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学校发展的瓶颈与路径

2022-06-08

罗刚淮

跟很多校长闲聊或者论坛交流,了解到很多校长把发展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渠道。初听起来是那么回事,人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没有教师的发展哪来学校的发展呢?但细想下来,发现并不全是如此。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不都是三流的师资创造出了一流的成绩吗?展眼周围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因为改革创新而使得学校课堂生动课程精彩,特色鲜明品牌铮亮,在这些学校,发展的动力因素不是教师,而是学校的机制。学校创新了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流程,让学生得到解放,教师找到了新的定位而使得课堂生动高效;学校搭建了一个科学的管理与评价机制,使得每一位教师都去积极践行新模式而摒弃旧形式,甚至达到不按新模式上课就进不得课堂的程度,因而使得每一节课都能有效落实不走样,结果成就课堂高效。由此可见,机制实在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

社会学常识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密切相连的整体,生产力必须借助生产关系才能得到发展,但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便开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需要变革。事实上,学校也是一个社会组织,有着社会组织的普遍特征,遵循着相同的规律。如果把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生产力的话,那么生产关系就是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教育机制,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教育教学机制可以促进教师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而僵化落后的机制则束缚着教师学生的发展。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效益不高,问题是教育教学机制不适应乃至阻碍了师生的发展。如课堂,当民众处于无知少知状态,运用班级授课制可以大面积普及知识,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确实能短期内获得较大的教学效益,这样的课堂教学机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的知识水平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人的学习需要已经不再满足于常识的学习,更希望得到广博的知识学习和个性化趣味性的学习,在这样的需求下,教师仍然采取讲授的方式、控制的手段组织课堂,实际上就是在束缚儿童的思维,限制甚至阻碍着儿童的活动和发展,也因此出现了儿童厌学、逃学、学习不快乐的情况,再无当初人们为了求知渴望上学、人心向学的状态了。现在人们提倡生本教育的理念,就是在呼吁人们要尊重儿童这一特殊生产力的特点,认清新形势下儿童教育的新情势和新需要,创新出适应儿童发展的课堂教学机制来。

学校管理机制也情同此理。我们的学校管理脱胎于大锅饭的体制。虽经多次改革,诸如职称评聘、聘用制、绩效考核等,政策改革不可谓力度不大,但实际操作时因为缺乏真抓实干的精神,缺乏严格的执行体系,最终都沦为形式主义,对于教师的影响也就很小了。因此,从某种角度说,学校不缺乏好老师,而是缺乏好的管理机制。缺乏一个奖勤罚懒、泾渭分明的价值体系,自然不能树立正气行风,激发学校的生机活力。现时的学校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态,一是人情化管理,学校上上下下仍然存在严重的人情化评价:一不是一,二不是二,中间牵扯着许许多多的因素,于是这评价就是模糊的,就是混沌的,教师行动就没有了方向和标准,行动自然就是懈怠散漫的,善于钻营的人就会溜须拍马攫取名利,老实踏实的人就被打击,积极性就逐渐被消磨掉了。如此风气之下,校长即便想做点事,但是,缺乏公信力了,金点子和好想法也就成为肥皂泡,一触即碎。二是精细化管理,坚持制度化管理的理念,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同时,更要把学校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事情罗列出来,分工负责,责任到人,考核透明,目标任务的达成情况与考核结果要与个人奖惩挂钩,确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管理机制,如此,树立制度管理的权威,取信于民,学校的执行力自然会增强。三是人性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逐步修改完善制度,尽可能让制度尊重人的基本需要,将普遍性与个别情况区别开来,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使得制度化为教师学生的自觉意识和常规习惯,最终达到文化育人的理想境地。这三种管理情态在现时的不同学校里都能找到现实原型,事实上这不同的管理机制也带来了各学校不同的发展情态,有的学校生机勃勃活力四射,有的学校颓废消极萎靡不振,有的学校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其乐融融,情意盎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孰高孰下,泾渭分明。

