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运行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2-06-09

刘斐,刘猛,赵宇,南春梅,魏志敏,李顺国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国家谷子改良中心,石家庄050035)

摘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现阶段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革命。分析了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发展现状与建设类型,剖析了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运行的对策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示范基地;现状;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50007

基金项目:农业部/财政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07-12.5-A18);河北省社科联课题“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运行机制及发展策略研究”(201303217)。

第一作者简介:刘斐,女,1986 年出生,河北石家庄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通信地址: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恒山街162号,Tel:0311-87672505,E-mail:liufei198676@163.com。

通讯作者:李顺国,男,1976 年出生,河北徐水人,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通信地址: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恒山街162号谷子所,Tel:0311-87670691,E-mail:lishunguo76@163.com。

收稿日期:2015-05-07,修回日期:2015-06-08。

0 引言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具有实验、示范、扩散、辐射、咨询、服务等多种功能。近年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发展[1],河北成为京津两地农牧产品的主要供应地,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依托,聚集科技、人才、政策、区域和特色优势[2],全力打造河北省现代农业是强农富民的重要手段。

2015 年河北省省委1 号文件提出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优质基地和知名品牌[3]。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2—2015 年)指出在尽快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突出“一产抓特色”,坚持高起点规划、高科技引领、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4]。国内学者关于示范基地建设的研究较多,蒋和平[5]对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特点和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等特点,并从国家和地方项目、经营方式、生态类型和科技示范目的等多种角度来划分园区类型。胡俊鹏[6]对陕西省的农村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类型划分与运行模式研究。洪新忠[7]简要分析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柳建平等[8]对湖北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的建设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纵观现有文献,对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运行机制、类型划分等研究尚无报道,为此,笔者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河北省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运行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对策,以期为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现代农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1 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运行现状

河北省于1996 年开始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9],经过近20 年的发展,基地的建设无论是在内容还是运行机制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效地将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北省共有各级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基地300 个左右,其中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有6 个。各示范基地占地和投资规模大小不一,且所有制形式和经营体制多样,投资主体也不同[10]。这些示范基地,不仅有种植、养殖业的良种繁育、生产示范,又有节水、设施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先进技术[11]。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新技术、新成果的展示平台[12],对河北省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直接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 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运行类型

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通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探索出了各式各样的类型,一般从管理方式、项目来源、示范内容3 个方面来划分[5-6]。

2.1 按管理方式划分

2.1.1 政府主导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政府主导型示范基地是指政府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作为主要领导者和推动者,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13],从而加大基地建设的投资力度,统筹规划,强化对基地建设的宏观组织领导。政府主导型示范基地与其他类型的示范基地在资金投入、管理层次、技术资源、服务水平等都存在显著差异。此类基地运行模式以“政府+技术+农户”、“政府+龙头企业+技术+农户”为主,基地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较完善,便于政府对基地的宏观管理,但其对政府依赖性较强,不能很好地融合社会资源[14],且与市场衔接不紧密。

2.1.2 农业科研院校主导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农业科研院校为主导的类型所占比重较大。运行模式主要是农业科研院校以所申请的项目经费为主要资金支撑,与地方政府相联手,以自身科技、人才资源优势为基础,由科技推广人员直接将科研成果与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并指导涉农企业、合作社、农民顺利开展农业生产[15],以示范基地为桥梁进行成果转让与示范、技术开发与承包等活动,既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又能使农户在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科技人员,进而能够有效地指导科学研究,促使农业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16]。此类基地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通过设立科研项目,科研院校计划申请项目经费资助;其次是通过科研院校自己创收经费所资助;最后是企业自主捐款资助。运行模式有“农业科研院校+基地+农户”、“农业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农户”、“农业科研院校+示范推广+农户”、“科研技术入股型”、“科研技术转让型”等。管理上形成了以政府为指导,以科研单位为主导,涉农企业、专业户广泛参与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培训和推广的有机结合的一种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17]。

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市农业科学院等农业科研单位与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合作,通过地方政府的推动,多项先进成果得以顺利转化与推广示范。如: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与张家口蔚县人民政府签定了有关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科技合作的协议[18],并在蔚县建立多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来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曲周设立的“985工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示范基地[19],共同完成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科技创新平台的工作。这类基地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强,但由于经费支撑力度不够,且与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协调机制不稳定,因此,该类基地的可持续性较差。

