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追求“朴素”的数学课堂

2022-06-08

吴晓雄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215200)

随着课改的深入,灵活开放的课堂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但有些课堂却失去了教学的本性,变成了教师哗众取宠的舞台,给人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在这些课堂上,教师对“花样”的追求,往往多于对数学内容的关注;对“热闹”的追求,往往多于对教学效果的考虑。那么,到底哪一条路才真正指向课堂教学的理想回归呢?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借鉴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追求“朴素”。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个“朴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生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把握教学起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这是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一)关注学生的经验

[案例1]《认识小数》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顾客在超市购物的情境图。)

师 这是什么地方?

生 超市。

师 顾客在超市购买商品时是怎样知道商品的价格的?

生 看标价牌。

师 老师这里有几种商品的标价牌,你能认一认它们的价格吗?(教师出示商品的标价牌:圆珠笔,1.2元;笔记本,3.5元;橡皮,0.8元;美工刀,6.7元。)

生 1元2角,3元5角,8角,6元7角。

生 1.2元,3.5元,0.8元,6.7元。

师 这四个数都是什么数?

生 小数。

师 对!这些都是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上课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对小数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从超市购物这个生活情境引入新课,并通过尝试小数的读法了解了学生对小数的认识程度,这样处理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好地把握了教学起点。

(二)关注学生的发言

[案例2]《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片段

(学生根据长方形周长为14米,以表格的形式一一列举出长、宽各是多少,计算出面积,得到表1。)

师 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 我发现面积越来越大。

生 我发现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就越大。

师 谁听懂了她的话?

生 长和宽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

师 有不同的观点吗?(没有学生举手。教师分别在表格的“长”和“宽”栏目后面板书“2”和“1”。)

师 差够小了吧,面积越大?(短暂沉默之后,有学生举手了。)

生 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与宽的差越小,面积就越大。

生 长与宽的和一定时,长与宽的差越小,面积就越大。

师 长与宽的和一定,也就是周长一定,这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数学语言表达要严谨。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体会到:多一份倾听、思考,也就多了一份发现。这是一节家常课的片段,真实、平常、质朴,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充满着智慧。成尚荣先生的《倾听,教育的另一种言说》-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倾听很简单,就是静静地、耐心地、认真地听,不急不躁,不打断,不忙于下结论性判断。因为这是一种方式,所以它不能当作教学的一个环节;因为是方式,所以它是弥散的、渗透的,运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倾听和探究的过程。”实际上,倾听,不是一“听”了之。在听的过程中,倾心、倾力、倾情,那么,倾听也就充满了智慧。

(三)关注学生的需要

[案例3]《轴对称图形》操作环节的两次教学设计

第一次:

师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现在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下列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师 请各个小组组长打开信封,拿出里面的图形,分发下去。每人先动手折一折,再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第二次:

师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现在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请先观察一下,如果不能确定,可以从材料袋中拿出这个图形研究一下。

都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研究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但第一次设计中教师按部就班地让学生先答问再操作,学生对后一个缺乏挑战意义的活动兴趣不高、遵命敷衍;第二次设计中教师则凸显了答问和操作的联系,并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层次有差异,平等地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友情提醒,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实际上,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只有通过动手折一折,才能确定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把操作和答问联系起来,学生才觉得有操作的必要,才会接受教师的建议,自觉操作、研究问题。所以,教学中不妨多考虑学生是否需要相应的学习活动。学习的动力是离不开值价的认识与认同的。

二、聚焦细节

教学细节,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教学细节的处理,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教师的教学思想,决定课堂的教学效益。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浅的、迷茫的。”而关注细节,首先要利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反思过去的细节,改造惯常的细节,删除无效的细节;其次要真心体验细节,用心处理细节,不断打磨细节,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先看一个关于课堂评价的反面例子:

【案例4】一年级计算课教学片段

师 谁知道8+3可以怎样算?生我先算8+2 =10,再加1等于11。

师 (极度热情地)太棒了!你真了不起!大家一起夸夸她。(伴随着富有节奏的掌声,教室里响起了“嘿——嘿——你真棒”的夸奖声。同时,教师在这位学生的额头贴上“星星”。)

生 (在后排小声嘀咕)我们都知道,这有什么了不起!

在低年级的课堂中,这样的评价细节屡见不鲜:“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等不绝于耳,“小红花”、“小苹果”等花样翻新。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随意、一概、快速、笼统地给与好评,不仅不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动,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随意应付的浮躁心态。进一步地,如果不个别对待、用心区分好在哪、不好在哪,那么,学生弄不明白自己掌握了什么、还欠缺什么,也不会觉得服气。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细节,评价,应该做到细致、深入,全方位、多样化,并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

再看一个关于组织活动的正面例子:

【案例5】《观察物体》教学片段师认识了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地观察这些面。谁愿意上来观察长方体的正面?要求只看到长方体的正面,而看不到其他面。(一个学生上台观察,他实际上看到了长方体的正面和上面。)

师 他观察正面,站的位置对吗?

