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以文体特征为突破口——以文学类文本为例谈阅读教学二轮复习

2022-06-08

邱兼顾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210036)

对于阅读教学的高三二轮复习,不少教师往往奉行“练大于思”的原则——将课堂变成了“文山题海”的训练场,导致学生苦不堪言,教学成效也微乎其微。2014年3月,受江苏省南京市教研室委托,我开设了一堂“文学类文本阅读”研究示范课,为阅读教学的二轮复习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这堂课,被黄厚江老师评价为“一堂极有价值的可借鉴复制的二轮复习示范课”。

一、教学实录

(一)看一看:这篇文章写些了什么?

师各位同学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借《邮差先生》这篇文章来学习高三现代文阅读怎样根据文本特征来读文章,来解题。请大家观看幻灯片。首先,看一看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哪位同学来概述一下?请课代表来回答。

生这篇文章主要描写邮差先生一天的工作,包括收信、送信。先给家长送信,接着给一位老太太送信,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一个淘气的孩子。

师作者除了写到邮差先生,还写到哪些?

生小镇上古朴的民风、淳朴的风情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师那你认为作者写这些想表达什么?说出你的第一感受即可。

生作者描写邮差先生主要是对他美好生活的赞许,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正是作者所向往的。文章的写作时间是1942年,正处战争年代,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

师好的,课代表把她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大致说了一下。我们来总体梳理一下。首先,整篇文章是围绕哪一个人物展开?——邮差先生。好,这篇文章是一篇小说,从文体要素上,邮差先生属于什么?

生人物形象。

师主要形象确定好之后,描写他一天送信、收信的生活,这个事件的叙述过程,称作什么?

生情节。

师通过情节表现古朴的民风、淳朴的风情又被称作什么?——称为小说环境。然后对民风与和谐关系的赞美这是属于什么?——文章的主旨。当然,对不同文体我们需要抓住不同的文体要素来复述,例如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就不可以这样复述。

(二)审一审:这些题目考了什么?

师再来分析文后习题,命题老师分别考查了什么?我们来看第一道题: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生主要是考查对小说社会环境的概括。

师下一道题: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生这是考查人物性格。

师很好。第3道题没有前两道题目那么单纯,仔细看一下:“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生我认为偏向于考查人物性格加上环境作用。

师第四道题也是一道复合型考查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生应该是情节吧。

师题目说道“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他已将情节特点告诉你,再仔细看看命题者究竟考查什么?

生写作手法。

师其实同学们在看到探究类题型时,往往不知道怎样下手。实际上,探究类题型一般属于更高难度的题型。解答这类题型需要注意“层次”加“角度”。“小说的内容”这几个字其实已经暗示了答题角度,“小说的内容”无非环境、情节、形象、主旨、语言、叙述方式与艺术技巧风格等方面,就这道题,老师和你们共同分析一下。先来看下参考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我们拆开分析可以发现:从形象上,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从环境上,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从艺术风格上,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仔细思考,我们还可以从情节与主旨的角度继续分析。例如,

从情节的角度可以这样作答:“采取淡化情节的方式,有助于表现文章琐碎的情节特点。”如果从主旨的角度如何作答?哪位同学可以说说?

生如之前同学所说,战争年代时对于这种安宁生活的渴望和难得。

师好的。我们可以发现,这种题型答案撰写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拓展下去。因此,命题老师在出题过程中自觉地对“角度”有某种掌握。知道了这些,我们做题时就比较轻松了。

(三)说一说:小说文体构成要素有哪些?

师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小说文体构成要素有哪些?

生情节、人物和环境。

师这是传统的小说三要素,还有没有同学知道小说其他的要素?……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下。首先分内容要素和形式要素。内容要素包括素材、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 ;形式要素中有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技巧等。特别说明“素材”这一点,在2014江苏省南京市“一模”考试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有过体现。“语言”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分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英国小说理论家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提出小说要素有传统三要素再加上故事、幻想、预言、图式与节奏;有同学可能疑惑,情节与故事有什么区别?情节和故事都按照时间顺序发展,前者是具有因果逻辑关系,后者仅仅是一个事件的结果。另外我从戴维· 洛奇的理论《小说的艺术》中提取几个重要的要素:悬念、视角、意识流、巧合、叙述(不可靠的叙述者、叙述结构)。悬念与视角课从《三国演义》中一节为“蒋干中计”来理解:如果改为“周瑜设计”好不好呢?请一位同学回答。

生如果是“周瑜设计”的话,我们早已知道故事的结局,缺乏故事的悬念性。

师是的。小说中视角的选定与悬念的设置十分关键。能否让读者有继续阅读的冲动,它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来看下各地考题都考查了哪些内容?

