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制造企业如何面对“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

2022-06-09

撰文/ 黄迪生

热潮中的思考——“工业4.0”和“智能制造”系列报道世界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制造业全球分工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动荡期和调整期,这正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重振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 的全球大产业背景。中国工业要用十到二十年的时间,加速转型升级,谋求高速增长,赶上甚至超越世界制造业的第一、二梯队(传统认为美、日、德是第一梯队,英、法、韩为第二梯队),发展紧迫感爆棚。而众所周知,中国工业企业现阶段的技术和装备水平参差不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形象地说:“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局面是2.0 补课、3.0 普及、4.0 示范”。如此现实,面对全球制造业的激烈竞争,面对随“制造2025”、“智能制造”而来的各种新的、半新的概念,制造企业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信息化工作者该如何自处?该采取何种态度和策略?

本期“热潮中的思考——‘工业4.0’和‘智能制造’系列报道”,特别邀请原北京青云航空仪表公司信息中心主任、航空制造业专家、高级工程师黄迪生先生(本刊编委),谈谈作为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信息化工作者,该如何应对纷乱的新形势。

IT 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乏新概念、新名词频出,对于名目繁多的术语炒作,企业通常的策略是“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然而此番对“工业4.0”的热捧却是前所未有的,其来势之猛,热度之高,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层次之高,远超出在其诞生地德国本土的影响,甚至催生了“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这一关乎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让每个企业都不能置身世外。毋容置疑,我们要为“中国制造2025”点赞,因为只有将“制造”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才能获得全社会的普遍重视与尊重,中国制造才会呈现快速与突破性的发展,才有可能缩小与发达制造强国的差距。然而面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突然造访,依然让企业一线工作者感到措手不及。笔者来自企业,想就企业如何应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谈几点个人认识。

狠抓务实

对于企业来讲,务实是第一位的,不必太在意“工业4.0”,不要花太多精力去解读“工业4.0”,而是踏踏实实把企业的事做好,做到位。对于众多企业首要任务是补课,补工业2.0、工业3.0 的课,这与企业目前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是一致的,只不过在“中国制造2025”引领下推进力度上不同以往,有了明确的时间表。补课也需你追我赶,补课不到位,未来仍有被淘汰出局的风险,所以企业要有紧迫感。补课的任务很重,首当其冲的是产品的数字化,然后是企业的全面数字化,这是建设数字工厂、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与前提,否则“中国制造2025”不会带你玩。对于企业的IT 部门来讲,“中国制造2025”绝对是可借力的好事,以往信息化建设需要不遗余力的推动,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明白,现阶段真正进入领导层的CIO 毕竟是凤毛麟角,无奈之下我们总要强调所谓一把手工程。现在好了,有国家战略的引导,必将得到企业高层的重视与拉动,事情会好办得多。

不忘务虚

当“工业4.0”演变成“中国制造2025”,企业再把这种热议当做炒作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中国制造2025”将影响产业的发展,影响行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生产制造的每个细枝末节。因此,企业要在互联网环境下生存,不仅务实——埋头拉车,也必须务虚——抬头看路。所以必须关注“工业4.0”,领会“工业4.0”的真谛,关注“中国制造2025”,弄懂“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全新制造模式。

正视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对“工业4.0”探讨的日趋深入,一股悲观情绪也在蔓延,通过对比,中国制造与先进制造国家的巨大差距彻底亮在了台面上,甚至量化到50 年、100年的差距。对此我的看法是,找差距是应该的,但不可因此丧失斗志、挫伤锐气。正是认识到巨大差距的存在,才必须奋起直追,才要求我们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否则制造巨人都开始奔跑了,我们还在缓慢前行,那只会使差距进一步拉大。当然这样量化差距未必科学,我们没必要太过悲观,要看到中国制造正在迅速成长,已经成为让世界不可小觑的力量,恰恰是中国制造的高速崛起,才使制造巨人们在相互竞争中,同时感到了中国制造的潜在威胁,迫使他们奔跑起来要占领新的制高点。

关注舆论

至于如何定义数字化工厂,如何定义智能与智能制造,如何解释Cyber,这些热门话题对于一线企业来讲都重要,但不紧迫,至少现阶段不会影响我们的起步工作。完全可以任由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大咖们在争辩中厘清,为“中国制造2025”的将来把脉。大咖们的活跃也会为“中国制造2025”造势,营造一个持久的舆论平台和热络、宽松的学术氛围,相信围绕“工业4.0”热议至少会持续到2025。

精心规划

通过务实,夯实了数字化基础,通过务虚,对“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企业如何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思路逐渐明晰。在此基础上,结合本行业的制造特点,借鉴“中国制造2025”示范企业的先行经验,企业可以着手制定本单位的2025 发展规划,开展顶层设计,制订分阶段实施的时间表,稳步推进企业的数字工厂建设,逐步实现智能制造的既定目标。

共克时艰

“ 工业4.0” 是要为老虎插上翅膀,“ 中国制造2025”目标也是为中国工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可怕的是德国工业已经是只猛虎,而要把中国工业造就成老虎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只有每个企业都肩负起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重任,力争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进程中做大、做强,才能共同撑起一个可以与“工业4.0”匹敌的“中国制造2025”。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