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海尔的转型逻辑

2022-06-09

文/ 许洁

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白电巨头,海尔做了不少尝试,而这些尝试创造了一个神话。然而,在如今这个全民互联网时代,任何传统企业都面临着转型这一严峻问题,对于白电帝国海尔集团来说,亦是如此。基于发展瓶颈而寻找转型突破点,对于海尔来说所有的尝试都还将继续下去。

作为中国家电行业变革的先锋,海尔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引人浮想。

“去年我们总共裁掉1.6 万人。去年年初是8.6 万人,去年年底变成7 万人,今年预计再裁掉1 万人。”近日,某论坛上,中国家电龙头企业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发表了“万人裁员”言论。

消息一出,观者哗然。

对于海尔来说,在经历了持续30 年的辉煌之后,张瑞敏和他一首缔造的海尔集团终将面临转型的难题,并不得不承受随之而来的阵痛。面对大刀阔斧的裁员,张瑞敏表态愈发强硬。动辄两三万人的裁员,触动社会各界敏感的神经。而张瑞敏反复强调的“外去中间商,内去隔热层”理论,“自主经营体”概念,更让员工和业界人士直呼看不懂。

“时代”是变革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企业跟随时代脚步的例子,那手机行业举例再合适不过了。摩托罗拉曾是手机行业的老大,但它很快被诺基亚超越,原因就在于时代的变化,摩托罗拉是模拟时代的霸主,而诺基亚是抓住了数码时代的机遇。但是,诺基亚很快又被苹果所超越,因为苹果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机遇。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企业跟不上时代,就会被迅速淘汰。因此,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谓成功的企业,是因为踏准了时代的节拍,但是不可能永远踏准时代的节拍,因为我们是人,不是神。”企业就像冲浪者,今天冲上这个浪尖,并不能保证明天还在浪尖上。

到了互联网时代,有着200 年传统的管理也会被互联网所击碎。互联网的出现促使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距离变为零,从原来企业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所以生产线要改变;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中心,没有中心,没有领导,因此企业管理中的科层制也需要被改变;互联网时代全球的资源都可以利用,那么就需要进行分布式管理。可见,这些原来的一般管理理论,在今天并不适用了,那么变革就成了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原因在于这条河流流得太快,张瑞敏曾表示,时代就是这么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这也是为什么海尔一定要改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海尔谋变中的探索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流水线上的人力也将逐渐被取代。“业务智能化之后,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张瑞敏表示。据悉,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不仅海尔,其他大型家电企业,比如美的、创维、格兰仕、格力、海信、志高等,也都在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或机器人。行业人士指出,制造业务的智能化势必会减少用工数量。但是很显然,在如此大规模的转型,并不能简单用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就可以解释。海尔裁员并非是智能化制造升级替代用工需求,而是组织结构变革形成的岗位价值的转变。

效率是企业内在变革发展的最重要体现,而符合互联网时代速度的企业效率,则一定是企业良好内在变革的最重要指标。在海尔的转型逻辑中“外去中间商,内去隔热墙”和“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创新是最能引人注目的。

“外去中间商,内去隔热墙”是张瑞敏对于组织结构调整的简短概括。“中间阻隔”是所有传统组织的通病,是整个管理体系有效运转和效率提升的最大障碍之一。这样一种传统的管理体系,显然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价值目标相背离。互联网之于企业的最大变革意义,在于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再也不用通过各种各样的中间环节、中间组织,去了解用户需求、传递用户信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完全融入企业的制造流程,企业制造与用户需求完全实现“一体化”,企业和用户可以在网上直接进行交易。如此一来,很多中间、中层的部门机构处在实际上的“失业”状态,基本上没有了存在的理由和必要。因此,通过优化管理体系,破阻隔、去障碍,让企业组织成为“超导体”,是互联网时代企业适应的必然要求。在目前的海尔,一批这样的部门和人员正在“自然消失”。而实际上,在长期的商业模式探索中,这些“中间层”一直处于不断减少的进程。只不过今天的速度比以往更快而已。

自2007 年以来,长达八年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创新,让海尔全面跨入互联网时代,在商业模式转型的强力推动下,海尔整体管理体系不断优化,而智能制造也由此不断升级,形成了从模式到体系再到技术领域的立体化“创新矩阵”。海尔用这种创新转型去迅速适应着竞争更加剧烈的市场,迅速适应和满足着更加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同样也迅速升级着自己的创新群体。

一般来说,无边界、去行政、反壁垒、重一线,是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的最重要体现。近几年来,海尔商业模式转型的核心冲动,就是要打破传统制造时代的人为阻隔,让企业摆脱封闭的层级组织形态,成为平台型企业,而平台型企业相当于“无限开源”的企业。“无限开源”的目的,就是让一线员工拥有创新创业的资源,真正发挥出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创新创业的主角。这样一个开放的创新平台,又自然生长出两个创业、创新平台—“在册”和“在线”。这两个平台,只是身份的优化和不同,实际上同属于其创新创业的阵营。

海尔鼓励有创业能力的在册员工,离开现有的岗位,进行市场化创业。而企业外的机构和人员,同样可以加入这个在线平台创业。在这个意义上,海尔的创新平台甚至为社会就业增添了新的空间。在册人员减少、在线人员增加,同时大量原先非海尔员工加入“在线”,让海尔的“平台员工”大大增加,如目前,仅为海尔提供服务的9 万部各种车辆及其18 万小微员工,就是通过这个平台创造业绩,从而为自己创造价值。他们都是海尔“人人创客”的实践者。在线员工,实际上实现了市场化转型,拥有了掌握自己创业命运的机会。海尔原先负责区域市场销售的员工,源于海尔“超利分享”机制的吸引,离开海尔。

变革者眼中的“生态系统”

张瑞敏在各种内外部演讲中,不断地指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泰勒、韦伯、法约尔的观点和主张已过时。因此在记者眼中他更是一个极具思想家意识的“变革者”,那么他所带领海尔的转型也应该是中国制造业变革的一个样本,值得持续的关注。

按照张瑞敏的思路,海尔从2012 年12 月进入网络化战略发展阶段。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海尔将转为平台型企业,员工从执行者变为创业者,由员工创立的小微企业通过海尔平台来满足用户的需求。用张瑞敏的原话来表述就是:“我们希望变成一个生态系统,比方说每个员工都在创业,他就好像是一棵树,很多很多树就变成了森林。这个森林里头,可能今天有生的,明天有死的,总体上来看,这个森林是生生不息的,最后变成一个生态系统。”

随着这一思路的贯彻,海尔的组织架构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原本的金字塔结构将逐渐扁平化。“海尔内部只有三种人:平台组、小微组、小微成员,不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平台组主要是快速配置资源,小微组即海尔内部小的创业团队,小微成员是由小微组决定招募进组的成员。”张瑞敏如此描述转型之后的海尔。这有些超越外界对传统制造企业的想象,“这个非常难,海尔探索了很多年”,他同时表示。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现在很多传统企业在向互联网方向转型,但是企业的基因和基础使得转型很困难。在张瑞敏眼中转型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我颠覆”,但从整体上来说,谋求转型的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转型面临很大的风险。但不管风险如何,作为全球第一的白电品牌,同时成为哈佛、沃顿等西方著名商学院研究对象的海尔,它的转型创新都不会停滞,同时也会时刻得到广泛的关注。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