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在竞争中确立新起点 在改革中寻求新发展——浙江省玉环县城关第二初级中学发展纪实

2022-06-08

本刊特约记者/郑立平 通讯员/姚作平 冯利平

浙江省玉环县城关第二初级中学创建于1969年,前身为环城乡初级中学,全校占地18亩,建筑面积4757平方米。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城关忠东山麓,毗邻玉环新客运中心,交通便利。学校现有教学班15个,在校学生672名,其中,668名为外省籍民工子弟,是玉环县最大的公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学校秉承“以人为本,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以“怀诚自立,笃学慎行”为校训,以“和谐发展,学会生存”为教育特色,积极推行生存教育,打造玉环县教育特色品牌,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在竞争中确立新起点,在改革中寻求新发展,努力提升办学水平。

一、强化班子领导建设,完善制度规范

1.强化领导队伍建设。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领导注重自我形象的提升,自我素质的提高,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推动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团结务实、开拓创新、作风严谨的优秀领导班子。班子成员经常深入一线开展推门听课活动,坚持带头兼课并开设示范课,起到教学引领作用。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高度重视文化制度建设,为确保学校教职员工更好地明确自己的权责与义务,以配合各职能部门有效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和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实施了《城关二中教职工考勤制度》《城关二中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城关二中教职工表彰奖励办法》《城关二中名师、名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等,为逐步完善学校档案资料信息化、规范化、有序化、科学化奠定基础。

二、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

“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促发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是提高师德建设实效性的有力举措。学校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玉环县教育系统效能监察管理办法》《玉环县中小学教师师德八项禁令》等法律法规。同时发放“师德行为调查表”,设立“师德建设意见箱”,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设立宣传专栏,公布投诉电话,及时将家长、学生眼中的师德现象反馈给学校。

1.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活动。学校以“师德八项禁令”为依据开展师德自查、互查、自纠活动,认真排查和解决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认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写出书面自查报告和改进措施,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查交流活动。通过自查自纠,学校教师师德水平、奉献意识、工作作风都有了明显提升,依法执教、文明执教的意识真正融入了教师的自觉行为中。

2.开展新教师师德承诺宣誓活动。新教师师德承诺宣誓仪式是学校师德建设的一项创新活动。发自肺腑的铮铮誓言、句句承诺就像一把标尺,提醒宣誓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反思,努力成长。通过宣誓仪式,在广大师生中努力营造了一种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3.开展师德交流和讨论活动。学校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积极组织教师围绕“为师当重德”这一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专题大讨论活动,通过交流会、座谈会、师德演讲、网络论坛等形式,在讨论中剖析自己,明确自己对社会、对教育和对学生应尽义务和责任,自觉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4.开展树典型宣传榜样活动。学校每年举办师德征文和演讲活动,邀请兄弟学校或本校的优秀教师介绍先进事迹和交流师德方面的经验,互相学习,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每年暑期师德培训会上优秀教师作典型发言,并推送至县教育局评选先进。通过征文和演讲活动,发现先进,树立典型,发挥模范带头引领作用。通过系列师德主题教育宣传活动,营造氛围、创新载体、丰富内容,让师德教育深入人心。

三、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1.完善硬件设施,改善办公条件。学校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先后投入资金一百多万元改建了200米塑胶运动场及校园绿化,新建了能容纳700人的标准化食堂,大力推进“阳光食堂”建设;修缮和新建学生、教师厕所,完成了校内高压线路改迁工程;安装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建立校园警务室,共安装了20多个电子监控摄像头,实现了校园“天网”工程全覆盖;新建2个阅览室、1个图书室,添置了2000多册图书供学生阅读;新建2个学生电脑室、15个多媒体教室,并为每位教师配置了电脑,互联网覆盖全校,实现了学校教学、办公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

2.加强校园网建设,加大媒体宣传。学校投入资金积极建设城关二中校园网站,更新文章160多篇,图片2033张,视频80多个;新建“中国生存教育网”,共更新文章269篇,图片1133张,视频90个;新建“城关二中图书馆网”和“城关二中课件网”,共更新文章112篇,图片188张,视频49个,极大丰富了校园网站,2013年被玉环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校园网站。同时加强平面媒体的宣传力度,通过省、市县教育信息网及<今日玉环》发表信息报道50多篇;通过城关二中官方微博共发567条,听众达359位,通过各种正规的渠道和手段及时报道校园教育教学信息,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知名度。

四、课研双修并举,提升教师素质

1.加强校本研训,提高教师素质。以教研组为单位,研修有序,每次培训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定活动形式,培训过程严格考勤。各学科组围绕着“关注课堂,有效教学”开展话题讨论、案例分析、心得体会、专题讲座等活动,为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课堂实效,奠定了基础。

