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中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2022-11-10

  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骨关节炎症和肌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详,目前临床上对AS的治疗仅能够改善症状,作用十分有限。AS属于免疫系统疾病,有较高概率的遗传倾向,且存在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深入研究AS的发生机制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科研、临床工作者对AS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本文将目前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西医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治疗;现代医学;中医;生物制剂;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也称为脊柱性关节炎或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1]。发病人群以20~30岁的青壮年为主[2],其临床表现包括腰背疼痛、晨僵、进行性骨性强直等,其晚期症状可发展为脊柱强直、畸形或者终身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积极寻找AS的发病机制及新的治疗方法,提高AS患者的生命质量,成为了AS临床诊疗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将近年来AS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AS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1 AS的发病机制

  

  1.1 中医学对AS病因病机的认识  古代医家并未提出AS这一病名,而是根据大致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大偻”“痹”“腰痛”等范畴,将所有的骨关节疼痛归纳到了一起,这可能包括了各类骨关节疾病,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AS等。

  

  现代医家应用相关诊疗设备,对AS有明确的诊断,并对其发病过程有新的认识。现代医家焦树德教授于1981年正式提出“痹理论”,认为此类痹症比一般的风寒湿痹更为复杂。路志正教授于1989年出版了《痹症论治学》,书中将AS称为“龟背风”。1994年,阎小萍教授正式提出AS主要是因肾督阳气不足,外邪侵袭肾督而发病,将其归为“痹”肾虚督寒证中[3]。2004年,焦树德教授明确把AS称为“大偻”,认为其病机是肾阳虚为本、外邪侵袭为标,并将该病分为肾虚寒盛证、肾虚标热轻证、肾虚标热重证、肾虚督寒证4种证型[4]。2009年,鲁贤昌教授将AS的病因病机归纳为正气不足,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而发病,认为本病有风、寒、湿、疲、虚5个特点,而久病必虚,久病必伤肾[5]。“痹”“龟背风”“大偻”都是AS的中晚期表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中医学对于AS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步加深。

  

  AS的病程长,迁延难愈,但随着对AS的不断认识,现代医学对AS的诊断可以提升至早期,甚至超早期。2016年,李堪印教授根据AS不同的发病时期,将其分为阴虚与阳虚型,阴虚型为发病早期或超早期,患者免疫功能亢进,由于阴液亏损,不能制阳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阳虚为发病中期或中晚期,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因阳气不足而发病[6]。李堪印教授针对不同发病阶段的AS患者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传统中医认为AS的发病之本在于肾或与肾有关,其根本在于肾气不足,正气受损,外邪侵袭人体而发病。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对AS病因病机的认识越来越多,对于本病的诊断提前,治疗也不是单纯地从肾论治。

  

  1.2 现代医学对AS发病机制的认识  AS是以中轴骨关节炎症和肌腱附着点炎为主要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学特征包括肌腱和韧带附着在骨(腱)上的炎症[7]。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有研究表明AS的发病存在肠骨通路,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17、IL-23被认为与其炎症有关[8]。临床研究表明,5%~10%的AS患者被临床诊断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70%以上的AS患者有亚临床肠炎[9],说明AS的发生与肠道系统关系密切。DeLay等[8]采用HLA(人白细胞抗原)-B27转基因大鼠研究AS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发现,与野生型大鼠比较,HLA-B27转基因大鼠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发生了改变,IL-17和IL-23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增加,在小鼠中也是如此。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Mielants等[9]进一步研究发现α-防御素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区系中的共生成分,导致IL-17固有层T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而微生物区系可能影响IL-17的产生淋巴细胞活化。Tseng等[10]采用蛋白聚糖诱发AS(Proteoglycan-in-duced Spondyliti,PGISp)小鼠模型的研究结果发现,IL-23诱发的炎症反应是AS骨再生的重要原因,此外还发现炎症导致椎间盘破坏,并为轴性疾病的进展提供前提条件。综上所述,IL-23/IL-17与AS的发病关系密切,深入研究IL-23/IL-17通路可能为AS患者的临床治疗及药物选择提供新思路。

