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多黏芽孢杆菌HD-1产I3-甘露聚糖酶的条件优化

2022-06-09

程爱芳,邓政东,黄芳一,陈 文,周念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 430415)

摘要:采用DNS比色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多黏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HD-1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主要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菌种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培养基为魔芋粉0.75%、酵母膏1.00%、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05%,培养基初始pH 9.0;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6%,培养温度31 ℃,培养时间27 h。在此优化条件下,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可达72.6 U/mL。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多黏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β-甘露聚糖酶;发酵条件;优化

中图分类号:Q939.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1-0164-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1.042

Optimizing Conditions of Producing the β-mannanase from Bacillus polymyxa HD-1

CHENG Ai-fang,DENG Zheng-dong,HUANG Fang-yi,CHEN Wen,ZHOU Nian-bo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Wuhan 430415, China )

Abstract:The colorimetric method of DNS,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were used to optimize the fermentation medium and culture conditions of Bacillus polymyxa HD-1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of β-mannana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medium contained 0.75% konjac,1.00% yeast extract,0.04% KH2PO4·3H2O, 0.05% MgSO4·7H2O, with the initial pH 9.0. The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6% inoculation, culture temperature of 31 ℃, and culturing length 27 of hours.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β-mannanase produced from Bacillus polymyxa HD-1 was 72.6 U/mL.

Key words:Bacillus polymyxa; β-mannanas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收稿日期:2014-09-16

基金项目: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级研究项目(2013JYI01)

作者简介:程爱芳(1980-),女,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发酵方面的研究,(电话)15327164582(电子信箱)caf2002@sina.com。

β-甘露聚糖酶是一种半纤维素水解酶,降解产物的非还原末端为甘露糖,其作用底物包括葡萄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及β-甘露聚糖等[1-3]。β-甘露聚糖酶可以用于饲料工业,能消除甘露聚糖对单胃动物各种营养素的抗营养作用[4-6],还可用于糖链结构的分析、造纸业、纺织业、石油业等。微生物是产生β-甘露聚糖酶的主要来源,且具有活力高、成本低、来源稳定、提取方便等明显优点[7,8]。本试验以多黏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为生产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9,10]对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其产酶活力,为后续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多黏芽孢杆菌突变菌株HD-1,由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实验室保藏。

1.1.2 培养基 斜面活化培养基:3 g/L牛肉膏、10 g/L蛋白胨、5 g/L氯化钠、20 g/L琼脂,pH 7.4;液体种子培养基:5 g/L魔芋粉、10 g/L酵母膏、1g/L硫酸镁、0.5 g/L磷酸二氢钾、1 g/L硫酸铵,pH 7.5;基础产酶培养基:5 g/L魔芋粉、10 g/L蛋白胨、0.2 g/L磷酸二氫钾、0.5 g/L硫酸镁,pH 8.0。

1.2 方法

1.2.1 粗酶液的制备 将保存的多黏芽孢杆菌HD-1接种于斜面活化培养基上,35 ℃活化培养24 h。取一环活化后的菌种HD-1,接入装有50 mL液体种子培养基的250 mL三角瓶中,200 r/min、35 ℃恒温培养24 h。以4 %接种量将液体种子接入盛有50 mL基础产酶培养基的250 mL三角瓶中,200 r/min、35 ℃恒温摇床振荡培养24 h。将培养了24 h的发酵液5 000 r/min冷冻离心5 min,取上清液即为粗酶液,4 ℃保存备用。

1.2.2 甘露聚糖酶活性的测定 以酶活为指标,以魔芋胶为底物,采用DNS比色法测定发酵液中甘露聚糖酶的活性[7]。在上述条件下,每分钟由底物释放出相当于1 μmol D-甘露糖的还原糖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活力单位(U)。

1.2.3 菌种产酶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以基础产酶培养基为基础,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摇床转速、接种量、装液量、发酵时间对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

1.2.4 正交试验优化产酶培养基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取对培养基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魔芋粉、酵母膏、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每因素取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产酶培养基。试验因素及水平见表1。

