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李镇西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特点探析

2022-06-08

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一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作为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性学科,语文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因此一堂好的、高效的语文课应当使学生全员参与其中,并能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本文通过对李镇西老师阅读教学中提问特点的研究,从中发现:李老师通过科学多样的提问技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语文思维,真正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李镇西老师以自己对于文本的阅读经验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精神层面、人文性的熏陶;设计问题时在整体感知的同时不忘有所侧重,设计了一些既能够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深入认识又能促使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正是李老师多样化的提问方式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一直秉承的原则,使得他的提问独具特点。

一、提问从整体出发

整体感知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起始,是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的重要环节。李镇西老师在他的教学起始环节,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够同课文进行宏观感知、直接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李教师的引导下,与文本作深入的对话,从而更透彻地理解了文本,真正地对文本有了自己的体悟。

李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去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研读,而不是将文章零碎地肢解开来,分离文章结构。关于这一点,王荣生博士认为:“整体感知(把握)不等于感知、把握整篇课文,它与段、句、字、词的关注不但没有冲突,相反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除非那些字词等是‘无关紧要’(朱熹语)的。换句话说,提倡‘整体感知(把握)’的本意,是试图用‘整体知觉’的传统方式,来取代语文教学情境中学生阅读的那种‘肢解分析’”。

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名篇《祝福》时,李镇西就以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出发,在课堂伊始就提出“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课文认真地默读一遍,已经读了一遍的同学再读一遍。在读的时候,要用脑子,一边读一边想。想让你若有所思,或者让你怦然心动,或者让你产生了联想的地方在书上做个记号,也可以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遇到不认识的字查一下,把音注上,总之读了以后书上要有读过的痕迹。读的过程就是自己感悟和发现问题的过程。读完以后我们再互相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感受,可以就全篇谈总的印象,也可以从某个细节出发谈自己的体会,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无论是从对文本知识及文本内容本身的学习方面,或是培养学生运用方法进行学习的能力,从整体出发都是很重要的。课堂开篇,李老师并未对文本做过多的个人见解的发表,而是先了解、倾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个理解是本原的理解,也是对整篇文章整体的感知。先从整体出发,然后一步步深入到细节,最后再回到全文,宏观地把握文本。这样的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并运用在课下的鉴赏中。

二、提问有主次之分

《国文百八课》中讲到“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各项打成一片。”这四项不可有偏离、疏漏。倘若说,“文话”指的是从整体上对文章课文的把握,那么“文法或修辞”则是从局部来分析文章的好与坏。这二者之间有联系却也存在着差别。鉴于此点,李镇西老师则按不同的类别分类、分层地进行语文教学,有区别地提出不同的问题。叶圣陶先生在《文章面面观》中谈到:“每读一篇文章该作内容的与形式的两种研究。”因此李老师在注重内容的同时,觉察到形式也是不能忽视的,不同的文体、体裁,都具有不同的形式。在讲解、设计问题时,他会依据文体特点、分类,有侧重地发问,用这种方法使学生抓住文章的精髓。

在进行《荷塘月色》这一散文教学时,李镇西老师就把重点放在文章的鉴赏方面。作为一篇经典的散文,美是《荷塘月色》的核心,学会欣赏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画面美,体会精致典雅的语言美是一篇美文、散文的教学目标。在引领同学读完全文之后,他提出:“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随即同学开始回味方才读时,自己觉得美的文字、段落。欣赏了语言美后,李老师又通过学生刚才说出的答案,引导学生赏景,继而品味景中之情,引申到通感、情景交融的手法。

而对于小说类的文章,如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的杰出之作《装在套子里的人》,他设计的问题则围绕着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等小说要素方面进行。从肖像、心理、性格刻画等细节及小说中惯用的夸张手法出发来进行问题的设计和提出,这使同学在对小说及其创作方法有所了解的同时,又培养了他们在对小说的阅读和创作方面的兴趣。

