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环境治理攻坚战的战略和路径选择

2022-06-09

文 潘家华

摘要 向污染宣战,改善环境质量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也是近两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重点。文章分析了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关键在于攻坚的战略和路径选择,而当前我国攻坚战的战略取向,必须要从被动转向主动,从数景转向质量,从增量转向存量,从外延转向内涵,从行政管理转向全社会治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环境治理;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旗帜鲜明地向雾霾宣战。2015年,总理进一步运筹帷幄,布署打好环境治理的攻坚战。能否打赢,以多快的速度打赢,关键在于攻坚的战略和路径选择。攻坚的战略取向,必须要从被动转向主动,从数量转向质量,从增量转向存量,从外延转向内涵,从管理转向治理。

从被动治理转向主动攻坚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轨迹表明,污染治理有一个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从被动转向主动治理的过程。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初期和快速增长时期,人们为了金山银山而毁掉绿水清山,“有水快流”,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只有在污染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生命威胁时,环保才被动应战。此阶段的战略取向是被动防守,灭火减灾。有求才应,旨在灭“火”。主动攻坚,首先是主动出击,手持放大镜、望远镜,发现目标,锁定并消灭目标,而不是等受害者找上门,投诉举报受理而后出击。二是全面出击,防患于未然管控全过程,治理在终端,而不是被动地等到事故酿成,再花巨资治理。例如环境应急,不是等待发生以后再行动,而是设防布控,随时待命。又如水体污染,不是等到已成为劣V类水再行治理,而是不让水体步步退化,要步步为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是人人出击。在被动状态下,只有污染受害人申诉,政府的环保职能部门应对;在主动状态下,政府、受害人、公众、企业形成一股合力,联手攻坚。企业之所以主动参与,是因为环境治理是商机,是责任,是形象。

从数量管理到质量管控

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污染排放管控,统计、监测、治理,重数量。例如排放废水多少吨,固体废弃物处理多少吨,单位生产总值排放量是否达标,而对一些重要环境质量参数,例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浓度,甚至都没有纳入监测范围。如果数量管控再严格,再精准,而环境质量没有得到管控,只能说明数量管控是无效的、虚伪的。污染物排放可以虚报、漏报、作伪、偷排,但环境质量是实在的。这一攻坚取向之所以成为必然,是因为环境质量是根本所在,是治理的要害所在。只要环境质量能够符合人们的健康需求,只要青山在,绿水流,实在没有必要去看数量控制得如何。当然,数量控制是抓手,但问题在于,“抓手”容易成为“寻租”的工具,滋生腐败。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应该通过行政命令实施数量行为的具体管控,而应由企业自行决定排放数量,是自己处理,还是第三方处理,政府只是那只看得见的手,实施严格的环境质量监控。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管控数量标准实现达标排放,环境质量都超标的情况。例如汽车,所有的汽车都符合国Ⅳ或国V标准,但汽车数量的增加远超过提升标准带来的减排。这就需要根据环境质量,而不是汽车燃油排放标准来进行汽车数量的管理。

从减少增量到消除存量的攻坚

经济规模的扩大在技术水平保持不变时,必然增加污染物排放量。为了减少排放量,需要使用新技术,改造旧技术,使得同样的经济产出,排放量有所减少,或者即使排放相同,但通过终端处理,例如污水处理和脱硫,降低排放到自然环境的污染物。我国长期以来使用的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物耗、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等目标,均为增量控制。由于污染物排放增量的减缓,在经济快速增长情况下,环境恶化的状态可以得到弱化,但环境污染物的存量却在不断累积、增加。例如太湖水体,20世纪80年代污水直排,数年间,一湖清水受到污染,环境容量消耗殆尽;90年代进行污水处理,污水浓度有所降低,但数量有增无减,湖水污染加剧;进入21世纪,严格标准,污水增量进一步降低,但存量有增无减,水质恶化速度得到遏制,但恶化在总体上并没有得到逆转。到了“十二五”时期,人们认识到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于是花大力气,投入大量资金,排湖废水COD浓度降到与环境本底接近,因而排污增量近零;更重要的是整治存量,清淤除污,种植水草,使污染物存量得以不断减少。笼罩全国几乎所有经济发达地区的雾霾,也是经过脱硫、脱硝、除尘等大幅减少排放增量的情况下,还要不断降低大气中的污染物存量,这就要求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要低于大气的自净容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减少存量污染物,从根本上逆转污染态势,是一场攻坚的硬仗。

