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广东农垦都市农业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2-06-09

尹凯丹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0507)

摘要:具有热带农业和现代农业特色的广东农垦具有发展都市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的SWOT分析,认为广东农垦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示范带动作用取得明显成效,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等优势;存在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加大,突出生态文明地位,人们对都市农业产品需求热情空前高涨等机遇,但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和挑战。对此,提出了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的原则和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广东农垦;都市农业;SWOT分析;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S289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2014-0064

作者简介:尹凯丹,女,1966 年出生,吉林延边人,副教授,本科,从事农产品质量检测及安全控制等方面的教学及研究。通信地址:510507 广东省广州市粤垦路198号,E-mail:yinkaidan@126.com。

收稿日期:2014-01-21,修回日期:2014-03-25。

0 引言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对食品的新鲜安全以及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体验农业文明等的要求不断增加,对农业功能和定位、农业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乡村农业和城郊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融生产、生活、生态、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的迅猛发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很好的途径[1]。广东农垦的垦区农业具有热带农业和现代化大农业的特点,再加上垦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垦区文化和传统,具备发展都市农业的优越条件。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将成为广东农垦的一个经济增长点。笔者从广东农垦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和SWOT分析入手,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原则对策,为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广东农垦都市农业发展背景分析

在广东农垦“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跨国大集团,建设美好新垦区”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好主营产品生产同时,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更加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美好型垦区,做到人与环境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集团总部和一些下属单位分布于在广州市、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等城市外,还在南粤的东、西两翼偏远地区建立起47 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农场小城镇。在城市的支撑和集团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指导下,农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特色明显,以高新农业科技园为依托的都市农业初现雏形。然而由于广东农垦集团发展都市农业的时期较短,尤其是对都市农业缺乏科学的发展战略与规划,因而都市农业发展的理念落后、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部署不清晰,导致了都市农业的形式较单一,热带农业特色没有充分显现,现代农业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在集团产业布局中还处于较低的位置。同时也说明农垦发展都市农业的潜力巨大[2]。

2 广东农垦都市农业SWOT 分析

把SWOT 分析方法运用于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的战略时,优势和劣势代表广东农垦都市农业发展的内部条件,机遇和挑战代表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2.1 优势(strength)

2.1.1 优越的自然条件广东农垦集团及所属的各级单位主要分布于粤南、粤东和粤西南地区,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是中国最接近赤道的地区,大部分地区为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境内纬度较低,太阳辐射热量大,日照多,又濒临南海,受海洋暖湿气流的调剂,所以气候温暖,夏长冬短,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几乎全年都能适应农作物的生长。绝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可1 年2 熟或3 熟的特点,发展以热带农业为载体的都市农业具有独特的魅力。

2.1.2 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广东省2011 年人均GDP 7700 美元,远超发展都市农业的人均GDP达到2000~3000 美元的最低要求[3]。广东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特别是独具特色的热带、南亚热带风光,对于中国和世界位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的广大居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4]。湛江农垦局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湖光岩景区,阳江农垦局境内有省级风景名胜区闸坡风景区。广东农垦所辖垦区农场虽然地处偏僻,但是地广人稀、山美水甜、天朗林幽、空气清新。加之四处都是成片的蔗园、胶园、麻园、果园、茶园,一道道具有农垦特色的热带田园风光,再加之独特的热带农业生产过程、悠久的农垦文化、深厚的农垦光荣传统和历史积淀,令时下久居都市之人和北方居民向往不已。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对都市农业的带动能力是巨大的。

2.1.3 广东农垦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示范带动作用取得明显成效广东农垦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走在了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前列。集团确立优势产业主导战略,大力推广农业科技,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带动效应显著。先后建成橡胶、对虾、甘蔗、剑麻、生猪等5 大优质种苗繁育中心和广垦橡胶技术创新中心等6 个研发机构。累计投入3.3 亿元,购置各类农机具3 万多台,垦区农机化综合水平上升到65%左右。建立了全国甘蔗机械化试验示范区、全国农产品(菠萝)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以及剑麻、菠萝、红江橙、番石榴、茶叶等5 个全国南亚热带作物名优示范基地。丰收公司、红江农场、湛垦畜牧公司、名富果业、平岗农场被农业部授予“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科技推广应用取得新成效。在全面推广胶园机械化开荒、机械化除草、绿肥生态覆盖和橡胶四割制技术。垦区参与“橡胶树主栽区割胶技术改进及应用”、“天然橡胶标准化加工研发集成及应用”2项成果分获2006、2008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无公害猪肉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等5 项成果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三等奖;“糖厂自动化卸蔗装置系统”等6 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蜂泉”牌白砂糖、“三叶”牌菠萝罐头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雄鸥”牌蒸青绿茶、“名富”牌珍珠番石榴、“红江”牌红江橙、“太阳”牌剑麻纤维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广垦橡胶”牌天然浓缩胶乳、“燕塘”牌纯牛奶、“肥农”牌复合微生物肥等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同时,积极向当地农村、农民全面展示先进的科学技术、标准化流程、产业化的运作模式,成为农业新技术研发和展示的创新基地、科技推广和普及的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和扩展的辐射基地,发挥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2.1.4 广大垦区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早在2003 年,广东农垦就开始谋划和推进实施44 个农场场部的小城镇规划;2008 年全面完成44 个农场场部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农垦经济发展和树立农垦新形象描绘蓝图。“十一五”期间,广东农垦共规划场部建设总面积71.2 km2,南华等十几个农场的小城镇建设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和示范点。近年来,广东农垦新建成1360 km 的农场等级道路,基本实现了农场到生产队道路的硬化。累计投资3 亿元进行农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环境的绿化美化,建成一大批垃圾收集点和环境整治工程。此外,建成数10 个文化馆室、图书馆、体育场馆,创建了18 所农垦示范性中小学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垦区交通条件好、居住餐饮设施较完备,垦区的大多数农场场部成为具有现代城镇活力、宜居休闲、绿色环保的城市后花园[2]。

