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发展“绿色”老年建筑有助于应对未富先老国情

2022-06-09

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贾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养老设施将在未来成为遍及主要居住区的常见建筑类型,而且作为一种长期运行的较高能耗的综合类公共服务设施,养老设施必然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公共建筑的国家战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推动包括养老设施在内的老年建筑向绿色节能方向转型,不但有助于让大量的微利型养老设施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盈利,而且更能为人住的老年人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高效专业的工作空间。因此,在我国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下,发展“绿色”老年建筑将最终有助于起到减轻社会和国家养老负担的长远效果。

0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养老设施基础建设正处于不断加快的阶段。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国养老设施建设量正在以每年超过30万床的速度迅速增加,截至2015年初,我国已建成养老床位约584万张。至2030年,按每干位60岁以上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计算,我国仍需建设496万张养老床位。除了养老设施数量正在快速增长,我国养老设施项目的建设规模也在普遍扩大,床位数超过300床的项目频繁出现。这些迹象意味着未来养老设施不但将成为遍及主要居住区的常见建筑类型之一,而且必然在实现绿色公共建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国策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然而,在目前我国养老设施项目的筹备和建设过程中,能够明确提出建设绿色养老建筑这一思路,并且认真落实建成的“绿色”老年建筑项目的数量屈指可数,这里面的原因值得反思。对此,本文认为有两点值得思考:第一,对我国养老设施为什么要提倡节能减排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认识不足,从而重视不够;第二,对如何用可以承受的物资和人力投入,达到理想的建筑节能效果这一问题研究不够,从而难以有的放矢。下文就这两点进行探讨。

1我国养老设施应向"绿色化”建

设方向转变的原因

在我国,目前典型的养老设施属于建筑运营能耗成本相对较高、节能减排空间较大的一类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引导非盈利、微盈利的养老服务这一朝阳产业,朝着“绿色建筑”方向转变,是实现该行业健康、成熟、有序发展的必然出路。

1.1我国养老设施普遍处于微盈利状态,建筑节能关乎生存

从能耗方面讲,一座典型的养老设施往往处于全天长年运行状态,除了提供住宿,还需提供各类生活、护理、娱乐等配套设施设备及日常服务。这就意味着一股养老设旋的单位能耗需求往往较大,一个典型北方养老院的建筑总能耗强度每年约t0250—350kW·h/m2。这一数字往往超过教育建筑、普通办公建筑、剧院建筑等公共建筑类型的平均建筑总能耗,而是接近普通旅馆建筑和一般医疗建筑等公认能耗较大的公共建筑类型的平均建筑总能耗。虽然在我国,养老设施(包括普通旅馆、医疗建筑等)建筑的平均总能耗强度往往低于如五星级宾馆、大型商业建筑、综合餐饮建筑等能耗值非常高(普遍突破每年500 kW·h/m2)的公共建筑类型。但是,由于养老设施本身属于非盈利或微盈利性质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其相对较高的日常能耗会对养老设施自身的长期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构成明显的威胁。

我国的养老服务事业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节省日常运营开支关乎养老机构的生存。由于当前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城市老年人的平均收人水平并不高(1000—5000元/月),因此,许多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定的不敢过高,往往以维持经营、提高入住率为首要定价原则。从许多已知的案例看,一家养老机构常常在开业后的较长时期内(一般在5~10年)都会处于非盈利或微盈利状态。比如,北方某座规模为100床的中端老年护理院平均每月收入费用约为70万元(已住满,平均每位老人缴费约为每月7000元),而日常运营成本就达到了月均约40万元。这其中,约有16万用于发放雇员工资,18万用于支付房屋租赁费,还有约4万元(夏季)至6万元(冬季)用于支付包括水、电、燃气费在内的运行能耗费用。此外,再减去约10%的建筑折旧以及平均每月约有10万元的收入属于收回项目初期投资,该养老设施当前每月的实际平均纯利润仅有3~4万元,实属微利状态。

随着近些年能源费用不断攀升,许多养老机构的能耗投入比例随之逐渐提高。众多养老机构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能源压力,以致影响了正常营业。实地调研数据表明,一些北方养老院的能源费用支出至少达到总营业收入的10%~15%;多家养老院还表示能源及用水费用的支出已经占到非人力费用支出的50%左右。许多私人办养老院甚至由于交不起取暖费或买不起取暖燃料,不得不选择在冬季采暖季停止营业,将老人送回家过冬的窘境。

