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幼儿把头像画得很小该怎么办

2022-06-08

李慰宜(上海市特级教师)

看了这一案例,我询问大班幼儿:“有一群小朋友在画‘幸福的一家’,他们都把家里人的脸画得很小,连眼睛、鼻子都看不清了,你们说怎么办?”一名幼儿反问我:“他们家的人是不是很多啊?”言下之意是人太多了,只能画得小一点才能画得下。这倒把我给问住了。想到自己没在教学现场,不能对此妄加评论,只能说说我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以及我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一、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不是“教”会的

在一张很小的纸上画一个鸡蛋大小的头像,就会感觉大得惊人,但要是画在空白的墙面上,又会因过于微小而被忽略。由此可见,大或小都是相对的。面对同样大小的纸,我们常会看见一些幼儿把头像画得撑满了大半张纸,以致身体其他部分只能挤在角落里了,也有一些幼儿会画个小小的脑袋,然后把身体和脚画得很长,整个人酷似一根竹竿。有的成人就将此归结为幼儿的个性,认为前者胆大泼辣,而后者胆小拘谨。其实,这两种表现都是幼儿不善判别空间大小所致,也许还有前者在绘画时多用手臂动作,而后者多用手腕动作的因素。

空间知觉能力在艺术创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它包括对物体内部或物体与物体、物体与环境之间高低、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关系的判断,就绘画作品来说,与图像的结构、比例、色彩运用以及整幅画面的构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幼儿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很多在成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幼儿看来却不容易把握。就判别头像究竟该画多大来说,成人能从纸张的大小和准备画的人物的多少轻易作出判断,而对幼儿来说却没那么容易。有的教师急于求成,规定幼儿该画多大,或教给幼儿统一的步骤使之“标准化”,这样做虽然有时能产生即时效果,但之后幼儿可能就会习惯于“依葫芦画瓢”,这无疑是抑制了他们对艺术表现的探索,更影响了其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

二、变灌输训练为引导幼儿探索发现

我们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首先要考虑的是这种方法是否顺应了不同年龄幼儿的能力水平,是否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就画人物来说,我曾采取以下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在小班涂鸦阶段,我从不提及画面图像大小的问题,因为三四岁的幼儿几乎都只用笼统的符号表现他们所看到的事物,如果不细细分辨,听听他们的解释,教师时常看不懂作品的内容,甚至觉得他们在乱涂一气,以致忽视其中闪现的创造力。此时,无论幼儿画得大或小都无关紧要,教师要做的只是鼓励幼儿大胆创造自己的符号,不妄加评论,学着看懂其画中的意思,并及时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创意。我发现许多教师不理解幼儿的符号,认为他们是在乱画,然后硬叫他们照成人希望的样子画,结果再也看不到幼儿精彩的涂鸦了。

幼儿到了四五岁,在积累了大量涂鸦的经验后,随着观察能力的发展(这种观察包含对空间关系的分辨能力),以前的符号逐步清晰起来,形成了仍然较笼统但已能分辨的图像,这可以说是跨出了了不起的一步。也就在这个时候,幼儿常会出现无法把握图像在画面中的位置的问题。就画人物来说,幼儿有时一开始就把头像画在纸的正中了,有时所画的头像不是太大就是太小,这都使他们因为感到不满意而十分沮丧。此时,教师就应因势利导地让幼儿关注人物头像的大小及其在画面中的位置等问题。为使幼儿可以比较直观地作出判断,我剪了许多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头型,让他们按自己的需要选择并贴在纸上,然后添画身体其他部分。有了这一具体直观的材料,幼儿感到很放松,他们时常饶有兴致地选择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头型完成不一样的作品。后来,他们还要求我提供一些不同的发型,于是,我又剪了几种发型模板,让他们自己通过剪剪、贴贴、画画,使每一个人物都变得非常生动。过了一段时间,我逐步减少提供头型和发型.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画出更为生动的头像。由于幼儿已经有了一些判别大小和位置的经验,他们开始大胆、自如地画各式各样的脸。