  

  2 AS的治疗

  

  2.1 AS的中医治疗

  

  现代名老中医对于AS都有独到的经验,有分期治疗者,有强调辨证论治分型治疗者,有针药结合治疗等。现将现代名老医家及相关医家对此病的治疗作一综述。

  

  2.1.1 分期治疗  冯兴华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将AS分为活动期和稳定期,活动期祛邪为主,清利湿热,方用四妙丸加减;稳定期扶正为主,补肾活血,方用青娥丸加减[11]。李堪印教授针对不同发病阶段的AS患者来进行治疗,认为该病早期为“筋痹”,病位在肝,本阶段多用芍药甘草汤来进行治疗,以养阴柔肝,缓急止痛,并在此方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行气的药物,如川牛膝、赤芍、延胡索以增强活血通脉的作用;中期为“骨痹”,病位在肝肾,此阶段多用活血化瘀的药物配合虫类药来进行治疗,以活血通络止痛;后期为“骨痿”,病位在肾,对于此阶段的AS患者,在中期的基础上多配伍补益正气的药物来治疗,如黄芪、龟甲胶、鹿角胶等扶助正气,调和阴阳,增强人体免疫力[12]。

  

  2.1.2 辨证分型治疗  有研究认为湿热、风寒为AS的重要致病因素,故将AS分为湿热痹阻型、寒热错杂型、肝肾亏虚型。湿热痹阻型宜清热化湿,通络止痛;寒热错杂型宜寒温并用,祛风除湿;肝肾亏虚型宜补益肝肾[13]。何羿婷教授收集了139例AS的患者,将患者的不同症状与各类中药进行关联分析,将本病分为6型[14]。1)肝血失养型:治以补益肝肾,恢复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用药规律为补骨脂、骨碎补、续断、杜仲等。2)脾虚湿蘊型:治以健脾化湿,利水渗湿。用药规律为白术、黄芪、茯苓、五指毛桃等。3)湿邪痹阻型:何教授根据药物与症状的关联结果,发现AS患者合并颈、胸、腰骶、腰背、足跟、膝关节疼痛时,多因湿邪痹阻所致,治以补气健脾。用药规律为黄芪、白术、苍术、藿香等。4)痰瘀阻络型:治以化痰祛瘀通络。用药规律为僵蚕、制南星、姜黄、莪术等。5)气血亏虚型:治以补益气血。用药规律为黄芪、当归、白术、鸡血藤等。6)寒邪痹阻型:治以温经养血。用药规律为附子、干姜、鸡血藤等。2.1.3针灸治疗针灸疗法在我国由来已久,具备临床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康复。针灸疗法在AS中的运用也十分广泛。吴佳和梁翼[15]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针刺申脉、照海二穴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发现针刺观察组随访结果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朱巍[16]治疗AS的方案也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针刺穴位选取阳陵泉、照海、阿是穴等,均能够明显改善预后,疗效可观。此外,银质针导热疗法可以松解患者局部的肌肉痉挛,增强局部组织的血流量,从而减轻病变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在治疗本病上疗效确切[17]。

  

