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整体策划,提升教研组的核心竞争力

2022-06-08

孙建顺

在传统教研组建设活动中,由于教研活动策划缺少整体性,致使教研氛围懒散、教师被动参与、研讨活动浮于表面,教研活动难以成为教师的自主活动,教研组“教研”功能的发挥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教研氛围懒散,建议文化建设校本化

现象:我们常常看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公开课、研究课、考核课成了执教者一个人的事情,其他成员不愿意参与其中,只是被动地听听课、发发言,敷衍了事。而另一种情况却截然相反,教研组每一次教研课、公开课、展示课、示范课等,全组教师齐心协力,各施所长,各显其功,帮助上课教师课前设计、磨课试教,不断改进,课后反思重建,与执教教师齐成长,教研组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的合力局面。

剖析:教研组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组文化建设,要与学校文化建设融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师与学校发展步伐保持一致,就会得到学校的认同与大力支持。教研组在进行文化建设时,不仅要重视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更要注重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的熏陶。如,笔者所在学校把创建“He韵”文化作为学校的创建工作,反思教研组建设,就应该使组织结构要“合理”、管理制度要“融合”、成员之间要“合力”,发展理念要“和谐”,追求“和而不同”的教研文化,从而提升教师的价值观念。因此,教研组既要引导教师之间真诚地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建立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又要引导教师之间敢于担当,敢于批判,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的“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建立人人参与、尊重知识、敢于创新的教研组内部环境,实现教研价值观由“工具型”到“终极型”的转变。

二、教师被动参与,建议工作安排规划化 现象:每学期初,落实教研组具体工作,成了教研组长最头疼的事情。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承担公开课、研究课、讲座、教材分析等一些被教师认为“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特别是一些所谓的“老教师”,依仗自己是“老资格”,还会提前跟教研组长“打招呼”‘走关系”,要求将锻炼重任安排给“年轻”教师。可是“年轻”教师呢,由于是被“潜规则”、被安排,被迫接受任务,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就大打折扣了。 剖析:将教研组规划与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就能使教师的发展更主动。首先,引导教师制定个人规划。引导教师对身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如了解学校的教育现状,学校能提供哪些资源,分析学校发展目标、学生需求和社区资源,寻找出自身、学校和学生三方面的最佳结合点,找到切实可行又具有挑战性的成长目标。其次,引导教师细分发展目标。为了克服人的“惰性”,还需要引导教师对目标进行纵向和横向切割。纵向,就是将目标分解成年度目标、学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横向,就是将目标分解成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运动训练、科学研究、专业发展等多个维度目标(详见表1)。纵向目标和横向目标纵横交织,这样就编织了网状目标,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就处于这个网状目标体系中,找到明确的努力方向。最后,整合各类发展规划。根据学校发展方向和教师个人规划,整合成教研组发展规划。由于教师的前途与学校的发展相结合,教师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结合,这样就形成了“学校——教研组——个人”三位一体的规划系统。教师有了既定目标,学习会更主动,研究会更主动,反思会更主动,教研组的整体目标也会在教师的个人目标实现中达成。

三、教师阳奉阴违,建议零碎活动整合化

现象:体育教研组每年、每学期都需要开展许多零碎活动。如,第一学期要开展眼保健操比赛、广播体操比赛、踢毽、跳绳、长跑、集体项目比赛和校园特色项目比赛等。每个活动前都要有动员、选拔、组队、训练,比赛后还有小结、反思与表彰,环节之多,细节繁琐,但又少不得。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疲于应付,于是,就会产生班主任和相关教师选择性地参与比赛,对感兴趣的项目重点准备,而对于其他项目,就没有了过程意识,只是临时组队,匆忙上阵,混个出场就算了事。还有一些“高明”的班主任,

私下里将比赛优胜奖在赛前“协议瓜分”,名次与奖金平均分配。这样的活动,缺少了经历、参与、过程,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剖析:班主任一般由文化学科教师担任,由于其工作繁琐,把体育工作应付对待也是迫不得已。将这些零碎活动整合成主题,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形成合力,既可以提高系列活动的质量,又可以激发师生参与过程,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如,我校就体育比赛活动,整合成“体育节”,(详见表2)。这样安排既有学校层面的活动与比赛,又有班级层面的比赛,既有单项比赛,还有集体项目和趣味项目比赛。计分采用单项算小分,汇总成总分作为整个体育节的团体总分,确保每个项目活动,师生都得尽责尽力,提升了活动的质量。

四、研讨浮于表面,建议教学研究序列化

现象:笔者参加教学评估时发现,学校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年年相似,要么照搬照抄,换汤不换药,只是更改一些日期、变换一些名称、调整一些人员;要么面目全非,宏观、笼统、抽象,看不出大同中的小异、继承中的创新、统一中的独立。再翻阅教研组台账,发现教学研究杂乱无章,磨课、听课、评课、议课等环节没有重点,没有专题,没有主题,没有系列,教师评课时海阔天空,空话客套话一大堆,吹毛求疵,缺乏重点,研究活动浮于表面、形式,浅尝辄止,缺乏深度,教学研究走过场。教研组活动成为教师配合学校完成教研计划的“面子活动”

剖析:众所周知,教学能力的训练

和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就需要教研组根据组内教师的具体情况,盘点底子,提炼主题教学技能,作好整体规划,形成系列,系统推进“打造”工程。这就需要将教研组三年总目标,细分到每学年、每学期、每个月和每个教师身上,采用什么方式,研究什么内容,通过什么手段检测效果,都得一一规划好。这样,教研组就形成了每学期有研究重点,每人都有自己的研究主题,每次研究活动,每人关注什么,围绕什么,研究什么,心中就有数了,使每次研究活动,都处于具体的明确的研究序列中。如笔者所在学校,体育教研组将“教师观念系统获得更新,行为系统获得改善”作为三年发展目标,同时民主征求教师意见,将这个总目标分解到每学期的研究重点分别为讲解示范、知识技能、场地器材、方法手段、即时评价、动态生成等,每学期所有的课题研究、教材分析、专题讲学、学术沙龙、教学研究、评课议课都围绕着这些专题,进行深入碰撞。为了避免大家在研讨中内容重叠,我们还将总课题“构建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分割成准备活动、基本教学、资源利用、游戏拓展、放松整理等五个子课题,分别由五位教师领衔研究,大家围绕“无效性的表现、有效性的特征、有效性的策略”三个研究内容,各自制订“小课题”研究方案(详见表3)。主题的切人点越小,研讨价值越高。在第一学期,大家就“讲解示范”这个主题,分别从准备活动、基本教学、资源利用、游戏拓展和放

松整理方面,就无效表现、有效特征和有效策略三个维度,交流、碰撞自己的研究心得与观点,深入研究这些主题,力求在点上研深研透,进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理念、新策略,给人以启示。

活动策划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很多细节进行保障。成功的教研活动牵涉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不能忽视的是用心聆听来自一线教师的心声。我们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重心下移倾听教师心声,长远规划教研组发展,营造全员参与氛围,精细安排工作细节,整合零碎活动,专题研究形成系列,让教师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体,让校园飘溢教研的芳香。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