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机采井系统效率提升与节能降耗技术探究

2022-06-09

  摘要:现场实验表明.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必须综合考虑、全面兼顾,具体体现在影响因素的各个部分。深入机采系统效率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加强节能降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相应技术措施:第一,合理匹配电机,尽量使电机的负载率达到或接近最佳负载率范围,负载率不足25%时应合理更换小容量电机;第二,应用皮带抽油机和双驴头抽油机等高效抽油设备,做好地面维护保养;第三,参数优化措施是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的主要途径,实现参数最优、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效益最佳是参数优化的目标,应用提高机采系统效率优化设计软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关键词:匹配电机;参数;效率;能耗;抽油机井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井产能降低,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也逐步降低。本文从抽油机井设备本身、抽汲参数等几方面,通过对比、综合分析总结出影响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各种因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水平。


  1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计算方法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高低反映出抽油机传动能量、电动机能量的消耗程度。其计算方法可以分为有用功计算方法和能量损失计算方法两种。


  1.1有功计算方法


  式中:M一日产液,t;H一举升高度,m;P有功一电机的消耗功率,kW。


  式中:H液一油井动液面深度(m);P油一油压(MPa);P套一套压(MPa)。


  1.2能量损失计算方法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输入P入应当等于有效功率P有与损失功率△P的和,所以:


  由上式可知,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只取决于损失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根据抽油机井系统的组成情况,可以把抽油机井系统的功率损失分为8个部分:①电机部分的损失△P2;②带传动部分的损失△P3;③减速箱部分的损失△P4;④四连杆部分的损失△P5;⑤盘根盒部分的损失△P6;⑥抽油杆部分的损失△P7;⑦抽油泵部分的损失△P8;⑧管柱部分损失△P9。如果把抽油机井系统的有效功率记作△P1,则抽油机井系统的能源平衡就可以写成如下公式:P入=△P1+△P2+△P3+△P4+△P5+△P6+△P7+△P8+△P9。


  2影响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因素分析


  2.1抽油机并设备


  抽油机井采油的原理是将电能从地面传递给井下液体,从而把井下液体举升到井口。抽油系统工作时,就是一个能量不断传递和转化的过程,能量每一次传递和转化都将有一定的损失。从地面供入系统的能量扣除各种损失后,就是系统所给液体的有效能量,该有效能量与系统输入能量的比值称为抽油机井系统效率。


  2.1.1电机负载率


  电机的影响关键在于电机负载率的影响。电机负载率过低时,电机效率和功率因数下降.电机处于“大马拉小车”现象,严重影响抽油机系统效率。电机负载率定义为电机的消耗功率与电机装机功率的比值。它是衡量电机输出功率与抽油机井有效功率棚匹配的指标。


  2.1.2传动部分能损率


  抽油机的皮带传动、减速箱和四连杆机构的能量传递损耗造成电机能耗增加。传动部分能损率是由抽油机的皮带传动、减速箱和四连杆机构的能量传递损耗所构成。分别有测试和计算方法,它是衡量抽油机地面装置传动部分能源损失的指标,其值为越小越优型。


  2.1.3抽油机平衡率


  抽油机平衡率定义为抽油机上冲程的电流峰值与下冲程的电流峰值的比值,当抽油机不平衡时,上冲程中电动机承受着极大的负荷.下冲程中抽油机反而带着电动机运转,从而造成功率的浪费,降低电动机的效率和寿命。它是衡量抽油机在不同冲程过程中的运动平衡程度的指标,是一个适中型指标。适中值为1。


  2.1.4杆、管、泵能损率


  油井正常抽汲过程中.由于液柱载荷使抽油杆柱和油管柱发生伸缩变形,引起活塞和泵筒在一定范围内相向运动,使活塞的冲程小于光杆冲程.其值称为冲程损失。冲程损失越大,产量损失也越大,泵效就降低得越多。抽油杆能损率包括抽油杆上下运动时的摩擦损失和弹性变形损失,它是衡量抽油杆在系统效率中的能耗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小越优。泵效是柱塞有效冲程系数、泵充满系数、泵漏失系数和沉没压力条件下溶气原油的体积系数的综合,它是衡量泵的有效利用程度指标.其值是越大越优。


  2.2抽汲参数的影响


  2.2.1井口回压、套压的影响


  井口回压、套压的影响油井井口回压的存在,增加了上冲程时的悬点载荷力,当井口回压增加时,相当于增加了抽油杆的重力,上冲程悬点载荷增加,导致电机耗能增加。井口回压过高,悬点载荷增大,亦可造成泵的漏失,影响机采井系统效率。当套压过大,降低了泵举升的有效扬程,导致机采井系统效率下降。


  2.2.2沉没度的影响


  沉没度的影响根据机采井系统效率计算公式,增加有效扬程H可增加系统效率,即满足泵的沉没压力条件下提高泵的扬程,降低动液面保持合理的沉没度。而沉没度与泵效有密切关系,随着沉没度的增加,泵效增加,当沉没度达到一定值时,泵效增加趋于变缓。


  2.2.3冲程S和冲次n的影响


  研究与试验都表明,抽汲参数(冲次n、冲程s、泵径D、下泵深度L及抽油杆尺寸)对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影响较大。冲程s和冲次n对系统效率的影响无论哪一种杆柱,随着冲程长度的增加,冲次下降,其能耗下降。对于某一特定的杆柱有某一最小冲程才能使其耗能较低。


  3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方法


  3.1提高地面系统效率的方法


  根据前面分析,提高电机效率要从三方面开展工作:提高抽油机平衡度、合理匹配电机功率、应用高效电机。提高抽油机效率。提高抽油机效率主要是应用高效抽油机和做好维护保养。双驴头抽油机、皮带抽油机等节能型抽油机以及抽油机节能改造在各油田都有很好的应用。


  3.2提高井下系统效率的方法


  提高井下系统效率主要通过参数优化、杆管优化来实现,另外原油物性、盘根盒摩阻等对系统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优化生产参数。抽汲参数及杆管组合对地面效率及井下效率都有影响。研究与试验表明,在众多的抽汲参数中,抽油机冲次n和冲程s、泵径d、沉没


  度h以及杆管尺寸对系统效率影响较大。一般来讲,对于一口具体的抽油机井,在满足提液需要的情况下,应选择最优化的参数组合方式,即选用提高抽油機井系统效率优化设计软件来实现。防蜡降黏技术。对结蜡严重的油井实施清防蜡降黏,可提高管柱效率和抽油杆传动效率。合理调整盘根盒。


  4结论


  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和大量的现场实验表明.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必须综合考虑、全面兼顾,具体体现在影响因素的各个部分:第一,合理匹配电机,尽量使电机的负载率达到或接近最佳负载率范围,负载率不足25%时应合理更换小容量电机;第二,应用皮带抽油机和双驴头抽油机等高效抽油设备,做好地面维护保养;第三,参数优化措施是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的主要途径,实现参数最优、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效益最佳是参数优化的目标,应用提高机采系统效率优化设计软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作者:邵小峰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