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基于调查统计的环保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2-06-09

文/李宝娟 王政 王妍 莫杏梅

摘要:随着当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环保产业能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环保产品和服务,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本文在1993年、2000年、2004年和2011年四次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状况三个方面分析了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指出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而临的四大问题,并建议应在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环保产业的良性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环保产业:调查统计:污染治理;环保产品:环保服务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问题频发。环保产业涵盖了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污染治理以及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是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第32号)中提出,环保产业将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这将为环保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产业规模

据第四次全国环保及相关产业调查,2011年,我国环保相关产业全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年营业收入在200万元以上的从业单位共23820个。从业单位以企业为主,企业数量约占单位总数的86.2%。企业构成中,内资企业占92.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2.6%和4.5%。专业单位和兼业单位数量分别占53.1%和46.9%。固定资产在1500万元以下的小型规模经济单位占63.8%;1500万~5000万元的中型规模经济单位占19.3%;5000万~10000万元大型规模经济单位占7.2%;1亿元以上的超大型经济规模单位占9.7%。

从业人员中,企业从业人员307.7万人,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从业人员11.8万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原值约37200亿元,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6427.6亿元。年收入总额30752.5亿元,实现利润2777.2亿元,进出口合同总额333.8亿美元。

1993年以来我国环保相关产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1993年至2011年的18年间,我国环保相关产业的总体规模增长较快,从业人数增长了69. 8%,从业单位数量增长了1.75倍,营业收入总额增长了97.7倍,出口合同额增长了1075.8倍。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国环保相关产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000年至2011年的11年间,营业收入总额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0.2%。营业收入总额占同期GDP的比重由1993年的0.9%上升至2011年的6.5%。长期以来,我国环保相关产,业一直保持着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高速发展。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的总体结构。2011年,我国环保相关产业各领域构成见表2和图2。

由表2可以看出,2011年我国环保相关产业四大领域中,环保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服务两领域从业单位的数量之和占到单位总数的半数以上,但从业人数之和占人员总数的比重不足30%,营业收入额占产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仅为12.1%。二领域的利润率均达10%以上,高于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产品生产领域1.2~4个百分点,且高于同期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8.4%)和第三产业的平均利润率(8%)。图2则表明,“十一五”以来,随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关政策措施的推进和落实,近期我国环保相关产业构成中,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产品发展势头迅猛,占据了环保相关产业的绝大部分份额。

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由表3可知环保产品生产以气、水、固三类污染治理产品为主,三类产品收入之和占环保产品收入总额近90%。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品及资源循环利用生产设备的利润率均高于行业平均利润水平,水、气和噪声治理产品的利润率低于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

环境保护服务以污染治理及环保设施运行服务和环境工程建设服务为主,两类服务收入之和占环境保护服务收入总额的73.8%。环境保护服务具有较高的利润率(15.1%),相比污染治理及环保设施运行服务、环境工程建设服务拥有更好的投资收益。

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产以产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品为主,两类产品销售收入之和占资源循环利用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91.8%。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利润率较高(13.0%),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利润率最低(仅3.6%)。

环境友好产品生产以环境标志产品和节能产品为主,两类产品的销售收入之和占环境友好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91.3%。其中,环境标志产品的销售收入占环境友好产品销售收人的76.6%。有机产品的利润率高达14.0%,其次为环境标志产品和节水产品、节能产品的利润水平较低。

第三,区域分布。2011年调查数.据显示,江苏、上海、广东、吉林、浙江、北京、湖北、辽宁、山东、安徽10省环保相关产业年收人总额均达1000亿元以上,其收入之和占全国环保相关产业收入总额的72.4%,其中江苏、上海、广东、吉林、浙江5省环保相关产业收入之和约占全国环保相关产业收入总额的50%。环保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服务二领域营业收入之和超100亿元的地区及分布见图3。

数据反映出我国环保产业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东部沿海、沿长江及中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较快,人口集中,工业密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污染程度较高,环境管理要求也较为严格,其环保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较大,同时较强的经济实力推动了环境污染治理,也带动了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环保产业发展仍较为迟缓。

技术状况

2011年调查,共涉及环保产品427类5827项,产品型号218.3万个,覆盖了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各个领域。有1815个单位开展了环保技术的研发及引进活动,研发经费投入113.2亿元,其中,单位自有资金投入33.1亿元,占总额的78.7%;;获得政府资金支持4.4亿元,占总额的10.4%金;融机构贷款3.7亿元,占总额的8.7%。经研发形成新产品销售产值1120.3亿元,实现新产品出口创汇1.9亿美元。自行研发项目2338项,其中57%为原始创新,23%为集成创新,20%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14%的项目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33%的项目进入生产性实验阶段,53%的项目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获得专利1.3万余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约占54%,发明专利约占21%,外观设计专利约占25%。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专利技术数量分别为5788项、4365项、1179项,三类之和占专利总数的66%。

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产业整体规模扩增较快,但产业结构失衡,核心产业所占比例低,污染防治领域潜在市场亟待进一步释放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近年来我国环保相关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同时,产业内部结构存在明显失衡。其中,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直接支撑的环保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服务领域经济规模占产业总体比重偏低,与污染防治产业对于污染减排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核心作用无法匹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广义的环保产业外延宽泛,涵盖内容庞杂。从宏观范畴看,在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前提下,资源的高效和综合利用,工业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清洁化,涉及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资源处理处置,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绿色、洁净或低碳、生态产品,均列入环保产业范畴,涉及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与国民经济各行业存在广泛交叉和高度重叠。从微观层面看,提高环境功能的产品和污染防治产品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者使用功能和其本身的环境效能一致,通常用途广泛,市场容量和经济规模巨大:后者使用功能通常和环境效能不完全一致,用途较为单一,市场容量和经济规模有限。二是当前污染防治的有效市场容量有限,环保产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大,而现实驱动不足。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和政策依赖性行业。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及执法监管是决定其市场容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已为数不少,但执行力缺乏,监管不到位,导致排污者缺乏治污积极性。同时,相关规划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不足。表现为规划目标的确立缺乏与环保产业支撑度的衔接,未给产业预留出准备和发展时间,导致规划目标与环保产业供给能力脱节。