2.1.3 龙头企业主导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主导型示范基地以龙头企业个人投资经营为主,聘请科研人员提供技术支撑服务[20],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基地运行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家+基地”等形式,以企业自有资源为主导,以订单农业为保证,以科研专家为顾问,以农户为基础,建立全产业链的运行机制。在基地管理模式上采用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龙头企业主导的示范基地建设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推广的重要补充形式之一,是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一种新模式。如:广州从玉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河北承德建立的玉绿野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已建成示范基地1 万亩以上,辐射带动2 万亩蔬菜基地发展。邯郸市禾下土种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磁县禾下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脱毒红薯种苗繁育基地等多种作物的基地[21]。

2.1.4 农业合作组织/协会主导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合作组织/协会主导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以农户为主体,科技人员辅助提供技术服务,种养大户为榜样。农业合作组织是联结农户与技术、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的纽带[22-23],为组织内的成员提供新技术、新成果。经费来源以会员集资为主,但有时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往往会从资金、项目、技术、信息服务、政策等方面加以扶持,其主要形式是“农业合作组织/协会+示范基地+农户”。如:河北乐亭的万事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是由万事达果蔬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社内严格落实“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农资供应、统一产品销售”等“五统一”的管理模式[24]。

2.2 按项目来源划分

2.2.1 以国家项目为投资主体建立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国家在基础条件好,代表性强的地区优先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此类基地是国家根据河北省区域内农业资源优势,以项目资助形式在河北省内建立的。基地的突出特点是建设标准高、设施先进、规模大、产业化程度高、示范效果显著,集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推融为一体[22],能较全面地辐射带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如:河北省玉田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该基地以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加工技术、现代物流业等先进技术为引领,集种养、加工、研发、孵化、科技等为一体,着力打造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

2.2.2 以省(市)项目为投资主体建立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与以国家项目为投资主体建立的示范基地相似,以省(市)项目为投资主体所建立的示范基地是省(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紧密结合该省(市)农业发展实际,以项目方式建立的基地[6],项目涉及农业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基地资金来源主要由省(市)级政府或部门投资,地方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在基地管理上,省(市)政府或部门把握宏观,出台建设政策,建设单位进行具体管理。这类基地与地方经济生态结合紧密,示范性强[6]。如:河北省自2013 年起首批启动小麦、玉米等11 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项目秉着为几大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带动、人才培养等提供专门的财政资金支持,并形成了开放式产业创新及应用体系。

2.3 按示范内容划分

2.3.1 旱作节水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基地一般建在干旱缺水地区,采用高新节水技术,把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节水措施结合在一起,形成综合的农业节水技术体系[25],目的是改善地面灌溉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而对周边地区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推广先进的旱作节水技术。基地运行模式主要有:试验研究型和应用示范型。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家、地方财政和项目区农民自筹[26]。近年来,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尖锐已成为制约河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河北省主要节水示范基地有:迁安的两万亩国家级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此项目计划采取集雨水窖、改造灌溉管道等多项措施。沧州市在吴桥建成首个大型棉田膜下滴灌高效节水示范试验基地[27],有效地将滴灌技术与地膜栽培技术相结合。

2.3.2 设施农业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此类基地是以现代化的农业设施武装基地,以现代化的高新技术服务基地,为基地内的植物提供最适宜的生产空间,从而得到高产优质的农产品。典型示范基地有饶阳设施农业示范基地,“饶阳蔬菜”已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38 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30 万亩,产值18.3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7%,带动农民增收6.5 亿元。万全县北沙城乡积极标榜山东“寿光”设施农业建设,逐步形成以中心带周边的产业格局,着力打造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的全县最大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28]。

2.3.3 休闲观光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休闲观光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是以生态、休闲观光为主要示范内容,用高科技的现代农业发展基地[29],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河北省生态观光农业起步较晚,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唐山乐亭、保定顺平、秦皇岛北戴河等地相继开发一些项目示范基地,但河北省从发展规模和功能看仍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不平衡,现在发展较好的有:西柏坡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内容主要有:生态农业观光园;都市农业发展园;农耕文化展示园;农家生活体验园;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培训基地等。石家庄现代农业观光园是集现代农业生产示范、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科普教育和推广、农产品展示展销、生态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

