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基于可能自我的自我概念整合模型

2022-06-08

蒋昌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文章梳理2000-2013年国内发表有关自我概念的文献,发现学者们对于该问题关注度高,但(1)研究结论比较零散,很难做出归纳、总结;(2)使用的自我概念的理论框架也未特别明确,导致结果更加难以比较;(3)缺乏明确的时间概念;(4)未明确阐述社会文化环境对于自我概念的影响。基于Markus 和Higgins“可能自我”理论结合该领域的理论、实证研究,文章提出“基于可能自我的自我概念整合模型”,提倡整合、系统地认识自我概念发展过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可能自我;时间概念;整合系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7-0152-05

收稿日期:2015-06-05

基金项目:本文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经费青年教师创新课题(201005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蒋昌盛(1980-),应用语言学博士(CUHK),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第二语言学习动机、自我概念、学习者身份认同。

一、国内自我概念研究述评

(一)刊发数量及趋势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期刊网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刊物,即CSsci刊物。以“自我概念”为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检索CSSCI收录论文摘要,一共获取355篇相关文献,主要来自《社会心理科学》、《科技信息》、《外语教学与研究》、《心理科学》等近四十多种刊物。由于本次文献整理只涉及教育类及心理类的自我概念研究,因此,重点覆盖《教育评论》、《心理科学》、《中国教育学刊》等三十多种刊物,而消费行为研究、文学研究等均被去除。另外,本次述评仅涵盖2000年至2013年的研究性论文,因此,其他时间段发表的相关文章和书评也被剔除。基于以上的标准,本述评共涉及245篇研究性论文。

通过搜索文献作者可以发现,发刊量前五位的学者分别是:黄希庭(9篇)、赵小军(8篇)、淩辉(8篇)、王燕(6篇)、刘志军(6篇)。这五位作者作品之和达到37篇,占据2000-2013年全部发刊量的10%以上。这说明国内自我概念的研究中已经形成了稳定且实力较强的研究团队,其中不乏心理学领域的全国知名学者。

从年刊发量来看,以自我概念为研究重点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2000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仅为6篇,2007年发表数量达到峰值25篇,经过一段波动期,2013年又回落至15篇。篇目的趋势表明,自我概念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对于该问题科研力量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尤其是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中。

(二)主要研究目的

经过关键字搜索以及阅读文献的摘要,在所选择的245篇文章中,107篇为对于自我概念或者其相关领域的综述和理论探索,如刘凤娥、黄希庭[1]。另外138篇为实证性研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相关性研究,如王艳辉等[2],许瑾[3]。具体而言,这些实证研究主要关注自我概念与某些教学现象,或者学习自我概念和某些教学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姚计海等通过“自我描述问卷”调查428名北京某普通中学的初一至高三的学生,发现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并且自我概念对于学业成绩有一定的预测性[4]。

除了研究自我概念与某种教学现象的相关研究之外,许多学者也探讨了自我概念与整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性。郗浩丽等运用复合量表(参与者信息表、Song和Hattie自我概念问卷、心理健康诊断问卷)调查了南京市小学五年至高中一年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共486人)。他们发现受测中具有较高自我概念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优于自我概念低的同龄人[5]。

相比以上提及的相关性研究,自我概念的发展性研究则少得多。姚信通过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调查了杭州市477名来自各个年级的大学生。他的研究表明自我概念的发展并非线性的,虽然自我概念总体随着年级的提升而发展,但是大三时却是自我概念发展的低谷。他认为自我概念呈现这样的发展路径主要是大一新生由于进入新环境需要适应,心理冲突明显,大二则由于适应期已过,心理逐渐稳定,但是大三由于前两年的成功和失败经历导致自我概念发展路径变化,大四之后重新定位、反省,使得自我概念发展趋于稳定发展[6]。

(三)主要研究方法及工具

基于目前自我概念的实证研究目的大多以证明某种特质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程度,因此2000-2013年之间的该领域研究中使用较多的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如陶琴梯、杨宏飞[7]。其中使用最多的问卷量表为Song和Hattie学业自我概念量表,以及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仅有个别文献涉及其他研究方法,如访谈。

(四)主要研究人群

经过进一步的搜索,在所涵盖的论文篇目中,研究人群主要为各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如姚计海等[4],孙利红[8]。但是选择低龄小学生或者儿童作为参与者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在本次文献综述研究中,仅有个别研究以低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如林琳琳、秦金亮[9]。

(五)存在的问题

从刊发数量来看,国内学界对于自我概念关注度高,但是目前研究的结论比较零散,很难作出系统性的归纳、总结,而且有些研究使用的自我概念的理论框架也未特别明确,导致研究结果难以比较。另外,目前的研究数据多为片段式,也很难将它们归结起来形成基于时间概念的自我概念框架。因此进一步推进自我概念研究,则需要具有系统性、整合性的研究框架或者理论。

