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谈轰燃对火灾调查的影响

2022-06-09

李 鹏

(泰安市公安消防支队宁阳大队,山东 泰安 271400)

【摘 要】轰燃发生突然、发展迅速,对火灾的扑救和火灾调查工作均有着较大的影响,强化对轰燃的了解与研究,是做好火灾调查工作的重要基础。对轰燃的概念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轰燃对火灾调查的影响及应多措施进行了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轰燃;火灾调查;影响

轰燃是火灾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燃烧现象,轰燃一般发生在室内火灾中,若室内火灾发展过程中具备特殊的通风条件与可燃物条件,就可能发生轰燃。轰燃的发生十分突然,且发展十分迅速,通常,一旦室内火灾中发生轰燃,就会使室内可燃物在短时间内全面着火,使室内环境充满火焰,导致温度快速上升,且迅速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室内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也给消防人员的救援带来较大的阻碍。此外,由于轰燃的发生条件较为特殊,火灾调查中应对其发展规律和燃烧痕迹加强关注。

1 轰燃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目前,国内外学界尚未对轰燃的定义达成统一的意见,关于轰燃的定义,广受认可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室内火灾从局部燃烧向大火的转变,完成转变后,室内大部分可燃物表面都开始燃烧;2)室内燃烧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的转变;3)因室内顶棚下方聚集的未燃气体突然着火而造成的火势迅速蔓延。由上述表述可以看出,轰燃是室内火灾发展中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明确的阶段,且轰燃发生前,室内火灾是局部燃烧的,在轰燃发生后,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都开始燃烧,造成火灾的迅速蔓延。

根据以往的火灾调查经验以及室内轰燃实验,可将轰燃的主要判断依据归纳为以下几点:1)上层烟气平均温度达到600℃;2)地面处接受的热流密度达到20kW/m2;3)火焰沿室内顶棚扩展且喷出窗外。以上判断依据均由实验观察所得,虽不能直接作为火灾中轰燃是否发生,但可作为预测与判断的标准。

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可的影响轰燃发生的因素包括以下四点:1)火源。火源的释热速率对轰燃是否发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实验研究证明,当可燃物的燃烧速度达到40g/s,且地面热流密度达到20kw/m2时,就很有可能产生轰燃,此外,还有不少研究证实,轰燃的发生与火源的面积、位置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当火源靠近墙角时,达到轰燃的条件就会明显降低;2)通风状况。燃烧受通风的控制十分显著,当房间通风较好,门窗未关闭时,室内燃烧类似于开放空间下的燃烧,发生轰燃的几率相对较小,而当房间密闭时,空气流通较差,发生轰燃的可能性较先对较高;3)染料堆积方式对轰燃的发生影响显著。在火灾发生初期,染料堆积的高度越高,火焰的高度就越接近天花板,如此一来火焰所蔓延到的可燃物范围就越大,进而更容易造成轰燃的发生;4)室内装饰材料。室内装饰材料的种类与可燃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轰燃是否发生,通常,若建筑物内衬材料具有可燃性,如木质的门窗、壁饰、吊顶、天花板、家居、以及各类木质、塑料质家居用品均可能引发轰燃,除此之外,传单被褥、衣物、书籍纸张等材料也可能引发轰燃,而在空气干燥的秋冬季节,这些可燃物质更为干燥,因此更容易引发轰燃。

2 轰燃对火灾调查的影响

轰燃发生后,绝大部分室内可燃物会全面着火,室内温度快速上升,造成室内物品迅速被烧毁,火灾现场痕迹往往较难识别,火灾的燃烧规律、火势的蔓延方向等均难以判断出来,对火灾调查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结合以往的火灾调查经验,认为存在轰燃状况的火灾调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强化对烟熏痕迹的分析

多数室内火灾中,在发生轰燃之前,房间门窗大多关闭,空气不流通,而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未燃的可燃成分,进而在室内造成较为明显的烟熏痕迹,这些烟熏痕迹往往是轰燃火灾调查中判断起火部位的重要依据。对此,火灾调查人员应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际调查中发现的烟熏痕迹进行分类,对轰燃发生前和轰燃发生后的烟熏痕迹进行准确区分,以便更准确地判断起火部位。需要注意得是,在轰燃刚刚发生时,往往会迅速产生大量的烟气,这些烟气通常会通过通道、阳台等迅速蔓延流动,进而在所及之处包括阳台的顶部、通道顶部与四壁上端形成烟熏痕迹,但由于轰燃的发展十分寻思,这些痕迹往往不明显,乃至在火灾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淡化,调查过程中应对此加强观察。例如:在某轰燃火灾案件中,轰燃发生后,阳台、通道上的黑烟脓肿,但作用时间很短,在进行现场调查时已经不明显,而在起火点附近产生的黑烟则对其周围的墙壁作用时间较长,留下的烟熏痕迹较明显,通过这一现象,可初步推断起火部位。

2.2 注意烧坑和烧洞

室内火灾燃烧形成的烧坑或烧洞往往是轰燃火灾调查中判断起火部位和起火原因的重要依据。例如:在某室内火灾案件中,房间床铺的北侧原先是存放衣橱的位置有一个接近半圆形的烧坑,与轰燃痕迹存在较明显的区别,因此成为该案件中判断起火点的主要依据。在轰燃火灾调查中,应对现场进行密切勘查,发现平面上存在明显碳化的烧坑或烧洞时应仔细观察,通常存在凹形的中心就是火灾的起火部位,但实际调查工作中还应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具体判断和分析。

2.3 注意较低位置的蔓延痕迹

存在轰燃的火灾调查中应重视对室内较低位置火势蔓延痕迹的勘查,由于轰燃发生后,火灾的中性面由一定的高度,因此轰燃前产生的痕迹往往低于中性面,且多在室内较低位置,一般情况下能够被一定程度地保留下来,成为调查起火点、起火原因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火灾现场勘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较低位置的燃烧痕迹。

3 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轰燃与普通燃烧相比发展迅速、对火势的影响较大、且产生原因较为特殊,因此火灾调查中遇到这类情况时应特别注意。受起火原因、燃烧条件的影响,轰燃的燃烧痕迹与发展规律与普通燃烧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对火灾调查工作造成了显著的影响,针对这一状况,火灾调查人员应在准确把握轰燃的性质与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轰燃带来的特殊烟熏痕迹、烧坑、烧洞以及地位置的蔓延痕迹进行认真勘查和分析,以准确判断起火原因与火势发展的规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邓亮.论火灾调查原则的重构[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12):953-955.

[2]马磊.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J].武警学院学报,2014(02):84-86.

[3]韩子忠.现行火灾调查制度研究及改革初探[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05):591-594.

[4]次仁罗布.新形势下火灾调查工作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成果,2014(17):65-66.

[5]林英健,潘伟烽.浅谈火灾调查询问的方法与技巧[J].卷宗,2014(07):556-557.

[责任编辑:刘展]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