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老年人依恋的研究综述

2022-06-08

王琼宇

(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心理学院)

摘要:随着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出现与发展,依恋的研究从婴幼儿延伸到了成人。再加上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显,使得研究者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依恋在个体晚年生活中的重要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有学者对老年人依恋进行了研究。老年人依恋的对象包括父母、兄弟姐妹、配偶等,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依恋——符号化依恋。在依恋类型的划分上,国外、中国台湾和大陆都各自有相应的研究,得出了相应的分布情况。对于老年人依恋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不足有待改善,还有很多方面可以探索,还有很多领域能够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老年人 依恋 研究

1.老年人依恋理论的提出

1.1依恋的提出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John Bowlby在1969年最先提出了依恋理论,起初主要研究的是婴儿与照料者之间的依恋。Bowlby认为,婴儿在出生后的两年之内,会经历了依恋发展的四个阶段,与照料者建立起一种持久的情感联系。他们会把这种联系当做父母不在场时的安全基地,从而产生对依恋对象及其可能提供的支持的期望[1]。这也是形成希望感和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1.2毕生发展心理学与依恋

然而,Bowlby其实并没有把依恋局限于婴幼儿时期[2]。相反,他认为依恋存在于个体的一生当中,他称之为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之后,随着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出现与发展,依恋的研究已经从婴幼儿延伸到了成人。

青春期的时候,孩子们会渴望摆脱曾经与父母建立的依恋,试图寻求真正的独立与自主。但是,依恋关系仍然没有终止。它只是减弱了,或是转移了对象。随着个体的成长,会形成不同的依恋关系,其内在依恋模式也越来越复杂,依恋对象的类型也由单一变得多样[3]。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把原本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亲密朋友身上。婚恋以后,伴侣就成了最主要的依恋对象。这在女性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多女性对另一半的依恋是极其强烈的[4]。孩子出生以后,不仅父母会成为子女依恋的对象。同时,父母也会对自己的子女产生依恋。特别是单亲妈妈,由于缺少丈夫这一牢靠的依恋对象,很有可能会把所有的情感都放在孩子的身上。她们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对孩子的爱往往成为溺爱[5]。

1.3老年人依恋

老年人虽然从年龄上说属于成人,但是由于老年这一较为特殊的时期,又使得老年人依恋与中青年依恋有着很多不同,显得更为复杂。

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社会身份的减少以及可能出现的认知功能的衰退,老年人的安全感也逐渐降低,他们与依恋对象建立亲密关系的需求重新出现甚至变得更为强烈。再加上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研究者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依恋在个体晚年生活中的重要性[6]。

因此,老年人依恋的研究也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本文将就对这些研究进行简要的整理与归纳。

2.老年人依恋的研究进展

自从Bowlby提出依恋理论以来,陆续有很多人对儿童依恋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也产生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对老年人依恋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80 年代之后才陆续开始的。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这可能跟西方发达国家先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关。近年来台湾在这个领域也有一些进展,比如吴文嘉、刘敏珍等人都各自做了相关的研究。但是中国大陆在这方面的探索还少之甚少,只有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陈纡、于文勃和蒋京川共同做过一个有关老年人依恋分布模式及其与亲子支持关系的研究。

2.1研究方法

2.1.1依恋的研究方法

说到依恋的研究方法,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及其同事首创的陌生情境法最为著名,但是这个方法只适用于8个月到2岁的孩子。而后Waters提出了适用于1至5岁儿童的依恋Q分类,通过家庭观察来完成。

对于青少年和成人依恋的研究,Mary Main等人采用的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简称AAI)是目前最主要的方法[7]。

AAI后来转换成“成人依恋Q-分类”(Adult Attachment Q- sort),后来又相继出现了成人依恋问卷(AAQ)和成人依恋量表(AAS),这些问卷和量表都达到了很好的信度与效度[8]。

