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基于SWOT战略分析的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研究

2022-06-09

宫敏丽,林吴俊

(浙江海洋学院 管理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和现代绿色消费对食品原料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有机食品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和消费者的青睐,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也成了社会关注的话题.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偏远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有机农业的自然地理优势.本文通过SWOT分析丽水市有机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丽水市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丽水市;高山农业;有机农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01-03

1 引言

有机农业发展是农业深度市场化的必然趋势,早在20世纪初,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对有机农业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有机农业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当前,国际农场品市场上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和消费模式.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际有机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每年都在增加.相比国外,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起步较晚,直到20世界90年代,国家开始根据IFOAM相关标准制定我国有机农业认证机构,有机农业在我国迅速发展.根据国家贸易中心统计,世界有机农业市场销售额在2006年已经达到500亿美元,其中美国和欧洲两大市场占市场份额90%左右.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有机农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十二五”期间,中国有机农业将保持10%以上的高速发展.丽水市地处浙江西南部,自然环境优美,发展有机农业将迎合市场需求,不仅促进地区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而且将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2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有机农业的发展是新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短期内我国有机农业无法迅速形成成熟市场模式,但是各地区的特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将不断填充有机农场品市场占有率.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市场区位优势,通过对丽水市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剖析,全方位了解地域发展有机农业条件,为推动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2.1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优势

2.1.1 原生态环境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优质条件

丽水地区森林覆盖率达79.1%,国家环保部发布《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丽水空气质量在全国大中小74个城市中排名第九,丽水市是天然的氧吧.区域内河流众多,其中瓯江最为有名,瓯江发源于浙江省庆元县、龙泉两县市交界的百山祖处,全长达388公里,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域面积达1.79万平方公里.河道总落差达1080多米,流经多出水电站,较大的有紧水滩水电站,玉溪水电站和青田滩坑水电站,这些电站不仅仅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更重要的是通过水库的蓄水,解决了广大人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丽水市山清水秀,受工业化污染影响较少,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优质农耕条件.

2.1.2 临近长三角,市场广阔

从整个长三角区域来看,丽水在农业发展,特别是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具备很好的市场区位优势的.第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的相对生活水平较高,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浙江省人均GDP已经达到68593元,仅次于天津、北京、上海和江苏,排名第五.由于有限的土地资源都被商业开发,使得第一产业只能是外扩和外包,巨大的市场需求,推进了浙江丽水地区作为上海大城市的后花园和菜篮子培养.第二,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连续曝光,消费者对食品健康的不断重视,使得消费者对食品原料的质量要求提高,相比前几年,消费者更倾向于素食类食品,宁愿花更多的钱买生态有机的绿色食品.第三,农业观光旅游,农家乐产业的兴起,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消费群体到农村体验式生活.这种农家田园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大城市,特别是有孩子的白领家庭的口口相传,以一种实体的广告传播传达推动了生态消费和有机农业的发展.

2.1.3 长期发展所树立的一定知名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有的一些农产品发展底蕴,为丽水新一轮的有机生态发展提供了优秀品牌形象和良好的知名度.例如松阳县的银猴茶叶,拥有自己的市场——浙南茶叶市场.松阳有着中国生态茶叶第一县美誉,浙南茶叶市场拥有自己物流配送中心是浙西南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庆元香菇有八百多年生产历史,自古就为宫廷贡品,2011年“庆元香菇”品牌价值已达44.01亿元,是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之一.企业发展应该注重品牌打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提供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才能在市场中长远发展.

2.2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劣势

2.2.1 山区交通不便,影响产品物流

丽水地区主要以公路汽车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由于河道落差较大和高昂的水运成本基本没有发展航运.丽水2007年底才开通了丽龙高速,这条高速路线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横穿莲都、云和、龙泉和庆元,联通了浙江西南和福建北部地区,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山区经济发展.当前,丽水地区沟通联系长三角的火车班次少,时点差.丽水市还没有运行的动车和飞机场,这些也是导致丽水经济发展缓慢的因素,也是丽水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表现.

2.2.2 多山地,不利于大规模机械管理.

丽水市土地面积172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8.42%,耕地占5.52%,溪流、道路、村庄等占6.06%,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虽然总面积宽广,但耕地面积的严重受限,仅有的几个较大小平原地带也多是被居住或是商业开发,山地严重的阻碍了丽水发展大规模连片生产种植.分散的山地同时也影响到了农业生产管理,修建基础水利灌溉设施成本提高,机械翻土和收割也不利开展,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发展规模.

2.3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机会

2.3.1 浙江省“菜篮子工程”政策扶持

1988年由农业部提出部署的“菜篮子工程”的市长负责制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菜篮子”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市场供应总体充裕,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菜篮子工程”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将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保障“菜篮子”供应也将成为浙江省今后要开展的重点工作.丽水市为浙江省西南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将给与更多的政策扶持和经济帮助.

2.3.2 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连年递增

近年来,国内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特别是高级酒店、政府部门采购和各大型超市的需求量巨大.根据《2008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年度分析报告》预测在未来的十年,我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以及产品生产将以年均20%——30%的速度高速增长.报告中还详细说明了国外有机农业市场发展,国内大城市有机农业消费情况,有机农业品种、产量和重点有机农业企业.正是因为有些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生态有机的农产品供不应求.