产业效益不断提升,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限

从2011年调查结果看,我国环保相关产业行业平均利润水平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水平,与1993年、2000年、2004年相比,产业的人均收入、人均利润大幅增长,带动的就业人数显著提升。但由于环保相关产业广泛分布于国民经济96个行业中的80个行业,环境友好产品生产等诸多生产经营活动与国民经济各行业高度融合,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大多已体现在传统行业之中。考察作为环保产业核心的环保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则更具实际意义。稍显遗憾的是,尽管2011年我国环保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服务营业收入占同期GDP的比重比2004年翻了一番,但二领域的实际占比分别仅为0.42%和0.36%,二领域的比重之和仍不足0.8%,从业人数之和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例仅为0.05%。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集中度逐步提升,但散而弱的状况仍未根本转变

一是重点领域产业密集,环境保护服务业发展迅速。“十一五”以来,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等排放标准收严,各重点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陆续颁布实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电厂脱硫等领域特许经营政策的推行,及脱硫电价补贴等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有效引导重点领域环保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污染减排和环境管理目标的深化,环保产业的重心从只重工程建设逐步转向治污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由此带动了以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二是空间集聚分布鲜明,企业规模逐步攀升,大型骨干企业迅速成长。我国环保相关产业呈现出东一中一西由强渐弱的特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环保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3.1%、27.4%和9.5%。在环保产品生产和服务领域,涌现出营业收入额超10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约50家。

尽管如此,我国环保产业“散而弱”的现象依然存在。一是具有较强技术经济实力和较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大型龙头骨干企业数量仍偏少,中小型经济规模单位数量占比高达83.1%;二是一些小型企业存在短视行为,只重眼前经济利益,无长远发展定位,重市场、轻技术,盲目跟风,恶性竞争,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三是产业链间各环节缺乏协调配合,技术重复引进现象普遍,产品设备的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水平低,企业间技术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

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但产业整体竞争实力仍不强

近年来,我国环保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但在烟气脱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垃圾资源化、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或核心材料设备仍主要依赖进口,缺乏自有原创的关键核心技术,未建立完善的环保企业研发体系,研发投入比例低,产、学、研脱节问题依然存在,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困难。

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产业要实现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发挥好政府、企业、社会力量三者的作用,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协调、有序配合的有机整体,对环保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充分发挥政府的龙头导向作用,科学引导产业需求,释放产业市场

一是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营造环保产业市场。继《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发布后,进一步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化学品环境管理、核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排污许可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环保责任,收严环保标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的环境保护制度的要求,根据实现环保目标的需要和经济技术可行性,逐步提高现行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控制要求,适时扩大污染物监控范围、收紧排放标准;加大环境执法、环境监管执行力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与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配套制度,加强联合执法、综合执法,加大对污染企业行政处罚、民事赔偿以及刑事处罚等的处罚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决以及公益诉讼等环境损害的救济途径。

二是强化规划政策引导,指导环保产业发展。建议配套制定国家环境保护中远期规划,建立健全环保相关产业需求预告制度,为环保产业的优化、调整和升级预留时间,逐步提升环保产业的供给能力和技术水平;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在发布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同步制定配套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中应进一步明确环保产业的发展目标、结构布局以及战略要点。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过程中提前预告,推进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管理的重点任务,以及公共环境基础设施、限期治理等环保要求和投资要点,为引导环保产业提供有效支撑。

三是加强环保产业市场监管,建设竞争有序的产业市场环境。凭借有力的环保设施监管手段,强化政府部门对于环保产业的市场监管。努力实现环保设施全过程管理,审查环保设施建设内容的落实与使用情况。把逐步建立环境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制度纳入政府市场监管的范畴,重点监理治污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重点查处建而不用、时开时停等逃避监管行为。

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环境自觉性,营造环保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积极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完善和实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责任报告制度,强化排污者的治污责任,鼓励工业企业加大生产工艺的绿色化、清洁化改造和环保技术应用。二是在加大政府环境投资力度的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业及民间资本对环保领域的投资,以政府投资带动企业及社会投资,既可有效弥补政府资金有限的不足,又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增强企业和社会承担环境治理的责任。三是进一步推动环保企业充分发挥环境治理的主体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资本运营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守法诚信经营,自觉成为环保投资、环境科技创新以及环保科技推广应用的主体,积极开发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所急需的污染治理及预防、清洁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产品,努力发展和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竞争力,争当引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调动社会力量,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组织管理格局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政府购买环境公共服务。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的要求,在制定环境和环保产业相关政策、规划,提供环境公共信息服务、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开展行业调查与评估、评价、鉴定、检测、认定服务,进行先进环保技术的推广、交流,促进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更多地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进一步提高环境领域的公众参与度,以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对排污企业和治污设施的公众监督、举报、投诉机制,构建由政府、企业、行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环境监督体系,形成让排污者不敢违法、不能违法、违法必究的社会氛围。

主要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秦鹏,罗诚.环保产业发展的制度困境及规范建构[J].环境保护,2013 (21):22-25.

[2]吕超群.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模式讨论[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0.

[3]袁明鹏,万君康,关于我国环保产业的定义及发展对策的思考[J].中国环保产业,2002 (Z1):42-44.

(李宝娟系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信息部主任、高级工程师;王政、王妍、莫杏梅,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