(四)析一析:这些题目考了小说的哪些要素?

师2013年重庆卷“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基本情节”考查的是什么?

生小说的情节。

师很好。2008年江苏卷“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

这又是考查什么?

生小说中人物的情感。

师2010年广东卷“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考查的是什么?

生小说的主旨。

师好的。2011年江苏卷“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考查的是什么?这道题大家仔细审题。

生应该是人物加环境。

师当我们处理这种复合型题目时,要认真审题。通常题目会告诉你一个角度,你必须从这一角度与其他角度的关系出发进行解题。不要做无头苍蝇。

师下面两题比较相近。(出示PPT,如图1所示)这种题型我们之前涉及过。请同学回答。

2012年江西卷:辨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效果。

2011年浙江卷:故事主题部分采用第几人称?有什么效果?

图1

生是小说的技巧。

师好的。接下来:“小说为什么对马乌罗‘烙牛’的具体过程不着一字?请简要分析。”这又是考查什么?

生我觉得是小说的技巧。

师再具体一点,是哪方面的技巧?

生情节上的技巧。

师也可以考虑是结构的技巧。很好,我们再来看下一题:“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这道题,我们可以很明确地去解答。命题老师不为难我们,直接已经告诉我们文体要素。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几个方面去作答。因此,由分析各地的高考题目可看出,阅读、解题时都需要抓住文章的文体特点。当命题老师看到一篇文章时,和我们的感受是相同的。他首先是从文体特点入手解读文本。所以,抓住文体特点至关重要。

师说到这里,我们来分析一道南京市“一模”考试的题目:“汪曾祺的小说追求‘融奇崛于平淡’的境界,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这道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答这道题需要几个要素?你会从哪几个角度分析?请同学来回答一下。

生应从小说的情节。

师从小说的情节看“融奇崛于平淡”。继续。

生结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师然后呢?

生还有就是文章主题。

师好的。通过这位同学的回答,我们已经知道好几个角度:人物性格、情节与文章主题。那我们看答案中是如何分角度来进行作答的?同学们仔细剖析一下。首先,“故事时间跨度大,叙事有波澜,‘子孙万代’得而失,失而复见,见而又失,情节‘奇崛’。”这是文章的情节方面;接着“主人公情感复杂,得到的欣喜,失去的痛苦,复见的惊奇,最终失去的失落,五味杂陈,情感‘奇崛’。”这又是什么?其实就是人物情感特征。再者,“这些都是通过小人物、小物件、小事件来表现的。”这一点体现的是什么?素材。“都是通过平静、从容的语言来叙述描写的。”这是叙述的语言。

师看上去很困难的一道题,只要我们抓住文章的文体特征便可以从每一个角度去回答论述,再抓住题目给出的“融奇崛于平淡”进行作答,6分便被你牢牢抓在了手心里。大家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应试绝对是有技巧的。

(五)比一比:这几篇小说有什么不同?

师刚才我们是根据一篇文章来解读小说的文体特点。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邮差先生》《怪人》还有《侯银匠》这三篇小说之间有什么不同?如果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大家看下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下面给大家一些时间思考。

师我希望大家能主动交流。之前老师带着同学梳理可能有些不自由,现在给大家机会主动发言,谈谈自己的见解与感受。

生我比较喜欢《邮差先生》这篇文章。

师说说你喜爱的理由。

生相较于《邮差先生》,《怪人》的基调太悲伤,个人不倾向于悲剧式结局;《侯银匠》虽然风格较平淡,但是文章结尾还是有些淡淡的忧伤。本人不太喜爱悲剧。

师那如果《怪人》中主人公最后没有死去,你认为文章仍然有阅读的价值吗?

生有。既然谈到个人观点,我想遵循我的审美观点。

师谢谢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棒!再找一位同学回答。

生我喜欢《侯银匠》这篇文章。因为《侯银匠》和《邮差先生》的语言朴实。在情节上,《侯银匠》的故事更有起伏,更加集中,不同于《邮差先生》情节的松散;人物上,《侯银匠》中侯银匠和她女儿被塑造得更加真实,是一个完整的人。

师好的。那能谈谈你为什么不喜欢《怪人》吗?

生《怪人》在行文风格上偏粗犷一些,我不喜欢这种文风。

师旁边的同学请回答一下。

生我也是偏向于《侯银匠》。文章结构较为完整,情节更加集中。

师但我认为《怪人》这篇文章的情节和人物方面更加成功。这点你怎么看?