那么,好的学校的机制从哪里来?从校长中来。虽然目前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并没有完全地下放,但这绝不是坏事,因为客观上有不少校长并不能充分承担起学校自主管理科学发展的重任。一位真正想做事的校长能够在这有限的政策空间里创新思想,创新机制,用足政策,一样能取得非常好的发展的。智慧的校长甚至能化劣势为优势,借力发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资源、师生、校情等,作为学校发展的有利因素,通过搭建合适的平台,为学校发展发挥作用。过去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浑浑噩噩混日子的校长的托辞。现在这个大发展的社会里,更讲“无功便是过”,因为你的任期内没有抓住发展的机会,学校萎靡不振,师生消极颓唐,不能成才,这就是校长的责任。为什么越是管理严格的优秀名校越有教师趋之若鹜呢?说明了教师是不害怕严格管理的,却厌弃不作为拖累学校发展的校长。所以,校长更应该谨记“不求留名青史,须防遗臭万年”。

校长创新机制一是要从管理机制人手,因为相对于学校的核心——教育教学工作来说,管理就是服务。有了科学高效的管理,才可能开展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否则,管理机制不到位,管理就缺乏执行力,理念再新,思路再好的教育改革也不能得到有效地贯彻和执行。所谓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具体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对于学校来说,运行机制就是学校的行政管理架构和实际运行。学校要根据实际搭建好思路清晰、分工明晰的管理架构。如有的学校几千师生的规模仍然沿用金字塔式的科层化管理,必然造成执行效率低的情况,这就必须要压缩中间层级,强化基层管理,充分授权给年级组和学科组,充分调动和发挥年级组学科组的基层管理作用。二是分工明确,建章立制,责任到人。既要明确各条块负责人的分工,更要对每一位教师员工的岗位职责给予清晰的界定,这样让全体师生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便于清晰地对照落实和检查考核。这是学校的约束机制。三是严格管理,公正评价,公开透明结论。此一环节是最关键的环节,是制度管理区别于人情管理的最重要的举措,决定着新机制是否能够有效推行的决定性因素。“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整体,缺一而将全盘崩,这也将是管理者最需要强力推进的地方。四是奖罚分明,要制定有足够能促动教师的经济、荣誉、情感等奖惩制度,严格按照预订的奖惩制度执行,以此奖勤罚懒,优劳优酬,树立标杆,弘扬正气。这是学校的动力机制,一旦形成常规,进入到教师的自觉意识中去,则将形成巨大的动力源,推动着学校各个环节细节顺利运行,取得良好的效益,更使得学校充满生机活力,推动学校健康有序发展。

良好的管理机制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机制改革做好了铺垫和伏笔,接下来则要对学校的这一核心工作进行谋划和革新。从课堂教学的机制来看,首先要明晰组成课堂活动的最重要的三类元素: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类元素的不同组合代表着不同的教育理念。一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这是教育的原始状态,教师掌握着知识,向学生传播,学生是被动接受;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这是传统的教育形态,在认可学生有一定学力但却需要教师帮助和组织才能进行,教材仍具有终极意义,学生的发展被隐藏在教学活动的背后;回想我们观摩过的许多名师、特级教师的课堂,很多呈现的是第二种情态,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如琢如磨,孜孜不息。但是,毋庸讳言,这仍然是教师在逼迫着学生学习,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倾其所有诱导着学生发展,费尽心力,学生仿佛一头老牛,迈着沉重的步子缓慢前行,学生的主动性依然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学习的效率也只能停留在相对恒定的基础上,好学生依然吃不饱,后进生还是漫步找,中游学生似乎刚刚好。说穿了,这样的教学只是针对中游学生设计的,这样的机制也只有利于中游学生亦步亦趋地学习,这样教学的结果从概率上来说,注定是培养普遍实用性人才,很难培养出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人才。三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这是充分肯定了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可能,学习教材是为了求知为了追求真理,教师是先知是首席更是伙伴,与学生共同研讨,提供帮助。而现时学生的学力增强、知识丰富、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不喜拘束,最适合的恰恰是这样的一种课堂学习情态。分析对照,不难发现第三种组合才是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才是最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状态。作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就应该为第三种组合寻找到合适的课堂组织机制,加以保障和推进。

