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富土山脚下的机器人巨头

2022-06-09

文/张含阳

它位列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被称作“工具机界的微软”,就连好莱坞大片《终结者2018》中也出现过它的身影——设错,它就是“发那科”,全球著名的工具机用数控系统厂商、数字控制系统及机器人制造商。

在经历了10年的经济复苏后,1956年,日本的重工业突飞猛进,经济步入了腾飞期。1972年,日本发那科公司( FANUC)从富士通(Fujitsu)数控部门独立出来。正是这样的专业背景,使得发那科成为了电脑数控发展历程中的先锋,迅速成为行业内知名企业。一位银行分析师曾经表示:“一般人看来,发那科默默无闻,其实他们是‘工具机界的微软’。如果富士山爆发摧毁了发那科,全球都会停止运作。”

起初,发那科将业务重心关注于机床加工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因此,仅仅过去两年,发那科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商业化数控机便被运往牧野铣床株式会社( MaHno MillingMachine Co,Ltd),一年后又接连开发出连续路径数控以及电液脉冲马达。

在日本经济腾飞的18年(1956-1973年)中,历史见证了发那科技术和产品的迅速成长。在这期间,第一套开环数控系统、第一套线性切割数控、第一台全集成型数控、全球首台商业化分布式数控,以及数控钻相继被开发并部署,发那科因此积攒了大量的技术储备,扩展了业务范围。

1973年底,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了当时的石油危机,进而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1974年日本经济出现了衰退的迹象,经济至此开始减速。上世纪50-60年代,日本实际GDP增速年均高达9%以上。但在经济危机之后,日本GDP增速大幅放缓至70-80年代的年均4 8%的水平。

而大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影响发那科前进的脚步。那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汽车生产线中首次尝试使用机器人。凭借在机床加工控制领域逾20年的实战经验和技术积累,发那科开始为通用开发6轴机器人,时任发那科社长稻叶博士因此获得由美国数控协会颁发的第六届“约瑟夫·玛丽·雅卡尔”纪念奖。

严苛的掌门人

说起发那科的成长史,我们一定不会忽视一个对这家公司具有重要意义的人——上文提到的稻叶博士。稻叶清右卫门出生于日本茨城县,1946年从东京大学第二工学部精密工学科毕业。44岁那年,他开始创业。在此之前,稻叶博士一直是富士通的一名员工,主要负责研制电气控制机械。由于表现优异,时任富士通社长的高罗芳光希望他成立数控子公司。之前负责数控业务的富士通员工后来便成了稻叶博士创立发那科时的核心团队。1972年,发那科公司正式成立,稻叶任专务董事,后成为社长。

稻叶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苛刻(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员工)是业界闻名的。不但自己一天工作12小时以上、经常熬夜加班,就连职工也同样需要加速“运行”。为了整齐划一,他要求全体员工都必须身着黄色工作服,所有的机器人、机床、卡车等设备,甚至是厂房都漆成黄色。为了让员工时刻体会危机感,稻叶竟然要求将单位的时钟转速调快……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也许很多人不理解稻叶为何会这样做。“技术有历史,但是技术人员没有过去,只有创造”这句话他经常挂在嘴边,正是这样的信念使他坚信,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感、创造力、高效率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事实的确如此,发那科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在经过数场泡沫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格局变化之后,依然保持其超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2008年,发那科利润高达44.83%,并以全球50%、日本75%的市场份额问鼎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

鉴于强势的管理手段所带来的出色业绩,以及对全世界自动化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稻叶博士屡屡获得殊荣。在获得“约瑟夫·玛丽·雅卡尔”纪念奖之后,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 SME)于1977年也因其在美国做出的杰出贡献而嘉奖他。同年,稻叶博士被保加利亚授予“一级勋章”。1981年,他又荣获“紫绶褒章”,该奖章用于褒奖在学校、艺术领域有发明创造的人。1987年,机械工业协会( RIA)授予稻叶博士“约瑟夫·恩格尔伯格技术发展奖”,同年又荣获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颁发的“M Eugene MerchantManufacturing Medal”。

业务版图逐步扩大

在创办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发那科接连组建了一系列公司和机构,业务范围与规模逐步扩展,技术和产品线越来越丰富。