2.3.4 农业综合开发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型示范基地是以有关部门所设立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依托,综合利用项目所在地的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地打造示范基地,为项目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河北省是1988 年全国首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省份之一,当年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总额是2.85 亿元,2009 年达到了25.1 亿元,是开发之初的八倍多。如:衡水市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河北省康保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2013 年起河北省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力争在全省建设万亩以上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30 个,突出示范区资源优势与特色产业[30-31],形成新型农业开发模板,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2.3.5 出口创汇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出口创汇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是以发展对外出口创汇,开拓国外市场为目的所建设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目前此类基地的运行多以外资企业投资为主,集科研、生产、示范于一体[32]。如:武强县打造的北大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基地所培育的优种蔬菜通过韩国农友BIO株式会社销售美国、日本等80 个国家和地区[32]。尚义县受政府投入资金不足的影响,将全县农业逐步对接市场,并形成了出口创汇的大格局,通过招商日本的三通公司,将全县的蔬菜产业走向了世界,其中近三成白萝卜出口到日本,立足10 多家蔬菜加工龙头和2 个蔬菜市场,已与10 多家蔬菜出口公司合作[33],蔬菜销到韩国、新加坡等10 多个国家和地区。

3 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运行中存在问题

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诸如:运行机制、利益分配、有关部门关注度、政策实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34],运行过程中仍会存在一些问题。

3.1 部分基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示范基地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且同一区域内基地建设的功能与目标存在趋同现象[35],竞争较激烈,且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制约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工作的开展。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分剧烈,如地块的零星,难以达到试验示范的要求,交通的不便利更是加大了试验示范所需物资的运输费用[36],基础设施不完善,直接影响基地综合产出能力,且目前示范基地的各种设施多为政府的财政支持,无法满足基地长期发展建设的客观需要。

3.2 示范基地建设资金供应不足

示范基地建设需大量资金投入,但此类资金的投入会出现投资回收期长等问题,基地在前期建设的大量资金投入后,后续资金普遍不足,部分基地存在投资主体单一,过于依赖政府,融资渠道与机制狭隘,直接导致经费投入不足,基地难以正常运行,这就为基地长远发展带来瓶颈性难题,而针对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还未设立专项资金,依托企业自筹投资建设,创建进程缓慢[37]。

3.3 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纵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大部分基地采取“企业+农户”经营模式,建设过程中需要农户积极参与生产,但就现实而言,基地的建设中企业参与性较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程度不高。部分基地运行较封闭,与其他有关部门缺乏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3.4 现代农业发展所需人才短缺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涉猎范围广、专业技术性强、规格高,因此,需要配备精通所需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38-39],但目前基地的建设普遍存在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制约等严重问题。农业实用人才、农技推广队伍、管理体制和方法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这些都制约着基地建设的长远发展[40]。

4 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运行的对策建议

4.1 把握市场,制订示范基地发展规划

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以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区域优势,建立高标准、规范化、合理化、带动强和出口创汇能力突出的基地[41]。这就要明确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科学布局;明确基地建设的组织模式,建立以“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基地+标准化”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生产组织模式。

4.2 多渠道融资,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实力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各部门要多渠道融资,如政府投、金融部门、社会投资等方式。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的投入,以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金融部门要把扶持农业作为贷款重点,创新农业贷款方式,加大农业发展支持力度。大力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多种方式壮大基地建设。

4.3 以科技为支撑,提高基地建设标准

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科技支撑体系,推进产学研结合,就要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制。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42],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加快农产品示范基地转型升级,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充分发挥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使基地建设各个环节的科技水平明显提高。

4.4 培养农业人才,保障基地长远发展

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科技人才是关键。示范基地的建设仅靠当地的技术人员及生产能人是远远不够的[42],因此,必须有专业的科技人才为保障,切实为基地的建设出谋划策[43],认真落实基地建设的各种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制定激励机制引进并留住高端人才,吸引院校毕业生来基地就业,同时,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完善市、县、乡、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五级农业科技培训组织。

5 小结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河北兴,农村稳则社会安。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优越条件,河北省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优势也进一步凸现。笔者的研究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运行类型,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建议,为今后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对指导河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Z].2015-03-23.