但是,在能耗费用节节攀升的背后,其实存在养老机构能耗浪费较大的问题,对其进行节能改造的任务迫在眉睫。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养老设施仍维持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如未制定能耗标准、监管机制等),我国养老设施在实现节能减排的硬件方面普遍“先天不足”,而后期管理阶段也往往缺乏明确的有关节能减排的应对策略,养老院的运营者往往不知道如何减低能耗和污染。因此,从现实层面讲,应当通过有效措施实现建筑节能,从而让养老机构尽量降低运营成本,帮助其增强市场竞争力,努力存活下去。

1.2我国各档次养老设施均具有较大的建筑节能潜力

经调查,我国很高比例的养老设施存在较大的节能空间。调研中发现,大多数被调研的中低端养老院主要以煤为燃料提供烹饪、取暖能源,但是设备能耗高、效率低,而且在运输、储存、使用中污染严重。此外,当前中高端养老设施所消耗最主要的资源是燃气、电力和水,特别是采暧、空调制冷、照明、生活热水对建筑节能影响巨大,因此有必要在这几方面进行重点优化。

现仍以上文某北方规模为100床的中端老年护理院为例,此机构以燃气为主要能源,建筑主体围护结构达到国家标准,但未采用太阳能热水器、高效节能窗等绿色建筑技术,因此具有较高的节能潜力。经计算,若通过更换节能灯、安装节水设备、提高窗户保温性能这三项节能改造,该机构可以降低每月能耗费用约1万元,从而提高年均利润12万元左右。单就采用节能灯这一项措施,每月就能节省约0.6万元的电费(将所有灯泡更换为LED节能灯),而且,此改造费用仅需约3万元,半年就可收回投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从这个典型案例反映出,对养老机构进行节能改造的需求不仅普遍,而且还需要充分考虑养老设施资金有限的现实状况,争取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节能环保效果。

2寻找遁合国情的养老设施“绿色化”发展道路

我国当代养老设施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与我国几类较早被实践的绿色公共建筑类型(如医院类、酒店类建筑)相比,我国的“绿色”老年建筑仍属相对空白的领域,相关规范政策仍处于空白状态,相关研究成果也较为罕见。因此,多数建设方和运营方对如何合理控制养老项目的前期设备建设投人,以及如何减少后期运行能耗投入等方面普遍缺乏明确的策略和引导。

对此,在养老设施项目中考虑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时,首先应充分尊重我国养老设施目前非盈利、微盈利的服务状态(资金有限),和当前老年人普遍经济承受能力有限(未富先老),唯以为投资过高的绿色建筑买单的现实国情。在此基础上,还应根据各地养老设施项目自身的现实条件和运营特点,以采用经济投入相对小、发展相对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为主要投资目标,从而以最小的投入,实现降低建筑能耗、提高环境舒适度的目的。

2.1提倡采用适合养老设施的绿色“适宜”技术,初步实现节能效果

考虑到目前的实际国情,我国的养老设施首先应做的是“节流”,即以节约日常用水、用电、用材等为主要技术手段,避免高耗能、高污染问题;其次才是“开源”,即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为主要技术手段,追求“低碳、零碳”建筑。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在养老设施中合理采用绿色“适宜”技术,让老年建筑实现初步“绿色化”,不一定做到“零碳”这样的高标准,但至少应做到不浪费,就已经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了。

所谓在养老设施中采用绿色“适宜”技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采用适用于当地老年人群和养老设施运营特点,具有较低的长期能耗和较低的短、长期经济投入的经过筛选的绿色建筑技术。对绿色“适宜”技术的筛选,可以考虑从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社会性、节能环保性和习俗限制性6个方面对某绿色建筑技术用于某建筑类型的适用性进行科学辩证,根据其综合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在项目建设中予以采纳的研究过程。

在筛选适合养老设施的绿色“适宜”技术时,应特别强调对技水性、经济性以及节能环保性这三大核心指标的考察(见表1)。也就是说,为了减少建设风险,降低投资门槛,应当强调优先考虑采纳技术应用成熟度相对高、建设投资相对小、回收周期相对短、适合老年人身心特征的绿色技术;其次考虑新型的、投资较大的、回收周期较长的绿色技术。如果以此作为标准进行理论判断和筛选,则可以初步提出 套适合当前我国养老设施的绿色“适宜”技术(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初步实现养老设施的“绿色化”并不总是意味着必须与最高新的技术相结合,而是充分运用现有的许多较为成熟的建筑主动节能技术(如节能灯具、外窗遮阳、节能窗等),以及被动节能技术(低技木策略,如合理优化建筑布局,提高通风和采光效果等),同样能实现良好的节能效果。