2.通过观摩研讨,开展校际交流。为汲取有效经验和先进管理理念,学校定期选派社会组、科学组、语文组、英语组教师67人(次)赴长兴实验中学、天台螺溪中学、黄岩灵石中学等学校听课学习,观摩研讨。学校在三校联盟交流课、县级公开展示课、市级优质课、大比武比赛中,老师踊跃参加,成绩斐然。获县优质课、大比武1人次,市优质课大比武1人次,一星级教师2人,二星级教师1人,三星级教师5人。通过各种磨课、赛课、评比课活动,灵活多样的研讨交流,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参加各种培训,发展教师专业。师资是教育的核心资源,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就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选派柏多位老师教师到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学习培训;参加全国生命教育高峰论坛;参加全国优秀班主任成长论坛;参加县、市教育教学培训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思维、充实了教师的理论修养、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4.搭建科研平台,强化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基本形式,其质量和水平是学校衡量学校教科研工作质量重要标志。学校必须树立“教育要改革、科研须先行”“教中研,研中教,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加大改革、深化课题研究力度,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进程。相继开展了省级课题《民工子弟初中生存教育的实践研究》、市级课题《外来民工子女离家吐走成因分析研究》等。截至目前,已有3项省级课题、20多巧市级课题、50多项县级课题结题;教师各级各类论文、案例承发表文章10多篇,其中,国家级20篇、省级20多篇。为发展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为学校的科研兴教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深化教育改革,打造品牌特色

城关二中从建校至今已有43年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伐良传统的基础上,面对学生生源性质的改变,需要拓宽办学思路和境界,寻找新的出路,打造自己办学特色品牌。为此,学校结合省级课题“外来民工子弟生存教育的实践研究”摸索创新,走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符合学生需求的特色办学之路。生存教育为外来民工子弟量身定做的特色课程成了玉环县教育特色品牌项目。

1.生存教育初露脸,引得省长亲批示。学校申报的课题“外来民工子弟生存教育的实践研究”被确定为省级课题后,引起了浙江省郑继伟副省长的高度重视,曾先后两次亲自批示要求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存教育,给青少年儿童补上“生存教育”这一课,指出:“增强少年儿童的生命意识、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维护青少年儿童的人身财产安全与身心健康,是事关千家万户平安幸福的大事,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应有之义,是实现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以课题促生存健康教育,以生存健康教育保师生平安。同时,市府领导、县委领导及教育局长亲临我校调研指导生存教育的深入开展情况,并做出重要指示,坚定不移地推动生存教育,以便于全县、全市乃至全省推广。

2.挖掘德育新内涵,开展生存新教育。“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校无德不优”。德是人的立命之本,也是学校立校之根。为此,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为学生走向社会铺就良好的人生之路。制定以“崇德尚礼”为特色的德育品牌,以“生存教育”为特色的教育品牌。常规教育中,学校从严格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履行学校仪容仪表等基本行为规范和礼仪要求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巧妙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开展“做文明学生,创文明校园”主题活动,通过乘车让座、低碳生活、志愿服务、社会义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之乐趣,探寻“崇德尚礼”的真谛。开展校园之星评比,发现身边品德模范,以点带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开展生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自立、生存能力的培养,扎实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安全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

(1)夯实生存教育,实行课程化管理。学校把生存教育课排进总课程表,并定时、定课、定教师开班授课。初一是安全教育,初二是呵护心灵,初三是技能发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课程,全面铺开生存教育,做到生存教育课程化管理。学校组织教师积极编写城关二中生存教育三字经读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和城关二中生存教育地方校本安全急救教材,每周一节生存课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程。

(2)突出生存教育,实行主题化管理。结合民工子弟的特点,开展安全主题教育课程(内容涉及校园、校外、居家、户外、交通、社会、运动、饮食、防病、自救10个专题共80个章节);开发心理健康主题教育课程(内容涉及适应环境、应对挫折、离家出走、人际交往、遭受侵扰、青春危机、网络安全等);开发生活技能主题教育课程(内容涉及中餐摆台、艺术插花、剪纸艺术、十字绣、创意数字画、毛衣编织、基础电工、CAD机械制图等):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学生各种兴趣爱好和能力,精心编选,做到主题化菜单式管理,把生存教育进行到底。

(3)巩固生存教育,实行模式化管理。自创“5+1”生存健康教育模式,5即每天课前5分钟诵读《生存教育三字经》,1即每天放学前最后一分钟生存健康教育。同时开发了放学前5分钟微课程系列教育,不断强化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结合生存教育三字经,自创安全教育铃声(涉及防火逃生、饮食卫生、食品安全、防溺水自救等10个铃声)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在校园内播放,让学生时刻牢记安全。