  隔姜火龙灸在治疗AS中最具代表性,火龙灸源于《黄帝内经》,经过我国众多医家的探索改良,最终孕育而成。火龙灸沿着督脉的方向走行,温补整条经脉的阳气,在患者腰背部形似一条火龙,故名为火龙灸。顾敏洁[18]采用火龙灸治疗AS患者,发现经火龙灸治疗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腰椎活动度显著增强。陈少敬等[19]采用柳氮磺吡啶配合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联合隔姜火龙灸治疗AS患者,发现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范围增大,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AS有独特的疗效,现代医家们对于AS的治疗,有强调分期治疗者,有强调辨证论治分型治疗,有针灸治疗者。在上述的治疗方案中,皆不是单纯地从肾论治。但目前国内尚缺乏统一的AS中医分型,分期标准等,给中医治疗本病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阻碍了中医治法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2. 2 现代医学对于AS的治疗  AS的治疗是现代医学的一大难题,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清[20],治疗方案仅停留在控制症状并改善病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而药物治疗的运用最为广泛,将传统的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物 (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Drugs,DMARDs)与NSAIDs联合应用,延缓AS患者的病情进展。但这2种药物长期使用会影响患者的肝肾及胃肠功能,不宜长期服用。因此,寻找AS的最优治疗方案成为了临床医师密切关注的问题。在诸多的研究成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抑制剂,IL-17拮抗剂苏金单抗,以及IL-12/23拮抗剂优特克单抗在治疗AS中呈现出一定优势,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案,为AS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2.2.1 TNF抑制剂  AS发病机制的研究存在多种学说[20-21],其中炎症学说的研究最为广泛,临床医师在大量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在AS患者发病早期,骶髂关节会出现大量的单核细胞炎症细胞浸润,血清中TNF-α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而TNF-α抑制剂能抑制AS患者血清中TNF-α的高表达,减轻骶髂关节的炎症细胞浸润,改善了AS患者的症状[22-23]。此外,随着对TNF-α抑制剂认识的不断深入,在DMARDs与NSAIDs治疗AS效果欠佳时,TNF-α抑制剂作为首选药物应用于急性活动期AS的临床治疗[24-25]。虽然TNF-α抑制剂治疗AS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近期的临床研究表明,TNF-α抑制剂在2年的时间里无法阻止AS患者发病的影像学进展[24-25]。此外还有证据表明,部分患者在接受TNF-α抑制剂治疗后,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需要得到医师和患者的高度关注,如感染、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26]。

  

  2.2.2 苏金单抗  IL-17A是IL-17家族成员,属于促炎症介质,主要由CD4+辅助性T细胞(Th17)产生。Patel等[27]临床研究表明,AS患者血清中IL-17的表达显著升高,学者们进一步探讨IL-17在AS发病中的作用,发现抑制IL-17的分泌能够减轻AS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因此,IL-17抑制剂可能成为AS治疗的潜在靶点。苏金单抗是免疫球蛋白IgG亚型的单克隆抗体,它选择性地与IL-17A结合,抑制其与IL-17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促炎症介质和趋化因子的释放,其作为IL-17抑制剂,已被用于临床AS患者的治疗[27-28]。Baraliakos等[29]的临床研究中,选取30例符合1984年纽约标准的AS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苏金单抗20mg/kg治疗,对照组接受同等剂量的安慰剂治疗,并且每隔3周静脉注射1次,持续28周,发现观察组AS患者注射2次苏金单抗治疗后,MRI所观察到的脊柱炎症明显减轻。为了评估苏金单抗的长期影响,Baeton等[30]进行了大样本临床研究,将AS患者随机分为苏金单抗观察组和安慰剂组,苏金单抗组于0、2和4周3个时间点接受10mg/kg剂量的苏金单抗静脉输注。随后从第8周开始每4周皮下注射苏金单抗150mg(75mg),共持续16周。而安慰剂组始终保持与苏金单抗组同等剂量进行对照。在第16周时,接受75mg苏金单抗组患者的ASAS20、ASAS40的应答率明显高于接受安慰剂组的患者。而在治疗结束后,AS患者的影像学指标与血清学指标明显减轻。第2个Ⅲ期临床试验随即开展[31]。第2个Ⅲ期临床试验长达5年,从完成试验的219例患者中进行随机分组。在长达5年的研究期间,AS患者对苏金单抗的耐受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由此可见,苏金单抗在对AS治疗的长期使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2.2.3 优特克单抗  优特克单抗是一种完全人源化的抗IL-12/23p40亚基的单克隆抗体,IL-23是IL-12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与IL-12有一个共同的P40亚单位,并能够促进Th17等炎症介质的分泌,而Th17的分化和活化会导致免疫激活和慢性炎症的发生[32]。有学者研究发现,AS患者体内的IL-23水平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Th17数量正相关[33],提示IL-23/Th17免疫轴可能代表了AS的一个很重要的治疗靶点。优特克单抗可以高度亲和IL-12和IL-23的P40亚单位,有效地降低AS患者的IL-12和IL-23水平,减少Th17等炎症介质的分泌,进而降低Th17介导炎症反应的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Poddubnyy等[34]将20例活动期AS患者在第4周、第16周皮下注射优特克单抗90mg。第16周后,患者继续进行12周的随访,直到第28周。在第24周时,65%的AS患者达到了ASAS40的应答率,75%的患者达到了ASAS20的应答率。在治疗期间,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MRI所检测到的骶髂关节炎症都明显改善,NSAIDs的摄入量也显著减少。Kavanaugh等[35]临床研究表明:优特克单抗组相比于安慰剂组的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评分高达5倍(P<0.001),提示优特克单抗能够有效地治疗AS,使病情缓解进入稳定期。优特克单抗是一种新型生物制剂,能够有效降低AS患者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影像学炎症指标,而且耐受性较强,因此极有可能成为下一种广泛应用于AS治疗的生物制剂,但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来肯定其作用。

