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白河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及药用特点

2022-06-09

张亚娟1,王孝安1,张亮1,裴为国2

(1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西安710062;2白河县中医院,陕西白河725800)

摘要:为更好地掌握和了解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种类等各种情况,为以后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通过野外样地、路线调查及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地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和药用特点进行研究。在白河县共调查到野生植物302 种,隶属于109 个科250 个属,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272 种103 科227 属,所占比例较大,达到了90.07%。白河县药用植物中,草本占57.62%,木本类最多的是乔木,其次是灌木,最少的是藤本。从药用植物资源类别的分配情况来看,被子植物最丰富,为239 种,占药用植物总数的87.87%,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相对较少,分别为28 种和3 种。药用植物中,绝大多数以全株类入药,占36.03%,其次为根及根茎类,共81 种,占29.78%。按照药用植物在医学上主要用途,白河县内解毒杀虫类的药用植物占得比例最多,占34.77%。最后针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保护性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白河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药用特点;开发及保护

中图分类号:Q-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xb0661

基金项目: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原料资源调查和监测项目”[财社(2011)76 号];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我国代表性区域特色中药资源保护利用”(201207002)。

第一作者简介:张亚娟,女,1989 年出生,河南济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种群与群落生态学。通信地址:710062 陕西省西安市陕师大长安校区,E-mail:zhangyajuan_123@126.com。

通讯作者:王孝安,男,1953 年出生,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植物生态学。通信地址:710062 陕西省西安市陕师大长安校区生命科学学院,E-mail:wangxa@snnu.edu.cn。

收稿日期:2014-07-04,修回日期:2014-10-11。

0 引言

野生药用植物是在自然界生长、未经人工驯化栽培、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植物,是极其珍贵的天然药物种质资源库[1],中国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然而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日趋减少的今天,如何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重要资源已成为中药资源研究的核心问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得先掌握和了解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种类等各种情况[2]。陕西安康市白河县位于巴山东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以前所做的调查研究多是针对特定的某个药用物种或类型进行,对整个地区进行的调查研究较少。因此,根据第4 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相关政策[3-4],笔者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对白河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和利用进行全面调查,了解该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规律,阐释其组成和药用特点,为该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调查于2013 年4 月开始,在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内进行样方调查和标本采集。

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东段,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省郧西县相望,东、南部分别与湖北省郧县、竹山县接壤,西与旬阳县相连。地势南高北低,全县山脉与沟相间,无一处百亩平地。汉江从县境北部自西向东横过,县内冷水河与白石河从县境西南向东北大致平行流入汉江。全境东西长53.3 km,南北宽41.5 km,地理位置为109°37″—110°10″E、32°34″—32°55″N,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受相对高差的山地地貌的影响比较大,垂直性气候明显,平均气温为12.2~16.5℃,平均降水量787.4 mm,无霜期为234~261 天。白河县全县境内植被较为复杂,多为次生林和斑块状分布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形成的人工经济林及灌木林,几无天然林的分布。

1.2 研究方法

根据白河县的地形地貌特征等综合因素,在山间谷地、山麓斜坡地、低山、中山、高山等5 类生境类型中选择6 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或流域)。每个区域随机设置6 个1 km×1 km的样地(套方),每个样地(套方)中随机设置5 个10 m×10 m的样方,用于调查乔木;在每个样方中设置1个5 m×5 m的小样方和4个2 m×2 m小样方,分别用于调查灌木和草本植物。总共调查了6 个代表区域、6 条调查路线、36 个套方、180 个样方。除此之外,同时进行标本的收集,随后制成腊叶标本以进行物种鉴定。最终参照2010 年版《中国药典》以及前人的分类方法[5-7],归纳总结其药用部位及化学成分和用途。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用植物的资源种类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表1)显示,白河县共调查野生植物302 种,隶属于109 个科250 个属,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272 种,隶属于103 科227 属,占90.07%。从植物资源类别的分配情况来看,被子植物最丰富,药用83 科,占76.15% 。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的药用植物资源相对较少,分别是15科和3 科;药用植物物种数的比较,被子植物最多,共239 种,占79.14%,其次是蕨类植物,共28 种,占9.27% ,裸子植物只有3种,占0.99%。孢子植物是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的香菇(Lentinus edodes)和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在药用植物中,以科为单位(前7 个科)进行统计,所含种类最多的是禾本科(Agrostidoideae,共16 种),其次分别是菊科(Compositae,共15 种)、豆科(Leguminosae,共14 种)、蔷薇(Rosaceae,共10 种)、荨麻科(Urticaceae,共10种)、百合科(Liliaceae,共8 种)、毛茛科(Ranunculaceae,共7 种)。在这些野生药用植物中,单科单种比较多,共46 科,如海金沙科(Lygodiaceae)仅有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杜仲科(Eucommiaceae)仅有杜仲(Eucommia ulmoides),松科(Pinaceae)仅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

