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课程思政”视角下文学电影与地方高校英美文学融合教学的意义

2022-11-16

  摘要: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基于“课程思政”视角,指出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阐述文学电影与英美文学的关系,探讨文学电影与英美文学融合教学的意义,旨在为地方高校英美文学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求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文学电影;英美文学

  

  引言

  

  2000年3月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了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2018年《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规定英语文学导论、西方文明史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指出,英语文学是构成英语专业的五大方向之一。专业方向课程的文学方向模块中英国文学史和美国文学史是必修课,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中关于知识的要求是学生应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等基础知识。由此可见,具有较强的工具性、文学性和人文性的英美文学课程在英语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作为世界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英美文学不仅系统地反映了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教育、人际交往、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还是英语学习者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初见成效,但地方高校教学改革依然存在进展缓慢、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结合学科特点、根据地方特色及学生差异,发挥互联网这一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实用工具的最大优势,探索出具有校本特色的英美文学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是从事英美文学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最早是在2014年被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其初衷是把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互相协同,从而实现大学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建设工作的新模式,“课程思政”是指高校开设的所有教学课程及开展的各类教学活动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是把课程承载思政、思政融入课程二者有机结合,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辩证统一[1]。英美文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是承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而且文学以其诗性和情感性决定了它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其丰厚的世界文明和历史文化遗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而广阔的优质资源,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格、审美素质及恋爱观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文学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

  

  经典文学作品经过岁月的洗礼在世界文坛仍经久不衰,作为文化的瑰宝经常是电影剧本的源泉,许多旷世之作被搬上大银幕。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学电影等媒体资源更为开放与丰富,并逐渐渗透到大众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学电影与文学作品既密不可分、形成互补,又独具优势、不可互相取代。

  

  (一)文学作品和文学电影密不可分

  

  虽然二者表现形式不同,但存在共性。一是二者美学目标一致,即对作品的认知结果二者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文素养。二是二者表达主题、关键要素相同[2],很多耳熟能详的文学经典电影都是改编自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为文学电影的拍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创作灵感,因此电影与文学作品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要表达的主题基本一致。三是二者都传递了文学价值,文学作品素材来源于生活并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而文学电影以文学作品为基础,通过图像化文字来展示作品的内涵。以视觉表达为主的文学电影与以文字表达为主的文学作品二者互为补充,不仅体现了文学电影的魅力,也展现了文学作品的价值。

  

  (二)文学电影与文学作品不可互相取代

  

  虽然二者关系密切,但二者表达主题的载体不同:文学电影是以电影为载体,文学作品则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此外,文学电影较文学作品受众面更广的特点会导致导演在把文学作品拍摄成文学电影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及追求商业价值而舍弃文学作品中有关表达梦想、概念、意识等语言本身的元素,甚至文学作品中强调的主题会在电影中被边缘化。虽然文学电影题材的来源大多取自于文学作品,并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延伸,对作品中表现力不足的地方进行了扩充和弥补,规避了其表现力不足等问题,但是缺少了为电影的创作和改编提供重要的素材和场所的文学作品作支撑,文学电影将失去其所具有的文学内涵以及社会影响力,最终变得一无是处。可见文学电影与文学作品各有优势、形成互补、相互完善、共同发展。

  

  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采用以文学作品文本为主、文学电影为辅的教学模式,合理利用文学电影资源,把电影视觉感受直观、立体的优势与文学作品语言连贯的优点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有效改善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

  

  为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形势所需,很多高校英语专业课程尤其是一些核心课程纷纷加入改革浪潮中,但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稍显不足,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进度缓慢、效果不甚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英语文学导论、西方文明史、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专业核心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课程信息量大、内容繁多,但每门课程仅32课时,学时不足导致教师课堂教学节奏偏快,学生难以进行文本细读,难以对作品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虽然为了弥补课堂教学课时不足及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开设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为期六个学期的拓展性阅读项目,并计入学分,每个学期对学生必读与选读的文学作品作了明确的规定,学生读完之后必须提交读书报告及读书笔记,但由于项目开展是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制度与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最终往往流于形式,这样的课程设置容易导致教师职业疲劳与怠倦,难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认知的引领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2.教学理念不够先进

  