2.3.3 土地转让机制逐渐成熟,民营资本投资活跃

随着我国土地流转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鼓励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将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现在许多传统实业起家的企业家拥有大量资本,正瞄准和评估国家政策发展,准备投身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希望利用政策扶持和市场导向在农业经济链中分一杯羹.

2.4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威胁

2.4.1 地域优势不明显

丽水地域发展的特色优势不明显,不像海南,有着独天得厚的热带气候,可以种植热带水果.不像东北,有着天然广阔的黑土地,可以大面积的规模化生产作业.丽水的区位是可以简单复制的,江西也可以种植有机茶叶,贵州也可以开发竹炭产品,福建也可以培育食用菌.丽水地域的有机农业发展是受到本省乃至省外的竞争.

2.4.2 近年来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发

台风在炎热的夏季带来降雨和降温,但是过猛的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和大风是对农业生产的严重打击.例如,2004年第14号强台风“云娜”,2012年第9号强热带风暴“苏拉”,2013年第7号强台风“苏力”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上千万的损失.素有“江南小火炉”之称的丽水地区也是连创夏季高温纪录,严重的干旱天气也给部分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2.4.3 市场服务平台落后,信息交流不够

相对于大城市的信息系统管理而言,丽水地区的网络交易就比较混乱,没有及时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市场的供求信息交流不够,没有形成有效地平台去更新和处理供应和需求信息,导致了大山里的好产品为人问津,卖不出去,而大城市的客户却找不到所需原料的尴尬局面.

3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发展有机农业的宣传,调动积极性,增强食品安全和绿色消费意识

浙江省是全国经济发展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其民营经济在全区首屈一指.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活动,普及绿色有机农业知识,提高全社会对绿色有机农业的认知水平,畅通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渠道[1].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合理地加强土地流转,扩大农业土地可生产的规模,与此同时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绿色消费意识,科学合理地指导有机农业发展.

3.2 政府加强相关惠农政策的引导,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扶持

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每年都会有相关的惠农的政策出台,但是很少得到用心地引导,缺少资金地扶持.在日本,对审查合格的环保型农户,银行可以提供额度不等的无息贷款,贷款时间最长可达12年,在设施农业建设上,政府或协会提供50%的资金扶持,在税收上第一年可减免70%~30%,往后2~3年内还可酌情减免税收[2].政府应当放宽对有机农业的农业贷款限度,增加贷款额度,降低利息.对于业绩较好的有机农业发展户主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和补贴,同时加强有机农业的保险,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给农户造成的损失.

3.3 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加强合作,走多样化特色发展道路

大力引进农业发展的先关人才,加强企业加工和大学农业调研,形成产学合力.结合山区自然资源和条件自行研发、引进吸收、创新开展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建设以茶叶、食用菌、中药材、高山蔬菜等主导产业为重点的种子种苗工程,加快引进优质绿色生态高效的新品种,促进品种更新[3].发展合作社的形式,有序地组织农民种植和销售,利用合作社集体的资源联系大客户统一管理.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地方拳头产品的投入,形成“一乡一品”的特色格局,走多样化农产品道路.

3.4 依托科学技术,健全安全检测体制,加强质量管理

传统农业是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的,要改造传统农业,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产品优质化、标准化、无公害化和市场化改造[4].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理念,相关食品质量安全部门定期地进行有机农业的质量检验,确保品牌的标准化和安全性.加强有机农产品的商标认证管理,将农户农产品质量保证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管理.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并出台农产品安全检测相关政策,并且加大宣传和教育,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责制,将绿色农业产值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问责制,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管质量和廉政作风.

3.5 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推进市场营销,保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产品除了与其他食品共有的特点外,更有贮藏期短、对产品新鲜度要求高等特点,很有必要建立专门的营销网络[5].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催促政府和有机农业发展企业建立专门的有机农业产品门户网站,大大加强了市场农业交流信息的交流.网络营销作为新世纪的潮流将大大提高效率,从而降低风险也减少了成本.利用互联网和现代手机软件进行最新的市场农产品需求收集,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营销,建立网络客户群,实现订单式有机农产品生产销售.通过信息品台的互动,及时了解先关市场动态,拓宽农业知识面,学习各地先进的生产方式,进行因地制宜的模仿式发展.

4 结论

通过对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丽水发展有机农业是可行的,也是非常迫切的.有机农业的发展必须唤醒农民对食品安全和绿色消费的意识,立足自身资源和特色,加强政府人才资金和技术的扶持,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制度.与此同时,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先进加工技术,拉长原料生加工产业链,完善有机农业产业化体系,开辟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特色品牌发展道路,科技兴农,实现山区传统农业生产向科学种植的现代农业转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崔耘.蓬莱市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6).

〔2〕姜达炳.日本生态农业考察的启示[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4).

〔3〕陈修颖,叶园胜.浙江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探析—以磐安县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4〕黄志云.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建设绿色生态农业[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4(9).

〔5〕姚建东.绿色农业发展道路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8).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