同时,有些技术的节能效果虽然不一定明显,但是能够显著提高人体热舒适度,如辐射热地暧、自然通风技术等,也被认为是尤为适合在养老设施中采纳的技术,因而被列举出来。这主要是针对我国传统养老院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比如,相比传统养老院中采用的暖气片取暖方式或部分沿袭宾馆建筑采用空调采暧方式,地暧采暖系统具有不占空间、无卫生死角、空气加热均匀等更加出色的采暖特性,同时避免了空调采暧的空气干燥和“头热脚冷”等人体不舒适问题。又如,我国老年人其实非常注重室内通风,但是我国传统养老院往往采用内走廊式建筑布局。这种建筑的走廊往往较长,同时两边满布居室房间,并未在走廊两侧间隔性留出可随时开启的通风窗。这种设计常常造成内走廊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等问题,不但影响老年人和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往往给来访者留下不良印象。因此,特别将优化养老设施的自然通风设计这一重要的被动节能技术作为一种绿色“适宜”技水专门提出,以此希望引起重视。

2.2在时机成熟时尝试低碳型创新“绿色”养老设施

从近十几年的西方经验来看,对于有条件投资绿色新科技和绿色化技水的老年建筑项目来说,其所面临的节能增效、降低运营成本的要求,更可以通过整合新科技、新技术的方式,实现有效节能、高效管理的目标。合理利用节能“低碳”技术不仅能有效降低适老建筑的长期资源投入,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舒适、更易于控制的室内外环境。比如,通过采用无毒低挥发性建筑材料,结合当地光、热、水资源条件,充分利用这些可再生资源制造建筑能源(如采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措施建造的养老设施,不但能为老年居民和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稳定的日常生活环境,更能创造一个贴近自然、具有绿色生活价值理念的退休居住环境。图1为美国首先达到LEED“零碳”标准的“绿色老年住宅”项目——帕萨诺绿色老年社区。

不过,为了达到更高的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目标,绿色“低碳”老年建筑不得不在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营中投入更多的资金。因此,在我国现阶段,若想推动绿色“低碳”老年建筑的发展,则一定要考虑这种“低碳”老年建筑是否与项目地区的经济条件及老人收入水平相适应,是否与可供产品的工艺及水平相吻合,是否与当地的项目建设及管理规范相协调。总之,应尽量避免以单纯追求时髦和卖点而建设过高标准、过高投入的绿色老年建筑。

因此,对现阶段我国老年建筑实践项目来说,建议在各方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再尝试开发低碳、零碳、环保的创新“绿色”养老设施。这将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不但会对该行业的精细化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更能带来长远的社会教育意义。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养老基础建设的不断加快,对城市能源消耗和人居环境建设问题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抓住目前我国老年建筑总量快速提升的时期,植入绿色化理念,让其在全生命周期内尽量降低日常能耗及维护费用,达到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了接近这样一个长远目标,就要注意以下两项:首先,在新建、改建项目中提倡采用适合养老设施的绿色“适宜”技术,初步实现节能效果;其次,在条件成熟的项目中可开始尝试建设低碳型创新“绿色”养老设施。应当相信,推动养老设施及适老建筑向绿色节能方向转型,将对国家、投资运营单位和人住人员等产生积极的作用,并且有助于起到减轻社会和国家养老负担的长远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R]. 2015

[2]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27.5张[R/OL].2015-04-29[2015-06-10].http://www.cFuna news.com/gn/201 5/04-29/7242582.shtml.

[3]杜鹏,翟振武,陈卫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J]人口研究,2005,29(6): 92-95

[4]加雨灵,王雅捷公共建筑能耗及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c]//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2013

[5]魏庆芃,王鑫,肖贺,等中国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和特点Ul建设科技,2009(8): 38-43

[6]吴玉韶,郭平2010年中国城,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

[7] Simon Cuy, Steven A Moore.Sustainable architectures: critical explorations ofgreen

building practice in Europe and North Amcrica[Ml. Routledge, 2004

贯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