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生态文化的相关理论分

2022-06-09

杨平

(中共娄底市委党校,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主席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讨论生态文明问题,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高度重视生态文化的培育。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生态文化;科学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235-04

收稿日期:2015-01-18

作者简介:杨平(1965-),女,湖南新化人,副教授,科技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主席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讨论生态文明问题,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严峻形势,必须要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中,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本文探讨生态文化的相关理论及其特征。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文化思想的阐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描述未来理想社会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化的概念,但在他们的著作中蕴涵着深刻而丰富的生态文化思想。“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形成了生态实践观,他们从大自然系统及其演进的过程中来认识把握劳动实践。提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3]在生产中,马克思提出,应使“生产废料再转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使“这些废料本身才重新成为贸易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4]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消费观,其中蕴含着循环经济、循环消费的生态文化思想。马克思认为上层建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直接的影响,提出“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5]提倡建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化社会制度,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制度观。

二、生态文化的概念

生态文化概念的提出始于近代,来源于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他指出,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生物圈并对之进行过多的榨取,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的生活基础。他由此得出结论: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只有进行文化性质的革命,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转向或文化本质的革命,必然形成一种新形式的文化即“生态文化[1]。”生态文化概念自20世纪末诞生以来,随着近年来对该领域研究和探讨的不断深入,繁荣发展生态文化逐渐成为一项崭新的课题,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生态文化是21世纪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伦理智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有望成为未来文化的主流。面向新世纪,文化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与融合、文明的碰撞与交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只有繁荣我们的文化,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而生态文化与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因此,繁荣发展我国生态文化是中化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学术界普遍认为,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节制的利用和在更高水平上的改造自然)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能力水平、制度等意识形态,以及在这种意识形态指导下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此种定义下的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含义相当。狭义的生态文化是指广义概念中除去物质产品以外的思想意识[6]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人生、生态社会等等。简言之,生态文化就是一切有关生态的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拥有和谐的生态文化是生产力发达、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生活文明、社会繁荣的标志。[7]我国的生态文化,从其特有性质来看,它是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文化;从其具体形态来看,它是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从其作用形式来看,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价值引导和智力支持等等。立足我国国情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从农业劳作的辛苦贫困中脱离出来,从文化生活资料极端匮乏的过去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现在,人民积压内心的物质欲望迅速膨胀,开始追求经济效益,从而疯狂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于是,当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种种矛盾日益凸显的时侯,人们的生态意识水平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当世界各国都在构建本国的生态文化体系时,我国生态文化思想也受到巨大影响。大多数学者通过翻译和介绍西方环境保护的著作、对人们进行生态文化教育。

三、生态文化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化的科学内涵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精神层面,或者说在价值观层面,它要求人们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抛弃人与自然割裂、对立的思维方式,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相促进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模式,培育和提倡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生态科技意识,抱着尊重自然的态度。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纳西族先民天然地把“人与自然是兄弟”的理念变为行动的准则,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挥到极致。强调人对自然的情感,正是纳西族生态文化的精髓,构成了独特的以精神世界为依托的纳西族生态文化观。在当代世界人类生产发展普遍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的形势下,纳西族生态文化中蕴涵的这种生态理念,更彰显出新的生命力和价值,实为不可多得的思想源泉。

在物质层面,即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它要求人们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结合的原则,努力走无污染、零排放、节约、高效的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绿色、环保、高效的高新科技产业;绿色人居,生态休闲产业,无污染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等等;大力提倡节约的生活方式和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利用的权利,更有保护的义务,而无论是利用还是保护,都必须以充分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在利用自然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需要,为它们留下一份宝贵的不遭污染和破坏的遗产。因此,人类要善待自然、善待其他物种,以互利互惠的观念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和睦、平等、协调发展的新型关系。人类必须在研究资源再生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的基础上,保持与自然协调发展。[8]

在行为规范层面,倡导绿色发展、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政治,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呼应、相协同、相联系,形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并适应于当代环境问题的具体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北魏《齐民要术》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这就是说,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生产,就能事半功倍,违反自然规律,必然劳而无获。南宋哲学家朱熹提出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就是利用自然资源必须符合时令,必须要有节制,不能采取掠夺式的行为。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在繁荣发展我国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把握和利用,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社会生产和建设。