  一方面,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为提高就业率,学校对实用型和技能型课程的关注度及在师资、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远远高于文学课程。另一方面,受全国高校英语专业等级考试改革的影响。由于专业等级及各类学科竞赛考试中弱化了对英语语言学、文学、社会文化方面知识的考查,为了提高专业等级考试通过率及通过学科竞赛取得的优异成绩来加大学科影响力或提高教师知名度等,见效快的实用型和技能型的课程更受教师的青睐,而文学性较强的英美文学课程越来越被边缘化。再者,文学课程往往只有教材,授课教师备课时不仅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研读教材,还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与撰写教学设计。而备课资源丰富的综合英语、大学英语等课程的授课教师则只需要在配套教材课件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即可教学。文学课程备课量大、耗时长但见效慢的客观情况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意教授这类课程。此外,在学科竞赛获奖易评优及有助于未来就业、考研等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学生注重对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而对语言能力及课外阅读要求较高的文学课程则投入较少。这样的教学理念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也不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教学能力的提升。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笔者所在的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共39名专任教师,其中具备英语语言文学资历的教师仅有2名,在排课时为了便于课程教学顺利开展,安排2名教师课程后余下的文学课只能硬性安排给对文学教学有研究或感兴趣的教师,甚至直接安排给新进教师,这样的教学安排难以达到预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英美文学课程以英语语言为主,涉及西方文化,如果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把控不好、价值引领不到位,学生易受其负面影响,如盲目崇拜、崇尚西方文化,甚至排斥中国文化。因此,英美文学课程的师资力量亟待提高。

  

  4.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受课时不足和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制约,为了减少教师备课难度与工作量,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文学课程教材往往几年不更换,有的教师教学课件不更新,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存在偏理论、重灌输的现象,因此学生很难系统地学习、掌握英美文学知识,对西方文化认知不全或认知偏差,不利于思辨能力培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5.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受交通、经济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学校虽有多媒体教室,但教学设施陈旧、老化现象严重,教学平台与资源建设较少,所以文学课程教学还是以传统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室的主要功能单一地体现在教学课件的展示或视频资料的播放上,互联网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种“满堂灌”的教学让原本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无法充分体现,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6.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文学课程虽然是考试科目,课程评价的方式是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但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不影响毕业、获得学位、求职等,任课教师往往会在期末考试前对学生进行期末复习指导,考试试卷内容70%—80%源于课后习题或课堂讲授内容,题目以填空、判断、选择、简答为主,稍有难度的文学评价题目少且分值不多。另外,平时成绩评价标准不健全,有时为使学生在各项评优、评奖学金中具有竞争优势,有些授课教师对平时成绩评价比较随意。这种评价方式功利性较强,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正确引领及学习目标的确立,难以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传统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受数字化和快餐文化的影响,较之文学作品,文学电影更受青少年的喜爱,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时方面:文学电影欣赏所用时间较短,通常观看一部文学电影需要90分钟;而很多文学作品篇幅较长,在品读和鉴赏时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即使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一部中文作品少则耗时几天,更别说阅读一部英文作品了。(2)个人感受方面:电影综合了对话、字幕、歌唱、音乐、表演、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形象生动且有趣味性,观影者通过视听直接就能轻而易举地领悟作品的主题;而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相对乏味,阅读者只能尽量通过文字来想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人物心理变化等,抽象的文学语言和长时间阅读容易让读者产生一种乏味感,从而降低继续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3)难度方面:文学电影把文学作品中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具体内容,使得观影者理解作品要表达的思想难度大大降低;而文学作品的创作通常使用抽象的语言和多样的表现手法,会增加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难度,此外文学作品对读者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读者的词汇、语法、理解能力达不到要求是难以读懂作品的。(4)成效方面:文学电影直观、立体、生动、形象、有趣等优势使得观众观看兴趣浓厚,且能快速领悟作品主题;文学作品耗时、耗力、抽象、对读者阅读理解能力有要求等特点使得读者容易产生乏味感及畏难情绪,学习效果深受影响。这些无疑表明,互联网时代文学电影的出现与发展,对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提出了挑战,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并结合学生学习特点进行现代化教学,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文学电影资源,使学生观看电影的同时,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发音、英语国家文化,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及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适应新时期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表明,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基于课程设置的内涵与教学改革的要求,英美文学课程改革首先要对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关课程设置进行重新定位;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互联网时代用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模式及优化教学内容;在评价机制上要融入“课程思政”方面的考核,以考促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课程思政”视角下文学电影与地方高校英美文学融合教学的意义

