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大底盘双塔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

2022-06-09

  摘要:某大底盘双塔超限高层建筑,建筑结构高度190.5米,主要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综合建筑功能、场地条件、设防类别、结构类型和不规则性等,设定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应用SATWE和YJK进行整体分析,PUSH&EPDA和STRAT进行弹塑性分析补充论证。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结构体系合理,加强措施可行,满足抗震设防目标要求。


  关键词:大底盘双塔;超限高层;抗震性能化设计;弹塑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4-0093-03


  引言


  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文章以实际工程为案例,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采取多种分析方法对结构体系和构件进行分析计算,并提出加强措施,使得建筑物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1工程概况和设计参数


  项目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建筑物由1座(45层)、2座(44层)和大底盘裙楼(4层)组成的产业及配套用房用途公共建筑,地下两层车库,两栋单塔以裙楼中轴为对称布置,总建筑面积约16.8万m2。1座和2座建筑结构高度190.5m,裙楼为21.6m。


  本工程正负0至裙楼屋面部位为重点设防(乙类),其余部位为标准设防(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II类场地,设计地震第一组,地震加速度值0.1g,特征周期0.35s,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级二级,重要性系数1.0,地基基础甲级。风荷载基本风压0.5kN/m2,地面粗糙度B类,体形系数1.4。


  2结构体系和基础选型


  建筑物高宽比为6.4,结合建筑功能用途,选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其中裙楼部分为框架结构,局部存在框支转换结构和大跨度框架结构,楼盖选用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典型结构布置见图1和图2。计算嵌固层选定为地下室顶板。


  场地地基岩土种类复杂、不均一,起伏变化大,通过对各勘探孔进行土层厚度分析,结合超高层墙柱底荷载大的情况,选用旋挖成孔混凝土灌注桩基础,以微风化岩(frp=15MPa)为桩端持力层。


  图2典型标准层结构布置图


  3结构超限情况及抗震性能目标


  根据文献[2]及[3]的有关规定,本工程属于高度超限建筑(超B级高度限值),存在楼板不连续、尺寸突变、构件间断和穿层柱等不规则项。综合建筑结构体系和超限情况,结构抗震性能目标选定为C级(1、3、4),各构件抗震性能目标见表1。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为:小震弹性1/1000,大震弹塑性1/120。


  4计算分析及结果


  根据性能目标,分别采用不同软件和不同的计算方法对结构进行分析论证。以SATWE为主要计算主程序进行小震、中震和大震等效弹性分析,采用YJK进行小震弹性校核对比和弹性时程补充分析,同时补充了大震作用下的PUSH&EPDA静力推覆和STRAT动力弹塑性分析论证。


  4.1小震弹性分析


  本工程进行了多塔和单塔的弹性分析计算,考虑偶然偏心地震作用、双向地震作用、平扭耦联及施工模拟3等主要参数。计算结果见表2,剪重比在底部部分楼层不满足,通过增加计算振型数和放大地震剪力系数调整后可满足要求,其余各主要指标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根据文献[2]的要求,选取了5组天然波和2组人工波补充弹性时程分析。地震波有效峰值加速度(36cm/s2)和持续时间(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5~10倍,且大于15s)均满足规范要求,且前三个周期的平均地震影响系数与反应谱结果相差不超过20%。每条地震波计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小于反应谱计算结果的65%,七条波计算的结构底部剪力平均值不小于反应谱计算结果的80%。时程分析的剪力、弯矩、位移和位移角曲线与反应谱计算所得的曲线相似,指标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4.2中、大震作用下弹性和不屈服分析


  按性能目标对结构进行中、大震作用下的等效弹性计算。随着地震力增大,构件塑性铰陆续开展,计算时适当考虑结构阻尼比增加和连梁刚度折减,不考虑与抗震等级有关的构件内力调整系数。弹性分析和不屈服分析时,材料强度分别为设计值和标准值。


  由计算分析可见:(1)中震作用下,关键构件和普通竖向构件均满足抗弯不屈服和抗剪弹性,耗能构件抗弯和抗剪均不屈服。其中部分剪力墙的抗弯计算配筋和抗剪计算配筋比小震时要大,部分框架梁和连梁的抗剪计算配筋比小震时要大。(2)大震作用下,底部加强区剪力墙可满足抗剪不屈服,其余剪力墙满足抗剪截面,框支转换梁和转换柱均满足抗弯不屈服和抗剪不屈服,耗能构件大部分屈服。其中部分剪力墙的抗剪计算配筋比小震和中震时要大。(3)剪力墙的剪应力满足性能目标要求。(4)中震不屈服作用下,局部墙肢出现拉应力。


  4.3大震弹塑性分析


  采用PUSH对单塔进行静力推覆分析,结果见表3,在结构性能点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满足限值1/120,可实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经查小、中、大震性能点处的结构损伤分布图,小震时保持弹性工作状态,中、大震时部分耗能构件的塑性铰陆续开展。由表3基底剪力对比分析可见,大震作用下结构体系通过构件屈服进入弹塑性阶段的屈服,起到较好的耗能作用,表明本结构体系具有一定的延性。底部结构转换处,转换梁、转换柱在小、中、大震性能点均处于弹性状态,无损伤。


