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借力《文化生活》提振文化自信

2022-06-08

胡庆有

摘 要:培养全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及其成员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以及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最新修订的高中政治教材《文化生活》彰显出浓厚而鲜明的文化自信意识。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相关资源,使得政治课堂真正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阵地,切实提振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凝聚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文化生活》教师 学生

胡庆有,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培养全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至为关键。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等重要文件修订而成的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文化生活》,文化韵味更加浓厚,文化自信意识更加鲜明。充分利用《文化生活》教材资源,大力挖掘相关教学资源,对于提振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中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信时代意蕴的二维解读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及其成员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其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当前,对文化自信展开探索,为的是拓展和深化对中国入民乃至整个人类文化实践的理性认知,以期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正确掌舵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迅速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文化自信的时代意蕴的解读,至少应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挖掘:

其一是命题解读层面。“文化自信”是一个宏大而极富远见的时代命题。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伟大号召。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也一再强调自信问题,包括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这些重大会议和重要讲话,共同引领我们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理解步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真正通向文化自强。当前,坚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坚持对当代中国优秀文化的自信,坚持对外来文化进行批判借鉴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同时,文化自信也是积极情感的真实体现,是饱满的精神状态的彰显,是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标尺,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刻度。“一个民族谋求文化的发展,更必须具有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自信心,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只知匍匐于外国文化的影响下,甘心接受人家的‘同化’,这势必丧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而丧失了文化的独立性,也将丧失民族的独立性。”,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华文化复兴乃至中华民族复兴的不可或缺的思想要件,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其二是践履实行层面。对于个人而言,文化自信是一种修为和践行,体现在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敬重与传承,对当代优秀文化的尊重与持守,对外来优秀文化的虔诚与吸收,对未来文化健康发展的精心呵护与满怀信心等诸多方面。文化自信直接受个人修养制约,与家庭濡染、学校教育、社区实践、社会熏陶紧密关联,需要长期坚持,需要摒弃和排斥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急于求成心态。对于国家而言,文化自信体现在国际文化交流的姿态和胸怀上,体现在一个国家整体的文化修养、精神状态和理性认知上,体现在对待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实考虑和战略考量上,体现在国家层面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品质上。自信绝不是自大,而是一种文化上知己知彼的高度自觉,因而,实现真正的包容并蓄与吐故纳新、批判继承与推陈出新,是其核心要义。对于社会而言,作为依托社会实践而需要不断丰富与完善的思想理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一样,既是在先进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更是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倡导的一场深刻的思想文化运动。社会需要文化自信的发展,缺失文化自信的社会,是不健全和不健康的。我们既不能止步于传统的苦难与辉煌,更待承古开今;也不能踌躇于当前文化发展的环境之复杂、任务之艰巨,要激发并凝聚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的精神力量,营造良性社会文化生态,创造新的文化业绩。

二、文化自信在《文化生活>中的精彩彰显

通观《文化生活》全书,党和政府对实现文化自强的坚定决心跃然纸上,专家学者对文化自信的深刻解读力透纸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阔愿景清晰可见。文化自信作为一条红线贯穿该教材,并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不忘传统文化。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毫无疑问,我们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也不例外,也必须在继往中开来,在传承中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勤劳隐忍的高贵品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而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礼敬之情贯穿于《文化生活》始终。开篇“致同学们”一栏中明确指出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来说,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以此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予以反思。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引言部分更加直接明了地指出:“我们今天享有的文化,是在世代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接下来,教材探究文化传播与继承的意义所在,尤其是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着重讲述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继而引导学生领悟历史命题“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的奥妙所在,并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贯穿的主线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全书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光辉,而在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读者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也得到了熏染和提升。

第二,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要求我们持续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并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鉴于此,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无时无刻不透露着这样的信息: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文化在交流交融交汇中实现创新和发展。该课第二框第三目引导青年学子正确看待文化交流,倡议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而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借鉴外来文化方面,该教材正是秉持这样的立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对青年学生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引导。