生我不否认,但《怪人》不太符合我的审美标准。太过于血腥、紧张。

生我比较喜欢《怪人》这篇文章。《怪人》的语言风格富有张力。在描写怪人时,文字风格贴合于人物形象。人物的外貌和行为之间形成一种反差,形成冲击力。

师好的。大家的发言十分踊跃。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已经大概清晰小说鉴赏的要素,静下心来分析刚才同学的回答,我们在分析小说时无意间都会从小说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等角度去着手。大家

用心去观察的话,会发现三篇小说的风格不一。《怪人》在情节、人物形象的表现方面鲜明、粗犷。《邮差先生》恰恰相反,故事、语言平淡,缓缓诉出一段故事。《侯银匠》置于两者之间。同样是小说,其内在有巨大的差别。因此,在刚才的回答过程中,每位同学爱好不一,个人审美的差异理所应当。然而,从应试的角度上,喜爱也罢,痛恨也罢,眼前就是一张试卷。之前有老师向我反映,许多同学可能很难读懂《邮差先生》。我预料到这点,所以在讲义中做了许多批注,大家理解就方便多了。阅读小说,重要的是细细去品味。我们继续本堂课的教学。

(六)练一练:这篇小说说了什么?考了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从一篇小说看小说怎么读,从多道试题分析小说考什么,又通过几篇小说比较同种文体的不同风格。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练习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刚才有同学说到喜欢讲义中的《秋祭》这篇小说,那我们先请他谈谈理由。

生这篇文章中的古楼、唱青衣的女子一切古典元素都是我所向往的。情节上层层嵌套,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文章结尾的处理给予读者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无穷。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我们喜爱这篇文章的原因往往也是命题老师将它当做考题的缘由。《秋祭》课后的习题都是我们自身想去解答的问题。当我们明白文章的大意后,现在来分析具体的题目。首先分析它的考点。看第1题:“1.结合小说品味下列加点词语。(1)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神饱满,摇曳着坚韧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2)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

生虽然题目表面上是让我们品味词语,其实是让我们分析其表现手法。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妙。表面上让我们去品味句子中的词语,实际上是对文章的人物形象、环境进行分析。因此,我们来看答案:“不卑不亢”表现了野草饱满的精神和坚韧的身姿,象征了老婆婆的气节。主要细分成两个层次:一方面是主题形象,另一方面是环境。好的,我们来看第2小题。

生“郁郁”主要展现的是对主要人物的分析。

师何以见得?读一读你的答案。

生体现婆婆的忧郁怅惘,对于青春不再与戏曲无缘的落寞。

师忧郁怅惘是人物的心理。但是,从整篇文章来看,她是否与戏曲无缘了呢?再回到原文,寻找与婆婆相关的情节。

生与婆婆相关的情节主要集中在文章倒数第四段。对于女儿的不满意和自己处境的展现。

师是的。当我们一步一步分析下来时,发现题目最终回到人物与情节上。同样,我们再看另一道题的解答。“简要分析红酒和朋友这两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请同学回答这一题。记住,回答题目时一定要引入情境中答题,而不是空谈。

生开头是红酒引出了“我”和“我”的朋友的注意,这是第一处。接着,“我”与红酒之间的交谈。从红酒的语言中衬托出人物的形象。

师朋友与之相似,我们一同来看下答案。红酒:①引出“小贱妃”这个人物;②借红酒之口评价人物;③以红酒的情绪感染读者。朋友:推动情节发展,引出老婆婆。接下来,第3题:本文以“秋祭”为题,“祭”的是什么?这位同学继续回答。

生是古戏楼的衰败、戏曲文化的衰败,对老婆婆有气节却现境窘迫的一种“祭”。

师回答得非常好。能不能再说出一点?仔细读文章,描写古镇今昔的对比。所以古镇的衰败是否可以成为另一个角度呢?

师第4题中说到婆婆是不是红酒小说中“小贱妃”的原型?根据原文加以探究。请一位同学谈谈着手此题的角度。

生持同意的观点,主要是两人演戏特点相同,如演戏都很出彩,都喜爱抛;媚眼;性格相近,婆婆痛恨女儿丧失气节的行为,“小贱妃”拒绝权贵的非礼;命运相似,两人都湮没无闻;生活环境相同,都在相思古镇。

师我们仍然抓住小说的形象、情节、环境去探究。那有没有同学持不同的观

点?