1976年,发那科与德国西门子有限公司在美国共同创建了美国GENERALNUMERIC公司。那一年,发那科股票成功上市,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紧接着,发那科又创建了美国发那科公司,机器人自此开始量产并装运。1978年,发那科与韩国华川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HwacheonMachinery Works Co,Ltd)联合组建韩国NUM ERIC公司,同年又成立了欧洲发那科公司。一年后,发那科研发出了数控6系统,该CNC系统具备一般功能和部分高级功能,并配有两种型号,适用于铣床、车床等不同应用场景。

上世纪80年代初,发那科分别在保加利亚、英国、德国成立FANUC-MACHINEX联合办公室、英国发那科有限公司、德国发那科有限公司。于此同时,发那科在数控6系统的基础上研发出两种不同的系统——数控3系统与数控9系统,他们对应不同类型的机床。3系统主要针对小型、廉价机床,它简化了6系统的部分设计,因此其体积小、成本低;而9系统是对6系统的强化,它能够针对不同场合通过软件进行调整,具备高性能与可变性。

1982年,发那科在卢森堡成立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并开设技术培训中心,同时,与美国通用汽车共同设立GMFanuc机器人公司(GMFanuc Robotics Corporation),也是在这一年,发那科研发出了交流伺服电机。

1983年,发那科与英国600GROUP PLC公司合资成立600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600FANUC ROBOTICS LIMITED)。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那科完成了全新的总公司、数控厂、注塑机工厂,以及基础研究实验室的建造,发那科的总部也从东京的日野市搬到了美丽的富士山脚下。

1984年,发那科陆续推出数控10系统、数控11系统,以及数控12系统。该系列数控大幅减少了机床及控制面板之间的电缆数,因此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生和可靠性。

1985年,发那科又推出了数控0系统,它适合小型机床使用,因此它与适用于大中型的数控10、11、12 -起组成了这一时期的全新系列产品。

1986年,发那科在公司总部兴建了中央技术中心、机器人组装工厂和生产技术实验室。同年,发那科与美国通用电气( GE)签订了谅解备忘录,成立合资公司-GE发那科自动化公司。在该合资公司中,三家运营公司相继成立,它们分别是位于美国的GE发那科(北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卢森堡的GE发那科(欧洲)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位于日本的发那科GE自动化(亚洲)有限公司。于此同时,发那科完成了数字伺服电机的研发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发那科又进行了一系列战略性建设。发那科创立了医疗中心,并举办历史艺术收藏展。而后,它将产品开发实验室从东京的日野市迁出,搬到了总部。上世纪80年代末,发那科又先后成立筑波市工厂、文化中心,以及先进自动化技术促进基金会。不难看出,除了先进的技术与强大的管理能力外,发那科开始愈发地关注入文层面的内涵。

时间来到20世纪90年代,发那科扩展的脚步越迈越大。1992年,通用发那科机器人公司重组为发那科全资控股的发那科机器人公司,以及其子公司发那科机器人北美有限公司和发那科(欧洲)有限公司。

考虑到亚洲广阔的市场,发那科这一时期将业务重点部署在这里。1992年,发那科与印度当地企业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发那科印度私人有限公司。两年后,发那科又与大同公司( TATUNG COMPANY)、GE发那科自动化公司共同出资,在中国台湾建立了大同发那科机器人公司。一年后,发那科又决定在新加坡建立发那科GE自动化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在二十一世纪来临之际,发那科的业务模式更加创新、发展领域更加广泛。2000年,发那科完成了钣金工厂和自然博物馆的建设,并将发那科印度有限公司重组为发那科的全资公司。2001年,它又完成了新的注塑机工厂的建设。两年后,发那科越南公司、“发那科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FANUCAUTOMATION”LLC)相继在越南、俄罗斯成立。那一年,智能机器人与30i系列数控正式开始了量产。

2004年,发那科的身影出现在捷克,发那科捷克有限责任公司建成立,同时发那科又在欧洲继续加大投入,先后成立发那科欧洲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和发那科智能机器(欧洲)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FANUCROBOMACHINE EUROPE SALESGmbH)。之后,GE发那科自动化欧洲股份公司又被重组,并分解成为GE发那科自动化数控欧洲股份公司、GE发那科自动化解决方案欧洲股份公司,又成立了新的发那科注塑机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FANUCROBOSHOT EUROPE GmbH)。

