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

2022-06-09

  摘要:随着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全球气候变化促使低碳经济走上世人面前。中国产业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但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也给中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中国能够避免走西方国家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走出一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低碳经济为依托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将转向更为高效的制造业和低碳产业结构,这有利于中国保持国际贸易领域的持久竞争力,同时可以避免国外的碳关税而有利于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结构;新兴产业;产业结构;约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耗国之一。2008年中国GDP总量约占全世界的6%,消耗世界石油的7%,世界煤炭的29%,世界钢铁的25%,世界铝材23%,世界水泥的39%。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污染排放国之一。

  2008年中国的煤炭消费约26亿吨,二氧化硫排放2500万吨,CO2排放1200万吨,废水排放量482亿吨,固体废弃物1800万吨。在达3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污染国之一。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和国际背景

  人类遏制全球气候暖化、削减CO2排放量,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共识,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积极为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途径和方法。尽管碳减排责任的分担会融及国家利益、发展权利等一系列复杂和敏感问题,但它从各方面为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注入了活力。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概念,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为发展低碳经济摇旗呐喊,而且英国政府还为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2010年CO2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到2050年建立低碳经济社会。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的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说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了2008年“世界环境年”(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总理温家宝提出:中国1990年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伴随着温总理掷地有声的世界宣言,低碳经济的概念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所接受,以低碳技术发展经济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从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法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已经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接受或者反对低碳经济的概念,但其一直主张通过技术途径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这是与低碳经济的内涵相一致。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主流,其中发展低碳城市是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转低水平,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低碳经济的提出和国际背景,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原因:其一,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提出的最直接和最根本原因。由于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反过来又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就成为保持我们共同地球的客观需要。其二,发达国家迈过了以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从工业化进程看,英国、美国等国家在20世纪就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或者说走过了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发展阶段。这些国家在后工业化阶段,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除小汽车需要消费油品外,吃饭、住房等可以不依赖高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一般地说,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经济是以高能耗、高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高碳经济”;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是依赖低碳能源实现工业化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三,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资源耗竭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从世界能源储量看,化石能源还可以开采利用较长时间。如在现有技术经济水平和开采强度下,煤炭可以200多年,石油40多年,天然气50年;海水中的氢能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未来资源。

  尽管如此,我们也应看到人类使用化石能源的经济成本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强。因此,发达国家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放在节能、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电动机车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上,正是出于对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考虑。研究开发第三代核电技术、节能技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氢能技术,电动汽车等,成为发达国家加大投入的领域。

  二、低碳经济内涵及特征

  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最早提出低碳经济这个概念。其要点是提高能效、采用了再生能源以及采用CCS(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低碳经济虽然表面上看是气候变化问题引出的,但是,低碳经济却是生态文明的总体解决方案。低碳经济能够同时实现三个目标,低碳经济既可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也能够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解决提高国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增加就业岗位的问题。对于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我国学者崔大鹏认为,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内涵宽泛,包容很广,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外壳”;循环经济侧重于废能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可以理解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或方法论;低碳经济则不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或方法论,低碳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本质和灵魂,它又是“可测量、可报告、可检查”的,从而在操作中有明确的“抓手”,低碳经济一针见血地抓住了“应对气候变化、解决能源安全、发展创新经济”的要害。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如果从物质的角度看世界,看到的是世界的外形,如果从能量的角度看世界,看到的就是世界的本质。因此,可以说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主要路径,低碳发展是主线,低碳是个纲,抓住了低碳才能纲举目张。如果用成语“画龙点睛”来形容,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就是龙身,循环经济是龙腿,而低碳经济是龙眼睛,节能减排只是低碳经济的一个主要内容。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源、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核心,以市场机制、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为主导,以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标志,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和谐为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发展方向是指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低碳发展,重点是低碳目的是可持续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实施节能减排为发展主要手段,以碳中和技术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具有三方面特征:首先是经济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二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生活水平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也就是说,既反对奢侈或能源浪费型的消费,又必须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通俗地说,发展低碳经济不能也不是让人类回到农耕社会。其次是技术性。也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前者要求在消耗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人们享受到的能源服务(如照明家用电器消耗等)不降低;后者要求在排放同等温室气体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不降低,这两个“不降低”需要通过能效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来安现。

  最后是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应该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海平面上升导致小岛屿国家的淹没等),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我国产业低碳发展面临压力分析

  根据我国学者刘再起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很大,德国的第一产业单位产值每增加1%,其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会增加15%。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既可以维持经济增长又保证低碳排放,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而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仍有较大问题。

  (一)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压力

  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必然在充分工业化之后,才能可能由服务业来主导国民经济。因此,能耗高的重化工业所占的比例不仅不会大幅降低,而且还可能升高。加上发展中国家由于不具备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还难以像发达国家那样,靠发展高端服务业务实现低碳发展。因此一定时期内这种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很难发生根本的变化。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化特征非常明显。近年来我国工业占GDP的比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06年起过了50%。2000年重化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起过60%,2006年更是接近70%,增长势头迅猛,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8%,其中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重化工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重化工业产业具有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的基本特征。就发展速度和趋势而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并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近几年中国GDP的平均增长速度基本维持在9%左右,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高增长的动力和压力,同时也意味着需要较大的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空间,而且这种趋势并没有丝毫的减弱,按照目前的发展轨迹和趋势,无论在投资领域还是在消费领域对重化工业的需求还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在投资领域,域市化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将对重化工产业形成巨大的需求;在消费领域居民需求量增加将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汽车、住房、家用电器等以重化工产品为基础的产品上。

  (二)产业发展受传统能源结构带来的压力

  由于受本身能源资源禀赋的约束,长期以来,中国以化石能源为主,而化石能源中更是以煤炭为主。

  2007年与欧盟能源消费总量下降2.2%相比,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上升了7.7%。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能源总量以及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仍可能增加,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占到全世界能源增长总额的52%,而中国煤炭消费量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41.3%。当前中国煤炭在能源消费问题中的比重接近70%,比国际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虽然石油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只能以满足国内基本需求为目标,不可能用来替代煤炭。因此,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以在近十年内得到根本改变。另一方面,在给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一段时期内,能源结构调整受到功能与成本约束。交通运输业(除铁路外)的主要能源形式是液态石油或天然气制品。虽然石油和天然气可以替代煤炭发电,但煤却很难代替石油制品作飞机汽车的液体燃料。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的高业化受到成本约束,难以与常规的化石能源竞争。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