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几多谎言为教科书祛魅

2022-06-08

文/雁翔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四月里,很多国内读者都通过关注相关新闻资讯,了解到“西点军校学雷锋”是一则在我国社会已讹传了34年之久的假新闻,它原本出自于外电发布的“愚人节新闻”,后被时任新华社记者、现任新华社高级编辑兼北外新闻学院教授的李竹润信以为真地“援引”进了自己的文章,并且在只强调爱国主义色彩而不顾“假大空”倾向的当时,此文章随即便被编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的新闻写作教科书,为更多的国内新闻界同行所相信和引用,于是在多年以后,就连我们的中小学生们也都通过教科书,知道了“享誉全球的美国西点军校也提倡学雷锋并树雷锋塑像”。但事实是,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普通一兵的雷锋并非“世界人物”,美国社会也没有任何“榜样”需要民众强制膜拜,我们的教科书用一段道听途说而来的谎言,与全国人民开了一个不小的“国际玩笑”。

教科书亦称课本、教材,是特定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既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旨在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教科书,一般是对某学科现有知识和成果进行综合归纳与系统阐述,较少作新的探索或提出一家之言,具有全面、系统、准确等特征,其中的准确性特征,就是要求教科书必须杜绝与“西点军校学雷锋“类似的谎言,以免判断力较弱的求知者遭到误导。然而在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科书中,带着明显的编造痕迹甚至错漏百出的“美丽谎言”却比比皆是,这类欺骗过众多中国学生的教科书谎言近年来已经引发了不少教师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强烈质疑,民众对维护教科书真实性的呼声也因此越来越高。

教科书中的“国家意志”

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作家谢咏曾撰文指出,近年来国内批评教科书编纂的声音不断,说明我们的教科书编纂出了大问题,尤其是语文和和历史教科书的编纂。教科书的编纂,一般来说有强制特征,这是教科书编纂的通则,因为它可以保证知识传播的国家意志。教科书的编纂既有人类共同遵循的基本规则,但也有相当多的特殊国情,但无论如何,教科书不能造假,这是教科书编纂的底线,按理说任何国家都绝不能突破这个底线。

遗憾的是,教科书造假的问题在不少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如日本政府便屡屡通过修改教科书来歪曲历史事实,因而常常受到邻国政府和人民的抗议。美国学者詹姆斯·洛温也于1995年写了一本名为《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的图书,语出惊人地表示“历史是唯一一门让学生学得越多就愚蠢的学科”,并指出美国的中学历史课本中充斥了虚构之说、片面之词和掩饰之计,即美国历史教科书中也不乏谎言与偏见,且它们大多都来自于沿袭已久的认知误区或基于某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譬如爱国主义)的有意修饰。

在我国内地的教科书中,是否也潜藏着一些造假的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在现行的国内教科书中,究竟藏有那些看似不经意的造假呢?近期有网帖枚举说,有课文讲述了“乌鸦反哺”的故事,说的是一只老乌鸦把两只小乌鸦带大后,自己却因老了而再也飞不动了,但两只长大了的乌鸦并没有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它们纷纷捉来虫子给母亲吃。但有质疑者称,“乌鸦反哺”的传说除了在《本草纲目》中有着“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的记述外,便至今仍无任何其他证据出现,且现代生物学研究已经证明,乌鸦并没有“反哺”的习性,且将动物界的所谓“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卧冰求鲤”一类行为模式解释为“报答母恩”,也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道德绑架模式,也就是以低级生物的行为模式来引喻高级生物行为模式中受人推崇的行为方式。

除了这种无中生有地编造的生硬谎言外,一些罔顾事实与常识的谎言,在我国内地中小学教科书中也不时出现,譬如为了说明“旧中国”的贫穷与落后,我们的各种教科书都总是在说,“旧中国”连火柴、水泥、铁钉等商品都生产不了。但无可辩驳的事实却是,我国早在公元1879年就有了专门生产火柴的佛山巧明火柴厂,1906年还有了生产水泥的唐山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则在1919年就已经造出了万吨级轮船……

有的国内教科书还称,新中国首任总理周恩来去世时,联合国感动于他的两点过人之处:其一是并无私人财产,其二是一辈子只娶了一个老婆(邓颖超),于是便在联合国的历史上首次破例为他降下半旗。但事实却是,联合国对各成员国领导人去世的致哀礼仪都是一视同仁的,如在周恩来总理之前去世的印度国父“圣雄”甘地、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美国总统肯尼迪、印度总理尼赫鲁、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都获得了联合国降半旗的待遇,因为联合国1947年制定的《旗典》明确规定:当有联合国会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逝世,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在日内瓦的办事机构及联合国驻该会员国的办事机构都将以降半旗的仪式致哀。

教科书中的很多名人名言,实际上都存在着断章取义甚至曲解本意的问题,为的就是树立一种别样的价值观,或者迎合那种肤浅狭隘的“爱国主义”口味。譬如一些教科书宣扬的“以德报怨”,意思是孔子倡导人们用宽厚与仁爱之心去感化那些欺负或伤害自己的人,其实《论语·宪问》中的原句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人问孔子该不该以德报怨,孔子的回答是:如果你都以德行去对待伤害你的人了,那么当有人用德行来待你的时候,你又该拿什么来回报后者呢?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去对待那些伤害自己的人,以德行去回报那些以德行待你的人。由此可见,如今的教科书完全曲解了孔子的原意。