2.2 药用植物的生长型

从植物的生长型分析白河县302 种药用植物的分布(表2)。其中木本植物126 种,占41.72%;草本植物174 种,占57.62% 。木本植物中,乔木57 种,占18.87% ;灌木53 种,占17.55% ;藤本植物16 种,占5.30%。草本植物中,多年生草本145 种,占48.01%;1年生草本29 种,占9.61%。表明白河县药用植物中草本占大多数,木本的药用植物最多的是乔木,其次是灌木,最少的是藤本。

2.3 药用植物的药用器官类型

参照《中国药典》和前人的分类方法[5-7],依照药用部位不同而将药用植物分为全株类(全草、全草)、根及根茎类(根、根茎、鳞茎、假鳞茎)、果实及种子类、花类(花朵、花蕾、花序)、叶类(叶、芽)、藤茎类(茎、茎髓、藤、枝)、皮类和其他8 大部分。通过比较分析(表3),白河县所调查和采集到的药用植物中绝大多数以全株类入药,占36.03%。其次为根及根茎类,共81 种,占29.78%。由于以全草或根茎类植物为药用部分的植物生长年限较长,过度采挖势必会造成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科学、合理地采药是十分必要的,在利用资源的同时更要注重资源的保护,以保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

2.4 药用植物药效类型

根据药用植物在医学上的主要用途,可将白河县调查的302 种药用植物分为以下16 类,并将各种功效所含种数及其占药用植物总数进行统计(表4)。从表4 中可看出,16 类药用功效植物的百分比变化范围为0.33%~34.77%,其中解毒杀虫类的药用植物占得比例是最多的34.77%,其次清热药占了30.13%,比例也是比较大的。表明该区的许多药用植物的功能还是比较全的,也有较强的药效专用性。

3 保护及开发利用

通过对白河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系统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白河县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272 种,隶属于103 科227 属,所占比例较大,达到了90.07%。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使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是值得人们亟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根据实地调查、分析和比较,以及当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建立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数据库

除了药用植物的种类等方面作详细的调查外,对其在药用植物资源的空间分布、蕴藏量、濒危状况等方面的调查应该加强,为建立比较系统的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持[8-9],特别是在重点的药用植物开发上,还应当提出一定的评价标准。王年鹤等[10]从药用价值、分类学意义、野生资源量、野生资源减少速率、栽培状况、保护现状及综合性开发现状提出了初步定量化的评价标准。贾敏如[11]对药用植物濒危程度提出了评价标准,并确定了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常用中药物种10 种,二级38 种,三级64 种等。但是,因为对濒危植物的看法还存在区域性的不同,需从实际情况多方面考虑[12],避免可能带有的偏见和局限。

3.2 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和生产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年,但是面对储量有限、规格不一的野生药用植物,仍有很多制约。尤其是近些年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一些野生药用植物减少,甚至是趋于濒危。面对这令人担忧的局面,建议在进行植物资源保护的同时,有应该加快中药材的人工种植,加快引种和变种的速度,使中药材的生产能真正做到规模化、产业化以及商业化;同时也应该考虑建立药用植物的种质基因库[13],尤其是那些重点药用植物。实现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不仅是对传统中药学的保护和支持,还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尽管白河县已开展了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和紫斑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var. papaveracea)的种植,但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低,产量不高,效益不大,还需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科研机构加大协助力度,尽快让中药材的种植规范化。

3.3 打造特色中药材的产业化生产

白河县拥有的重点药用植物数量是可观的,因此,当地政府可以根据本县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特点和当地地域条件,寻找其中具有潜力药用植物,结合当地的自然传奇和人文风情,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现有的资料表明,白河县发展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已经形成规范化种植并具有产业化加工能力[14],“一县一业”的项目,已经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然而也存在着一些弊端[15],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急需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产业的科技创新,加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多层次利用,避免造成植物资源的浪费,只有把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够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郭小强.甘肃.陇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发建议[J].甘肃农业科,2004,2:49-51.

[2] 徐家星,黄卫娟,王建军,等.龙春林北京市小龙门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4):23-30.

[3] 黄璐崎,赵润怀,陈士林,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筹备与试点工作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1):13-15.

[4] 黄璐崎,陆建伟,郭兰萍,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5):625-62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359.

[6] 党金玲,杨小波,吴庆书,等.三亚大茅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393-1395.

[7] 赵丛笑,周春桃,刘玲,等.南岳衡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组成及药用特点[J].湖北林业科技,2014,41(5):54-58.

[8] 王雨华,裴盛基.许建初.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实践与建议[J].资源科学,2002,24(4):81-88.

[9] 丁建,夏燕莉.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453-454.

[10] 王年鹤,袁昌齐,吕晔,等.药用植物稀有濒危程度评价标准的讨论[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2):67-70.

[11] 贾敏如.关于保护珍稀濒危中药的等级标准和种类的建议[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2):67-70.

[12] 黄璐崎,杨滨,王敏,等.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2):70-72.

[13] 徐荣,陈君,陈士林.实现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J].中国药业,2009,18(6):1-2.

[14] 杨松杰.陕西省安康市木瓜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6):331-332.

[15] 宋道清.白河县木瓜产业的现状与思考[J].现代园艺,2011(13):1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