在制度层面,要求人们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变革,建立和完善社会制度与规范,按照公正、平等的原则,建立新的人类社会共同体,以及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生态文化要求人们尽快改变传统社会那些自发的两极分化机制与自发地破坏环境的机制,使公正和平等原则制度化,环境和生态保护制度化,使社会具有自觉的保护所有公民利益的机制,具有自觉的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机制,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纳西族民间存在很多禁忌,以示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如,水源之地不得杀牲,不得丢弃死禽死畜,不得挖土取石,不得伤害鱼、蛙、蛇类,不得搞其他污染,如洗衣裤之类。山间不得滥搞毁林开荒。特别是立夏一过不得在山上砍树,整个夏季不得砍一棵树木;狩猎中,不得乱捕野生动物。特别是立夏一过就严禁打猎,整个夏季不得伤害一只禽兽等等。从上述禁忌中不难看出,纳西先民拥有的对自然的特殊认识,也是极其符合科学原则的。这些禁忌的内容很多已简化为谚语的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老少皆知。纳西族谚语说:“树根涵水,草根固土。”“砍一棵,伤一片。”“田里的青苗不兴踩,树上的青果不兴摘”。“独鱼老鱼不下锅。”等等。这些谚语对保护纳西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具有导向和教育的功能。

四、生态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生态文化具有和谐性。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走向人与自然共存并和谐发展的文化。“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核心观点。所谓“和实生物”、“和而不同”、“和为贵”,都是强调和谐的重要性。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把天地万物看成是一个整体,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了“万物与我齐一”顺应自然生活的价值追求。美国学者科莫涅尔认为,“一切事物与一切事物有关是生态学最重要的规律,生态学研究一切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生态文化的出现以生态关系存在论为哲学根基,认为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有思维、有精神的活的系统,它们是动态的不可分割的。人类只有在“人—社会—自然”这个复合生态系统中准确定位自己,才能做到既为自身而存在,也为生态系统的整体完善和健康发展而存在。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的真善美文化。如“在蒙古国长调民歌集《十三个阿尔泰》中分为十三个阿尔泰森林、十三个阿尔泰草原、十三个阿尔泰山丘、十三个阿尔泰江河、十三个阿尔泰泉水、十三个阿尔泰野兽、十三个阿尔泰鸟类等。”[9]蒙古长调民歌体现了蒙古族与草原的和谐共存的愿望。蒙古长调民歌兴盛不衰的地区往往是草原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生态文化存在的意义在于,它以和谐为价值基础,为人类的和谐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精神支持。坚决反对《吕氏春秋》的“竭泽而渔”,影视作品《拯救黄河》、《人与自然》,长篇小说《守望家园》,生态报告文学集《遥远的虎啸》等都在呼吁人们应坚持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生存和发展,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生态文化具有广泛性。生态文化是一种广泛包容的文化,涉及人、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生态、经济、社会、精神的各个方面,以及历史、现代、未来发展的各个环节。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广大民众积极投入到这一伟大事业中。一方面,全民积极参与发展生态生产力和生态化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消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和最大化。另一方面,全民义务植树、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西部大开发以生态建设为根本等等都充分显示生态文化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此外,几十个城市正在建设生态城市,有的还在建设生态省、绿色强省,更多的城市都在建设园林城市。目前,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健康消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人民群众的消费逐步倾向于绿色化等都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加入生态文明的建设队伍中去。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漫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不断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构建生态文化应坚持“扎根群众才能枝繁叶茂”的道理。任何时候都应始终根植于群众之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构建生态文化是为了群众,构建生态文化要依靠人民。生态文化的构建可以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创造出更适合人类和与其他生物共存的生活方式。人们投身于生态文化建设中,逐渐养成绿色消费的习惯,建设生态企业、生态旅游等成为一种时尚,这些都为构建生态文化提供基础的养分。

(三)生态文化具有多样性

由于地球表面气候差异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因而导致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这就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此外,地球上各个区域、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而且即使人类具有统一的文化发展史,但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一个特定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人和自然的关系即人的生活条件就会不同,这些都决定了生态文化具有多样性。如,蒙古的生态文化主要是以蒙古族对牧民与草原关系的游牧生态文化,汉族古代典籍中体现的是农业生态文化,一些南方少数民族习俗中体现的是林区生态文化。以日本为例,日本生态文化类型:森林文化、园林文化、富士山文化、樱花文化、校园生态文化、宗教生态文化、抽象造景文化、扇子文化、道桥生态文化等等。又如,樱花文化。日本是一个爱花的民族,到处“百花缭乱”、“四季如画”。郊野赏花已成为日本民间重要活动。日本民族酷爱樱花,春季无处不见盛开的樱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国民对樱花极为喜爱,不管是鲜花怒放的季节,还是花谢凋零之时,甚至落花流水、风流不在时节,无时无处不在赞美樱花。揭示日本人的樱花情结、樱花文化内涵和社会学意义,为中国选定国花和培养国花文化意识可以提供借鉴。“生态文化具有多样性”这一特征决定生态文化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特别需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搞一刀切。