二、可能自我

(一)相关概念

Markus 和Nurius明确提出了想象力和自我概念的关系密切[10]。基于对过去经历的认识,人们可以借助想象力,勾勒未来自我和描绘未来愿景。他们认为“可能自我”是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状况的期许。根据可能自我对于潜在行为与情感的作用,两位学者将可能自我细分为“理想自我”(在未来,个体最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何种特质)、“应该自我”(在未来,个体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何种特质)、“害怕自我”(在未来,个体害怕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何种特质)。

三种可能自我并不是独立于社会历史语境而存在的。它们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框架对于过去、现在发生事件或者过去、现在自我体验结合个人、社会评价而产生的对于未来的期许。需要指出的是,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虽然均涉及未来所具备特质,但是内涵、表征不尽相同。理想自我主要基于个体对自我理想状态的期许、来自个体本身,而应该自我则强调他人、社会价值取向、文化对于个体的期待、来自他人。因此,两种可能自我对于个体行为、情感的影响方式、力量也存在差异。Markus 和Nurius认为,相对于应该自我,理想自我主要通过想象未来状态,设定未来目标,启动目标激励作用,从而影响现有行为[10]。因此,理想自我是个体主动性、积极性的表现,而应该自我则是个体为了规避不良后果、趋近重要他人期待而引发的自我影像,因此应该自我可以很大程度上视为个体对于外界环境的调整和适应。

相比其他自我概念理论,可能自我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自我概念中明确添加了时间维度,强调“时态”对于自我概念的影响,尤其是将过去、现在、未来自我对接[10]。这强调了自我概念发展的衔接性、完整性、过程性。第二,清晰地描述了自我概念与潜在行为、情感影响的可能路径。通过个体自身比较(现在自我与过去自我,现在自我与未来自我,过去自我与未来自我)和个体与他人(期待)比较,个体对于未来行为进行定位。而且这一系列的比较将会产生满足、失落、抑郁等不同的情感体验。第三,可能自我理论认为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和想象建构出未来自我。强调个体主动性的同时,也强调社会文化力量对于自我概念的塑造,而且两种塑造对于自我概念的影响不同(理想自我与应该自我)。第四,该理论强调了自我效价的重要性,特别是负向的可能自我(害怕自我),强化了个体如何规避不良行为、情绪的理解。第五,它还强调了自我概念的复杂性,尤其是各种可能自我之间的复杂互动——竞争、压制、中和、促进。

(二)可能自我的作用及其发生条件

Markus 和Nurius认为可能自我对于个体行为、情感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作用[10]。第一,可能自我为未来行为提供了指导性的“路线图”,因此对于未来行为具有推动(或者抑制)的动机效应。第二,可能自我产生于现在自我与未来状态的比较,因此,可能自我能够为现在的行为提供阐释、评判的框架。

学者们还指出,可能自我发生作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可能自我的可及性、清晰性、平衡性、同一性[11]。可及性指是否存在可能自我,尤其是理想自我。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可能自我,假如个体仅关注现在,对于未来毫无期许,看不到未来的可能性,那么可能自我无法对于该个体的未来行为产生任何影响。清晰性指是否存在清晰的自我,不同个体的可能自我的清晰程度不尽相同,假如个体的所谓理想自我仅是模糊、抽象、无实施计划的想法,那么对于未来行为的指导意义弱。反之,如果想象中的理想自我描绘得栩栩如生,并且附带了详细的实施计划,那么这种可能自我对于未来行为则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平衡性指是否存在同领域的理想自我和害怕自我。假使个体仅有理想自我,缺乏同领域的害怕自我,这样的动机效力会大打折扣,但假使存在同领域的理想自我、害怕自我(如理想自我是“我希望未来我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而害怕自我是“我害怕成为违法乱纪的犯罪分子”),对于未来行为的指导作用、动机效力最强。同一性指理想自我下属子系统的统一。因为个体处于不同的社会网络中,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所以个体自身可能存在具有矛盾性的需求,理想自我需要出现最大化的行为效果,各种具体领域理想自我必须和谐,反之则无法发挥最大作用。例如,个体认为未来自己希望拥有较好的第二语言能力,而他同时也希望未来保持民族身份的特性,如果他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二选一”的矛盾,那么这两种理想自我将会发生抵触,甚至冲突,必然降低对于未来行为的影响。而个体认为两种理想自我之间具有统一性、共存性,那么这两种自我对于行为的影响可能会倍增。

(三)可能自我国内外相关研究

1. 可能自我与年龄。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老百姓,直觉上,每段人生的任务不同,自我概念的表征也应该有所不同。目前的自我概念研究相对比较零散,导致研究结果难以解释。