从外延手段到内涵提升

污染物排放控制,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终端,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投入,应该说,硬件设施都基本到位了,但污染却变得严重,似乎防不胜防。必须承认,技术设施的投入是必要的、有效的,但并不意味着有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基础设施,我们就可以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了。首先,必须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污水处理厂建好后“晒太阳”,脱硫脱硝设备只是摆设,外延手段再多、再先进也无济于事。其次,即使这些设备全部正常运行,也要看到技术的反弹效应,即单位产量污染物下降但问题增加,和技术的“天花板效应”,即在污染物去除率达到一定百分比后,进一步去除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呈非线性增加。这也就意味着还必须寻求技术手段以外的东西,来保障技术的有效实施和弥补技术的缺陷,也就是污染控制外延手段的内涵提升。然而,内涵提升触及到利益,例如直辖市、省会城市等,行政权力所在地垄断了大量的优质教育、卫生和文化资源,造成特大城市无序扩张,技术手段已经难以解决问题,只能“疏解”。京津冀协同治霾,疏解的呼声不可谓不高,但难度和阻力超乎想象。由此可见,从外延投入到内涵提升,是环境治理的一场必须的、艰难的攻坚战。

从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向全社会参与治理的转型

打好环境治理的攻坚战需要运筹帷幄,调动力量,仅靠政府的行政命令单枪匹马是难以决胜千里之外的。因而,从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向全社会参与治理的转型,本身就是一场攻坚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的前提和保障。政府的监测网站再密,环境执法人员再多,也不可能遍布每一个角落。抓大而放小固然重要,但积小成多的污染源泉就得不到有效监管。2015年1月实施的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赋予了公民和公民社团组织更多的权益。对于社会的每一分子,是一种权益,更是一份责任和义务。绿色、理性消费、垃圾减量化、垃圾分类,不随地丢弃垃圾,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责任,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不仅有损公民权益,而且也替代不了公民责任。单一的强势政府管控,极易造成“戴红顶子挣黑钱”的情况,从命令管制到参与式治理的转型,也是阳光行政反腐防腐的利器。政府从市场运行的参与、干预中抽身出来,让市场在环境治理的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提高效率,保障效果。从计划到市场,从集权垄断到简政放权、放弃既得利益,改革步入深水区、阻力大、风险高,必须全力攻坚。

我国经济正在从超常的快速增长进入适度理性增长的正常态,社会的物质财富积累和人们的环境意识都有了大幅提升,为打好、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提供了良好的战略基础和有利条件。正确的策略和路径选择,可以有效减少攻坚的代价,加速攻坚的胜利。

主要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5 3 15.http://finance. ifeng. com/a/20150317/13559198_0. shtml.

[2]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答记者问实录[EB/OI,]. 2015-3-7. ht tp://news. qq. com/a/20150307/031944. htm.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连接

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梳理( 2013.3-2015.3)

新一届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的发展,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截至目前,本届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法规。在2015年“两会”召开之际,本刊整理了环境法治建设、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环境监管五个方面的部分绿色政策法规(文中时间均为政策法规颁布时间),供读者参考。

法治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而环境保护离不开法治建设的保障,史上最严《环保法》的颁布实施为执法者斩污治霾提供了有力武器,配套的按日计罚等四项办法有效保证新《环保法》落地生根,细化的环境司法解释为公益诉讼保驾护航。

201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4年1 1月《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

2014年12月《关于贯彻实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通知》

2014年12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

2014年12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

2014年12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

2014年12月《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污染防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表明政府对污染防治的坚定决心。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在大气、水、土壤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奋力实现天蓝、水清、地绿。

2013年5月《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13年5月《钢铁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13年5月《硫酸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13年5月《挥发性有机物( 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13年9月《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2013年9月《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2013年1 1月《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2014年12月《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的指导意见》

2015年1月《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

节能减排: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到“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时强调,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

2013年5月《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

2013年8月《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2013年10月《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2014年7月《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2014年8月《新生产机动车环保达标监管工作方案》

2014年9月《京津冀公交等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方案》

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2014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生态红线试点,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的划定为美丽中国的建设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将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3年3月《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

2013年8月《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2013年11月《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

2013年12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

2014年2月《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一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

2014年7月《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的通知》

2014年8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节水工作的通知》

2014年9月《关于印发<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环境监管:2014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将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纳入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碳汇交易、资源税的推进开启了市场化环境监管新模式,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营造出公开透明的环境监管新氛围。

2013年1月《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3年7月《关于加强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

2013年9月《关于当前环境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 3年11月《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4年1月《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2014年4月《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4年5月《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

2014年8月《关于开展污染场地环境监管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 4年8月《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指导意见》

2014年9月《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4年10月《关于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的通知》

2014年12月《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

2015年1月《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