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让教师发展性评价成为一种正能量

2022-06-08

●崔 燕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教师评价的问题,当出现工作懈怠和职业倦怠的问题时,我们往往会考虑是不是教师评价中存在漏洞,总是想把教师评价当成一种有力量的工具,甚至希望它成为一条红线。我想,当我们把教师评价仅仅当成一种甄别、警告的工具时,那么它的存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并会引我们走进一种管理的误区。那么,在涉及教师评价的问题上怎样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最大程度规避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呢?

案例一:学校新建成了学生阅览室,准备对学生实行全面开放。阅览室管理人员感觉不可思议。他认为自己的工作量太大,无法管理,而且觉得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阅览室管理人员情绪极大,影响了工作的效果。

在这个案例中,因为学校以前没有综合实践活动室,也就没有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室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同时,这位管理人员也不明白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

学校评价制度和岗位职责滞后,导致了硬性下派任务下的职工抵触。另外,对于教师岗位职责,虽然由学校制定,但一定要和教师进行沟通,引导教师逐渐认同新鲜事物的产生及意义,最终达成共识。只有被教师接受的制度,才能起到它的积极作用。一旦认同,过程性管理一定到位,只有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让职工接受惩罚的时候少了怨气,多了服气。另外,这位管理员的服务主体是学生的时候,评价主体就不能仅仅是学校,还应该包括学生和管理员自己。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评价应该从原来的自上而下过渡到平等协商,从原来的强迫接受过渡到共同认可,评价的主体从单一的以学校为主体,逐渐扩展到被评价者以及其服务对象。评价本身应该是更好地促进被评价者不断向前发展。

案例二:每年考核公布,总是一个对多数人来说比较失望的日子,他们中有许多人不明白自己哪里做得比别人差。只有15%的人能够获得人社局和教育局批复的优秀。这让很多教师渐渐对考核失去兴趣。

这个案例反映了大多数人对当今考核制度的不满意。考核成为甄别选拔的工具,一年下来,多数人都在努力,但是只有少数人得到奖励,这种制度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因为它的最终目的让人无法认同。一项总结一年工作的制度,却让大多数人感到沮丧。我想,考核制度的出发点应该是着眼于激励教师继续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走向优秀。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大家的共同进步。因此,这项制度的初衷应该是面向未来,而不是仅仅为了总结过去。因此,考核评价制度就应该像一把标尺,让教师看到该朝向哪些方面努力。

真正有意义的考核评价应该是朝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当然,在整个评价标准体系中,有一些绝对评价标准,这些有清晰、明确的要求,如,课时数、公开课执教次数等。而对于那些模糊的难于量化的相对评价尽量减少分数比例,最终让考核评价可操作性强,可信度不断增强。

案例中,为什么教师不知道自己哪里比别人差?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不清楚考核制度中自己的职责,缺少努力的方向;二是该校不注重过程管理,没有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公布,教师没有其他人作为参照,总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因此,过程管理的意义在于让教师在团队里找到自己的坐标,这样他才会去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案例三:学校想推荐月度优秀团队和月度优秀人物,让所有人看见团队中那些积极的力量,让那些倾心付出者感受到一种激励与尊重。这个方案得到大家的认同。

在一所学校中,总有些东西是考核制度不能触及的。而这些无法考核的东西却往往是一种凝聚团队、推动团队进步的力量。那么,面对那些不需要考核制度来左右的东西,就要借助学校文化采融化、汇聚。

—个团队中的优秀人物、优秀小团队是这个集体中的太阳,他们会源源不断地散发热量和光明。他们是一种正能量,优秀的管理者是不断让集体中的正能量增多,并战胜负能量。因此,我们必须创造一个好的人际生态环境,让大家看见、听见,并感受到身边那些卓越同事的努力。这就是学校文化形成的意义所在。所以,当我们认同用恰当的方式演说、展示这些优秀同事的事迹的时候,已经说明这种和谐的文化氛围已经悄然形成。

好事要有好的处理策略才能真正变成好事。在这个方案中,谁去推荐?推荐后是物质奖励还是别的?如果是物质奖励,随后会不会带来管理风险?团队、个人当然可以给予他们自荐的权利,但是现实中,这些职工似乎不是很能接受自荐的方式,我们中国传统的保守、低调已经深入骨髓。因此,他们接受得最多的还是他人的推荐。虽然来自管理团队的推荐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却不能有那么全面的发现力。实际上每个教师都是发现者,每个人都可以来讲讲“我的发现”,讲述我身边的同事,我身边的优秀学科组,在讲述的过程中,这位教师就变成了正能量的传播和扩大者。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在考核制度之外的评价是一种促进团队积极、和谐的正能量。这种评价随着教师的发展而不断跟进,不断激励教师实现被人认可和尊重的需要。

案例四:学校大型活动比较多,经常抽调教师担任评委、秩序维持者。组织者每次抽调人员都不由自主地抽调那些负责、认真、合作意识强的教师参与,这些教师却会找一些借口拒绝。面对这种情况,组织者不知道用什么措施加以改善。

在这个案例中,这些乐于奉献的教师经常参与学校活动。但是,集体中缺少一种制度的评价或者是核心价值观的不清晰。我们做的需要被别人看得见,需要被别人认可。因此,对于这位活动组织者的苦恼,我们有必要去思考。

在团队中有一种责任与权利,即每名成员都有责任为团队做一些事情,团队则有义务创造平台为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以往,因为总是笼统讲“奉献”,只认为是职业道德要求,并没有认识到这里的“奉献”应该是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在团队中的服务和责任意识。一个团队要为其成员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同样,每个成员都有义务为这个团队做一点什么。每学期几次的志愿服务为什么不可以呢?另外,也可以通过年终表彰的形式给这些多付出的教师一些惊喜,当然,本人更赞成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的评价激励。现在倡导学生和家长志愿服务,教师的志愿服务会给予学生更好的示范和引领的。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团队的良性发展需要立足教师发展去评价。它和学校的制度,教师的行为,办学的品位,学校的文化密切融合在一起。它需要平衡的艺术,也需要不断亮出刚性的制度和柔和的文化光彩,才能引导一个团队走向专业化,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生态,提升每一名教师的幸福指数。

(作者单位:山东垦利县第一实验小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