  

  3 讨论

  

  AS作为一项医学难题,其难治性已经得到了公认。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并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为止,对于活动期AS的治疗,NSAIDs和TNF-α抑制剂是首选药物,但是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这些药物在大部分患者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也有部分患者疗效不好,预后不佳。目前研究表明优特克单抗对其他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效,如克罗恩病等[36],极有可能成为下一种广泛应用于AS治疗的生物制剂,但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来肯定其作用。而苏金单抗,作为一种新型的靶向生物制剂,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对于NSAIDs等传统药物疗效不佳的成年患者,很有可能广泛应用于AS的临床治疗。此外,中医对AS的认识及治疗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其不良反应小,效果佳,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大量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使循证医学证据相对不足,阻碍了其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随着大量相关性研究的深入,AS的治疗方案能够不断增多,使AS的临床治疗迈入新阶段。

  

  参考文献

  

  [1]陈鹏,刘宏潇.Th17/IL-17炎症轴介导强直性脊柱炎炎症的机制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7):796-798.

  

  [2]马丽瑶,李涯松.强直性脊柱炎骨量丢失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 [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23(1):136-140.

  

  [3]闫小萍.焦树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J].中医杂志,1994,35 (7):407-408.

  

  [4]焦树德.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经验[J].河北中医,2004,26(10):725-726.

  

  [5]袁怡.鲁贤昌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9,41(2):18-19.

  

  [6]张晓亮,袁普卫.李堪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7):1371-1373.

  

  [7]Voruganti A,Bowness P.New development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pathogenesis[J].Immunology,2020,161(2):94-102.

  

  [8]DeLay ML,Turner MJ,Klenk EI,et al.HLA-B27 misfolding and the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augment interleukin-23 production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Th17 activation in transgenicrats[J].Arthritis Rheum,2009,60(9):2633-2643.

  

  [9]Mielants H,DeVos M,Cuvelier C,et al.The role of gut inflamm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pondyloarthropathies[J].ActaClinBelg,1996,51(5):340-349.

  

  [10]Tseng HW,PittME,GlantTT,et al.Inflammation-drivenbonefor-mationin a mouse model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sequential not parallel processes[J].Arthritis ResTher,2016,18:35.

  

  [11]梁慧英,冯兴华.冯兴华教授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认识的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9):2012-2014.

  

  [12]陈松,袁普卫,李堪印.李堪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三期辨证”思想[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0):2054-2056.

  

  [13]钟静雯.补肾强脊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肝肾不足型的临床研究 [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

  

  [14]赖勇辉.何羿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用药规律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

  

  [15]吴佳,梁翼.“运动针法”调理阴阳跷脉对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改善情况的临床观察[J].临床检验杂志(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8(1):36-38.

  

  [16]朱巍.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J].河南中医,2019,39(3):447-449.

