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不同浸种时间及浸种方式对水稻‘秀水134’发芽率的影响

2022-06-09

孙小淋,龚才根,周燕

(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202150)

摘要:通过研究不同的浸种时间和不同间隙次数对稻种发芽率的影响,为提高种子发芽率提供合理依据。以‘秀水134’为试材,探究了不同浸种时间48、60、72 h 和不同浸种方式连续浸种、间隙1 次、间隙2次对‘秀水134’浸种催芽的影响。对‘秀水134’稻种发芽率影响的效应是浸种方式>浸种时间,在平均17.5℃的环境中,浸种间隙的影响以2 次浸种间隙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其次是一次浸种间隙处理,连续浸种的发芽率最低。浸种时间的影响中,72 h 浸种时间的种子,在催芽初期就表现出极高的发芽率。在上海崇明地区,以浸种72 h,间隙2 次可以提高‘秀水134’的发芽率,并对稻种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秀水134;浸种;发芽率;效果

中图分类号:S5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4120038

基金项目:上海市崇明县科学技术发展资金项目“水稻新品种引进筛选研究”(ck2011-08)。第一作者简介:孙小淋,女,1985 年出生,助理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作物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通信地址:202150 上海市崇明县城桥镇寒山寺路172号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Tel:021-69616341,E-mail:410702751@qq.com。通讯作者:周燕,女,1970 年出生,高农,本科,长期从事粮油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通信地址:202150 上海市崇明县城桥镇寒山寺路172号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Tel:021-69616341,E-mail:cmzhouyan0706@163.com。

收稿日期:2014-12-30,修回日期:2015-06-19。

0 引言

种子发芽率的高低是衡量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1-3],同时也是衡量农作物能否取得有效收成的重要内容[4-6]。许多研究表明,合适的浸种时间和浸种方式能提高水稻的发芽率[7-12],陈久兰等[13]研究认为浸种时间过长不利于种子发芽,‘扬辐粳8 号’、‘扬粳4038’、‘南粳44’以浸种48 h 较好;钱春荣等[14]研究认为浸种时间对稻种发芽率有显著影响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种子发芽;刘维宝等[15]研究认为以浸种24~48 h 发芽效果最好;欧立军等[16]研究认为种子用间歇浸种处理后,发芽率比直接浸种高,且最佳间歇浸种时间为浸种3 h、晾种3 h,重复3~4 次,浸种时间和浸种方式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鲜有报道浸种时间和浸种方式两者互作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本研究拟通过研究不同的浸种时间和不同间隙次数对稻种‘秀水134’发芽率的影响,探究浸种时间和浸种间隙两者互作后最佳的组合方式,从而选择出能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浸种催芽方式,进一步提高种子的利用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当年收获的‘秀水134’稻种18 kg,每个处理3 kg。

1.2 试验设计

供试主体处理设置不同浸种时间和不同间隙次数2 个因素。其中不同浸种时间设置48 h (A)、60 h (B)、72 h (C) 3 个处理;不同的浸种方式设置1、连续浸种;2、间隙1 次;3、间隙2 次3 个浸种间隙处理。具体操作见表1。

1.3 试验测定

1.3.1 发芽指标测定种子发芽试验程序按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34.4—1995 执行[17],待发芽进行时,对霉变种子进行记数和清除后计算。

1.3.2 发芽率数据处理为了避免计算误差,本试验结果的百分数均转化为反正弦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走势分析

浸种催芽试验中,1~3 天是浸种,自第4 日8:00 起开始催芽。8:00 的平均温度是17℃,14:00 的平均温度18℃,20:00 的平均温度17.6℃。1 天的温度波动不大,平均在17.5℃,室温偏低。催芽时加厚了稻草的厚度,利于谷堆保温。崇明当地浸种时间一般为4 月末5月初。2013—2014 两年4 月末5 月初的温度平均为19~20℃。本实验进行时模拟的温度与实际温度接近,但偏低2~3℃。