不仅仅是题材,语文的教学过程也是多样复杂的,而这些不同的教学环节又分别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李老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问题的设计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在课堂开头,李老师会先设计一到两个宏观的问题,使得学生对全文能够有一个整体理解,在逐步展开的教学阶段,逐步设计一些精妙的问题,以此来点出学生的思路。最后的深化认知阶段,又通过他的问题,强化同学的思考,使学生打开思维,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深化理解。

在教《孔乙己》一文时,随着教学过程的逐步推进,李镇西老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提的问题最多。”“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同学们能不能再仔细思考一下,孔乙己为什么会‘的确’死去?”“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写孔乙己的哪些语言、行为或者动作、神态,表现出了孔乙己怎样的遭遇,他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一句话,他有着怎样的性格?”。

问题一,是从对全文的整体理解感知的方向出发而提出的问题。而接下来的两个问题,是理解文章的关键问题。通过这两个问题,文本得以分成几个重要的部分。而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能够使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结束的总结中,更深入的明确文本的意义所在。李老师通过这样一种有层次有区别的问题设计,使同学对文章的解读在这不同的层次中逐层深入,而又有所侧重。如果语文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层次没有重点,想到哪里问到哪里,没有设计没有先后顺序,那么整个课堂的气氛一定是死气沉沉又毫无生动性的。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打开了思维的宝库,一点点一步步走向更高的层次,每一堂课都能够使学生真正地有所启发和进步,而不是浪费时间。

三、提问以实际为基

以实际为基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李镇西老师在进行课堂上的问题设计时,会根据教学对象即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态度,选择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同时,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随之改变,具体大环境的实际情况也是李老师在设计问题时所考虑的;另一方面是李老师还考虑到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这一具体实际。

李镇西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是以对象的实际情况为依托,以学生原本就有的认知为原点,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将学生的思维激活到一个最易发挥、掌握的状态。

比如在执教《提醒幸福》时,李老师调查过学生是否喜欢这篇文章后,紧接着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随后重点强调让学生“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文中丰富的人文因素开始逐渐被认同,语文学科从惟工具论转变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人文性则是其本质属性。李镇西老师在他的课堂中可谓是处处闪现着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这也贴合了学生的实际,因为每个学生自身都要不断成长,继而走出校门,走上社会,成为拥有一定的思想文化修养的完善的人。研读李镇西老师《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教学实录不难发现,他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在引导学生感悟体会一个中心,就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例如在讲到老板娘的关心时,李老师问道:“老板娘关心这母子三人,那么老板娘关心母子三人是出于什么目的和心情?有同学说是出于同情,出于善良;那么这种关心、关怀、精神上的抚慰,我在想,他只是老板娘对母子三个精神上的一种鼓励、抚慰吗?(学生思考)有没有反过来想,老板娘从母子三人身上是不是也有所收获?”在文章讲解到重返饭馆时,李老师又问道:“我这里有个问题不理解,想请教,这位同学或者其它同学也可以,他们为什么14年以后要重返这个面馆呢?”在学生的回答“我想他们母子三人是为了感恩,这一饭之恩并不只是一顿饭给他们的帮助,而且影响了他们的人生,也是对他们的鼓励,让他们今后的人生走得更精彩”中,我们已经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对感恩和爱的理解与体悟。

李镇西老师一直秉承“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的原则,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这不仅表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识程度上,而且也要尝试把自己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让自己处在一个学生的位置去品味研读文章,找出学生对文章的兴趣点和困惑点在哪里,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整体感知,分层次分步骤地设计问题。正是这些问题设计的特点,使李老师的语文课在广受欢迎的同时也能够真正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借鉴李老师在处理课堂问题方面的特点和优点,从学生出发,只有做到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爱上语文,喜爱语文,也只有在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后,语文课堂才能够重新得到完善,不断充实,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叶圣陶,夏丏尊.国文百八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曹明海,潘庆玉.语文教育思想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黄思宜 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0)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