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与学生共度“微”时代

2022-06-08

杨志坚

一、无“微”不至

镜头一:几个妈妈的对话。“现在的孩子手机、电脑不断轮换着,整天低着头摆弄着这几样东西,眼里全没有其他存在,这样下去怎么办啊?”“你们家的也是这样啊!”“是啊,我家孩子也一样,手机、电脑比什么都重要,完全离不开啦!没办法了……”

镜头二:几个学生的对话。“学校不准带手机,我准备悄悄带,反正老师也看不过来。”“哈哈,我有高招,带俩,一个替代品,万一老师发现,就拿一个坏手机去冒充,这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镜头三:“老师,你有微信吗,加我吧。”“还没。”“老师,你out了!现在都‘微时代’了,我教你吧,有很多微信平台可好了,能陕速了解新闻、知识,可以开阔视野。”

近年来,越来越多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从微博、微信、微小说到最近炙手可热的微电影、微旅行、微店、官方微博发布群。“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登上互联网舞台,让现代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微”就这样毫无征兆地侵略了我们的生活,放眼望去都是“低头族”,无论坐立行走卧,“微”无处不在。

微博的东风,吹来了“微”观念的普及,催生出微信等新鲜事物。微信就像对讲机一样,还可以发照片和视频,是第一时间直播的利器。不知不觉,微信改变了我们。现在几乎“全民皆微”,身边的同事和学生每天一睁眼就拿手机打开微信,查看私信,回复留言。乘车休息时看微小说或微电影。上班期间还会用微信和同事保持沟通。晚上浏览各种各样的官方微博,或点赞或评论或转发,乐此不疲。

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丰富,视听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们恍然发现,原来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快速实现。这种流动的传播,这种迷你的传播,这种瞬时性的传播,这种扁平化的传播,正以龙卷风般的姿态席卷了我们的时间。就在主观愿意与不愿意之间,人们的日常生活已被打下了“微”烙印。

二、寻幽入“微”

在一天的工作后,拾起一本厚重的书籍,泡上香茗,细细品读其中细节的人越来越少。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不少人转而浏览寥寥数语但情节、人物塑造却很出彩的微小说。与微小说同样受到欢迎的是10多分钟、情节发展紧凑的微电影。但每天沉溺于刷屏,看各种短小的新闻和微博留言,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很多人感叹已经很久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书了。

从微博、微信到微电影,“微”字大行其道,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被不断开发,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信息的传播方式悄然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微事物”满足了人们以最短时间获取最多信息的需要。候车时、开会早到了、飞机晚点了、排队空隙、宴席开席前、的哥等客时,这个时候人们往往会听歌、打电话、看电子书、刷微信、看手机新闻、玩掌上游戏。但这些“微事物”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放松的同时,也表现出让人思绪浮躁、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沉不下心的不良状态。同时,传播的扁平化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信息垃圾和信息过剩的流弊。

现在人们习惯了微信、微博的快速浏览。看别人所看,听别人所听,思别人所思,无须选择,无须过滤,拿来就用,很是方便。渐渐的,我们不再用自己的眼睛慢慢欣赏眼前的景物、关注身边的人、思考周围的事;不再用自己的心感悟生活,只是不断地链接、分享、转载、直播。这种小群体内的微型传播也将带来“信息茧房”效应。

快速的世界,资讯的便捷,很多东西基本可以“秒杀”。但这也让思考失去了分量,让感悟成了奢侈。快飞速而至,慢却逃离了我们的生活。那种散散步、晒晒太阳、看看蓝天的生活,已很少有人在享受了,我们早已经忘记慢的美好姿态。瞬时性的迷你的传播将带来快餐式的文化,营养的、经典的、深刻的、内涵的要素将悄然离开。

三、识“微”见远

2009年,西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艾勒-海曼在大学校园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一个小丑骑着马戏团的独轮车在校园里“招摇过市”,正在看手机的行人中,只有25%的人注意到了小丑的存在。在发布于《应用认知心理学》上的一篇文章里,海曼将这种现象称为“非注意盲视”。科技带来享受,也带来“副作用”,人类经历漫长的进程,才从“低头”爬行到“抬头”走路,头若再度低下,前景则令人担忧。

心理学专家建议:对成人来说,应当有意识地减少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间,培养自己对身边世界的观察能力,并且多参加积极有益的线下活动。所以不妨把手机放到一边,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单独待一会儿,慢慢培养这种习惯,这有利于摆脱对手机的过分依赖。

而对于自控能力弱的学生来说,更容易沉溺于各种游戏和网页当中,与外界交流的时间大幅减少。学生的家长应教育孩子适度使用移动媒体工具,鼓励孩子多在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并且要坚持以身作则。

或许,“低头族”的兴起,只是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相信人们终将意识到,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无论如何精彩,都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

在寒冷的冬季腾出手来温暖别人,这是慢的温暖:放慢行走的脚步,让时间轻轻地走,让云慢慢地飘,慢是舒缓的轻松,是从容的姿态,让“微”也休息片刻吧。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杏南中学后溪校区)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