1.2.5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取对培养条件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接种量、发酵时间,每因素取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产酶培养条件。试验因素及水平见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 不同碳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选取6种碳源进行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结果如图1所示,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碳源为魔芋粉。在确定魔芋粉为最适碳源后,对其用量进行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魔芋粉的用量在0.25%至1.00%时,β-甘露聚糖酶活力较高,0.75%时达到最高,超过1.00%后,酶活力迅速下降,因为魔芋胶为粘多糖,浓度太高影响培养基的流动性和溶氧量,不利于产酶。

2.1.2 不同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选取6种氮源进行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结果如图3所示,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在确定酵母膏为最适氮源后,对其用量进行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酵母膏用量在0.25%至1.00%时,β-甘露聚糖酶活力不断升高,1.00%时达到最高,超过1.00%后,酶活迅速下降。

2.1.3 培养基初始pH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不同菌株发酵的最适培养基初始pH相差较大,本试验设定8个pH梯度进行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结果如图5所示,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初始pH为9.0。

2.1.4 装液量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装液量的多少影响发酵过程中的通气及溶氧情况从而影响产酶。不同装液量对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摇瓶发酵最适装液量为50 mL/250 mL。

2.1.5 接种量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接种量对发酵产酶的影响结果如图7所示,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接种量为6%,因为过大的接种量引起短时间内菌体大量生长繁殖,从而使溶氧不足,不利于产酶。

2.1.6 培养温度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温度对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结果如图8所示,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培养温度为33 ℃,超过33 ℃菌体提前衰老,酶活迅速下降。

2.1.7 摇床转速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摇床转速对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结果如图9所示,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摇床转速为240 r/min。转速太小,影响通气量,不利于产酶;转速太大,气体停留时间缩短从而使得溶氧量减低,同时剪切力过大,不利于产酶。

2.1.8 发酵时间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发酵时间对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结果如图10所示,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发酵时间为30~48 h。发酵时间过短,微生物没有充分生长,时间过长,微生物发生自溶,均不利于产酶。

2.2 正交试验结果

2.2.1 培养基成分正交试验结果 由表3可知,影响多黏芽孢杆菌HD-1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成分因素由大到小顺序为A、B、C、D,优化组合为A2B2C3D1,即魔芋粉0.75%、酵母膏1.00%、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05%。

2.2.2 培养条件正交试验结果 由表4可知,影响多黏芽孢杆菌HD-1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条件因素由大到小顺序为H、E、G、F,最优组合为E1F3G2H2,即培养温度31 ℃、初始pH 9.0、接种量6%、发酵时间27 h。

3 小结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多黏芽孢杆菌HD-1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其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优发酵条件为魔芋粉0.75%、酵母膏1.00%、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05%、培养基初始pH 9.0,培养温度31 ℃、接种量6%、发酵时间27 h。在此条件下,β-甘露聚糖酶活力可达72.6 U/mL。另外,从2个正交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魔芋粉用量、酵母膏用量、培养温度和发酵时间对产酶影响较大,严格控制有利于产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殷莹莹,谢达平,戴晓阳.β-甘露聚糖酶高产基因工程菌株发酵条件优化[J].湖南农业科学,2009(4):5-10.

[2] 段 蕾,高润池,许 波.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酶学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10311-10314.

[3] 崔福绵,石家骥,鲁茁壮.枯草芽孢杆菌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产生及性质[J].微生物学报,1999,39(1):60-63.

[4] 乔欣君,邹晓庭.β-甘露聚糖酶的营养功能及在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研究,2006(2):53-55.

[5] 徐红蕊.β-甘露聚糖酶之国内外最新研究概况[J].湖南饲料,2008(2):30-32.

[6] 赵德立.多粘芽孢杆菌JW2725抗菌活性物质及其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2006,32(1):47-50.

[7] 李桂伶.芽孢杆菌所产β-甘露聚糖酶性质研究[J].饲料广角,2009(1):28-30.

[8] 张道敬.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2的化学成分[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1):71-73.

[9] 王旭愿,张 敏,李成涛,等.洋葱假单胞菌产脂肪酶条件的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184-187.

[10] 马 勇,陈秀莉,刘晓光.一株产油酵母菌摇瓶产油发酵条件的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25-27.

(责任编辑 赵 娟)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