2.1.2老年人依恋的研究方法

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却缺乏信效度良好的专门用于对老年人依恋进行测量的工具。大部分研究使用的都是间接的依恋指标或是对成人依恋的测量工具进行修订[6],可是这种做法会出现一些问题。

访谈法和自我报告法是研究成人依恋模式时较常用的方法,也常被老年依恋研究者采用。但是目前,比较成熟的访谈工具只有AAI,这个访谈要求被试描述他们的父母,用一些具体事例来解释和支持这些描述,讨论目前他们与父母的关系,通过对过去与父母依恋历史的回顾来判断个体的依恋质量。它主要适用于亲子关系中依恋模式的测查,而不能考查同伴关系中个体的依恋模式[3]。而且,老年人往往已经失去了他们的父母,他们的依恋对象基本不再是父母。因此,AAI若用于老年人依恋的研究会显得不那么合适。

还有些研究者会直接把适用于年轻人的量表拿来测量老年人的依恋模式,老年人也许会因为那些备选的答案并不适合他们目前的状况,而表现出更多的冷漠倾向,而这其实并不能反映出老年人依恋模式的实际情形[9]。

另外,尽管有学者将“纸笔测验(paper-and-pencil measures)”应用于老年依恋的研究中[10],但并没有得到该领域的广泛认可。

2.2老年人依恋的对象

父母、朋友、兄弟姐妹和配偶等就是成年人的依恋对象。老年人的依恋对象在年轻成人的基础上,增加了成年子女这一类型[3]。

不过,大多数老年人的父母已经过世,所以几乎没有关于老年人对在世父母依恋的研究,基本都是年幼时的依恋关系对老年人产生的影响。例如Andersso调查了早期与父母建立的依恋和老年人晚年幸福感之间的关系[11],反映的主要是早年的依恋质量对一个人后来的影响。早期高质量的依恋关系是会增强一个人对他人的信任感,因此会呈现出与老年人幸福感之间的正相关。

对成年子女的依恋,在女性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Barnas,Pollin和Cummings,研究了老年女性对成年子女的依恋和社会情绪之间的关系[12]。研究发现,跟子女有不安全依恋关系的老年女性,与安全依恋关系的相比,在社会关系、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方面都会表现得更不好。

Shemmings则从成年子女的角度,使用成人依恋理论,区分了成年子女晚年亲子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13]。

不过在老年人的依恋对象中,对配偶的依恋占据重要地位[14],因为长久的夫妻关系提供给老年人较高的安全感[15]。但是,对配偶的依恋却在老年人依恋的研究中常常被忽视[16]。

和兄弟姐妹的联系在个体小的时候会很紧密,随着年龄的增长,各自成家以后这份联系会减弱很多。但是等到老了之后,又会重新变得很重要[17]。Cicirelli调查了与兄弟姐妹的依恋关系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18]。研究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与姐妹有亲密关系的老年人显示出较低的抑郁程度。而与兄弟的亲密关系则似乎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无太大影响。

另外,老年人还可能对孙儿、孙女乃至于宠物、物品、地点产生依恋[19]。

除此之外,老年人的生活中还有一种符号化依恋,表现为对逝去的父母、配偶或子女的依恋,还有对宗教信仰的依恋。信仰基督教的表现为对上帝的依恋[20],每个周末去教堂做礼拜,听圣经故事,学唱赞美诗。信仰佛教的表现为对各路菩萨的依恋,和邻里的其他老人一起念佛,去各地烧香。中国的老年人多数为后者,且主要在农村地区。

符号化依恋并不是老年人独有的现象,但是这对老年人来说意义尤其重大,或许老年人符号化依恋的比例远大于真实生活中的依恋[21],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支持。

信仰宗教,除了寄予一种符号化的依恋之外,其实还存在对一起活动的同龄人的依恋。刚退休的老年人,一下子结束了从前忙碌的工作,他们可能会觉得无所事事。但是通过宗教信仰的联系,他们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找到了可以做的事情,一起参与很多活动、旅游等等。这也是很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的。