  

  [17]李张生,梁恩龙,李小峰,等.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现状[J].广西医学,2019,41(9):1160-1163.

  

  [18]顾敏洁.火龙灸治疗寒湿犯腰型强直性脊柱炎2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8,53(1):42-43.

  

  [19]陈少敬,叶雪英,彭剑虹,等.隔姜火龙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6):732-734.

  

  [20]刘越,赵艳梅,夏群.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3):235-238.

  

  [21]Muche B,Bollow M,Franois RJ,et al.Anatomicstructures involved inearly-andlate-stage sacroiliitisin spondylarthritis:a detailedanaly-sisby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ArthritisRheum,2003,48(5):1374-1384.

  

  [22]黄晓锋.X线、CT、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的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5):58-59.

  

  [23]黄志坚,米存东,杜昱,等.骶髂关节磁共振炎症评分及骶髂关节结构损伤评分在活动期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9,23(9):612-616,后插1.

  

  [24]van der Heijde D,LandewéR,Baraliakos X,et al.Radiographic findings following two years of infliximab therapy in patients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Arthritis Rheum,2008,58(10):3063-3070.

  

  [25]van der Heijde D,LandewéR,Einstein S,et al.Radiographic progression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fter up to two years of treatment with etanercept[J].Arthritis Rheum,2008,58(5):1324-1331.

  

  [26]Palazzi C,D′Angelo S,Gilio M,et al.Pharmacological therapy of spondyloarthritis[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15,16(10):1495-1504.

  

  [27]Patel DD,Lee DM,Kolbinger F,et al.Effect of IL-17A blockade with secukinumab in autoimmune diseases[J].AnnRheumDis,2013,72(2):ii116-123.

  

  [28]Toussirot E.The IL23/Th17 pathway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J].Inflamm Allergy Drug Targets,2012,11(2):159-168.

  

  [29]Baraliakos X,Braun J,Deodhar A,et al.THU0233 Secukinumab ReducesSacroiliac Joint and Spinal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AnkyBlind,Placebo-ControlledStudy(MEASURE 1)[J].Ann RheumDis,2015,74(2):281.

  

  [30]Baeten D,Sieper J,Braun J,et al.Secukinumab,an Interleukin-17A Inhibitor,inAnkylosing Spondylitis[J].N EnglJ Med,2015,373(26):2534-2548.

  

  [31]Ritchlin C,Rahman P,Kavanaugh A,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anti-IL-12/23 p40 monoclonal antibody,ustekinumab,in patients with activepsoriatic arthritis despite conventionalnon-biological and biologicalanti-tumour necrosis factor therapy:6-month and 1-year results of the phase 3,multicentre,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randomised PSUMMIT 2 trial[J].AnnRheumDis,2014,73(6):990-999.

  

  [32]Mease P.Emerging Immunomodulatory Therapies and New Treatment Paradigms for AxialSpondyloarthritis[J].Curr Rheumatol Rep,2019,21(7):35.

  

  [33]PurmonenT,TrmlehtoS,Svuori N,et al.Budgetimpact analysis of warfarin reversaltherapies among hip fracture patients in Finland[J].DrugsRD,2015,15(1):155-162.

  

  [34]Poddubnyy D,Hermann KG,Callhoff J,et al.Ustekinumab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with active ankylosing spondylitis:results ofa 28-week,prospective,open-label,proof-of-conceptstudy(TOPAS)[J].AnnRheum Dis,2014,73(5):817-823.

  

  [35]Kavanaugh A,Puig L,GottliebA B,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ustekinumab in psoriatic arthritis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hritis and physician-reportedspondylitis:post-hoc analyses from twophase III,multicentre,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studies(PSUMMIT-1/PSUMMIT-2)[J].AnnRheumDis,2016,75(11):1984-1988.

  

  [36]史久华.优特克单抗诱导克罗恩病缓解[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2017,40(6):后插1.

  

  作者:王睿尧  康武林  秦鹏俊  熊慧敏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