之后,发那科开始加速其在欧洲及美洲的战略布局。2005年,发那科完成了伺服电机与主轴马达工厂的建设,一年后,建成了全新的压铸工厂。与此同时,发那科匈牙利服务公司和发那科智能机器法国公司宣布成立,紧接着又成立了南美服务有限公司、波兰服务有限公司、北欧服务股份公司、发那科瑞士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发那科罗马有限公司。GE发那科自动化美洲有限公司更名为GE发那科智能平台有限公司,GE发那科自动化数控欧洲股份公司更名为发那科GE数控欧洲股份公司。之后,发那科FA服务有限公司、发那科机器人服务有限公司与发那科激光服务有限公司合并,成立发那科服务有限公司。

专供伺服技术的机器人专家

发那科之所以被业界称为“机器人专家”,源自其核心竞争力——伺服技术,而机器人的伺服驱动需要数控马达可靠、稳定的控制。而发那科的CNC技术能够实现自主研发,因此基于伺服、数控的基础,发那科研发机电一体化的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产品可谓易如反掌,其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搬运、焊接、装配、喷涂、码垛等各种应用场合。

发那科机器人在点焊领域的应用尤其突出。发那科开发的伺服控制软件可以控制机器人在启动和停止时的抖动。这些技术使得原来笨重粗大的机器人手臂变得更加苗条,减小了干涉范围和机器人手臂的自重,同时使机器人的加减速度更大,缩短了作业时间。

2008年,发那科成为全球第一个机器人保有量超过20万台的厂家。2013年,发那科被福布斯、路透社评为全球100强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之一,并上榜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

在中国发展势头正劲

发那科与中国的渊源起始于1992年,发那科与原机械电子工业部北京机床研究所共同创建了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5年后,发那科又成为了最早进入中国推广机器人技术的跨国公司——发那科与上海电气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2002年,发那科在浦东金桥建设了自己的厂房,拥有了近3000平方米的系统工厂。

一年后,发那科在广州、深圳、天津、武汉、大连、太原等地设立分公司,还在各地开发系统集成商、代理商等合作伙伴,以丰富自身的销售网络,逐步扩大在中国的业务规模。2008年,发那科在上海宝山购置了新厂区,占地面积达到3.8万平方米。通过项目实施,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将实现年销售收入近10亿元。

发那科全球员工总数不超过2000人,而这其中研发人员占到了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在技术领域的深耕细作造就了发那科非凡的技术实力——智能机器人在视觉和力觉方面的优势无可比拟,不但伺服马达技术先进,机器人传感技术也出类拔萃,发那科机器人产品视觉系统不仅能够感知二维的形象,还能感知三维形象。这样的技术使得发那科的机器人拥有了“视觉”。

配备视觉系统后,发那科机器人可对放在传送带随意摆放的工件进行快速识别,并使用视觉跟踪系统进行引导,灵活抓取并摆放不同角度的工件。除此之外,它还有“触觉”,在工作中,机器人若碰到人体或其他障碍物,系统会自动停止命令,减少安全隐患,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在售后方面,发那科在上海建有备件仓库,可根据客户需求及时响应,并及时调整状态;发那科通过使用独立开发的维护软件,对产品做远程诊断,快速排除故障。同时,发那科为售后服务工程师提供海外培训、安全培训等各类职业提升项目,充分提高他们的研发水平、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

在进人中国后,发那科产品在国内快速发展,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不得不说,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那科强大的研发实力、优秀的售后服务,以及先进的管理体系。

我国正抓紧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并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智能制造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切人点。而作为智能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机器人与高端数控机床无疑发展潜力巨大。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市场对于机器人存在着更大的需求。为了应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变革,除了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行业等应用较多的场合之外,发那科对其他行业的关注也在逐渐增多,各行业对机器人也都有相应的需求。在中国,发那科机器人的业绩不俗,销售额年增幅超过了30%。发那科业务的快速增长说明,其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