  为清晰揭露大底盘双塔的整体抗震受力状况,还采用STRAT对多塔进行了动力弹塑性分析,模型分析中梁柱墙采用纤维单元,楼板采用分层壳纤维单元,由基本纤维的拉压非线性本构特性(单向/二维),实现构件的非线性性能及整体结构的非线性性能。选取了2组天然波和1组人工波进行分析计算,所选地震波满足文献[2]及[3]的要求。


  计算结果显示:(1)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96(塔1)和1/235(塔2);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88(塔1)和1/149(塔2)。大震作用下结构处于稳定状态,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2)结构在X、Y方向基底剪力最大值为182343kN和193914kN,对应的剪重比为5.94%和6.32%。(3)X、Y两个方向顶点位移的平均值分别为0.63m(塔1)和0.72m(塔1)、0.47m(塔2)和0.80(塔2)。大震下整体响应指标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通过时程波历时过程分析可见:(1)核心筒连梁屈服出


  现早、范围大、程度深,有效耗能;框架梁大面积屈服,有效耗能。(2)核心筒底部墙肢,局部轻微抗弯屈服。(3)外围剪力墙底部,局部轻微抗弯屈服。(4)外框柱柱底均未出现拉力。(5)框支转换梁端出现轻微损伤,框支转换柱无损伤。(6)裙楼屋顶大跨度部位结构梁柱未见损伤。(7)裙楼楼板应力局部较大,局部部位屈服。


  4.4樓板应力分析


  裙楼结构平面尺寸约为52m×142m,裙楼中部未设分缝,应用PMSAP程序按弹性板6进行分析,揭露大底盘裙楼楼板在中震不屈服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同时,考虑由温度变化(温差绝对值为20℃)而引起裙楼楼板的应力变化情况,裙楼屋面25.2米双向大跨度结构在重力作用下的楼板应力情况。


  由分析结果可见:(1)在中震不屈服作用下,在开洞角部、塔楼核心筒角部、塔楼框架柱部位楼板明显应力集中。(2)在温差变化工况作用下,在建筑边角部、开洞角部、塔楼核心筒角部、塔楼框架柱部位楼板明显应力集中。其中裙楼中部楼板在温升工况作用下出现局部压应力,楼板应力水平不高;在温降工况作用下出现较大拉应力,楼板应力水平较高。中部结构梁和结构柱配筋,在温升和温降工况作用下均在性能目标小震弹性计算结果包络以内。(3)重力作用下大跨度部位楼板的压应力值较高,而受大跨度结构影响的两端相邻跨部位出现较大的拉应力。


  4.5大跨度屋面舒适性分析


  裙楼屋面25.2米双向大跨度处,上部设置游泳池,为保证其舒适性使用,采用了STRAT进行舒适度分析。选用竖向地震反应谱和人行加速度时程波输入,经分析:(1)在竖向地震反应谱作用下,最小频率3.8Hz。(2)采用时程分析计算,其加速度最大值0.018m/s2。(3)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大跨度结构梁在长期刚度下的挠度最大值为24mm,挠度与跨度比值1/1050。主要指标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


  4.6穿层柱分析


  本工程存在主要受力结构柱首~二层穿层的情况。应用MidasGen2014进行模拟分析,选择相应的穿层柱,在柱顶端施加单位集中力,求得穿层柱屈曲模态,再得出相应临界荷载系数值。然后,应用欧拉失稳公式Pcr=π2EI/(μL)2,反算出计算长度μL,以此求得穿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将各穿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输入整楼模型中,进行大震作用下考虑P-Δ作用效应的验算,验算结果显示,强度和稳定满足规范要求。


  5主要加强措施


  通过上述论证分析,本工程结构能满足竖向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有关指标,且能满足抗震设防目标。结合各构件性能目标要求和薄弱部位的加强方向,采用如下加强措施:(1)剪力墙底部加强区提高墙身分布筋最小配筋率至0.50%。(2)转换梁和转换柱构件内设置型钢加强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延性性能。(3)提高中震不屈服作用下受拉墙肢的墙身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至0.5%,提高暗柱的纵向配筋率,满足墙肢受拉力要求。(4)裙楼二~五楼板板厚加强至


  150mm,配置双层双向10@150,裙楼屋面25.2米双向大跨度结构梁及相连结构柱均设置型钢,相邻跨部位延伸2/3跨范围内均设置钢骨混凝土结构梁,加强其强度和刚度。


  6结束语


  大底盘多塔超限高层建筑,功能使用要求高,结构体系应用种类多,通过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论证,使得建筑物满足抗震设防要求。针对此类项目,在设计概念和方法论上可以归纳如下:(1)选用合理的结构体系,清晰判断结构超限类别和不规则程度,提出适宜的抗震性能目标。(2)针对设定的性能目标要求,对结构进行详细整体分析,存在薄弱和软弱部位补充更深层次的论证分析,并对提出相应的加强措施。(3)具体分析考虑不同工况组合,以揭露最不利状况的实际受力,避免盲目的全工况考虑包络或仅单工况考虑不周。(4)复杂结构体系应采用多种不同程序进行分析,对比分析论证结果,以保证分析结论的可靠性。


  作者:古宝铖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