一些教科书还经常引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孩子们说:“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殊不知爱迪生的这句名言还有着教科书并未引用的后半句,即“但这1%的灵感远远比99%的汗水重要”:再如一些教科书也经常引用这样的话来为国人扬威壮色:“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岂知拿破仑的这句名言同样也还有着令人羞愧的后半句,即“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凭空生造的“名人轶事”

对于中国的学生群体来说,最耳熟能详的几个外国名人故事,无外乎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爱因斯坦和小凳子的故事、达·芬奇和鸡蛋的故事、爱迪生和小油灯的故事,因为这些颇为励志的名人故事都被郑重其事地写进了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关教科书,并凭借其中的“正能量”教化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但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质疑者却披露说,教科书中的这些外国名人故事,实际上大都是作者凭空生造出来的文学桥段,而且其中还不乏肩负编印教科书职责的作者。

英国科学巨匠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砸中脑袋而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这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个传奇故事,那株已于公元1820年被暴风雨刮倒后遭砍伐的苹果树也因此而声名大振,在1998年经英国约克大学的基辛博士提出“老树发新枝”的新论后,被视为科学探索精神的象征而被多所全球知名高校引种。2007年2月,由天津大学校长龚克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到牛顿的故乡伍尔斯索普庄园,亲手剪下了“牛顿苹果树”的枝条带回国内,嫁接种植到天津大学校园中供学子们瞻仰,成为中国第一株直接引进的“牛顿苹果树”。

然而英国皇家学会与2010年初公布的一份手稿却显示,牛顿被苹果砸中脑袋的桥段其实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传说。这份手稿是牛顿的密友、考古学家威廉·斯蒂克利所写的,如今已被制作成数码形式放在互联网上供人浏览,被公认为是对牛顿最为详尽的描述。该手稿中载明,牛顿当时的确在母亲的花园里看到了苹果落地,但并没有证据表明他被坠落的苹果砸中了脑袋。原来在公元1666年,英国剑桥地区的学校因瘟疫流行而被迫停学,刚从剑桥大学拿到学士学位的牛顿也返回了家乡—一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不过在家休养的他仍在苦思冥想大学里的天体引力课题,一个兀自坠地的苹果正好引起了他的注意,令他想到了苹果垂直地掉到地上是“地球在牵拉它们”的结果。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首任总统,由于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因而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还将他与亚伯拉罕·林肯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在我国的小学教科书中,有着一个华盛顿砍樱桃树的“美国历史小故事”,说的是幼年华盛顿砍倒了家里的一棵樱桃树后,向父亲承认错误并得到了原谅,故事以“诚实品德最为可贵”为重点,意图教会小学生们要知错就改。但这条鲜为人知的轶事仅是美国传记作家帕森·维姆斯撰写出来的,除此之外便再无别的证据来检验其真伪,且人们后来还发现,维姆斯的《华盛顿传》涉嫌从英格兰出版的儿童文学集中剽窃了不少内容,因此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真实性也开始遭受质疑。有考古学家随后还撰文指出,华盛顿童年所居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拉帕汉诺克河边的陡壁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里曾种植过樱桃树。

至于童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和小凳子的故事、达·芬奇和鸡蛋的故事等,今天的人们已难以弄清编造这些名人的可爱童年生活的作者究竟是谁了,但可以肯定它们均为谎言,因为爱因斯坦小时候虽然有点偏科,但总体上说成绩还不错,并不像故事中所说的那般笨拙;达·芬奇从小就很喜欢画画,当他的父亲将他送到佛罗伦萨去拜著名画家、雕塑家费罗基俄为师学画时,他已经十三四岁并有一定绘画功底了,怎么可能又连画三年鸡蛋呢?

还有故事称,英国著名发明家詹姆斯·瓦特看见水壶烧开后产生灵感,由此发明了蒸汽机,从而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大门。但事实是,工业蒸汽机早在瓦特出生前就已经问世了,他只不过是经过改良而制造出了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后来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而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并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美丽谎言”将害人不浅

有的教科书一本正经地给孩子们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事实上小蝌蚪根本就不会去找妈妈;有的教科书告诉人们“兔子最爱吃胡萝卜”,然而养过兔子都知道,其实很少有兔子吃胡萝卜;有的教科书告诉人们“菠菜富含铁元素”,然而相关研究却发现,菠菜所含的铁元素并不比其他蔬菜高多少,只因当初有科学家点错了小数点,这才导致了今天的人们都还靠多吃菠菜补铁:有的教科书告诉人们“鱼翅、燕窝营养丰富”,岂料如今的营养学家却反复辟谣说,它们的实际营养还不如粉条与木耳;还有的教科书称:“大约200万年前的一天……一群大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问题是现存的大象都是以母象为象群首领的,莫非200万年前象群便置身于“父系社会”?

有学者指出,虽然教科书中的这类“美丽谎言”并不引起社会混乱,但其不容忽视的危害性却是,它们会导致人们对真理与良知的麻木,以及对思考惰性的习惯。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任由空洞的说教、随意的“改编”、模棱两可的事实、甚至杜撰的“常识”在时下的各种教科书里出现,那么当今天的学子们逐渐长大后,究竟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审视那些自己从小到大都认为理所当然的“常识”呢?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