[2] 张波,刘大平.河北省发展现代农业战略思考[N].河北经济日报,2007-05-16.

[3] 河北省委.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Z].2005.

[4]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2—2015年)[Z].冀政办函〔2012〕66号,2012-07-12.

[5] 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特点和类型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0(10):23-29.

[6] 胡俊鹏.农村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类型与运行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7] 洪新忠.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家之友,2010(5):89-91.

[8] 柳剑平,韩艳旗.加快推进湖北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的思考[J].湖北省会科学,2013(9):55-58.

[9] 王晓娟.河北省农业科技园管理体系中的博弈分析[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8.

[10] 王肖芳.河南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引导农业科技发展方向的实证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4(1):24-26.

[11] 宁夏农垦科技处.宁夏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调研[J].中国农垦,2012(10):38-40.

[12] 翟述华,刘静梅.扶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J].中国科技产业,2004(12):16-19.

[13] 张晓玲.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14] 白志礼,范秀荣,穆养民,等.陕西农村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运行模式与发展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31-34.

[15] 查私虎.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16] 齐莹莹,刘维忠,张雨.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发展现状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22):189-191.

[17] 山西省农村财政研究会.山西省农科院计财处联合课题组.打造现代农业的聚变平台[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6):12-15.

[18] 蔚县农牧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在蔚县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EB/OL].http://www.farmers.org.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01824,2013-07-23.

[19] 何志勇.学校检查“985 工程”曲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示范基地建设情况[EB/OL]. http://news2003.cau.edu.cn/show.php?id=0000036678,2009-07-02.

[20] 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特点和类型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4(1):38-44.

[21] 邯郸市科技局.磁县禾下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被认定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N].2012-08-13.

[22] 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分类[J].南方农村,2000(5):44-46.

[23] 郑丹.农村科技合作社运营模式解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9(4):48-51.

[24] 刘海员,裴昊,檀咏.唐山乐亭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土地流转现场走笔[EB/OL].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2013-12-03.

[25] 刘明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农业的发展类型与对策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5(7):434-437.

[26] 郑宏,张友腾.新疆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及发展运行思路[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 周年庆典暨2003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27] 沧州市政府信息网.投资512万建成首个高效节水示范基地[EB/OL].http://www.he.xinhuanet.com/dishi/2005- 05/10/content_4202873.htm,2005-05-10.

[28] 刘国燕.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思考[D].邯郸:河北工业大学,2010.

[29] 刘颖莉.北沙城乡打造北方“小寿光”[N].张家口日报,2011-10-25.

[30] 孟英伟.我国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07.

[31] 河北省财政厅.河北关于创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的实施意见[Z].2012.

[32] 王博文,姚顺波,杨和财.法国原产地保护制度对推进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的启示——基于法国葡萄酒原产地保护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0(1):114-117.

[33] 马成江,王海军.尚义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N].张家口日报,2005-09-21.

[34] 郑峰.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机制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5.

[35] 滕明兰.广西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研究——以南宁市吴圩镇花卉产业示范基地为例[J].市场论坛,2011(6):32-35.

[36] 麻栗坡县农业局,麻栗坡县现代农业发展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情况调研报告[EB/OL]. http://www.ynagri.gov.cn/ws/mlp/news4748/20090417/80693.shtml,2009-04-17.

[37] 宁夏农垦科技处.宁夏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调研[J].中国农垦,2012(10):38-40.

[38] 胡丽梅.合芜蛙自主创新试验区信息服务体系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39] 孙壮飞.现代农业背景下农业院校外语复合人才培养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6):97-102.

[40] 李继学.河北创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N].中国财经报,2013-07-30.

[41] 柳建平,韩燕旗.加快推进湖北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的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13(9):55-57.

[42] 马丁.关于鄂尔多斯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51-53.

[43]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把畜牧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若干意见[N].云南政报,2004-02-15.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