第三,着眼先进文化。邓小平强调:“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②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当前所讲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该解决的难题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达于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愿景。具体而言,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文化生活》一书卓有成效地渗透着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须“着眼将来”的思想。其在开篇“致同学们”一栏中便直言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修订后的第九课第一框引导学生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和要求,并说明了什么是文化自信及其具体表现,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等;第十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开展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为学生进行相关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而本书第四个“综合探究”部分,引导大家“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导青年学生在文化强国建设征程中务必紧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旗帜,积极回应“三个面向”的呼唤,锻造传承中华文化的铮铮铁骨,争做文化新人与合格建设者。

三、提振文化自信的现实路径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在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提升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尤为重要。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需要学校、家庭、社区、团体多管齐下、形成合力,营造全方位育人的优良环境.搭建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历练,主动选择健康的文化生活,提高和夯实文化自信,造就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就学校而言,提振高中学生文化自信是政治课堂之首要职责。这需要政治课教师高效发挥《文化生活》教育教学作用,并充分挖掘和利用相关资源,使得政治课堂真正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切实提振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凝聚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第一,提振高中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首先,可供引入政治课堂的相关教学资源十分丰富。总书记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丰实而厚重,始终光耀寰宇、泽被后世。且不说古代中国道德思想之璀璨、科技文明之高超、建筑工艺之精妙,单是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便可窥见中华民族的脊骨,更不必说中医中药之灵妙、华服唐装之精巧。中国元素早已和谐融人全世界现代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文化中国之自信与荣耀无处不在。在新的历史时期,孔子学院海外办学多年以来成绩斐然,越来越多的世界人士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显然,这些事实都是可供借用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其次,面对整理国故之热再度兴起,教师也须引导学生谨记:承继中华民族文化业绩,“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引导青年学生理性审视和正确对待历史传统文化,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怀揣礼敬与尊重,并加以科学发掘、合理利用。再次,中学教师在相关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决不能丢掉“老祖宗”。对于自主选用的关于传统文化的材料,教师还必须坚持“推陈出新”的原则,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概言之,教师须凭借多种教学手段、教学资源使得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使其信服、信赖、信仰中华文化。这是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起步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

第二,提振高中学生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自信。日新月异的文化建设事业为我们的文化课堂提供着丰富的可资引鉴的教学资源,中学教师须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当代中国文化迅猛发展早已引起了多方学者的关注。《全球媒体时代的软实力之争》一书这样写道:“《卧虎藏龙》的上映使第一部巨型中国银幕史诗在美国引起轰动,2008年奥运会的精彩呈现,中国在子弹列车、太阳能及电池技术方面的‘绿色大跃进’,更别提20年来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高效管理,所有这些都使中国的‘软实力’举世瞩目。”外国人竞对当代中国所取得的斐然成就如此赞叹不已,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岂能不自豪万分!此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已成功播出两辑,在全球范围引发舌尖上的中国文化热;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是提振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中国的原创动漫游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成功;中国优秀的舞台艺术获得西方主流观众的青睐与赞叹。当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局面,大大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世界影响力。不计其数的鲜活事例足以构成当代中国文化崛起之凭证,而这怎能不令我们心生敬意!但是,我国文化发展前方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重大而紧迫。这需要我们保持清醒认知。教师要结合《文化生活》教材,适时、合理地引入课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激发课堂活力、烘托文化氛围、提振文化自信。

第三,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提振高中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广大教师应该积极引导青年学子去认识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博大胸怀,展现出中华儿女应有的品格与气度。“在多样文明际会的地球上,中华文明在‘和而不同,思想之源的启迪下,绽放着可贵的和平光彩,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赢得世界的认同。”鉴于此,总书记强调:“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科学对待外来文化也是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借鉴、批判吸纳的态度,本身就是文化自信的深层表达。其次,在东西方文化对比中,教师应该使得学生明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与道路、优势和特色,使其坚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固树立发展中国文化就是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观念。再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觉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潮中去。这是因为,“意志和信念更多的不是说教的结果,而是在实践中体验内化的结果。”在接受社会实践历练的过程中,学生得以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升华人生的精神境界。

(责任编辑:王葎)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