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生态创新价值创造的路径探讨

2022-06-09

马玎,叶建木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在科学界定生态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将其典型特征归纳为投入复杂性、模式多样化、手段多维化、绩效多重性四个方面,并提炼出生态创新价值创造的路径概念模型。同时,详细阐述路径子结构及要素构成,并从时间维分析了要素的联系机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生态创新;价值创造;路径;要素关联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01

作者简介:马玎(1984-),女,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叶建木(1967-),男,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创新管理。

收稿日期:2015-04-12

面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全球性问题,各国政府都在加紧从传统线性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的变革。生态创新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载体不仅是企业应对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也为企业提供了潜在的绿色机遇。国内外已有经验表明,创新性地解决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企业在全球生态化转型形势下的竞争优势来源。然后,我国企业在生态创新实践上却显现出技术、能力、投入上的明显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企业缺乏对于生态创新效益引擎机制的认知。因此,明晰生态创新价值创造的路径结构以及要素关联就成为亟待探索的实践问题。这不仅为实证研究搭建了理论框架,也为企业进行自身绿色竞争力的考核提供了参考体系。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界对生态创新的后果研究整体上倾向于生态创新与企业绩效二者直接关系的验证,而对于二者转化内部机理的研究成果相对偏少,理论视角较为单一,讨论层面略显片面。Cheng等借助结构方程分析了生态创新的不同类型对于竞争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生态组织创新对企业的竞争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rzychodzen等以波兰和匈牙利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了产品、过程、市场和供应链生态创新的强度都与公司的投资回报率正向相关。Ghisetti等通过德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多元回归说明生态创新的决定因素政府规制强度会对不同类型的创新模式与运营绩效的关系产生区别化的调节效应。相比之下国内学者的研究更侧重于生态创新到企业绩效的情景条件分析。李怡娜等构建了制造企业实施绿色环保创新的驱动因素与实施效益的理论框架,并通过珠三角地区148家制造型企业的实证分析说明环境绩效是生态创新与竞争绩效的中介机制。蔡乌赶等在系统梳理生态创新内外部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内外部驱动通过经济与环境协调的整合能力作用于创新绩效。彭雪蓉则通过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实证分析得出资源获取是分别是生态工艺创新、生态管理创新与组织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和完全中介。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围绕生态创新类型、调节机制、中介机制等视角,对生态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联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但忽视了从整体上,时间维度上剖析生态创新模式到价值创造的路径,致使研究结论缺乏针对性。因此,基于生态创新的内涵和特征界定,本文尝试性地构建了生态创新价值创造的路径结构,并分析了路径模块之间的要素关联,以期厘清生态创新效益获取的关键节点与要素要求。

2 生态创新价值创造的路径结构

2.1 生态创新的内涵

生态创新从两个方面区别于一般创新:生态创新的双重外部性使其驱动不仅体现于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也反映于政策的强制;生态创新的多重目标追逐使其实现过程即依赖一般的创新资源也强调外部网络的参与和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因此,笔者将生态创新定义为:企业在规制和利益相关者压力的驱动下,依据自身的技术状况、资源水平、关系网络和整合能力选取不同的创新类型(生态工艺创新、生态产品创新、生态组织创新、生态市场创新),并结合优势和功能定位运用成本、差异化、制度、营销手段来达到资源环境的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企业竞争优势的保持。由此可见,生态创新呈现以下四个典型特征。

(1)投入复杂性。生态创新在需求、供给、产业链和社会网络等诸要素之间形成复杂交互关系使其在投入层面已经超越了知识、人才、资金、信息的综合运用,而上升到了技术、资源、关系、能力的整合及生态属性的嵌入。

(2)模式多样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影响的降低不是局部性和片面性的,而是需要企业在研发与创新、采购、生产服务、市场拓展和销售、产品使用和循环利用整个价值创造链上实现环境与经济利益的兼顾,这使得其创新模式涵盖工艺、产品、组织、市场创新。