2.2 劣势(weakness)

(1)灾害天气影响。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2)多数农场地处偏远地区,旅游的路途成本加大。

(3)经营者对发展都市农业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相关都市农业的专业人才缺乏,垦区青壮劳动力流失严重,老龄化现象严重。垦区环境相对闭塞,对具有热带特色的广东农垦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农垦的认识不足。

(4)现有的具备都市农业的项目功能单一,缺乏创新和特色,可供游人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娱乐活动较少,对农垦的文化内涵、特色品牌开发不到位,缺乏对可供旅游消费的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科技、农垦文化和农垦传统的发掘,缺少知识性、趣味性和休闲性。吸引力不足。

2.3 机遇(opportunity)

2.3.1 国家政策对农业、农垦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了国民经济反哺农业的阶段。近年来,国家对农垦的扶持力度加大。集团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支持,5 年筹措资金7.18 亿元,完成土地整理和农综开发10666 hm2,改造中低产田7133 hm2,新增可灌溉农田16667 hm2、生态水产养殖基地1067万hm2,建成各类育苗和防寒大棚6.2 万m2、高标准猪舍6 万m2,还全面实施了一批小型水库和海堤除险加固工程,增强了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

2.3.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将生态环境质量纳入基本公共产品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生态环境的显性价值,同时,提供生态产品必将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助的考量因素。生态农业具有“自然、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特点,对于农业来讲生态农业必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领域,作为生态农业重要组成的都市农业,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发展都市农业首要的基础条件,是都市农业的灵魂[5-6]。发展好都市农业也要求大力保护环境,从实践上按照统筹城乡、梯度推进的原则解决农村、农民的环境问题,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解决农村、农业领域的污染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都市农业的底线。反过来又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7]。

2.3.3 人们对都市农业的消费热情空前高涨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突出,人们同自然的距离越来愈大。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兴趣越来越大,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成为一种时尚。不管是农副产品还是农业休闲旅游,“原汁原味”成为人们一种追求。例如生态旅游受到国际旅游界的广泛推崇,成为近年来旅游市场增长最快的一个分支。据世界旅游组织的估计,全球用于生态旅游的花费每年增长20%,大约相当于整个旅游业增长率的5 倍[8]。作为都市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旅游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乡村旅游产品。而提供自然的、无污染的、新鲜的农副产品也是都市农业的重要功能[9]。

2.4 挑战(threat)

(1)省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给农垦发展都市农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国内各级政府对都市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把发展都市农业作为农业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广东省近年来都市农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呈现出投入大、起点高、多方联动、全方位发展的格局[4]。广东农垦的都市农业起步较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不加大力度发展,不注重自己特色的彰显,在都市农业发展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很困难的。

(2)来自其他类型旅游产品之间的竞争。广东省以其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形成独特的岭南文明,作为中国文化的交融点,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而独具多元文化的奇幻特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不管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必将对以观光农业为主要内容的都市农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竞争。

(3)面临农业地位下降、城市用地扩张、劳动力流失和生态环境污染等发展障碍。

3 广东农垦都市农业发展原则与对策

3.1 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的原则

3.1.1 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出发点对于都市农业来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性条件。都市农业的开发建设可以将自然生态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开发结合起来,尽量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人为的开发要适度,水系、道路、建筑的建设,要尽量融入当地的生态环境[10]。积极发展“原生态”的农业观光旅游,观光农业应定位于旅游与生态农业协调所体现的地域和产业特点,即热带、亚热带农业特色和农垦文化特色,植根于符合自然生态的生态农业和传统的农垦文化、民俗,对其必须加以保持,并得以充分体现。只有选择生态效益型道路,注意保护垦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并与生态建设同步,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避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要体现观光农业特色,突出南亚热带作物植被为主的自然风景,强调农垦人的生活风貌和丰富乡土文化内涵。

