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科学概念的导向作用

2022-06-08

在研究《水珠从哪里来》一课时,我反复阅读课程标准和通读整个单元的教材内容,最后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主要环节,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概念作为贯穿本课教学的一条主线。

一、第一次教学

环节一: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在内外干燥的玻璃杯外壁用毛笔画一朵小花,装上冰块后静置。待学生观察到画变得模糊,玻璃杯外壁有小水珠时,提出问题“水珠从哪里来?”

环节二:猜测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猜测小水珠的来源,汇报时将学生的猜测归为两类:小水珠来自杯内、小水珠来自杯外。

环节三:对比实验一

演示杯子装冰后加盖和装冰后不加盖的对比实验。学生观察发现,两种情况下都有水珠形成,从而确定小水珠是来自杯子外面的水蒸气。

环节四:对比实验二

观察静置的空杯子、装自来水的杯子和装冰块的杯子,通过对比观察,发现空杯子和装自来水的杯子外壁均无小水珠,装了冰块的杯子外壁有小水珠,进而得出小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

环节五:对比实验三

小水珠的产生与冰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呢?冰摸上去的感觉是什么?冷!还有什么是冷的?这时让学生将盛冰块的容器中融化出来的冰水倒入空杯中观察,发现杯子外壁同样会有小水珠,借此揭示冰的作用是使杯子外壁冷。

环节六:分析实验证据

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对比实验,得到结论:小水珠来自杯外水蒸气;小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冰的作用是使杯子外壁冷。由此引出本课的科学概念:温度变化可以使水蒸气变成水。

环节七:解释

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请学生尝试着解释课前小魔术中花瓶外壁小水珠的来源。接着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还在哪里见到过小水珠,并解释这些水珠的来源。

第一次教学,整节课的活动安排紧密有序,在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中,设置阶梯,层层递进,逐步接近教学目标:小水珠来自杯外,与杯内的冰有关系,冰的作用的是使杯子外壁冷。

但是,在研讨过程中,大家还是提出了一些问题:

1.这节课并没有体现探究过程,整节课一直都是围绕着“杯子外壁出现了水珠”这一现象在教学,连真正的“科学问题”都没有提出,只是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水珠从哪里来?没有实验设计,也没有实验验证。

2.本课看似层层递进,却没有一个核心点,教学重点不突出。依据教材及本课所属的大概念“当事物发生变化或被改变时,会发生能量的转化,但是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总是不变的”,应将教学重点定为“温度的变化可以使水蒸气变成水”。

3.本课结束后,学生只是能解释盛冰的玻璃杯外壁有小水珠,对于大自然中的小水珠的来源却极少涉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不够准确,“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确实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但是这一教学目标的描述不够全面。

4.本节课只留出了极少的时间让学生对现象进行解释,重证据,轻解释,导致应用环节薄弱。收集证据确实是探究式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但是解释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能将从证据得来的结论用来解释我们遇到的问题,得到的知识只能是“死”知识。

二、第二次教学

在第二次教学时,根据大家的建议,我将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

环节一: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1.两个杯子中装上水,盖住,观察外壁无水珠。往其中一个加冰块,观察杯子外壁有水珠,提问:小水珠从哪里来的?

2.在生说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水珠?

3.小水珠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环节二:猜想

1.小组讨论。

2学生,猜想:与温度的变化有关。(学生可能会说与冷热有关,教师说明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环节三:设计实验

1.如果你认同与温度的变化有关,能不能利用温度的变化设计一个实验,让我们看到小水珠?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冷遇热(装冰的杯子,加盖子)。

热遇热(装热水的杯子,加盖子)。

环节四:小组实验:造水珠

环节五:汇报

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冷的,什么是热的,抓住温度的变化。

环节六:解释

1.利用科学的语言解释生活中小水珠的来源。

2.温度的变化会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提出了科学问题“小水珠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暗示了某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紧紧围绕本课内容所属的“大概念”:当事物发生变化或被改变时,会发生能量的转化,但是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总是不变的。在解释环节也预留了一部分时间,让科学服务于生活的观念得得以充分实现。

三、教学反思

1.制定教学目标应当充分关注科学概念

比如,第一次教学时的教学目标就没有抓住核心概念进行制定,导致学生不能对大自然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在第二次教学中,以科学概念的形成为线索组织教学,为解释自然界中小水珠的来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支撑点。

2.用科学问题引领学生的探究

如果在教学中,学生不能在科学问题的引领下进行探究,就只会被动地学习一些比较虚的理论,这些理论并不能帮他们了解周围的事物。比如在解释环节,学生可能对杯子外壁的小水珠的来源知道了,但对生活中的小水珠的来源依然不清楚。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是为了解决书本上的问题,更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和大自然中遇到的困惑。

3.适时组织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的时机和次数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进行。比如在第二次教学中,就设计了两个小组讨论,一是提出问题“小水珠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后,进行小组讨论,聚集集体的智慧进行猜测;二是在设计造水珠的实验时,也设置了一个小组讨论。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小学(430070)

(责任编辑刘绍江)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