(3)手段多维化。企业基于给定的路径依赖和市场位势条件下选择不同的生态创新模式也意味着其在获得效益目标上战略定位的差异化:这既包括提高生态效率和产品在健康、环保、耐用性、可循环等生态特异性来实现传统的成本优势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也包括提高可持续发展观的组织文化和市场接受度的生态制度化和生态营销。

(4)绩效多重性。生态创新在追求一般创新在技术产出创新绩效的同时,也力求环境利益和经济效益的兼顾,并最终带来企业存续的可持续竞争绩效。这不仅因为生态创新是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强调核心业务中社会责任的嵌入而带来经济回报;也源于创新价值体系中环境维度的纳入,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路径结构的概念模型

结合生态创新的内涵界定与典型特征,提炼出生态创新价值创造的路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概念模型细分为生态创新投入、生态创新模式、生态创新手段、生态创新绩效四个子模块,每个模块由四个要素构成。

3 生态创新价值创造的路径要素关联

3.1 路径模块及要素构成

(1)生态创新投入。生态创新的成功实践不仅依靠具有生态属性技术的支撑,也需要人、财、物等一般创新资源到环境战略、意识、环境管理经验等特异性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企业与外部网络在资源互补、知识转移、合作、沟通关系的形成以及企业对内对外协调环境与经济目标的能力也是实施生态创新的必要条件。

(2)生态创新模式。生态工艺创新是通过改造现有流程、系统或者加入新的工艺来最小化环境影响的生产活动;生态产品创新是通过降低生产和使用期内的环境污染、有害物质和能源的使用,提高最终处置时的可回收性来实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最低环境影响的产品开发活动;生态组织创新是通过改进或者变革管理过程以及组织模式来达到环境理念在组织惯例、制度、文化上的根植;生态市场创新则是解决绿色需求、开拓新市场或者对现有产品的生态特性的强化来达到增加销售额、提升企业绿色形象的目的。

(3)价值创造手段。自波特提出竞争优势理论以来,总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在竞争力获取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而随着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对管理的强调,企业通过制度管理获得的价值也逐步被挖掘。此外,环境绩效信息因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未纳入顾客的消费者决策而制约了绿色市场接受度,这就需要在市场创新层面强化品牌和营销能力。因此,将生态创新手段归结为生态效率、生态差异化、生态制度化、生态营销。

(4)生态创新绩效。创新绩效主要是反映生态创新带来技术成果在专利、论文、获奖、新产品份额上的增加;环境绩效是对原材料和能源投入的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的减少、毒害性降低等环境改善程度的衡量;经济绩效既包括利润率和资产回报率等直接经济效益,也隐含企业形象、满意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回报;可持续竞争绩效则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的综合指标。

3.2 要素的关联机制

生态创新价值创造路径上的要素的交互作用不仅影响企业生态创新的倾向与模式,也决定了价值创造的广度和深度。以下遵循路径的时间维,逐步分析路径子结构要素的关联机制(见图2)。

3.2.1 生态创新投入与生态创新模式

生态工艺创新作为以技术为导向的流程优化,在强调资源生产率、减排降污技术开发的同时,也要求资源上的配合、外部研发网络的关系管理以及协调生产效率与环境目标的能力;生态产品创新在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目标下,除了技术和资源的投入,更强调对于外部商业网络(供应商、分包商、零售商、渠道商和回收再利用商)在产品价值链上的关系治理,以及协调产品质量与环境目标的能力;生态组织创新承担着环境绩效改善的制度依托,一方面依赖于对培训、教育、体系认证的资源调度,一方面也借助外部社会网络(政府、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中介机构)的对话沟通以及协调制度建设与环境目标的能力;生态市场创新的市场导向则不仅需要管理层感知市场绿色机会并成功进行商业化推广经验的环境战略资源,也需要配合与终端客户的关系治理以及协调市场营销与环境目标的能力。