3.1.2 因地制宜突出热带农业特色和农垦现代化大农业特色广东广大的垦区,生态环境优越,热带、亚热带植物和农作物资源丰富,大片的甘蔗、剑麻、橡胶、茶林,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果树,本身就是优美的景观。

与之相配套的热带农产品加工过程也是难得的旅游资源,例如,收获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的全国最大的菠萝罐头生产线、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雄鸥牌”清蒸茶生产线,各大制糖厂、甘蔗生产过程的大型农机作业等体现现代农业特征,必将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

3.1.3 以农垦热带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都市农业虽然其功能多样、形式多样,融入了很多因素,但农业是基础、是根本,离开了农业,都市农业就无从谈起[11]。因此,都市农业应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将参与性、娱乐性、教育性、体验性贯穿于农事活动、农技表演、民俗节庆等项目之中。不能脱离农业,切忌建造过多的人文景观,使环境和设施过于人工化、商业化。不要盲目追求大投资、大规模、高档次、高消费,避免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大兴土木,人工痕迹明显[12]。

3.1.4 提高游客参与性现代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旅游经历,渴望参与,向往体验。农垦空间广阔,热带农业生产内容丰富,极具参与性和体验性的特点[13-14]。例如,橡胶树割胶过程、水果收获、水产品捕捞、畜禽喂养等。因此在项目开发时,根据市场需要,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和布局具有时尚型的多层次系列观光休闲农业产品。城市旅游者和北方来的旅游者,对于他们平常熟悉的产品,其生产过程必将大感兴趣,如果能广泛参与到生产中,同时能参与农垦生活、生产的各方面,能多层面体验农垦深层次生活情趣和感情,体验原汁原味的热带垦区农垦文化氛围,必将丰富游客的旅游经历,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都市农业的吸引力[15]。

3.2 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

3.2.1 整体规划、科学布局

(1)广东茂名垦区的南亚热带作物科技园、湛江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即将建设的阳江农业科技园为载体,发展以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展示、农业教育、提供新鲜农产品(名优水果、无公害蔬菜、高档花卉、鲜活水产品和畜禽产品等)、花卉苗木繁育、农业度假疗养、休闲茶果采摘、娱乐垂钓、花卉观赏、农产品采购等形式的观光农业。建设高水平的消费性农产品生产基地,严格按照绿色有机标准生产,创建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农超对接。

(2)以垦区的各农场为载体,发展热带农业生产过程观光与体验、热带农业田园风光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小城镇风光旅游、热带风情旅游、农垦文化和农垦传统宣传与展示等形式的都市农业。有条件的农场也可开展城市消费型农产品生产,充分利用广大垦区农场土地资源丰富,人口稀少,以空气、土壤和水分为代表的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气候条件适宜等有利条件,可有计划地发展以南菜北运、出口创汇为主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

(3)以垦区职工家庭为载体,发展庭院经济,开展庭院客栈式的农家乐。为旅客提供“吃、住、游”一条龙服务。

3.2.2 加大宣传和营销,促进品牌建设,创新体制在广大垦区统筹观光旅游资源,合理设计旅游线路和项目,使南亚热带农业产业带成片连线,相互依托,成为品牌旅游线路。结合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融合观光农业景点,编排旅游线路,尽可能地多开辟一些综合旅游线路,增强吸引力,满足游人的广泛需求。通过多种媒体宣传,认真策划、精心包装积极推介,着力打造“南亚热带农垦都市农业”整体品牌。创建新型的生态农业旅游投资体制,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农垦企业、当地政府、社会相结合,以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解决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经费紧缺的困难,完善旅游业基础与配套服务设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岳云.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兼论南京都市农业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2(S1):201-206.

[2]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农垦总局.广东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报告[J].中国农垦,2009,8:41-43.

[3] 蔡建明,杨振山.国际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J].地理研究,2008,27(2):362-374.

[4] 陈彩霞,蔡人群,陈升忠.广州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2,7:184-187.

[5] 俞菊生,刘文敏.日本大城市地区的“都市农业”[J].上海经济研究,2001(7):65.

[6] 顾晓君.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7] 甘庆华.新加坡的都市农业[J].老区建设,2007(9):62-63.

[8] 李娜,徐梦洁,王丽娟.国际都市比较研究及我国都市农业发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9-72.

[9] 方志权,吴方卫.中国都市农业理论研究若干争议问题综述[J].中国农业通报,2008(24):521-525.

[10] 杨振山,蔡建明.国际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29-34.

[11] 曹林奎.国际都市的基本特征与功能开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4):270-273.

[12] 马万利.田园城市理论的初步实践和历史影响[J].浙江学刊,2005(2):84-87.

[13] 马杰,张洪波.大城市都市农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初探[J].四川建筑,2006(4):23-25.

[14] 高晨华.浅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J].科学之友(B 版),2007(9):170-172.

[15] 吴德慧.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经验研究[J].世界农业,2012,4(369):22-24.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