2.2 试验因子对发芽率的效应

通过对5 天的发芽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连续5 天浸种方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效应均达到显著的水平,第2、3、5 天能达到极显著的水平;浸种方式对发芽率的影响效应从第3 天起能达到显著水平。由表2 还可以看出从催芽第一天起至催芽结束,浸种方式对发芽率的影响效应一直大于浸种时间。

2.3 试验因子对发芽率的影响

不同的浸种方式、不同的浸种时间对‘秀水134’稻种发芽率的影响是显著的。由表3 可以看出:处理3的发芽率明显高于处理1 和处理2;72 h 浸种时间发芽率高于48 h 浸种时间的发芽率和60 h 浸种时间的发芽率。从图2 可以看出浸种期间进行间隙2 次操作的处理3 和间隙1 次操作的处理2 从催芽第一天起发芽率就高于连续浸种的处理1。其中C3 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89%,比发芽率最低的A1处理79%高出10 个百分点。

3 结论与讨论

科学合理地浸种催芽是水稻丰产的第一步,适合的浸种时间和浸种间隙是提高稻种发芽率主要方式之一[17-21]。在合适的温度下,一定的范围内,水稻发芽率随浸种时间和浸种间隙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选择正确且适合的浸种催芽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试验结果表明:对‘秀水134’稻种发芽率影响的效应是浸种方式>浸种时间,生产上需严格控制并加以注意。在平均17.5℃的环境中,浸种间隙的影响以2 次浸种间隙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其次是一次浸种间隙处理,连续浸种的发芽率最低。不同浸种间隙间的发芽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浸种时间的影响中,72 h 浸种时间的种子,在催芽初期就表现出极高的发芽率。并于催芽末期一直保持高的发芽率。据此,在17.5℃左右的环境中,‘秀水134’的浸种时间以72 h 为妥,并有2 次浸种间隙为宜。试验结果中,最适合的浸种时间为72 h,与前人研究的48 h 有所差异,主要在于该试验中结合了2 个试验因子,浸种时间和间歇次数。间歇次数的增加,减弱了种子无氧发酵的现象[23]。同时,试验中记录的浸种时间指浸种过程的总时间,由于增加了间歇次数的试验因子,使实际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小于浸种时间,与前人研究的并不相悖。由于该试验材料为‘秀水134’为粳稻,籼稻是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朱和平,袁敏祥.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5):72.

[2] 杨晓婷.阐述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264.

[3] 韩晓亮,任宝强.对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2(17):124.

[4] 高荣岐,张春庆.种子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5] 胡晋.种子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 杜生冬,于立河,逯叶军.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环境下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种子世界,2014(7):39-40.

[7] 张玉屏,朱德峰.浸种时间和温度对不同类型水稻种子吸水与萌发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2(5):25-26.

[8] 严见方, 张移峰.浸种方法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种子科技, 2000(6):341-342.

[9] 王骞,樊恩达,王静,等.几种外源物质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6):2449-2451 .

[10] 官生明.杂交水稻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4,8(12):33-34.

[11] 王相琴.协青早A含芽谷种发芽率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1999(6):13.

[12] Zhang X P. Methods of seed-soaking and pregermination for hybridrice seeds containing some part germinated ones[J].Hybrid Rice,1998,13(4):43.

[13] 陈久兰,陈明波,徐君,等.不同浸种药剂及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种子世界,2009(1):28-29.

[14] 钱春荣,王俊河.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9):183-184.

[15] 刘维宝,沈进松.不同浸种时间对优质食味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13):15,17.

[16] 欧立军,邓力喜,陈良碧.不同浸种方法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种子,2007(12):8-10.

[17] GB3534.1-7-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18] 张文明,倪安丽,王昌初. 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研究[J].种子,1998(02):7-10.

[19] 周丽华,欧立军.不同活力水稻种子萌发特性比较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6):121-122.

[20] 陈良碧.杂交水稻种子生理特点与耐贮藏性研究种子[J].种子,1994:19-21.

[21] 朱晓燕,张丽林,戴莉.浅析水稻不同品种对浸种温度和时间的要求[J].上海农业科技,2009(2):46-47.

[22] 王炽.杂交水稻种子浸种催芽实用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3):46-47.

[23] 严见方,张移峰.浸种方法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种子科技,2000(6): 341-34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