  

  英美文学作品是文学电影创作的源泉,文学电影又能对文学作品进行文本细节的补充,给予文本更加合理的诠释和展示空间。在互联网时代,文学作品与文学电影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文学学习的兴趣,又能为学生提供深刻的时代与文化体验[3]。通过文化对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与交际水平,使其能够用西方的思维讲好中国故事,这正是“课程思政”内涵之体现。因此,文学电影与英美文学融合教学意义重大。文学电影为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合理设置课程、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与模式、完善评价机制,从而实现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树立文化自信

  

  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广西本土且壮族学生居多。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民族特点与成长环境使得这些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音乐、运动基础,电影通过具体的声音、影像、特效、情境、配乐等能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特长,这样可以发挥其所长,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了更全面深入解读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特征、创作背景等,学生会基于文学电影的直观感受积极主动地阅读文学作品本身,有的还会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课程思政”的功能,英美文学课程同样承担着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并向读者传达民族理想、民族精神、民族价值观和民族文化,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文学电影和文学作品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准确地学习西方语言、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融入我国优秀文学作品、传统文化及影视文化等,让学生辩证地吸收西方文化,在比较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既帮助学生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基础,树立了文化自信,又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这正是英美文学“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

  

  (二)为教学改革提供新视角

  

  文学电影与文学教学相融合为合理设置课程、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与模式、完善评价机制以及构建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和实现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目标提供了新视角。

  

  1.课程设置与教学设计方面

  

  结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及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要求,教师可以根据英美文学课程目标重新进行课程设置,充分利用文学电影与文学作品的特性进行教学设计。课前:通过“雨课堂”“超星”等教学平台分享文学电影及文学作品文本资料,明确课前学习任务与完成要求,学生通过观看电影可以快速了解作品主要内容,通过文本阅读可以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作者信息及写作特色等。课中:教师以信息补充为主,围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作品主题、人物形象、情节设计、语言特色、叙事风格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不仅读懂作品,还学会鉴赏作品。课后:教师可以借助QQ群、WeChat群增加一些相关的中国文化素材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用文学理论从影视文化及文学创作两大方面对中西文化进行交流,交流方式应灵活多样,如小组辩论、表演、演讲或撰写小论文等。

  

  教学中要切实做到课前、课中、课后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切割影片、课堂演练与信息补充、课后知识拓展等进行教学设计,采用电影、作品、师生互动三要素灵活互动的教学模式,既能改变因教学气氛沉闷导致的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高的局面,又能实现学生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掌握,还能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目标,从而探索出优化教学内容与模式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牢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和立德树人的使命,以身作则,坚持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培育良好的思想品德。

  

  2.评价机制方面

  

  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对学生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而形式主义的过程性评价及单一的测评方式容易使学生忽略学习过程,认为只要临考前认真复习、死记硬背教师讲授重点即可轻而易举通过考试甚至拿高分。加大过程性评价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知识获得的同时增强学习的幸福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改革终结性评价方式,加大闭卷考试中主观题的比重,且评分标准不能过于模块化或模糊化,试卷考核以考查基本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用文学知识进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才能在关注学生差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以考促学,使学生在学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

  

  互联网时代,文学电影为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新视角,也为英美文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机制的完善提出了新挑战。面对挑战,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学电影资源,实现文学电影与文学作品有机融合,推进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把英美文学“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结语

  

  互联网时代文学电影发展迅速、资源丰富,基于文学作品改编的文学电影给人们增加了欣赏文学作品的便利渠道,观影者感受文字无法给予的心灵震撼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学作品艺术及价值的熏陶,不仅对文学作品形成有效的补充,还能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对学习的认知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英美文学课程讲授者要合理利用文学电影,把其融入课程教学中,发挥二者优势,促进英美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完成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培养适合新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夏元芬.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54—157.

  

  [2]白莉.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的关系分析[J].青年文学家,2021(8):164—165.

  

  [3]杨帆.文学电影视角下高校法国文学教学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2):79—82.

  

  作者:雷炎炎,袁翠苓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