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2-06-08

◎方 正 闫朝霞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笔者利用带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的机会,对黄冈市L县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初中和高中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考察。该初中在L县初中综合实力处于前三名,在农村初中独占鳌头。高中是黄冈市示范高中,在L县农村普高中名列前茅。因此,选择这两所学校作为考察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分析学生的平时作文本和考场作文获得了第一手真实可靠的资料。经过统计、分析,我们认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对作文存在抵触情绪,写作兴趣不高

在回答“你对作文持什么态度”时,14.6﹪的初中生和27.8﹪的高中生害怕写作文;30.9﹪的初中生和48.9﹪的高中生对作文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54.5﹪的初中生和23.3﹪的高中生喜欢作文。这些数据表明,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低下,写作积极性不高。同时,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写作态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初中生对写作的兴趣浓厚。这主要是因为与高中生相比,初中生学习压力小些,他们处在心智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探求欲望,也有更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而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作文对他们而言只是高考的门槛之一,高考作文也形成了一定的范式,高中生的写作不再是为了抒怀咏志,更多的是被迫“迎合”高考。

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搞好作文教学的关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1]这句话值得所有的语文教师认真思考。

二、写作动机不端正

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总有从事这一活动的愿望,而这种引起人去从事某种活动、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愿望或意念,就是这种活动的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2]行为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四个因素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动机在人的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它引导人们的行为指向目标,同时是人们维持某种活动的强大驱动力。写作是学生的个体写作行为,要想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就要了解学生的写作动机,再抓住动机这一关键环节进行激励。

调查表明(详见表2):第一,农村中学生作文大部分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完成的。12.7﹪的初中生和28.3﹪的高中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写作文;30.9﹪的初中生和48.9﹪的高中生是为了升学、毕业考试的需要写作。由此可见,当前农村中学作文课堂上,学生很大程度是奉命作文,甚至是迫于升学的无奈,无怪乎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一写作文就“头大”。

第二,农村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写作动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农村初中,有56.4﹪的学生写作文是为自己所用,他们的写作是由内在的表现欲望引起的。相比之下,只有27.1﹪的高中生为了自己所用而写作,他们写作文主要是为了升学,功利心比较强。究其原因,高中生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社会上的“升学热”及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无形中加大了高中生的压力,为了升学,他们不得不写应试作文。

写作,是人的生命实践形式,是我们对世界认知的直观反映,也是我们表现自我、发展个性、交流信息、传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在作文教学中,农村教师应重视写作对学生人格培养、情感熏陶的作用,而不是仅仅教学生写应试作文。总之,“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3]。

三、普遍认为写作存在困难

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写作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集中表现在:

(一)写作缺乏新意,脱离生活实际

调查显示(表3),30.5﹪的农村初中生和11.1﹪的高中生因为“作文题缺乏新意,脱离生活实际”而造成写作困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如果学生的写作脱离生活,就容易导致造假文、抒假情。“脱离生活实际”是学生作文“假”、“大”、“空”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值得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反思。

(二)不会组织语言,文章平淡无味

写作是我们表情达意的工具,同时也是我们交流、沟通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写作的这种表达交际功能是通过言语表达来实现的。高尔基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老舍也认为要写好文章就必须掌握语言技巧。可见,写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篇文章的优劣。但在回答“你写作时,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时,32.3﹪的初中生和54﹪的高中生选择了“很难写得生动”这个选项;18.6﹪的初中生和24﹪的高中生则选择了“有材料,但不知道怎么写”。(详见表3)学生写作文时,不会将材料组织成文,主要是学生缺乏丰富的语言材料及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因此,许多学生觉得写作文难,要写出好作文自然更难。

(三)缺乏写作素材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一定的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是文章的基本要素,是形成文章主题的基础,也是表现中心的支柱。缺乏材料,文章就会言之无物,缺乏感染力。但在写作中,却有18.6﹪的初中生及11%的高中生因缺乏写作材料而害怕写作文。(表3)

尽管大部分同学写作文时有材料可写,但据调查,有12.5﹪的初中生和18.5﹪的高中生写作的材料是“胡编乱造”;21.4﹪的初中生和36.9﹪的高中生写作材料是从范文或作文选中获得;只有66.1﹪的初中生和44.6﹪的高中生的写作材料是源于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见表4)

综上所述,学生在写作中,主要存在思维不开阔、缺乏创新、表达能力欠缺、缺乏素材等问题,这需要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一对症下药。

四、不重视作文评改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向学生反馈问题的手段,也是师生情感交流、互动的有效途径,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但在农村中学,许多老师及学生都认为这纯粹是老师的事,教师更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批改,这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所以,长久以来,作文批改一直是语文教师沉重的负担,而对于教两个班的语文老师来说,办公桌上两摞高高的作文本,无异于两座望而生畏的大山,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无法有效解决。但令人遗憾的是,语文教师的辛勤工作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每次作文本发下来后,有7.3﹪的初中生和25.3﹪的高中生只看分数,不看教师的评语,更不主动修改;69.2﹪的初中生和70.9﹪的高中生只关注教师的评语;而主动修改作文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只占5.5﹪。(见表5)这种结果,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打击。结果也充分说明教师与学生对作文批改的作用认识不足,作文评改的地位在做作文教学中没有凸显出来。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学生通过反复修改就会明白作文该怎么写,从而积累经验,领悟写文章的方法。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笔者认为,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4]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应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以上调查和分析,我们看到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但只要我们对症下药,重建作文教学生态,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教师和学生行之有效的作文道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一定会柳暗花明。

注释: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方 正 闫朝霞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438099)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