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路径与方法研究

2022-06-09

赵桂1 张敏敏2 李花1

(1.淮海工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2.盐城市人民路小学,江苏 盐城 320900)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和管理者,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对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论述了提高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了提高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路径;方法

基金项目:淮海工学院2014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DS2014055)。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转向大众教育阶段转变,高校学生工作也面对新的问题,因此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出台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颁布实施,都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善于研究当前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探索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思路和方法,遵循学生工作的规律,富有成效地做好学生工作,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这些对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本文论述了提高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了提高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1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必要性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骨干力量,科研能力是其工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是指辅导员根据自己所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决策咨询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技能和水准。

1.1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家化的必然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描绘出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路径,为高校辅导员队伍走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增强自我认同感,激发出不竭的工作动力;还可以增强辅导员对高校学生工作规律的认识,获得较高层次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成为专家、学者型人才。这些都需要通过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来予以支撑。

1.2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是适应学生工作特点,扎实有效做好学生工作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复杂,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素质和结构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导致高校学生工作有着更多的“变量”。高校辅导员如果不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不运用专业知识与科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工作进行研究和探索,以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要,可能就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大量事务性的工作中之中且效果不佳。其实,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门科学,有其客观规律。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实践经验,对此进行理论分析、归纳总结、创新,反过来再指导后续的实践,就能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扎实有效做好学生工作。

1.3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有利于为党政工作、科技工作培养后备人才

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会使自身在管理、研究以及教学上得到进步,并在某个方面凸显出良好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能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辅导员年龄大后需要分流,一部分愿意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并具有学术研究潜力的辅导员,可以向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一部分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具有较强能力的辅导员可以作为教学、研究、管理岗位的后备人才;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辅导员,可以作为学校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

2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2.1培养高校辅导员的科研意识

目前大部分辅导员还处于传统的角色意识,认为辅导员工作就是凭经验上传下达、处理日常琐事,而没有意识到科学研究可能为他们工作带来的效用,因此也没有意识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外,辅导员一般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带学生,搞好学生管理工作,缺乏进行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应该培养高校辅导员的科研意识,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引导辅导员注重科研、培养科研能力、积极参加科学研究。让辅导员清楚其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中的许多具体问题,简单套用现成的经验、方法和理论是无法有效解决的,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才能驾驭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开展有关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

目前,高校辅导员学历层次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科研素养参差不齐。辅导员的培训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应系统规划,将从事学生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通过培训让辅导员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文献检索能力、理论钻研理解能力、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能力及文字表达、写作能力等。

2.3参与校内外科研实践

辅导员参与科研实践是提升科研能力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辅导员可以参与校内外课题研究活动。对于立项的课题,可实行辅导员导师制,为辅导员配备专业素质高的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指导老师,通过从选题、构思、写作等方面培养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利用已有的科研课题,让辅导员参与某一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把他们纳入到某一课题组,并让他们在研究中力所能及地承担一部分内容,使他们能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全面了解科研的方法。

2.4落实辅导员参加科研的制度保障

激励制度是指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度和政策。它利用外部诱因,推动人的内在动力,从而向所期望的目标推进。激励制度包括物质性和精神性的政策举措。有效的激励制度,能有效推动辅导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让辅导员自觉自愿地努力开展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配置力量,为辅导员适当减负,提供宽松的环境,要从制度上保证辅导员有一定的学习、培训和科研时间,要在课题申报立项等方面体现一定的倾斜政策,要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要将辅导员的科研成果纳入工作绩效的评定指标,在辅导员队伍中营造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

2.5引导辅导员加强理论修养,充实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高校学生工作涉及面比较广泛,从知识的学习规律来看,只有总体把握知识体系,才有可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探索性和前瞻性的领悟。因此辅导员要注重加强理论修养,充实完善自身知识体系。辅导员要有问题意识,学生工作的科研来源于工作实践,需要辅导员具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做“有心人”,善于总结工作中的具体案例和点滴感悟,这些都是开展科学研究的第一手素材。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实际进行思考,探索有价值可以开展的科研课题。

实践证明,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战略工程,任重道远,高校必须把其放在战略的高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

[2]马风兰.新时期加强高校辅导员科研素质培养的探讨[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1(6).

[3]王通讯.不可轻视信息检索能力 [N].光明日报,1984-10-26.

[4]杨衍球.试论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其培养[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89(2).

[责任编辑:杨玉洁]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