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校长的诸种管理意识探析

2022-06-08

宋志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牢固树立管理意识,提升管理智慧,是办好一所真正促人发展、让人民满意的学校的根本。校长的管理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要有“发展”意识

发展意识的本质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它要求校长要有清晰的办学思路,要对学校的未来进行长远规划,对学校的发展特色进行深入思考。校长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制订学校的发展目标,让管理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校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和学生,让每位教师在集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感受成长的快乐。校长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解决校内外的一些复杂问题,创设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挖掘学校发展的内部潜力,营造有利于学校整体发展和师生全面发展的氛围。

二、要有“法制”意识

坚持依法治校,这是新时期对校长提出的要求。依法治校的“法”包括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国家关于教育以及与教育有关的方针、政策,也包括学校内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对前一种“法”,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理解、遵守执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抓好落实;对后一种“法”,首先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然后是严格执行。学校建立的规章制度要通过教代会等审议,让制度贴近师生的生活。学校的规章制度要落实在全程管理上,只有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规范性管理,才会把学校越办越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落实学校规章制度,校长应注意人性化与制度化相结合,表率与严格相结合。

三、要有“质量”意识

同优质高效是企业的命脉一样,教育教学质量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校长只有强化了质量意识,才能发挥领导力效能,带领自己的团队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校长要构建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与个体教师的质量责任与权力,并动员和组织学生家长及社区参与到教学质量管理中来,努力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结合,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校长还要把各项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同时,校长还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学生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选修课和社团活动课,让学生真正实现全面、和谐、自主地发展。

四、要有“研究”意识

校本研究是用以解决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推进学校教学改革的有效动力。扎实的校本研究,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校长要有校本研究的意识,要制定相关研究制度,营造研究氛围,带头开展校本研究,引导教师参与其中。如提倡教师写教学反思、读书读报,开展青蓝结对活动,引进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开展小课题研究等。通过教研工作,帮助教师改变“教不需研”“教就是研”等错误认识,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自觉形成“抓教学必抓教研,抓教研必促教学”的认识。

五、要有“特色”意识

要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关键是建设具有鲜明个性的校园文化。从本质上说,它是全校师生在学习生活中共同体现出来的一种校园精神和文化力量,其核心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它是学校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本校办学理念,通过长期的规范办学、科学管理、良性运行,沉淀形成的丰厚内涵和外在气质。校长要引领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设计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最优化,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塑造彰显出个性化的学校魅力,形成特色,增强学校的办学吸引力。

六、要有“垂范”意识

所谓垂范,就是要求校长在学校管理及教学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学校是一个团队,校长是这个团队的核心和灵魂,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校长的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校长的权威来自于自律,而不是来自于权力。校长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必须以身作则首先做到;禁止教师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为人要正直,胸襟要开阔,允许别人发表不同意见,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校长要成为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师生的楷模,更要做师生的服务者、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开拓者。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提高自己的威信,取得教师的信任。

七、要有“学习”意识

新的教育形势、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校长有先进的办学思想,校长只有坚持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思想立得对,教改之路走得正。校长不学习就要落伍,就难以胜任本职工作。校长的管理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学习、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出现“重复旧经验,照搬老办法”的现象。校长应该坚持学习,要根据工作需要,明确“学什么”“怎么学”“怎样学”,始终如一地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教师学、向外界学。校长要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并把这种氛围扩大化,使自主学习的良好风气在校园迅速形成。

八、要有“放权”意识

一个人的智慧、精力毕竟有限,校长长期处于紧张的事务管理中,不仅有损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容易把自己的情绪带到日常工作中去,下属没有自主权,细节琐碎的事情都要请示汇报过才可以动,做起事来缩手缩脚。整个团队表面看起来稳定、服从、步调一致、齐心协力,而实质上却如同一潭死水,机械、被动、盲从、不作为、不负责。校长要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就必须学会放权。学会放权实际上是“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要将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学校各个部门、科组、活动负责人的能动作用,凡是他们能做的事情校长都不做;有所为,就是要提升管理质量,鼓励各个部门、科组、活动负责人用心做每一件事情,而且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只有在可以不管或少管的地方少花时间和精力,在应管的地方全力以赴,学校才会健康和谐、高效的运转。

九、要有“团队”意识

大力培植团队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带领全体教师投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这是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校长首先要在学校行政队伍中培养团队意识,各部门间相互协作,分工不分家,用自己的胸怀,包容他人的过失。其次要促进行政班子成员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在各部门、各科组、各年级组的各项工作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团队精神,不断增强学校环境的人文性,促进同事间的沟通,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保证学校的健康发展。

十、要有“服务意识”

一位好校长首先必须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使自己能够真正在思想上尊重师生,政治上代表师生,感情上贴近师生,行动上深入师生,工作上为了师生,这样才能赢得广大师生的信任,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校长。为教职工服务,就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尽最大努力满足教师精神上、事业上的需要,要把教职工的冷暖放在心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学生服务,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学生的最佳教育周期,在德智体诸多方面对学生予以高度关注。

十一、要有“协调”意识

校长的协调包括处理好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与学校行政成员的关系,与广大教职工的关系,与家长学生的关系,与社区的关系等。校长应成为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高手。对外,校长要经常性地与各相关部门、社会团体联络感情,让他们理解、关心与支持学校;对内,校长要经常性地深入部门工作、师生教育教学活动中,了解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然后提出解决的办法,真正从生活上、思想上和学习上关心师生,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十二、要有“安全”意识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安全是最基本的需要。校长应该自觉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安全工作提升到为师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未来负责的高度上,制定目标管理细则,强化内部管理,落实岗位责任,排除安全漏洞,建立全面覆盖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例如认真做好各项值班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学校的安全管理要做到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

(作者单位:江苏宿迁市马陵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