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我国校外科学教育的问题与发展愿景

2022-06-08

  摘要:校外科学教育是对课堂科学教育的有效补充,对学生的能力、科学探究方法以及科学态度养成等起到重要作用。影响学生参与校外科学教育的因素主要有学业的压力、家长重视程度、师资力量是否均衡、校外相关部门机构是否积极参与等。促进校外科学教育的发展,应致力于创建探究型专业教师队伍,建立新型教学评价制度,打造校园科学文化体系,构建校内校外开放系统等。


  关键词:校外;科学教育;评价;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蔡志凌(1965—),男,浙江温州人,教授,硕导,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校外科学教育”是指在科学课程计划和科学课程标准以外,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并以此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1]校外科学教育是对课堂科学教育的有效补充,对学生巩固科学知识、养成创新能力、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以及培养科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一、校外科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校外教育,各省市相继推出“科技强省”、“科技强市”的政策,科学教育得到跨越式的发展,一些学校、教育部门、相关机构及公益组织开始将目光投放到探索组织各种各样的校外教育活动。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大背景的影响,我国实施校外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外科学教育内容局限


  近几年,校外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但活动的内容很少有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科学兴趣的主题活动。多数地区校外科学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艺术类,如钢琴、美术、唱歌等。即便某些地区有开展校外科学教育活动,也通常是一些学业的校外辅导,脱离校外科学教育的本身价值。同时,校外教育活动并没有很好地延伸到课堂教学中,只是追求活动的形式与规模,不重视活动内容的多样化,比如科学实践活动、科技制作、科学名家讲座、科学考察、科学论坛等。导致校外科学教育流于形式,没能起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应有功能。


  (二)家长对校外科学教育认识不足


  当前学生参与校外科学教育活动不多,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学生选择权被剥夺。有研究发现从实际消费选择来看,总课时数、总费用和选择比例最大都是文化课程,最低的是科普类。学生参与决定程度越大,他们选择文化类、运动类课程比例越小,而且孩子自评课程的总体满意较高的则是科普类。事实上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校外科学教育活动形式选择权在于家长。


  (三)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匮乏


  我国科学教育与传统的语文、数学教育相比起步较晚,校内的科学教育的资源建设落后,很多农村学校没有实验室、网络、教具和图书馆。校外科学教育资源更是如此,校外指导师的不足,特别是在农村学校,科学教师普遍存在兼职现象,指导校外科学教育缺少经验和能力;在设施上,科学教育的有关场馆匮缺,如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少年宫等成为奢侈品,只有大城市才有。总之,目前政府对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设投入少,发展缓慢,未来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二、影响校外科学教育发展因素剖析


  (一)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业压力大已经严重影响校外科学教育活动参与度


  在各种校外活动如潮涌般迅增的今天,学生参与校外科学教育热情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在我国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的学生随着年级上升,对校外科学教育的兴趣度却在减弱。这与不同阶段学生所受的学习压力有关。总体看小学阶段比中学阶段情况要好,在小学科学教育主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为课程教学目标,科学课堂的教学倡导以探究为核心,这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所以学生会把这种对科学的兴趣延伸到校外,积极参与校外科学教育活动。而对于初中段的学生来说,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成为了学生的终极目标,为了适应应试教育,为了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他们无论是课内还是校外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题海战术上,而很少关注校外科学教育的其他内容。同样,教师在科学课堂的教学中也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忽视学生能力及价值观的养成。在校外科学教育活动中同样以参加提高课业成绩的科学培训班为主,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了课业上,并且随着年纪的升高学生对课程兴趣开始分化,年级越高考试的压力越大,学生参与校外科学教育活动的时间越少。


  (二)指导校外科学教育的师资力量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均衡,影响了实施校外科学教育的效果


  相对而言中学阶段科学教师的素养明显高于小学科学教师。从小学科学师资队伍组建来看,小学科学教师多数是“半路出家”,中师毕业的居多,甚至没有任何理科背景的小学科学教师也不乏其数。而中学的科学教师多数是分科培养的本科生,科学素养远高于小学科学教师,显然指导校外科学教育的能力方面,中学要好于小学很多。而在城乡差异上,城镇学校科学教师的总体素养比农村要高,同时,城区学校中开展校外科学教育活动的机会大于农村学校。但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他们所参加的校外科学活动更多的是学校里的社团活动,而且参与校外科学教育的时间并不是很多。虽然小学阶段学生在校外得到的老师指导机会比中学要多,城镇的学生得到的老师指导机会比农村要多,但是总体说教师的指导校外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指导师的专业化水平影响着开展校外科学教育的效果。


  (三)家长不重视,是制约学生参与校外科学教育重要因素


  从家长角度看,他们希望自己小孩能考上重点高中,有一份满意的学业成绩单是多数家长追求的目标。学生如何选择校外科学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家长牵制,多数家长认为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在校外参加科学教育会增加他们的负担。虽然他们自己也是希冀他们的孩子可以学习到课堂内没有的知识,学到更多的东西,通过有趣有意思的科学活动促进孩子的发展,但是他们不愿意让孩子在校外科学教育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他们认为目前的校外科学教育活动虽然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有帮助,但见效慢,而且与考试关联不大,因此,他们宁可让孩子吃“快餐”,进辅导班,也不敢让孩子目前在起跑线上落后。


  (四)校外机构参与不积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外科学教育活动开展


  校外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靠政府、社会、学校多方联动,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当前我国的校外科学教育主要集中在学校,学校的校外科学教育活动成为了“主力军”,但效果一般。多数学校的校外科学教育局限于开展社团活动,一般每周一次。同时,农村学校的设施缺乏,校外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形式上主要是以校外辅导知识类的为主。另外,社会上的一些部门机构如科技馆、科协等在开展校外科学教育活动方面没能发挥应有作用。


