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Delcam:跨越“智造”山峰

2022-06-09

——访Delcam 亚太业务发展总监周汉祥先生

撰文/ 朱辉杰

2015 年5 月19 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6 月初,工信部公示了94 个2015 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

面对中国制造2025,当行业人士大谈特谈“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概念的时候,也有细心人士注意到,在众多试点示范项目中,离散制造业的数字化车间,以及制造环节的在线检测、诊断和服务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将智能制造“拉回地面”的重要落足点。高屋建瓴、鸿篇巨制下,仍然需要依托设计、制造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端点技术来支撑。在数字化车间乃至智能工厂中,CAM 系统正是不可或缺的端点技术。

CIMT2015 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Delcam 亚太业务发展总监周汉祥先生,作为长期致力于推广CAM 相关技术的资深人士,周汉祥先生对CAM技术、行业的发展趋势作何判断?如何看待这轮智能制造的发展浪潮?

记者:Delcam 正式并入Autodesk 公司已经一年有余,请您谈谈最近Delcam 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

周汉祥: 众所周知,Delcam 在2014 年成为美国Autodesk 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年多来,我们的业务一如既往地保持增长势头,除了传统的汽车、航空航天和模具等市场外,一些新兴市场的份额,如教育、制鞋和艺术品等领域,均有所突破。在全球范围,中国市场的增长率已经连续多年名列前茅了。

进入Autodesk 公司后,Delcam提高了CAM 系列产品和AutodeskCAD 系列产品的融合度,同时保持了PowerSHAPE 在CAD 造型、逆向工程领域的技术特色和优势,使得CAD前端和CAM 后端的联系更为紧密,这对于用户而言是非常好的消息。此外,通过Delcam Exchange 软件,我们能提供业界最领先、最可靠的数据转换接口,兼容更广泛的CAD 数据。

在技术研发和产品销售、服务支持方面,两家公司在汽车、模具等领域有共同的客户群,针对这些行业用户, 通过与Autodesk 市场、销售和服务团队的融合、合作,Delcam 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服务和支持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在市场推广层面,Delcam 已经开始参加Autodesk 的很多重要市场活动,比如Autodesk 的AU 大会。

记者:相信您也会关注到最近热议的“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和“工业4.0”等话题,您怎么看待这些趋势性和前沿性的话题?作为从事端点技术开发和推广的厂商,是否从诸多热点中保持一些冷思考?

周汉祥: 智能制造也好, 工业4.0 也罢,其重要的核心还是制造企业不断向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新概念并不会割裂技术发展的延续性。而且,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4.0 时代的来临,企业对设计、加工、检测和管理的融合需求更为迫切了。Delcam 是目前唯一能提供设计、加工、检测和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厂商,这是智能制造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基础。在进入Autodesk 后,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解决方案的广泛性和覆盖面,并拥有了更强的资源优势,从而更好地为制造企业服务。

实际上,CAM 技术作为工业软件的一个独特门类,拥有特定的专业属性和固定的用户群。在CAM 技术诞生、发展的几十年间,所有的制造企业都需要处理好CAD 和CAM 系统之间的“翻墙”问题,两者的无缝集成一直是用户和软件商为之不断努力的目标。如今,CAD 和CAM 等系统之间的“吸引力”,在智能制造时代进一步加强了,因此,最近几年,除了一些具备“独门秘笈”的特殊CAM软件商外,独立形态的大型CAM 软件厂商纷纷和CAD/PLM、制造和检测设备商走到了一起,这符合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发展趋势,硕果仅存的独立CAM 软件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记者:CAM 技术走到今天, 已经逐渐成熟,技术更新都是渐进式的,似乎再没什么提气的革命性变化,您认为,未来CAM 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推动力来自于哪些因素?