生 (齐)对。

师 (对着正在观察的学生)你现在是只看到长方体的正面,而看不到其他面吗?(学生摇头。)

师 (对着正在观察的学生)自己调整一下,行吗?

(学生点头,然后两腿微微下蹲,使目光正好平视长方体的正面。)师要想只看到正面,必须面对正面,平视正面。你们想试一试吗?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长方体。请小组长从抽屉里把长方体拿出来,轻轻地放在面前,正面朝着自己,摆好之后不能移动。活动时每位同学走到合适的位置,一个接一个地轮流观察。

(教师以一个小组为例,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4个人观察同一个长方体。然后,学生活动。)

“观察物体”的教学,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形成对物体面的形状的认识。这里,教师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无论对个别演示还是对组内观察,都注意突出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认识,注重学生观察物体的细节,让学生真正经历观察方法获取的过程。特别是对组内观察,由于4个人观察同一个长方体,如果要求不明确,则小组的活动很容易出现混乱,学生的观察很可能草草了事。因此,小组活动前,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学生要一个一个认真仔细地轮流观察;并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组织和协调能力弱的特点,又以一个小组为例,具体地示范小组活动如何开展。由于教师注重了细节,学生观察得很充分,得到的体会和感受也很深刻。

细节虽小,却不能不注意,在看似“应该”和“正常”的地方,在有意无意会忽视和漠视的地方,存在着教师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都应该努力避免的非教育和反教育的现象。

三、走向简单有效

特级教师翟裕康说得好:“我上课就是不喜欢用太过复杂的课件、投影,我喜欢的还是实实在在的简单的教学。”走向简单,意味着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学会放弃一切与学生学习无关的东西,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简单,是一种“繁琐削尽留清瘦”的境界,简单的背后,是精要、精良、智慧和超越。简单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要能折射出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刻的教学思想。我们应该牢记,数学姓“数”,数学课堂不是舞台,只有简单的东西才能容易被人接受。

(一)注意情境的简单有效

[案例6]《统计——求平均数》教学片段(教师请4位男生和5位女生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进行踢毽子比赛,并将每位学生的成绩记录在统计表中。)

师 你认为男生和女生谁踢得更好一些呢?

生 女生踢得好,因为女生人数多。

生 女生踢得好,因为女生踢的姿势漂亮。

生 还是男生踢得好,因为男生踢得高。

生 我认为差不多,因为女生踢得多,是由于人数多,男生踢得少,是由于人数少。师要想比较男生与女生谁踢得更好,应该通过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踢了多少个的方法来进行比较。

这个像竞技表演一样的教学片段历时8分钟左右,而教师安排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激发兴趣,导人新课。为此,教师刻意设计了一个“生活化的数学”情境,想让学生说出:通过求男生和女生的平均数的方法来确定水平的高低。但是,学生并不“领情”,五花八门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相差甚远。教师无奈之下,干脆直言相告。实际上,我们不应该故意与学生玩“捉迷藏”,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对以上内容的引入,完全可以开门见山,出示4位男生和5位女生的踢毽个数的统计图;在学生看懂图示后,出示问题:你认为男生和女生谁踢得更好一些?

(二)注意引导的简单有效

【案例7】((认识乘法》教学片段(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像动画片一样的精美画面“动物园的一角”。)

师 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生 我发现有小动物,还有房子、大树、天空、白云、河流、小桥。

师 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 我发现小河里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动呢!

生 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

生 我发现小鸡的头在一动一动的。它们在啄米粒,还是在啄虫子呢?生我发现小桥上有两只小白。它们要到桥这边来,还是要到桥那边去呢?生那两座房子是小鸡家的,还是小兔家的?生远处的白云在飘动着,好像在欢迎我们小朋友呢!

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试图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出图画情境中的“几个几”导入新知,但学生一直游离在教师的预设外。对此,教师却始终不作正面的引导,而是一边肯定学生的回答,一边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在教师的“耐心等待”中,这节数学课倒生成出“语文味”——疑似看图说话。实际上,数学教学要重点关注学生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经历了怎样的数学思考,而不是形式上的热闹。以上案例中,当学生不能自行观察出“几个几”时,教师及时引导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尤其是这一发现并不是本课的重点。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需要的,但不能脱离应该达到的效用。朴素化的教学之路才符合数学学科的本质。当然,“显性的朴素”必须要有“隐性的丰富”来支撑,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