可能自我为了解年龄与自我概念的关系,提供了更加清晰的解释框架。通过实证研究,学者们发现不同年龄组的受试在可能自我在数量和内容上均有差异。从数量看,年龄越小的参与者,他们的可能自我的数量较多,而年龄越大的参与者,可能自我数量反而减少,老年人的数量最少,说明年龄与可能自我的数量呈现反相关趋势[11]。从内容看,年龄越小的参与者可能自我中涉及的内容丰富,而婚育年龄段的参与者则更加专注子女生育、抚养,年龄较大的参与者的可能自我基本都与健康相关。说明不同年龄段的人生任务对于可能自我的内容确实存在影响甚至是筑造作用[11]。

2. 可能自我与现在自我的时间差异(Temporal Distance)。Higgins提出了“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12]。该理论指出可能自我与现在自我往往存在差异,而这会对个体的行为和情感产生影响。但是Oyserman和James指出该理论并未指出时间概念对于可能自我作用的差异(即个体预计可能自我出现的时间)[11]。如果预计可能自我出现的时间较远,那么可能自我作为目标对于未来的影响力较弱,而预计出现时间较近的话,对于行为的指导作用、影响力则更大。除了对于行为的影响力,时间差异对于可能自我的内容也存在影响。Trope 和Liberman结合人类视觉特性(即远方的事物往往模糊,细节较少而近处的事物则清晰、细节丰富),认为想象一件遥远未来发生的事情可能会激发较为抽象、整体的、细节较少的影像,而想象一件在可见的未来发生的事情则会激发较为具象、与目前场景相关、细节丰富的影像,而且相较预测发生时间远的自我影像更容易发生改变[13]。因此,预期可能自我出现的时间将会对于可能自我的内容,尤其是内容的清晰度、稳定度有较强影响。

3. 可能自我之间的关系。Markus和Higgins提出可能自我之初,并未完全、清晰地解释可能自我之间的关系(如理想自我与害怕自我,害怕自我和应该自我等)。他们只是强调可能自我的内容和可能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对行为、情绪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Oyserman和Markus发现单纯的理想自我可以帮助预测失足少年的未来行为,但是预测力不强,他们还发现有些同时拥有同领域理想自我(如“我希望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害怕自我(如“我害怕成为罪犯”)的少年犯,这种现象被称为“平衡的可能自我”[14]。这些具有平衡性可能自我的少年,他们重犯的可能性则小得多。他们认为单一的理想自我,只能对有益行为起到推动作用(Promotion),但无法对于有害行为起到阻止作用(Prevention),同理可推,单纯的害怕自我对于行为只具有单向作用。而平衡可能自我则不同,同一领域的理想自我推动有益行为,而害怕自我则阻止有害行为的发生,这样对于有益行为的动力将加倍。

4. 可能自我的个体性与社会文化性。可能自我是源自个体对未来的想象,并结合目前的社会文化语境,而产生的一系列自我投射。由此看出,可能自我虽来源于想象,但仍基于过去经验的判断、以及受到“重要他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Oyserman通过分析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背景,发现社会环境不仅会“诱发(Elicit)、倡导(Scaffold)”某些可能自我,同时也会“抑制(Suppress)、瓦解(Dismantle)”其他的可能自我[15]。

三、基于可能自我的自我概念整合模型

文献梳理显示国内自我概念研究相对比较零散、而且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自我概念之间关系、时间对于自我概念的影响等诸多重要问题未给予系统、深入的回应,而可能自我结合自我差异理论能够填补上述研究空间,故本文以整合、系统视角提出“基于可能自我的自我概念整合模型”。

需要指出的是本模型有两个理论前提。第一,个体虽然具有不同的特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均具有对于未来自我的期许或者判断,因此,绝大多数个体均拥有发展程度不一、数量不等的可能自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个体一定具有理想自我。第二,自我概念并非杂乱无章的个人判断和想法,而是具有清晰层级结构的自我构念。

本模型的主要观点:第一,不同个体的可能自我存在重大差异,且差异的主要部分为:是否存在清晰的理想自我、是否存在对应的害怕自我、可能自我数量的多少、以及他们的内容。第二,横向看,可能自我的演进、发展并非零散,而是在社会文化系统中各要素(价值观、教育程度、家庭等)不同程度交互的结果,且这种互动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第三,纵向看,可能自我的演进、发展具有时间的连续性。他们也受制于个体基于过去经历、现在状况对于未来的预判。第四,除了外部互动,可能自我内部也存在互动关系,即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害怕自我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五,面对不同的人生任务,尤其是看似矛盾的人生任务,可能会激活某些可能自我部分,而压制其他的可能性。第六,不同领域的可能自我子集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比如中国语境下,英语学习可能会产生相关的可能自我,但是同时存在的是母语学习产生的可能自我,因此,多重自我元素存在冲突、竞争的可能。第七,可能自我的选择既具有社会文化性也具有主观能动性。