周汉祥:大部分技术的发展都是渐进式的,对于CAM 而言,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至关重要。未来,CAM 技术肯定会持续演进和发展、扩大,其动力来自多个方面。

第一,更先进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和工艺引入生产实践,且利用率持续提高,是推动CAM 软件应用更广泛的动力之一。例如,新的铣削加工设备、多轴加工设备和车铣复合设备等,这些设备和工艺都离不开CAM 软件的“指挥”。相应的,CAM 软件也会在编程效率、安全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不断提高能力。

第二,在工业4.0 时代,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机器人类的自动化装备利用率会持续增加,这是CAM 软件的发展机会。和所有数控装备一样,机器人的动作也需要编程,Delcam 的PowerMILL Robot 为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灵活的离线编程功能。我们现在已经支持包括KUKA、ABB、Fanuc、YaskawaMotoman、Hyundai、Comau、Kawasaki Robot和Nachi 等主要厂商,机器人编程会逐渐替代低效率的示教。

第三,各种技术的集成应用,也是推动CAM 更广泛应用的动力。例如,数控编程和在线监测技术的集成,通过使用Delcam 的设计、加工和检测一体化方案,帮助用户最大限度地发挥加工和检测设备的潜能,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并稳定产品质量。

第四, 智能化、网络化也将是CAM 软件在工业4.0 时代必须强调的。Delcam 基于特征和知识的智能化CAM 系统FeatureCAM, 可以极大地提高编程效率,缩短加工时间。同时,Delcam 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逐步积累“知识资源”,减少对个人技术能力的依赖,提高编程的稳定性。

第五,云技术、三维打印等新兴技术,同样给CAM 技术带来变化。以云技术而言,用户的刀具库、工艺库、机床库和材料库等各类加工编程资源都可以上传到云端,从而利用网络进行管理和利用。工业云端应用进入生产实践的速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Delcam 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完全可以作为云端的公共资源加以利用。

记者:Delcam 是进入中国最早的CAM 软件商,产品知名度极高,到今年已经有将近25 年的历程了。回望过去,展望未来,请您谈谈Delcam 未来几年在市场发展策略。

周汉祥:第一,中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且处于关键的转型期,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我们会加强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持续加大投入。

第二,Delcam 建立了专门的服务团队,为用户提供响应迅速的技术支持,并细心倾听用户的需求,不断改进产品。此外,Delcam 不仅为用户提供开发接口,还针对重点项目提供开发服务,帮助用户建立定制化平台。Delcam 专业服务部已经为用户提供了免费的自动化定制软件CustomSoftware Core, 简化PowerSHAPE和PowerMILL 的重复性操作,提高自动化程度。在国内,Delcam 正在建立软件研发团队,将软件应用和软件研发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中国用户对软件功能的需求反馈信息,我们会收集并传递到英国开发部门,经过优先级评估后,在更新版本中得到及时的完善。

第三,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在产品和服务层面,将与主流的数控系统、机床和刀具厂商、检测设备商、机器人供应商等开展合作,提高解决方案的适用性和上下游整合能力。在培训和支持层面,我们将与院校、企业合作开展更多的培训和应用推广活动,培养更多的CAM 应用人才。Delcam自2009 年开始就成为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合作伙伴。活动中,Delcam 不仅提供完整的CAD/CAM 软件, 还帮助参赛选手在逆向工程、创新设计和数控编程等方面提升应用能力。

采访手记

20 世纪起源于剑桥大学的Delcam 公司,解决方案逐渐横跨产品和模具设计、产品和模具加工、逆向工程、艺术设计与雕刻加工、质量检测和协同管理等多个领域,在CAM技术方面,一直处于引领者地位。如今,成为Autodesk 公司重要组成部分的Delcam,面向智能制造和工业4.0,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数字化工厂应用,CAM 编程软件进入了后市场时代。前端与设计和设计管理系统相衔接,后端与生产、检测和制造管控系统相配合,并逐步丰富其网络化、智能化特征。独立CAM 软件商减少了, 但CAM技术反而在不断发展、融合的过程中占有了更重要的地位。

Delcam 跨越“智能”山峰的时代,正是制造进入智能制造的时代。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