪里,失败在何处,也就是说,对习作评判标准的模糊,使得学生的练笔水平在原地踏步。

语文课堂小练笔作为草根性习作,一是指这种练笔本身就是常见的、随意性强的、普遍性的练笔;二是以课本为本,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养料。小练笔可长可短,可全篇,可片段练习。要充分体现语文课堂小练笔的草根性特点,提升学生习作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盘活教材,迁移运用——让“草根”得到“肥料”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从内容到语言,都是学生练笔的好素材、好范文,都是学生习作的蓝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理解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可以通过点式仿写,可以句式迁移,可以模仿构段方式,也可以对文章的立意、写作角度、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学习。我们应先依葫芦画瓢,然后逐步“师其神,不师其貌”,从模仿走向创造。

只有使“草根”的生长得到更多的肥料,才能让学生的习作“茁壮成长”。一是句式的学习。对课文中较典型的句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学着写几句,比如:“有……也有……有……也有……”、“有的……有的……有的……”、“一边……一边……”、“这是……这是……这是……”。设计相关训练,让学生填充,由扶到放,能达到学习的目的。二是构段方式的学习。中年级作文训练以写片段为起点,突出了“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文章的构段方式有总分、并列以及承接等方式。学习了课文中典型的段落后,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围绕一个意思以总分、并列以及承接的方式来写一段话,提高学生构段的水平。三是修辞手法的学习。很多课文都运用了修辞手法,语言生动优美,每学到一种修辞手法,教师就让学生展开想象,模仿写话。四是独特描写的学习。课文中的对话形式多样,有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后和省略提示语四种形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示语转换的训练。

2.挖掘文本,填补空白——让“草根”拓宽生长空间

文学艺术作品都讲究留白,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有些文章情节富有跳跃性,或简单含蓄或略去不写,文本隐含着言尽而意不尽的关键处。这就要求教师潜心会文,独具慧眼,抓住文本空白,发现固有的语言现象,捕捉作者的情感。小练笔拓展、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和意蕴,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只有让“草根”得到更广阔的生长空间,才能让习作长成参天大树。一是无声胜有声训练。在一些课文内容没有着墨的地方,即“无声处”进行小练笔训练,使无声的语言化作有形的文字。二是无字到有字的训练。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于无字处读出字来。有些课文到了结尾,却余音绕梁,正如林序所言:“似断非断,似了非了之笔,读来雅有余味。”教师应根植于课文,挖掘文本未尽之处,找好切入点,让学生想象于书外,进行补写。三是由画到话的训练。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课文插图浓缩了课文内容或再现了课文的情节。叶圣陶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我们应该抓住训练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观察人物的表情、穿着,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猜想人物会说什么,做些什么,使图画在学生脑中的表象丰富、细腻起来,使一些人物的角色通过合理的想象变得更加立体。

3.情感激发,有感而发——让“草根”适时生长

语文课文中,有歌颂崇高的爱国情的文章,有讴歌至真至爱的亲情的文章,有抒发纯洁无瑕的友情的文章。学生对文本有了充分的体验感悟后,当文本的情触动了学生最柔软的心房,学生定会产生巨大的情感磁场,产生表达冲动。

“草根”的生长需要合适的时间点。一是认知冲突处。如《中彩那天》一课中的冲突之处,教师可让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净化心灵,升华情感。二是角色置换处。入情入境的角色体验,使学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变化、体验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学生与文本对话,在体验中感悟,使情感交融,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如教师可对《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的角色进行置换,使学生换位思考,把主人公的内心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以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三是主题升华处。教师要善于捕捉文章的动情点,找准情感喷发处,适时地引导、点拨、升华,胸中喷薄的情感就会流淌于笔尖,正如所谓的“情动而辞发”。

草根的生命力和繁殖力是强大的。在19世纪美国寻金热期间就盛传一种说法:山脉的土壤表层,草根生长的地方蕴藏着黄金。草根性习作,也蕴藏着作文的黄金。我们要随文盘活教材,将练笔融入阅读教学,恰如其时地练笔,恰如其分地评价,使之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将习作草根深深扎入学生的心田,使其不断生长,从而达到下笔如行云流水,文章字字珠玑的境界。

(责编 莫彩凤)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