2.3老年人依恋的类型

通过Anisworth的陌生情境,可以把婴儿的依恋类型分为四种: 安全型、冷漠型、矛盾型和混乱型。成年人依恋模式的分布与儿童的大致相当[22]。

国外对老年人的自我报告研究却发现,老年人中冷漠型依恋是主体,大约占到50%-72%,安全型依恋占到30%-40%,而矛盾型和恐惧型所占的比例则较少[25]。

在台湾的研究中,老年人依恋类型的命名和分布略有不同。刘敏珍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老年人的依恋模式中,安全型依恋模式最多,占69.6%,其次是恐惧型依恋,占12.5%,冷漠型依恋12.1%,占有型依恋最少,占全体的5.9%[26]。吴文嘉的研究发现,矛盾型依恋型的老年人占总样本的44%,安全型占39%,拒绝型占17%。

以上都是国外和台湾的研究结果,跟中国大陆的情况也许会有一些不同。而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陈纡、于文勃和蒋京川做的研究[27]调查的是江苏省的老年人,包括了城区和乡镇,因此对我们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他们调查了60 岁以上的住家老年人190名,年龄跨度在60-90之间。在这190位老年人中,安全型7人,占3.7%;恐惧型131人,占68.9%;专注型12人,占6.3%;冷漠型40人,占21.1%。其中,96名乡镇老年人中安全、恐惧、专注、冷漠分别占4.2%、67.7%、11.5%、16.7%。94名城区老年人安全、恐惧、专注、冷漠分别占3.2%、70.2%、1.1%、25.5%。城乡之间依恋分布模式相似,其中恐惧型占主导。

3.老年人依恋理论的研究价值与应用

3.1研究价值

由于社会身份的减少以及身体的虚弱,老年人可能会觉得自己不中用了。再加上朋友、兄弟姐妹等同龄人的去世,会传递给他们一种生命快到尽头的信号,很多老人会惧怕死亡。如果配偶比他们先逝世了,会带给他们更大的痛苦。还有一些老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可想而知……

在生命的晚年,负面的情绪会更容易地侵扰老年人,并影响他们的生命质量和身心健康。这个时候,他们非常需要心灵的陪伴呵护,非常需要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带给他们安全感与归属感。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13年底,已有1亿8千万的老人。如何让这些老人在晚年的时候仍然拥有健康的身心状态,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尽可能地让他们安然和平地面对死亡,走完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是老年人依恋理论可以研究并应用的,也是其价值所在。

3.2在护理和医疗领域的应用

有研究发现[28],拒绝型依恋的老人,会否认他们自己的问题、拒绝照料者的帮助。焦虑型的依恋的老人则会过分地要求照料,这会导致他们缺乏独立,缺少安全感。而安全型依恋的老人会和照料者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从而使照料者对他们的需要更敏感,提供给他们充足的关心和帮助。

因此,把老年人依恋的理论应用于护理和医疗领域,这有利于提供有效的信息帮助老年人与医护人员建立依恋关系,对老年人的身体康复和心理需要的满足非常有益。

3.2在社会支持方面的应用

社会支持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老年人而言更是如此。研究表明,较多的家人支持和较多的安慰支持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29]。

提供给老年人更多的社会支持也有利于他们建立依恋关系。这从而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使得他们更独立。也能提升他们对获取别人帮助的信心[30],让他们觉得,他们是有人能依靠的,是会有人陪伴着他们的。

4.小结与展望

对老年人依恋的研究可以说才刚刚起步,因此还有很多不足。

在研究方法上,这一领域还缺乏一致的、可信的、专门用于老年人依恋的研究工具。上文已经分析过,直接采用成年人依恋的研究方法或者间接用其他指标来考察,是有一些问题的。因此,修订和开发有效的测量工具在目前而言十分有必要。

