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硬岩条件下半喷混凝土快速支护施工的三维仿真分析

2022-06-09

郑 欣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

摘 要:本文依托粤湘高速公路博罗至深圳段水涧山隧道,全过程力学仿真模拟研究了半喷混凝土快速施工技术,通过对围岩变形过程及大小、围岩应力与塑形区、两次半喷混凝土的应力分布与量值、系统锚杆的受力等力学指标值的变化规律,分析隧道围岩自稳与自承性能、支护结构的安全度。为今后同类的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半喷混凝土;快速施工;围岩;力学指标;安全度

中图分类号:TU75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24-04

1 依托工程

粤湘高速公路博罗至深圳段水涧山隧道是博深高速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左线全长2929m,右线全长2906m,整个隧道穿越具有“小九寨”之称的东莞市银屏山自然风景保护区。水涧山隧道属长三车道大断面公路隧道,由于银瓶山自然保护区对环境保护严格要求,洞身段禁止开设斜井与横向通道,只能从另一端洞口长距离独头掘进,头掘进距离高达2929m。隧址区地表岩性主要为破残积土层及风化层组成,洞身围岩为白垩系下统白云嶂组熔结凝灰岩,岩性单一,未发现不良地质存在,隧道场地属较稳定地块,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设计洞身围岩级别主要为III级。

2 计算方案

III级围岩按上下台阶法开挖,不设仰拱,开挖步序如图1所示,台阶长度与平面推进图如图2所示,其开挖与支护顺序为:

(1)上台阶①开挖一个循环,长度3.6m(相当于3榀钢架距离),初喷、挂钢筋网、立格栅钢架并半喷混凝土至10cm;

(2)待上台阶掌子面进至25m后,开挖下台阶,初喷、挂钢筋网、立格栅钢架,敷设拱墙系统锚杆,并补喷10cm至设计厚度。

(3)待施工监测稳定后施做二次衬砌混凝土。

3 计算理论

采用国际先进岩土工程软件FLAC3D对半喷施工工艺过程进行全过程仿真分析。该软件是由美国明尼苏达ITASCA软件公司开发的显式有限差分程序。目前该软件已从二维平面分析拓展到三维空间分析,成为处理功能强大的新一代软件—FLAC3D。

3.1 FLAC程序中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FLAC程序可以模拟弹性模型、Mohr-Coulomb准则[1]、应变强化和应变软化模型等6种材料,并且各种模式之间可以相互耦合,以用来模拟各种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能更真实地模拟实际材料的力学行为。

Mohr-Coulomb的破坏准则是张拉剪切的综合组合。假设给三个主应力编号,定义如下:

这个准则可以用下图3来解释,用Mohr- coulomb破坏准则描绘从点A到点B破坏包络线。fs=0,即

3.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模型网格如图4~6所示。仿真分析中,为实现两次初期支护混凝土喷射,每层混凝土均采用实体单元模拟,其好处是可以直接获得每层喷射混凝土单元的应力值。

两层喷射混凝土差分物理网格图如图6所示。为方便建模与程序计算,本次计算将格栅处喷混凝土仍按半喷处理。

锚杆采用FLAC中专用的锚杆单元cable进行模拟计算,间距按照设计间距1.2m×1.2m,梅花形布置。偏于保守估计,岩体力学参数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给出的III级围岩各指标值下限选取[2],如表1所示。

边界的处理为:顶部距离拱顶埋深60m,自由表面;左右边界距离隧道中心距离为3.5D,水平位移约束;底部边界距离隧道底部3D,竖向位移约束;隧道纵向长度取40m,纵向边界面采用水平位移约束。(注:D为隧道开挖跨度,等于16.8m)

4 快速施工力学过程分析

4.1 围岩变形

为避免边界效应,取纵向Z=10.8m处为研究断面,观察该断面的沉降与水平位移。最终竖向位移云图如图7所示,水平位移云图如图8所示。

为观察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变形动态,布置监测点位如图9所示,其中A为拱顶沉降,B为水平收敛。计算结果如图10~12所示。

