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营造多元生态文化谱写特色发展华章

2022-06-08

邓水仙

学校文化是学校品牌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自主地、理性地对已有文化进行反思、提炼,在此基础上根据新的发展愿景,引入新的文化要素,对已有文化进行改造和重组,以弘扬学校的优秀文化,重构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学校文化。

开化二中始终坚持“环境优美、师资雄厚、管理科学、质量上乘”的办学目标,雄厚的师资力量,科学高效的管理,使二中焕发出盎然的生机。学校曾被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绿色学校、省城镇示范初中、省首批文明学校、省级治安安全示范单位、省首批体育特色学校、市首批名校。为进一步引领学生为该县“国家东部公园”创建贡献力量,近年来,学校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贯彻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遵循人与自然协调原则,通过森林学校绿校园、生态德育塑人格、幸福课堂提质量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不断营造与积淀“生态文化”,谱写了学校生态特色发展的新华章,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衢州市首批美丽校园。

一、森林学校绿校园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有着巨大的隐性教育功能,良好的环境给人以美好的熏陶。开化二中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绿化面积33200平方米,生均16.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过60%。为进一步凸显绿色,学校以闲置的山岙为中心建成了珍稀植物园。学校选择专业公司设计施工,邀请著名根雕艺术家徐谷青做顾问,做到学校特色和周边环境协调,同时突出绿色、生态、人文气息,集中展示开化丰富物种。2012年3月衢州新闻网以《让“绿色教育”滋养优质学校的土壤》为题在头条部分对学校的珍稀植物园做了报道,珍稀植物园已经成为开化二中一张靓丽的名片。

1.三个景区四项内容

植物园景观分为三个景区:中心景观区、复合景观区、生态林景观区。占地约5亩的中心景观区造景元素为适宜于我县生长的珍稀名贵树种以及我县特有的珍稀植物。中心处的“绿韵喷泉”是全园的标志性建筑。复合景观区占地约15亩,造景元素为层次丰富的乡土树种。占地约20亩的生态林景观区主要是已完成的杉木公益生态林。植物园内基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文化林营建、生态文化林抚育、生态文化林保护、解说标识牌建设。

2.三个主题五项功能

珍稀植物园建设突出了三个主题:“绿色”“阳光”“清风”。设计时主要考虑将该植物园设计成具有综合功能的生态绿地,主要包括游憩观赏、植物科研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对外展示及动植物资源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五个方面。

二、生态德育塑人格

生态德育是从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学生树立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而更好地享用自然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形成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进而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往,和谐协作,相互关爱的道德境界,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

1.三维目标彰显生态德育魅力

生态德育的目标是养成学生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生态教育、体验活动了解当地大气、水源、林木、水土等实际状况,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污染源并提出相应对策。让学生认识到环境破坏对于人们生活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态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生态德育体验,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及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近学校珍稀植物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钱江源,逐步确立作为一名二中人、开化人的自豪感;培养学生对生态文化学习的兴趣,逐步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愿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

2.突出乡土精选主题体验内化

浙江省首届中小学义务教育百门精品校本课程“生态德育”内容选定的原则是:依据课标,突出乡土,面向学生,紧贴生活,联系实际,精选主题,体验内化。课程主要分生态教育与生态体验两个篇章。生态教育篇有生态知识我来说、生态活动我来做、生态家庭我来创、联动社区促生态四节;生态体验篇有呵护绿色校园、开展“生态文化节”、垃圾分类回收、爱我生态我参赛等生态环保体验活动。

3.两个结合灵活实施多维评价

学校通过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理论课与体验类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态德育”校本课程,我们改变了德育的单一形式,形成了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课外活动联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横向贯通的学校德育生态系统。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生态德育评价活动,如生态班级、生态课堂、生态家庭、生态之星等的创建和评比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生态环境中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呈现出“众人浇洒德育花,班班闪烁小星星”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三、幸福课堂提质量

课堂,作为师生互动、信息交流、生命共进的场所,应该是一个和谐共进的“生态系统”。生态幸福课堂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本的课堂,从生态学的视野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元素,通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发展、动态平衡、开放有序的微观生态系统。在我们倡导的生态幸福课堂中,学生作为“消费者”,在教师这个“生产者”的导引下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中,获得有形和无形的“物质营养”;师生在多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每一天都在进步和成长。而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艺术也得以发展。

学校积极推进“目标分层教学案”教学改革,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分层效果检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在差异中发展学生。学校将“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目标分层教学案进行了有机的融合,积极探索“三导五学”生态幸福课堂建设,开展课堂教学效果实证研究与追因分析案例研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丰富生态系统的环境因素)、实施平等的交流对话(畅通物质能量的流通渠道)、追求课堂动态平衡(彰显生态动态的平衡之美),以实现师生幸福和谐发展。通过指导预学、引导发现、辅导作业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预学、独学、对学、互学、群学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得到同伴的及时帮助,在成功体验与积极的评价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生态文化领发展

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形成的为其成员所认同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就能增强全体师生的目标意识,使共同追求的价值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规范学校每一位成员行事的方式,润泽滋养着学校的师生员工。学校通过过程化设计活动文化、人性化培育管理文化、境界化塑造精神文化,不断地积淀生态文化,引领学校的全面发展。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之本,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精神文化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该校精神文化包括校训(崇德、勤学、笃行、奋进)、办学理念(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成长奠基)、办学思路(学校管理精细化、教师发展专业化、课堂教学差异化、课外活动课程化、校园建设园林化)、办学目标(环境优美、师资雄厚、管理科学、质量一流)、学校精神(奉献、创新)等价值追求,它抽象于物质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等相对具体的文化形态之中,对学校师生有强烈的引领作用。

学校每年都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节、科技节、摄影作品展、书画展、征文比赛等活动,为学生展示才艺提供广阔舞台;为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学校以活动丰富课程资源,以课程导引活动开展。

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生态文化特色日益凸显,引领着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开化二中愈发的美丽。在近年来的学科竞赛中,学校有300多人次获各级各类奖项,其中80多人获全国、省、市大奖。中考各项指标均居全县前茅,升重点高中人数节节攀升….

美国教育家伯尔凯说过,“一个办得很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具有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纳入通向成功的教育途径之中”。诚然,学校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诞生,也在学校发展中得以不断传承与创新。“文化如水,润泽万物,悄然无声,潜移默化,滴水穿石。”学校努力为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谐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创设最佳的教育生态。让他们在学校生态文化的积淀中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浙江开化县教育局)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