3.2.2 生态创新模式与价值创造手段

由于技术、资源、关系、能力上的非均衡,各生态创新模式也会依据自身战略定位选取差异化的价值创造手段。生态工艺创新是基于环保法规的响应,主要是通过降低负的环境影响、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循环利用工艺来达到提高生态效率的目的;生态产品创新给消费者带来使用阶段中的能耗降低,废弃和循环再利用阶段中处理价值提高的直接效应感知,有利于形成生态差异化优势;生态组织创新不仅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保障了生态工艺创新和生态产品创新在组织惯例、程序、机制、系统上的变革,也通过绿色文化体系的培育保障了企业内部的价值协同和外部的利益协同,因此形成了价值创造上的制度保障;生态市场创新则需要通过生态营销促进生态属性信息的传递、培养消费者环境意识、树立企业的生态友好形象,从而满足并创造绿色需求。

3.2.3 价值创造手段与生态创新绩效

生态效率提升一方面催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这通过环境专利的转让或者商业化获得创新绩效,另一方面因污染防治以及资源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而带来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生态差异化不但带来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降低的环境绩效,也会因“先发者优势”获得高额的市场回报和绿色形象的塑造而提高经济绩效和竞争绩效;生态制度化不仅通过降低组织行政成本、提高员工满意度和高管资源承诺度而带来资产回报率提高的经济绩效,也通过构建企业、社会、生态利益统一的长期战略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竞争绩效;生态营销则通过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实现成本有效性和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和可持续竞争绩效。

3.2.4 生态创新绩效与生态创新投入

生态创新的价值创造路径结构是一个闭合式系统,即创新绩效会对创新投入存在反馈和影响。这种回馈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创新绩效决定着再次生态创新时的技术制度,这包含技术的搜索轨迹、相容性和成熟性以及技术应用上的可得性、可靠性、工艺灵活性;生态绩效决定了技术在环境层面的约束和可能性;经济绩效的提升又进一步转化为投入于生态创新的技术、资源和关系的开发维护;可持续竞争绩效影响着企业持续投入技术研发的意愿、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强化以及不断协调经济与环境目标的倾向与能力。

4 结语

生态创新作为我国经济模式生态化转型和综合国家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路径,其价值创造的路径识别和要素关联的梳理明晰可以对企业的自主绿色化转型产生激励和参考。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创新的目标、过程、结果提出了系统的内涵界定,并将其典型特征归纳为投入复杂性、模式多样化、手段多维化和目标多重性。同时,提炼出涵盖投入、模式、手段、绩效的价值创造路径子结构,阐释了各子结构的要素构成,并从时间维梳理了各层子结构之间要素的关联表征。未来研究可以从三方面对本文架构进行拓展:在生态创新的前置研究中,可以从技术、资源、关系、能力角度提炼企业在不同创新类型、产业或者规模下的具体驱动或者障碍因素;在生态创新的后果研究中,将创新手段概化为可操作化的实证变量,进行生态创新效益获得的中介机制探索;在企业生态创新绩效的整体评估中,可以依据此框架构建具体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Cheng C.C.J.,Yang C.-l.,Sheu C. The Link between Eco-innov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a Taiwanese Industry Context[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64)

2 Przychodzen J. & Przychodzen W.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Publicly Traded Companies in Poland and Hungar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90)

3 Ghisetti C.,Rennings K.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 and Profitability: how Does it Pay to be Green——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German Innovation Surve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4(75)

4 李怡娜,叶飞.制度压力、绿色环保创新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12)

5 蔡乌赶,周小亮.企业生态创新驱动、整合能力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3(1)

6 彭雪蓉,魏江.生态创新资源获取与组织绩效——来自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5)

7 彭雪蓉,刘洋,赵立龙.企业生态创新的研究脉络、内涵澄清与测量[J].生态学报,2014(22)

(责任编辑 何 丽)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