  三、我国校外科学教育的发展愿景


  (一)创建探究型专业教师队伍———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1.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教师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因此提高教师科学素养,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是提高校外科学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在目前的教师队伍中科学教师素养不容乐观,尤其在小学教师队伍中,专业的科学教师屈指可数,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兼课教师普遍存在,科学课不断被边缘化。其实科学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比任何学科都高,不仅要求老师要有物理、生物、化学和地理的知识,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并不是仅仅让学生懂得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建构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技能得到发展,情感得到提升。所以,只有推进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才能够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进行更好的指导。所以,加快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则显得尤为重要。


  2.提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能力


  作为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教学,而且也要具备课程的开发能力。教师应积极开发适合学生的校外科学教育活动,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发校外科学教育活动资源,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养成和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并将学生的这种能力、动机及兴趣来反哺课内的科学教育。同时,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学习,提高教师教学的专业能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期更好地服务学生。


  (二)建立新型教学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反馈,需要借助一定的评价手段。在校外科学教育开展方面,教学缺乏针对性,活动比较随意,没有系统的安排;评价机制缺乏,导致学生校外学习科学积极性和欲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许多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直接口授,缺乏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按着教师给予的步骤完成,缺乏讨论。所有这些与应试教育体制分不开,“唯有读书高”、“分数是学生的命根”等唯分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由于这种观念的导向作用,使得学生不得不放弃校外科学教育,即便参加校外科学教育也只是做些学业上的弥补。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对学业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只有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改变目前的评价制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取多样评价、多元评价、过程评价等方法。众所周知,科学教育是开放性的,学习科学不仅要习得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一采取结果性评价,评价的内容要多样化,既可以是书面知识也可以是实验制作;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元的,既可以是知识考试,也可以是课题研究形式;评价的手段是多维的,既可以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互评,甚至是家长参与评价。[0]采取新型的评价题目,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


  (三)联合课内校外知识结构———力助学生学以致用


  校外科学教育习得主要是实践性知识,而课内科学教育习得更多的是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将校外科学教育的知识与课内相联系,这不仅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使学生看到学习的主题和他们的个人世界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过于把校外科学教育作为“第二课堂”,甚至有的将课堂上学生需要动手进行的实验全部挪到了校外。所以,应正确定位校外科学教育,它不仅仅只是课堂教育的一种补充,更是在课内所要求完成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的一种额外的拓展。比如:针对动植物章节的校外科学教育方面,可以利用课堂上所学会的观察方法,以此迁移去观察更多的东西,也可以考虑在观察的基础上可以提高一个层次,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四)打造校园科学教育的文化体系———接受科学教育熏陶


  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个层面。学校应在加强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合理打造丰富的校园科学文化,让学生在科学教育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形成科学思想。学校的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等基础设施建设,科学仪器及教具,科学教师师资水平等是保证学校高效开展校外科学教育活动的物质文化层面;校外科学教学、科学竞赛活动、科学社团活动等是学校校外科学教育活动文化的制度文化;健康的科学价值观则是学校科学文化的精神文化。民主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科学的校园科学教育文化系统,则能够对学生有着科学教育的熏陶,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利于学生从“自然科学”走入“科学文化”,从“现实世界”走入“理想世界”的实现。因此,要不断去打造丰富的科学文化体系,营造科学文化氛围,真正让校外科学教育高效运转起来。


  (五)构建校内校外科学教育开放系统———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目前校外科学活动开展中学校是主力军,这种封闭式的教育活动无论是时间、精力及管理都使学校捉襟见肘。所以,构建校内校外开放系统迫在眉急,在校内开展校外科学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走出校外,融入到社会中,甚至可以将科学的实验室搬到校外,甚至搬到自己的家庭里,建立大自然实验室、家庭实验室。校外的世界丰富多彩,学生从自然、从社会、从家庭中汲取灵感,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如小组合作设计调查目前的水污染情况、进行小发明小制作等都是很好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教育的活动。将课堂科学活动搬到校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师适度的指导下开展校外科学教育活动,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技能、自信力、口头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让开放的系统成为学生发光溢彩的摇篮。


  同时也可以让家长走入校园,让学校成为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及桥梁。学生对科学教育活动选择多受制于家长,让家长了解科学教育,和孩子一起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家长对于科学教育的传统看法。因此,建立校内外开发体系对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很有帮助。


  (六)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保障科学教育迅速发展


  在校外科学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政府、社区在校外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桥梁”、“保护伞”和“监督者”等角色,为校外教育的顺利、持续、稳定地进行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由此,我们必须特别要强调政府这个主体在校外科学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作为政府应发挥它的政府职能,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支持力度,重视校外科学教育,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同时在基础设施方面增加资金投入,重视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训,建立完整透明的信息体系,给予校外科学教育支持、帮助和引导。而科研方面在大力推动校外教育实践的同时,积极致力于对校外教育实践的调查研究,及时发布调研信息、公开研究报告,一方面引起社会对校外科学教育的关注、争取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为校外科学教育标准、制定政策、开发评估工具提供依据与指导。


  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建立“公民—市场—社会—政府”的秩序,在整个城市采取公益场馆作为第二课堂,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组织和吸引未成年人前来参观,学习科学知识,开展科技活动,并在第二课堂与学校的科学教育、科技活动之间建立资源共享,促进课内外的有效联动。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