进入大班以后,幼儿开始喜欢表现各种情节,但有时会因为难以表现而放弃。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幼儿开展各种有趣的探索活动。例如:

“放大或缩小照片”

我提供大小不一的纸以及不同的绘画工具,幼儿可自由选用,将原有的图像放大或缩小。在放大或缩小时,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想象随时对图像作些改变。这一玩法引发了幼儿对图像大小与纸张大小之间关系的关注,幼儿非常乐于探索。他们有时会把一只小小的虫子放得奇大无比,有时又会兴致勃勃地做一本可放在口袋里的微型图画书。在放大图像时,他们想出了不勾轮廓线而直接用水粉颜料涂画的方法,如果一笔画下去觉得还不够大,就再涂一圈,而不必担心会不会留下改动过的痕迹。在缩小图像时,他们又想出了画人脸可以不画五官只画头发的方法,用头发来分辨男女和脸的方向。我鼓励幼儿把这些方法与同伴分享,后来幼儿想出的办法越来越多了。

“平平安安”

我用卡纸剪了许多“瓶子”,让幼儿将这些“瓶子”摆放在一张纸上,成为一幅画。随着“瓶子”数量的增多,必然出现前后重叠的情况。幼儿对重叠现象十分感兴趣,他们尝试摆放不同数量的瓶子,感受其中的遮挡关系,努力把瓶子“安放”好,不让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看着像“飞起来”一样。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发现画面会随图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装镜框”

我引导幼儿制作大小不一的镜框,逐一放在平时的涂鸦墙上,看一看选取哪一部分画面最好看,以及用哪种大小的镜框最合适。他们会将一面涂鸦墙用不同的方法分割,形成各种不同的画面。有时我发现某一部分画面从未被关注,就发动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怎样将这一部分装进镜框里,变成一幅有意思的画。在玩这个游戏时,幼儿会发现一旦变换镜框大小或移动位置,画面就会发生变化。

三、放开幼儿的手脚

任何一种创意如果演化成统一的模式,就会失去生命力。我们总以为幼儿离开教师的指导就会一事无成,因而习惯于拿出范例、规定好步骤让幼儿模仿,结果教师充当军师,幼儿只能充当小兵了。

这一次我将案例中的问题抛给幼儿讨论,他们给出了很多建议:

幼儿甲:“如果头画得小了,就只画头发,不一定要画眼睛和嘴巴,这样也会很好看的。”(显然这是他从“放大或缩小照片”的游戏中获得的经验。)

幼儿乙:“画得小有什么关系,多涂几圈不就大了?爱画多大就画多大,倒是画大了不能再缩小。”(显然他想到了用涂染的方法画脸,没有轮廓线的限制,要放大轻而易举。我联想到有的教师从小班开始就要求幼儿画轮廓线,还千篇一律地采用黑色,这其实是不合理的。)

幼儿丙:“去找些大小不一样的瓶盖,按家里的人数先在画纸上放一放,然后按这个大小位置画就行。”(这个方法与摆放瓶子的道理是相通的,他显然是从那个游戏中吸取了经验。)

幼儿丁:“画得小就用小的纸,或者把旁边裁剪掉也行。”(这是他玩“装镜框”游戏获得的经验。)

我问:“有位老师想出个办法:先画眼睛和嘴巴,再画脸,你们觉得怎样?”

众幼儿:“这个办法倒没有试过。”(他们似乎很想试一试。)

幼儿甲:“可是如果把眼睛和嘴巴都画大了,再画脸蛋,发现只能画得下一个人了,那么家里的其他人该画在哪儿呢?”

孩子们的议论是不是给我们很多启示呢?我觉得,先画五官再画脸部轮廓未尝不可,但要看这个办法是幼儿想出来的,还是教师建议或要求的。总之,请放开幼儿的手脚,让他们在美术的探索创造中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吧!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