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池塘海参海蜇生态混养试验

2022-06-09

李兆军

(乐亭县水产局,河北 乐亭 063600)

为了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实现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海参摄食底栖硅藻、海蜇摄食浮游动物的生态习性,2013年我们指导渔民开展了海参海蜇池塘生态混养模式的试验,海参年产量达到1 490 kg/hm2,海蜇年产量达到3 300 kg/hm2,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技术模式总结如下。

1池塘改造

试验池塘面积约5.6 hm2,长470 m,宽120 m,东西走向,距离海边较近,进、排水渠畅通,交通、电力方便,池底为沙泥质。根据海参、海蜇养殖的特点,对该池进行以下改造:

1.1修建闸门

年前便将池水排干,进行翻耕晾晒,根据养殖需要科学修建进、排水闸门,使该池海水的更换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低于30%,池内平均水深1.8 m以上。该池建成后既便于观察管理又造价低,而且夏季底层水温低于20 ℃。

1.2清塘

3月初用20 mg/L的漂白粉和10 mg/L茶籽饼全池泼洒,杀死敌害和致病菌,1 d后将池塘连续冲涮2~3遍后备用。

1.3护坡拦网

护坡与拦网池塘坡面铺盖毛布,并覆盖砖瓦;在池底四周距坡1 m处设置一圈拦网,网高2 m,4目网孔,防止海蜇接触池边搁浅。

1.4造礁

池底按南北走向均匀固定摆放直径60 cm圆柱形网笼,行距为4 m,网笼网目为20目。

2养殖管理

2.1苗种投放

3月中旬,池塘纳水1.2 m左右,利用10~15 d时间肥水。投放有机肥及复合有益菌,有利于培养基础生物饵料和有益的生物群种,包括繁殖有益的单细胞藻类和小型底牺生物。4月初,投放海参苗种,共分三次投放,海参苗种规格为60~160头/kg,共投放苗种1 150 kg。苗种选择较近的育苗场,健康无病害。潜水员投苗,尽量将苗种投放到池底网礁上面。5月下旬,投放暂养伞径达1.5~2.0 cm的海蜇苗,把苗种运到养殖池塘中间,均匀放入池内,放养量为3 000只/hm2。

2.2水质、底质调控

水质调控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环节。池塘水质调控不宜短时间内大量换水,大量换水会造成池塘生态环境变化较大,影响单细胞藻类及有益微生物的稳定生长、繁殖,反而破坏水质环境,并且大量换水会刺激海参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降低免疫力和摄食性,不利于海参正常生长。合理的换水应多次、少量进排水,每次换水以总水体10%~15%为宜,每天监测养殖池内的水环境因子,定期监测池内的浮游生物量,及时增施肥料,调节生物饵料的繁殖生长及单胞藻类的丰歉度。同时,5~7 d施加2 mg/L复合EM菌1次,其含量为80亿个/mL左右,以保持生态健康养殖。水中含氧量保持在4 mg/L,且日常记录水温和天气变化情况。

底质调控应在养殖的中后期进行,这时池底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恶化养殖环境,直接危害海参海蜇生存。经常使用生态底改产品,改善底质环境,必要时泼洒增氧粉,快速解决缺氧状态。

海参在夏眠阶段活动力减弱,不摄食,抗病力降低,所以在这个时期要加强管理,防止水质恶化,预防疾病发生,确保海参安全度过夏眠期。尽量抬高水位,水温不宜过高。夏眠时期正值雨季,要防止雨水大量流入参池,避免水质急剧变化,在海参越冬期除了在封冰前尽量加满池水外,应及时扫除冰面积雪,立春前后要打冰眼。

2.3日常监测

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海参海蜇的摄食、生长、活动、排泄情况,定期监测水温、盐度、溶解氧的变化;按水质变化情况随时测定氨氮、硫化氢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要及时清除刚毛藻、青苔、浒苔等藻类。

日常检查进排水系统及拦网,多雨季节注意排淡以及池塘堤坝的安全。

2.4疾病防治措施

海参海蜇的池塘养殖病害主要以细菌性疾病为主,其病原的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尤其在海参休眠期抗病能力降低,极易发生病害。海蜇在养殖期间随个体的不断增大,对水质的要求会随之要求严格,水质不好会出现大量死亡现象。据以上特点,防止海参海蜇在养殖当中出现病害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选购健康活力正常的苗种,控制放苗量,尽量选择就近育苗场的苗种为好,减少苗种的应激反应,提高成活率;二是逐渐抬高养殖池水位,并增加换水量,这样对养殖品种来说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并且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保障“冬暖夏凉”,创造两者最适生长环境,同时采取措施控制水质透明度,以防止有益藻群减少、有害藻群增多;三是定期使用有益的复合菌、生态底质改良剂,有效改善底质环境抑制病原菌大量生长。

3收获

2013年8月初,海蜇体重达到5~6 kg/只,进行全部打捞收获,产量达到3 300 kg/hm2。2014年3月下旬,进行了养殖以来的第一批海参收获,捕获规格为130 g以上的个体,产量达到1 490 kg/hm2。剩余部分未到商品规格,继续进行养殖。

4讨论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能够分解养殖环境中的有机质,通过氧化、氨化等生化作用将水体中的排泄物、残饵等分解为单细胞藻类生长所需的无机盐,以上作用过程降低水中氧气的消耗,能有效改善水体养殖环境。海蜇摄食浮游动物,避免浮游动物过剩影响海参的生长,二者优势互补;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两个经济品种的相互促进,优化了生态环境,降低了发病率,稳定了产量,提高了效益。

微生态制剂的活菌用量与活力将直接影响使用效果,而且要长期坚持使用,在池水中形成优势群种,达到稳定平衡的养殖状态。

生态混养模式能够保持养殖环境的长期稳定,如果水质调控较好,可以探索进行一年两茬海蜇养殖。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