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探析区域二次供水优化整合技术的应用

2022-06-09

金 程

(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本文就目前城市二次供水的现状,主要是建设时间较早的老城区的供水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进行二次供水改造的原因,并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了适当的解决方案,并说明了其按照何种解决思路来进行的。本文就如何保障供水水质的安全可靠,采取集约管理,减少能耗等,从而做到经济利益与社会、环境效益大丰收,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以期有助于促进城市的建设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区域二次供水;优化整合;加压方式

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同时新旧、贫富的对比也越来越明显,老城区在不断兴起的大规模建筑面前显得更加老旧,而实际上,老城区的低层楼房区的确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二次供水的设施方面,各种设备都破旧暴露,细菌极易入侵,造成二次供水水质较差,安全性与可靠性都受到质疑。二次供水,即供水单位将来自城市的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的供水,经存储加压或深度处理和消毒后,由供水管道向用户供水的供水方式。

为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以确保水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对供水设施、运行方案等进行改造与完善,从而使城市的整体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因地制宜地将水资源进行整合,采用科学先进的二次供水优化整合技术意义非常重大。为确保用户的供水质量达到标准,采用合理有效的供水方式及良好的供水设施,进行集约化的管理十分有必要。

1 改造二次供水的原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急剧加速,城市结构及城市的发展既令人欣喜,也令人担忧。城市用水量的增加势必对供水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本土居民居住已久的老城区,则暴露出了由二次供水设施所带来的更多问题。

1.1 设施老旧,水质较差

由于老城区建设时间早,大多建筑较旧,各种设备材料也已老化,设施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二次供水设施自然也是如此,当水流经过管道时,使原本含有大量有机物的水质,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蚀,这就导致了水污染现象的存在。水质差、微生物增多等等的问题,必须予以快速有效地解决,以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1.2 供水主体多,责任不明,水平不一

二次供水设施的数量大,且分布广泛,难以进行集中化管理,加上以往二次供水的施建单位自行分管,责任主体无法明确,使得矛盾纠纷不断,管理混乱。另外,由于设施建设时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或者在进行具体操作的时候,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疏忽或违规,而并没有真正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设施建设,从而导致设施后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难以系统长期地进行。

1.3 方式不当,技术问题明显

在我国,二次供水主要是以“地下水池-水泵-屋顶水箱”的方式为主,这一供水方式使得本来经由管道就容易产生细菌的水流,更易被微生物入侵;再加上个单元独立安放的屋顶水箱储存的水,如果不能及时使用则会在水箱中留存,极易造成大量沉积物,悬浮物则明显会超标。显而易见,这种供水技术不符合安全科学的标准,使得用户的安全用水存在隐患,因此须对二次供水改造技术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2 区域二次供水优化整合的思路和方法

二次供水系统采用何种的改造方式,是需要进行综合性抉择问题。区域二次优化整合技术的运用,应考虑到不同的因素,比如改造方式所使用的设备要占用建筑的面积,设备购置的成本、完成设备建造的资金,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能源消耗、管理难易等情况,选择适用的方式。同时,每种改造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适用标准,因此应综合考虑采用哪种方式进行优化改造。

根据目前提出的二次供水的卫生规范,它主要突出了水箱及泵房在改造与设计中,如何防止污染以保证安全卫生的问题,而对二次供水缺少系统性的规划,没有考虑到改造技术应用后设施长期运行的后续工作,也使设施的维护及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鉴于此种现象,采用新的改造技术指导二次供水的改造工作,已经十分紧迫了。

区域二次供水优化整合改造,即对某一区域内分散的加压站、地下水池、屋顶水箱进行“关、停、并、转”整合,形成大面积的区域统一加压供水,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及水压的需求。可以称作是“区域改造”,对某一片区域进行统一的管理,不仅解决了区域的供水问题,还节省了运行费用及改造的费用,与旧有的“点改造”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一般是在楼房高度比较一致的区域内实行,一般为9层以下的建筑时间较久的底层居住区。这些地方二次供水的设施数量较多,且分布零散,设备破损严重,消耗量大,难以进行维护管理,以致供水压力大、水质较差。

加压供水,采用由市政管网向大型的低水位水池供水,再由变频泵向优化整合的区域内集中供水,这种技术将取消设置屋顶水箱或改原有的生活水箱为适宜的消防水箱。整个供水管网则只需要做微型的调整;保留了原有的地下水池,使得供水量稳定可靠;变频泵的使用保证了增压水泵的稳定运行,并且节能;撤掉屋顶水箱,降低了水质的二次污染。在实行这种方式时应注意为建设大型地下水池留有足够宽阔的空间,此外,还应注意设备的后续使用工作,妥善地与用户沟通,达成一致后才可进行实施。

3 区域二次供水优化整合技术的应用

本文对深圳市的区域示范工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其实施区域一共包括7个居住小区和自然村,区域用水总量大约为每月15万立方米。

3.1 示范区二次供水的现状

示范区域内的低层住宅大多数建设的都比较早,人口密度大,二次供水设施经长年累月的磨蚀,设备已经老旧,管网系统受到损坏,漏能耗能现象比较严重,供水水质易产生污染;且大部分住宅区内都装有屋顶水箱,但是并没有及时地进行维护和管理,使用户终端的用水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用户对此方面的相关投诉也不时发生。加之,数量极多的泵房其设备陈旧且耗能高,零散分布,管理不便,所以须对本区域二次供水状况进行改善。

3.2 优化整合的方案

经过实地的考察与分析,再加上被改造地区的实际供水技术与管理情况,一方面按照优化整合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结合区域内的实际地形的分布情况,将此区域分了三个小片区,并决定采用水库加压方式的二次供水优化整合技术。首先对水池及泵房进行调整,将零散分布数量较多的小型水池改造成一个大型水池,使水池的容量增加以保证供水水量的可靠,满足所有用户的用水需求;其次将各个小区单独的加压泵房整合成一个加压泵房,这样对后期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就很方便,人力资源的成本也会有所减省。

3.3 效果分析

通过对改造后的示范区域的水质进行了长期检测之后,其结果显示在长达六个月高频率的检测过程中,所有检测指标均符合标准,且每个月的检测都达到标准,小区用户也没有再发生投诉的情况。另外,优化整合后的供水系统成功转变成了统一集中管理,大型水池满足了用户大量用水的需求,整合后的加压泵房能够集中供水,这种改进技术的实施,不但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得以减少,还使供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降低了能源消耗,节省了资本,收到了良好的综合效果,使二次供水设施能够长期有效地运行。

4 结论

区域二次供水改造技术的不当,管理的不良,使(下转第289页)(上接第286页)得城市二次供水出现不少的问题,供水水质、水量等都不能达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需求,而供水设施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解决好所有问题以保障城市安全平稳的发展。区域二次供水优化整合技术的运用,利用加压供水的科学方式,在提高供水量、提升供水水质的同时,又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促进了城市健康完善的发展,为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于海涛.区域二次供水优化整合技术的应用[J].净水技术,2013,32(3):89-90.

[责任编辑:汤静]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