(四)生态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

不同地域的自然生态系统存在差异性,自然产生带有区域环境特色的思想意识,创造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云南纳西族先民依据其生存环境,创造出内容丰富、独具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纳西族生态文化是纳西族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构成的统一体,是维护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文化体系。纳西族生态文化内涵丰富,其优秀而独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兄弟的生态文化观;民间禁忌和乡规民约相结合的生态保护体系;纳西族生态文化蕴涵的美学价值。”这三个方面。纳西族生态文化深蕴着纳西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纳西人是天生的审美高手,说他们是大自然的欣赏者与美的创造者一点也不过分。”走到纳西族地区,一幅“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呈现在人们眼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交相辉映,自得其乐,极具美学意韵,体现出纳西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美学观念。纳西族生态文化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美。生态文化既有深刻的民族历史文化渊源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思潮。生态文化是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升华,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孔子提倡“天命论”,认为自然-----天命是不可抗拒的;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回归自然;庄子主张“不以心损道,无以人灭天”,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孟子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总之,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把天地万物看成是一个整体,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了顺应自然生活的价值追求。在当今中国,生态文化的理念已经影响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渗透到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中,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文化思潮。

(五)生态文化具有传承性

人类为了繁衍和生存,老一代把自己积累的对自然的认知和对自然的实践与技能传授给新一代。生态文化一旦产生,人们便相互学习、仿效、传授、约定俗称,人相袭,代相传,有着较强的传承性。早在先秦时,各种典籍即有有关生态文化的内容,《礼记·月令》及载有“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我国生态文化继承了中西方诸多的理论思想和精华,也必将继续把适合时代发展趋势的生态文化传承下去。首先,我国生态文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辩证地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目前已形成的生态文化已摆正了人在自然的位置----“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也“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0]其次,我国生态文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理论,继承了列宁有关人权、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思想,继承了毛泽东生态思想的积极部分,提倡对血亲、其他人都应该真诚相待,怀有感激之情。再次,我国生态文化吸收了传统生态伦理观的精华。中华民族儿女从未放弃过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儒家“仁爱”思想教导人们要爱护动植物;“天人合一”思想指引人们应修正并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生态伦理观;道家“道法自然”使人们懂得应遵循自然界的规律、热爱自然,“人无天不生,天地无人则不立”的道理;佛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其肯定世界万物共同的本质和价值,认为人与自然万物之间联系紧密。最后,我国生态文化汲取了西方部分先进的生态理念。近年来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西方的生物中心主义理论、生态中心主义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等进行研究,其中,深层生态学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生态文化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构建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指明了方向。我国现代生态文化建设应以马克思的生态观为指导,把社会主义的前景——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为人类最根本的生态出路;把中国古代优秀的生态文化思想和现代西方生态思想的积极成果进行有效整合,吸收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的新成分;同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有更进一步的创新,进行有效的生态实践,使社会物质生产的技术、能源形式、生产生活方式都朝着生态保护、生态协调的方向发展;使环境保护制度化,实现制度立法的生态向度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最终是为维护自然自身的内在价值和实现“人—自然—社会”的本质统一,要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认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崭新的生态文化体系。[11]

(六)生态文化具有高效性。社会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传统的发展观和社会发展模式往往只满足于已有成果的积累上,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为了物质财富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讲究高效益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之一。生态文化注重高效性,意味着崇尚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尽可能少的负面影响,获得相对多的产出和价值。通过繁荣发展生态文化,必将极大地保护自然生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显著提高自然和社会系(下转254页)(上接237页)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实现社会综合发展的高效性。[12]如,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生态文化的有效途径,可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文化消费的需要,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发展生态文化产业还可以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以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和审美情趣的新变化。生态文化产业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此外,生态文化体系的每一个分支都带动、支撑着一个实体经济的发展。比如森林文化带动森林旅游产业、花文化带动花卉产业、竹文化带动竹产业等等。而生态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产业链的形成、发展和延伸,既可以拉动国内需求,又可以增加我国的软实力,增加出口。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面对日益激化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的生态文化意识的觉醒。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价值和目标的体现,是生态文化发展的最高成果和最高表现形式。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形态,它代表了21世纪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生态文化就是这种站在时代前列、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潮流的文化形态,它代表了人类文化系统中所固有的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和时代情怀。建设生态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关系我国未来发展前途的重大事业。新时期,我们要以生态文化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乐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赵宗彪.论生态文化与建设[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0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6]周泽峰,试论繁荣发展生态文化[J].林业经济,2010,(07).

[7]和晓花,纳西族生态文化的独特价值[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8]王丽,肖燕飞,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刍议[J].广西社会科学,2009,(02).

[9]呼格吉乐图.艺术(上)音乐(蒙文)〔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36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67.

[11]庄艳,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文化探析[J].理论观察,2008,(06).

[12]杨平,生态文化浅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3,(07).

(责任编辑:王兰爽)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