生我认为不是的。理由在于红酒认为“小贱妃”是虚拟的人物,不能在现实中对号入座;小说中的人物富有典型性,在现实生活中总能找到小说人物的影子,但未必是原型;村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婆婆会唱戏。

师很好。实际上细细品读小说,其中许多情节与生活的逻辑不相符。所以可以持否定观念。最后,总结这堂课,我们主要梳理了小说的各要素。相应地在各类文体的文章阅读中我们都要进行文体构成要素的梳理。我们阅读现代文时,不仅需要理解文本,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去揣摩命题人的用意。比如散文的选材、情感意蕴、构思特色、语言等,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语言、艺术手法等,议论文的论点及展开、论据与论证方法、论证思路等,传记的传主形象特点与刻画,访谈录的问、答及问答交锋之间的机趣等。解答时既遵守规则,又不拘泥于此,才可既正确解答,又显现自身阅读的独立性。

今天我的课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二、教学反思

第二轮复习,应当是对第一轮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温故知新”,并在此基础上研讨命题规律,进而指导学生正确解答。对于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来说,文体特征既是解读文本的钥匙,也是命题者将题目命得“纯正”的把手。基于这一理解,我设计这堂课时,决定以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为突破口,并设计了“看一看”“审一审”“说一说”“析一析”“比一比”“练一练”等符合现代文阅读规律的几个层层递进的环节,从一篇小说看小说怎么读,从多道试题分析小说考什么,又从几篇小说比较同种文体的不同风格,最后用一篇小说当堂训练巩固所学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这堂课还较为完美地处理了以下三对关系。

一是“点”与“面”的关系。

第一轮复习着重于“点”与拆解分化,将语言基础与表达、古诗文、现代文及作文各个知识块根据考点拆解,分化为数十个知识点,深入讲解相应理论知识,然后对应寻找各年高考模考经典例题,逐一夯实,其立意在“实”“透”上下功夫,使根基牢固,但不可避免带来琐碎化。而第二轮复习则应着重于“面”与整合浑成,复习要回归到各个知识块的整体,着眼于专题性整合,强化学生的各知识块“整体意识”;同时,要引导学生整理各类知识及答题的规律,依类施教。这堂课,着眼于引导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回归对小说文体特征的把握,做纯正的小说阅读。不仅研讨小说阅读应把握哪些因素,也研讨小说阅读命题与答题是如何根据文体特征的,以使学生清醒地阅读与解答。同时,教师在进行总结时明确告知学生“在各类文体的文章阅读中,我们都要进行文体构成要素的梳理”,“解答时既遵守规则,又不拘泥于此,才可既正确解答,又显现自身阅读的独立性。”从而引导学生二轮复习要有“举一反三”的类型化意识,要善于总结规律,又善于根据具体文本有所突破,避免思维的僵死。

二是“练”与“思”的关系。

复习课,训练是不可避免的,但经过一轮复习,多数学生已经做过相当多的训练题,如果继续延续第一轮复习的做法,以练为主,只不过把分散训练改为专题训练,这对于教师来说最为轻松,但肯定不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我们要引导学生做清醒的学习者,而非储存罐,这就要学生在“练”的基础上学会“思”,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与归纳,在通过原先大量练习积累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找寻规律。第二轮复习课,仍然少不了训练,但这里的训练是以“思”为前提的。这一节课“看一看”意在告诉学生阅读题首先还是要读文本。“审一审”是告诉学生:只有审透题目考查点,才可以有的放矢地答题,同时,也引导学生要清楚命题者阅读命题是根据文体特征来命制的,所以根据文体特征阅读非常重要。以上两个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自觉确立阅读中的“文体特征意识”。“说一说”开始引导学生对以往所学小说文体特征构成相关要素进行理性总结,“析一析”则趁热打铁,让学生用所学小说文体特征构成要素对近年高考模考小说部分命题进行分析,从而在实际运用中强化其把握阅读的文体特征的意识。“比一比”更进一步区分同类文体中不同类型文本的特点。“练一练”是对整堂课合成训练与教学效果的检测。课堂的训练量较大,但非常明显,这里的训练是在有意识的“思”的前提下的训练,是在非常明确地培养学生的专题性、类型化、运用性的思考能力。

三是“知”与“识”的关系。

这里的“知”主要指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这里的“识”主要指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第一轮复习,我们更多着眼于考点与知识体系的解读与对应考题分类训练,主要让学生明白“考什么”,教学中往往深于“知”,浅于“识”;深于“鱼”,浅于“渔”。而第二轮复习,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考什么”,更应让学生“如何做”,即“如何答题”。应深于“识”,浅于“知”;深于“渔”,浅于“鱼”。所以,这节课,一方面设置“说一说”“比一比”这两个环节,训练学生把握文本体类特征的能力;另一方面设置“看一看”“析一析” 两个教学环节,训练学生自觉分析命题规律,其中还通过《邮差先生》第4题与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一模”考试语文试卷中文学类文本第4题答案的研读,引导学生研究答案拟写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根据规律答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有意识着眼培养学生“识”与“渔”的能力,“如何做”的能力。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