在被试的选择上,由于测量工具的局限,主要采用问卷或者自我报告的方法。因此,被试基本都是认知能力比较正常,口头表达能力也不错的老年人。这样,就可能导致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一部人老年人。另外,由于老年人的视力、听力下降,常常需要主试将问卷上的问题念给他听后让其做出回答。这中间,老年人可能会不理解或者理解错问题的意思或要求,从而得到一些并不符实的答案。

另外,如何将老年人依恋理论更好、更广地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如果切实地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改善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未来研究最重要的方向。

对于中国大陆来说,这是一块崭新的领域,还很少有人涉及。因此,开展基于我国老年人现状的依恋研究更是很有意义和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雷雳.发展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3]李春华,王大华,陈翠玲,刘永广.老年人的依恋特点.心理科学进展,2008,16(1):77-83.

[4]赵兰兰.女性婚后心理相关研究.现代妇女,2013,12:42-43.

[5]林岚.单亲家庭母亲及其子女成长之研究.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42-45.

[6]刘航,刘秀丽,李月.老年人的依恋特点.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2(32):5624-5626.

[7]侯静,陈会昌.依恋研究方法述评.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80-84.

[8]李培红,刘志龙,李丹萍.成人依恋的研究综述.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178-179.

[9]Shaver P R., Mikulincer M. Attachment in the later years: Acommentary.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4, 4(2):133-161

[10]Cicirelli V G. A measure of caregiving daughters´ attachment to elderly mothers. J Family Psychol, 1995, 9: 89-94.

[11]Andersson L, Stevens N. Associations between early experiences with parents and well-being in old ag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 1993, 48(3): 109-116.

[12]Barnas M V, Pollina L, Cummings E M. Life-span attachment: Relations between attachment and socioemotional functioning in adult women.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991, 117: 175-202.

[13]Shemmings D. Using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to differentiate adult children´s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later life fili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2006, 20: 177-191.

[14]Antonucci TC.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and aging. Attachment in adults: clinical and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1994: 256-272.

[15]吴文嘉,不同依附风格老人之抑郁与社会支持之关系.东吴大学心理学硕士论文.台湾, 2006.

[16]Dickstein S, Seifer R, Andre M S, et al. Marital Attachment Interview: Adult Attachment Assessment of Marriag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1, 18(5): 651-672.

[17]Allan, G. Sibling solidarit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77, 39. 177-184.

[18]Cicirelli V G. Feelings of attachment to siblings and well-being in later life. Psychology and Aging, 1989, 4(2): 211-216.

[19]Cookman, C. A. Older people and attachment to things, places, pets, and ideas.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1996, 28: 227-231.

[20]Cicirelli V G, God as the ultimate attachment figure for old adults.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4, 4(2): 371-388.

[21]Shaver P R., Mikulincer M. Attachment in the later years: A commentary.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4, 4(2):133-161.

[22]黄国红,吴庆云.成人依恋类型研究综述.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30(6):117-119.

[23]Webster J D. Attachment style and well-being in elderly adult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 1997, 16(1): 101-111.

[24]Diehl M, Elnick A B, Bourbeasu L S, et al.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Their relations to family context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6):1656-1669.

[25]Magai C, Cohen C, Milburn N, et al. Attachment styles in older European-American and African-American Adult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B Psychol Sci Soc Sci, 2001, 56B, 1, S28-S35.

[26]刘敏珍. 老年人之人际关系、依恋风格与幸福感之关系研究.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0.

[27]陈纡,于文勃,蒋京川.老年人依恋分布模式及其与亲子支持的关系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14,29(162):945-952.

[28]Lies Van Assche, Patrick Luyten, Ronny Bruffaerts, Philippe Persoons, Lucas van de Ven, Mathieu Vandenbulcke. Attachment in old ag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empirical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3 (2013):67-81.

[29]陈立新,姚远.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人口研究,2005,29(4):73-78.

[30]Avi Besser, Beatriz Priel. Attachment, depression, and fear of death in older adults: The roles of neediness and perceived availability of social suppor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 (2008) 1711-1725.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