(4)推进生存教育,实行主题系列化。为有序推进生存教育,学校邀请消防队警官现场示范讲解,教会学生使用灭火器灭火知识;邀请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传授心肺复苏、防护包扎知识技能;把生存课堂搬到游泳馆,组织学生免费学习游泳技能;邀请县禁毒大队警官进行拒绝毒品知识讲座,提醒学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邀请法制副校长作法制讲座,让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告诫学生学法懂法,做守法公民;邀请银行专业人员向学生传授识别假币知识,提高他们识别和防范假币的能力;邀请交警宣讲交通安全知识,引导学生热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编发心理健康小报,观看心理健康电影,开放心理健康爱心屋,组织心理健康签名活动,引导学生释放压力,放飞梦想,“成就阳光心理”;通过校会、班会、国旗下讲话,学校联盟主题班会,开展生存教育;组织生存教育进家庭,举行生存教育知识竞赛活动,把生存教育知识传授给家长,拓展了生存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丰富德育载体,深化生存教育建设。学校以活动为载体,紧扣生存教育主题,发挥社团作用,培养学生成才所需的各种能力。学校成立了绘画、演讲、播音、诗歌、唱歌、舞蹈、剪纸、体育等10多个社团,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发展个性特长,促进个性发展。学校围绕“热爱生活,学会生存”这一主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县“学习雷锋好榜样”和港南三校联盟“保护生态和谐生存”演讲赛;组织学生参加玉环县“我的中国梦”和“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演讲和征文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学会生存,阳光下成长”板报、绘画及主题班会比赛;开展“校园之声”广播节目秀比赛,选派梁敏怀、崔雪远同学录制“防灾减灾,关爱生命”的广播节目送县广播秀参评;精心编排《雨过天晴》心理剧上送参赛;精心组织“学会生存,健康成长”玉环县生存教育汇报演出;精心编排“生存教育特色操——兔子舞”参加玉环县中小学生特色操大赛;组织全校师生赴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春游踏青;组织学生赴温岭开展野外拓展训练。通过系列活动深化生存教育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不断努力创新,办学成效显著

提升办学质量,创建品牌学校是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学校坚持走发展内涵道路,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在培训计划、项目课程、课题研究、特色品牌(尤其是生存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由此学校也走上了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1.学校成果丰硕。学校开展“民工子弟初中生存教育”影响深广,省政府领导两次批示,浙江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等16家媒体多次对学校进行报道。学校因民工子弟初中生存教育卓有成效被评为玉环县特色学校,被北京师范大学授予“生命教育实验学校”,曾获县德育工作创新奖,获县首届教育项目品牌评选第一名。2012年,县教育局下发《玉环县教育局关于深入推广生存教育的实施意见》(玉教[2012]41号),在全县中小学深入推广学校生存教育的成功经验。2013年,学校“学会生存——民工子弟初中生存教育的做法与实践”获全国首届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系浙江省健康教育促进学校银牌单位,曾多次获得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师德群体创优”先进集体、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县文明单位、先进团组织、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安全工作县先进单位等荣誉。

2.教师成绩斐然。一是省级课题《民工子弟初中生存教育的实践研究》正深入研究开展,3项省级、20多项市级课题、50多项县级课题结题。二是发表文章、论文、案例、教学业务技能竞赛成绩斐然,冯利平老师相继在国家级刊物《班主任之友》《班主任》和《中国教师报》上发表10多篇德育文章;教师论文获省、市、县级一、二、三等奖共50多篇。三是课件、绘画、案例设计、课堂教学、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比赛均获奖,苏光文老师美术作品入选浙江省美院画展。四是个人荣誉成绩突出.其中,冯利平老师被评为2011学年度县春蚕奖(十佳教师),2012学年度县十佳班主任;洪霞老师被评为201 1学年度春蚕奖(十佳班主任),县第一届骨干班主任;林媚老师被评为县第五届骨干教师。

3.学生收获颇丰。学生在科技创新、演讲、实验技能、电脑技能、现场作文、心理剧表演等比赛中,共有50人(次)在县市级比赛中获奖,取得骄人的成绩。其中,王姣、崔雪远、吴墨等同学参加县市级演讲比赛均获一等奖,演讲也成了学校一张响亮的名片。心理剧《雨过天晴》、经典诵读《古诗三首》均获县中小学生诵读比赛金奖;在体育方面发挥良好,曾获县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团体第二名,县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乙组第二名,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初中组比赛中总分第五名。中考成绩喜人,今年学校5名学生参加中考,全部被县和省级重点中学——楚门中学和玉城中学录取,中考成绩平均分达638.8分,名列全县前茅。

(作者单位:山东寿光世纪学校 浙江玉环县城关二中)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