从图10可以看出,拱顶沉降最终值为5.1mm,小于隧道设计规范要求的最小值7.3mm,表明采用半喷混凝土快速施工时,围岩稳定。此外,掌子面开挖至研究断面(z=10.8m)时,拱顶沉降为2.1mm,位移释放率为0.40;复喷第二次半喷混凝土时,围岩位移释放率为0.87.这表明初次半喷混凝土所承担的位移释放率为0.47,即2.4mm。由于半喷混凝土的柔性,完全能够承载这一部分位移,并允许围岩应力作相应的调整与释放,以便充分发挥其自承能力。

图11表明水平位移很小,这与III级围岩岩体强度较高、侧压力不大有显著关系。因其量值太小,最大值0.8mm,不至引起围岩不稳定松弛,此处不作深入分析。

4.2 围岩应力

以拉应力为正,则最小主应力代表了最大压应力。研究断面围岩的最大压应力云图如图12所示,最大拉应力云图如图13所示。

据图12分析,围岩最大压应力在墙脚处产生应力集中,但量值不大,仅为4.45MPa。III级围岩多为坚硬岩或较坚硬岩,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30MPa,因此,围岩强度远远大于岩体中应力,围岩不会发生压溃失稳。

据图13分析,围岩最大拉应力仅出现在仰拱位置,但量值不大,为500kPa。拱顶仍然为压应力,不会发生抗拉失效破坏。

4.3 围岩塑形区

如图14所示,III级围岩局部存在塑性区[3],出现部位为仰拱接近墙脚处以及边墙局部。由于塑形区分散于局部,未构成连通面,对隧道整体稳定性不构成影响。

4.4 喷射混凝土应力

研究断面第一次半喷混凝土应力分布如图15~16所示,第二次半喷混凝土应力分布如图17~18所示。

由图15、图16分析可知,内外两次半喷混凝土受到一定大小的拉应力,一般发生在拱顶,局部发生在边墙拱墙想接部位,但量值不大,最大为0.6MPa,小于C20喷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1.13MPa,受拉安全系数1.88,处于安全范围。

由图17、图18分析可知,内外两次半喷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3.59MPa,远小于C20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11MPa,处于安全范围。

4.5 系统锚杆受力

系统锚杆采用cable单元模拟[4-5],如图19所示。

系统锚杆在上台阶推进25m后与下台阶喷射混凝土一起施做,其计算结果如图20所示。计算表明,锚杆主要承受拉力,拱部锚杆受拉很小,边墙锚杆受拉力较大,最大拉力为11.3kN。墙脚部位锚杆局部受压,作用不大。

通过锚杆的受力分析,建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第二次半喷混凝土时,通过观察拱部围岩裂隙情况以及监控量测稳定状况,酌情减去拱部锚杆,只在边墙敷设系统锚杆。这样做可以获得四大好处:(1)减少拱部锚杆作业的难度;(2)减少作业量;(3)节省材料与人工费用;(4)加快施工进度。

5 结论

结果表明,半喷混凝土快速施工方案切实可行,而且预设计中系统锚杆支护参数也存在进一步优化的余地,建议实际施工时依据拱部围岩节理裂隙以及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优化系统锚杆的施作与否、敷设部分,达到安全、经济与快速施工的和谐统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贾善坡,陈卫忠,杨建平,陈培帅。基于修正Mohr -Coulomb准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数值实施[J]。岩土力学,2010(07):2051-2058.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刘贵,韩邦华,邢峰,郭文印,杜克辉。条带开采煤柱塑性区宽度的数值模拟与计算[J]。煤炭科学技术,2009(03):4-6+37.

(4)鲍生才。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数值模拟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S2):1941-1945.

(5)陈力华,林志,李星平。公路隧道中系统锚杆的功效研究[J]。岩土力学,2011(06):1843-1848.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