其实,说是课堂教学机制,莫不如说是课堂管理机制,一堂课其实就是一次活动管理,目标是什么?谁去实现目标?路径是什么?方式是什么?谁来督促?谁来评价?有何规范细则?有何激励措施?诸如此类。仔细对照管理机制的三个体系: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发现这些都可以归入相应的栏目,属于不同的机制系统。以学生预习来说,以往教师布置大家去预习,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具体预习什么?(就是看课文吗?)怎么预习?达到一个什么目标?谁来检查?预习好与不好会有怎样的后果?这些都不清楚,学生预习效果自然不会好,甚至不预习教师也不会知道。但是,如果对预习有具体的管理就不一样了。如要求五年级学生预习十五课课文,首先出示目标任务:1.读课文三遍,第一遍自己试读,不认识的查字典,不懂的问家长;第二、三遍要读给爸爸听一遍,妈妈听一遍,要求声音响亮,读通顺,不读破不读漏,读完请父母评价一下并在课题旁签名。这样一来,读的任务就落实了。2.写出这一课最难写或者最难读的生字5个,要求给它们注音,组词,并抄写3遍。写在预习本上。这让学生去比较、寻找,结果未知因此充满奇趣,学生喜欢做这类开放题。3.写出这一课3个最重要的多音字,给它们注音组词,写在预习本上,要求不能与前面课文学过的重复。4.写出这一课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10个,请选择给其中的五个写出近义词,五个写出反义词。5.找出这一课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5处,用线画出来,并在书旁边写出它好在哪里。6.读课文后填空:课文写了,从中你体会到什么。7.这篇课文还让我想到了(作者的故事、类似的文章、生活中的一段经历等)。以上流程中,2、3、4点可以通过组长检查可以落实,1和5点教师在课堂上巡视一遍即可检查到位,6、7点可以在阅读分析时交流,这样的一个语文预习单既有明确的预习任务,又有具体的操作流程,又便于检查督促和评价,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认真去预习,如果课堂上又切实围绕预习单展开教学,学生一定很重视,预习的习惯就能逐步养成。其实,不只是预习,课文的阅读分析也都可以通过学习单的形式罗列出核心问题,供学生自学和讨论,教师提供适当的展示舞台给学生汇报交流,那么学生就可能调动自己的才情智慧去演绎展示。所以,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这些学校创造的神奇课堂,并不是他们的学生才智出众,更不是他们的教师智慧超群,实在是因为学校科学实用的课堂管理机制,教师能结合本学科本班级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去落实,而得出这样的结果。如此说来,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其实都可以复制这样的神奇,因为课堂教学的机制原就是一些学习活动的流程、方式、制度与评价,教师就是执行这一套流程的管理者,同时也是评价者、激励者。教师只在必要时现身,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其余大多时间甚至可以隐身,以不干扰牵扯孩子学习的注意力。这就使得我们一下子理解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师无所事事地优哉游哉于课堂,因为人家的班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常规,实现了自主化;人家的教师教学只接受偶尔地解难,但学生绝大部分能自主解决或者讨论解决,用不着问教师了。大道趋简,怪不得魏书生二十多年前就说他的课堂全是学生自学,他没事只好看书写文章。真理常常是简单的。拨开迷雾见真景,这课堂教学关键就在于机制的搭建和落实上,

由此,笔者想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从小岗村的探索中看到了生产力的萌动,看到了解放生产力的关键是改革创新生产关系,必须变革旧有的体制,把人的积极性创造力解放出来,于是,有了特区,有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笔者以为,学校要发展也必须要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就要从机制创新开始,从学校的管理机制到课堂教学的机制。而这机制的搭建主要靠校长先进的教育理念、博闻广识的实践积累以及丰富的教学与管理经历,寻找到适合本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机制,同时,因为校长掌握着学校发展的方向,承担着学校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唯有校长心中有了清晰的路线图,教师才好按图索骥,依图行施;唯有校长认真执著,教师才可能孜孜以求探索无悔;唯有校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才可能与教师砥砺交流,从而集思广益,修正方向,以此奠定学校改革发展的根基和路径。所以,校长与其抱怨教师不优,条件不好,资源缺乏,政策不宽,不如反求诸己,开发自己,创新思维从机制人手,探索出真正科学高效又简便易行的路径。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江宁分校)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