四、未来的研究空间

本文基于已有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提出的可能自我整合模型,最大的特点为综合性、整合性,但是仍有以下重点问题需要关注。

(一)可能自我的测量。和其他自我概念一样,可能自我由于具有丰富的个体性、社会性、文化性、情境性等特征,导致可能自我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均有差异。所以,尽管目前采取了多种测试方法(如问卷法、结构访谈法、Q分类法、叙事法等),仍旧很难测量可能自我[15],因此未来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寻找新的测量方法,既能“保留可能自我信息丰富,个性化的优势,同时增强其精确性与可比性”[16]。

(二)可能自我内在结构。由于认同shavelon等人[1]对于自我概念的等级结构式理解,学者们普遍认可可能自我也会由于领域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具体领域的可能自我,如学术可能自我、运动可能自我、职业可能自我等,但目前的研究一般建立在具体领域可能自我之间的统一性这个基础上,认为各种具体领域的可能自我均服务于同一个泛化的可能自我,它们之间的潜在矛盾性和冲突性被掩盖了。而这种矛盾性又确实存在,如个体既想拥有学术理想自我,同时想在同龄人中建立受欢迎的理想形象,但这两种可能性有存在着矛盾。个体如何调整、选择也是可能自我模型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可能自我中的应该自我。目前的可能自我研究中,主要瞄准理想自我,强调理想自我对于未来行为、动机、情绪等因素的作用,而对于应该自我的关注度并不够。或者说,现在的研究主要关注行为个体,而忽略了其所在社会、文化环境对于可能自我的塑造。另外,研究已经证实并非人人都有理想自我(普遍的或者具体领域的)。而应该自我是否人人都有?是否有条件出现?如何和其他可能自我协同、配合?这些问题都是未来可能自我整合模型有待解决的问题。

(四)可能自我中的害怕自我。同应该自我一样,目前学界对于害怕自我关注也不足。但是Ogilvie的研究指出,害怕自我与现在自我的差距对于个体心理健康具有影响,且效力大于理想自我与现在自我的差距[17]。这一结果表明,可能害怕自我对于行为、动机、情绪的影响可能比理想自我还要大,而且对于其作用机理目前还尚无定论,因此未来的可能自我研究也必须关注害怕自我。

(五)可能自我中的文化性。可能自我由于出现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必然汲取社会文化土壤中公认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元素,所以可能自我不仅具有个体性,更具有文化性,而目前的主流研究集中在以个体主义为主的西方社会,而其他文化语境下的研究较少[11],尤其是文化因素对于可能自我内容作用机理、不同文化环境(如工作移民、出国留学)对于可能自我的作用,均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六)可能自我的发展及其路径。根据Markus和Nurius的论断,可能自我源于想象与过去经历的解读[10],但是可能自我的初始状态到底如何,如何发展、演变等诸多问题,目前的研究尚未完善,尤其是可能自我发展的初始状态。由于目前的可能自我的测试手段的限制,可能自我的研究较少集中于幼儿,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多加关注低龄人群,这对于了解未来可能自我的发展路径有极大的帮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凤娥,黄希庭.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研究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2).

[2] 王艳辉,张卫,彭家欣.亲子依恋、自我概念与大学生自我伤害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09,(5).

[3] 许瑾.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社会情境因素——从家庭背景看自我概念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内在化的影响[J].外语电化教学,2008,(3).

[4] 姚计海,屈智勇,井卫英.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4).

[5] 郗浩丽,王国芳.青春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0).

[6] 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

[7] 陶琴梯,杨宏飞.高中生的自我概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教育科学,2002,(6).

[8] 孙利红.心理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自我和人际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

[9] 林琳琳,秦金亮.5-9岁儿童自传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12,(1).

[10] MARKUS,H.& NURIUS,P.Possible selve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6,(9).

[11] OYSERMAN,D.& JAMES,L.Possible selves[A]. S.SCHWARTZ,K.LUYCKX,& V. VIGNOLES. Handbook of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 [C].Verlag: Springer,2011.

[12] HIGGINS,E.T.Self-discrepancy: A theory relating self and affect[J]. Psychological review,1987,(3).

[13] TROPE,Y.& LIBERMAN,N.Temporal construal[J]. Psychological review,2003,(3).

[14] OYSERMAN,D.& MARKUS,H. Possible selves in balance: Implications for delinquency[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90,(2).

[15] OYSERMAN,D.Self-concept and identity[A].A.TESSER,N. Schwartz. 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C]. Malden, MA: Blackwell,2001.

[16] 谭咏风,陈国鹏.可能自我的动态发展及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10,(5).

[17] OGILVIE,D.M.The undesired self: A neglected variable in personality research[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2).

[责任编校:周玉林]

[实习编校:粟红蕾]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