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新闻采访写作存在的问题及独特视角把控

2022-06-08

  摘    要: 采访写作作为新闻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采访写作效果直接影响到新闻作品的整体呈现效果。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对新闻采访写作提出更高要求。而要想做到对新闻真实价值的体现,需做到对独特视角的把握,采用独特且创造性的思维进行新闻采访写作的优化。鉴于此,本文从现阶段新闻采访写作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阐明在新闻采访写作中如何把握独特视角。

  

  关键词 :     新闻采访;存在问题;独特视角;写作;

  

  网络媒体盛行的时代下,民众对新闻报道有着更为多元化的要求。为避免新闻报道出现同题化、同源化等问题,在新闻采访写作时采用独特视角成为制胜关键。通过对独特视角的把控,能够做到全方位、立体化的分析、思考新闻事件,依据对民众新闻诉求的掌握,以独特视角进行新闻情节、内容、细节等方面的呈现,以此在提升新闻采访写作质量的同时,实现对新闻事件深层含义的有效挖掘。

  

  一、新闻采访写作存在问题分析

  

  (一)新闻主题未突显

  

  新闻事件报道是否做到对深层含义的体现,受到主题提炼的直接影响。但是在现阶段新闻采访写作中,部分新闻存在主题提炼不到位的问题,新闻主题色彩为得到充分的体现,导致新闻报道缺乏真实感,无法为观众带来深刻的阅读感受。而产生此类问题的成因,主要是部分记者为深入到新闻事件中,借助受访者资料、会议资料等进行内容截取,使得新闻事件主题未被提取,报道的内容过于平淡化,无法吸引观众注意力。

  

  (二)准备工作未完备

  

  准备工作开展是确保新闻采访写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前提,而在部分新闻采访写作中,记者未做好准备工作,导致新闻采访出现主题脱离的现象,无法从采访中获取高价值信息。例如在采访法律纠纷事件时,记者未在采访前进行事件过程、涉及人员等方面的了解,导致在采访期间没有抓住新闻事件的关键点,甚至因不了解案件双方情况,在采访时存在主观情绪,对部分事实的报道模糊不清,进而影响到新闻事件报道的整体真实性。

  

  (三)思维方式未变通

  

  新闻采访写作强调记者需要以全面开放性的思维来对待新闻事件,但是部分记者在实际采访写作时,完全局限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不仅未做到采用多种思维看待新闻事件,甚至在采访写作时未形成全盘思维,只习惯于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导致部分记者在采访写实过程中,偏向于对符合自身主观意象的对象、内容进行采访写作。其思维方式的固定化,使得部分记者只会凭借过往经验解决问题,或者是在采访写作时只习惯于以某种方式、方法开展,以及对某类经验、知识的掌握,导致新闻报道缺乏创造性、创新性,难以满足现阶段观众的多元化需求。

  

  二、新闻采访写作中独特视角的把控

  

  “横看成岭侧成峰”,立足于不同角度观察山峰,能够直观感受到山的不同形态。新闻采访写作同样如此,只有针对某事件采用不同视角去看待,才能体会到不同的感受,挖掘出蕴藏在新闻事件中不同层次的含义与价值。

  

  (一)以视角创新促新闻报道创新

  

  在新闻事件中挖掘出不同观念,以尊重新闻真实性为前提,在新闻报道时为观众呈现独特视角与观念,并结合对社会特点的探讨,能让观众体会到不同的新闻阅读感受,进而实现对观众的有效吸引。以创新性视角进行新闻的拓展,可以在凸显新闻报道独特性的同时,引导观众以不同的观点、视角进行新闻事件的深入了解,进而发挥出新闻报道的最大作用。尤其是针对社会热点事件而言,新闻事件对象可能接受多次的采访,再加之播出频率相对较高,若采访写作视角不独特,其内容无法吸引观众。所以需做到以独特、创新视角进行新闻事件的呈现,确保其呈现内容的新颖性与特色性。以“徐虎现象”新闻报道为例,诸多媒体、平台相继对新闻内容进行报道,使得他“活雷锋”的形象已经被大众所熟知。

  

  此时,若仍以常规视角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难以在众多报道中脱颖而出。对此,《经济日报》抓住此新闻事件中的独特视角,在《走进徐虎》报道中,重点突出徐虎这个新时代榜样与以前人们熟知英雄榜样的“异”点,如以“做好事需要自己贴钱”为焦点,尽管这种行为在以往的“雷锋”眼中看似平常,但是在徐虎身上却能体现出独特点。以“做好人好事需要以生活有保障为前提”为视角进行报道,这种创新性的报道视角,能够让读者了解更加真实的徐虎,他的事迹也能让更多人感到信服。所以,要想提升新闻采访写作质量,需要以特色视角挖掘为前提。

  

  (二)以求异思维促新闻报道创新

  

  新闻采访写作独特视角的把控,除了要内含创新元素之外,还需做到以满足观众新闻诉求为前提,提高新闻报道的特色性。所以需借助求异思维来提升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丰富新闻事件报道内容。通过对求异思维的合理应用,能够帮助记者进行思维空间的拓展,使其站在不同角度进行新闻事件价值的挖掘,并通过对新颖性、特色化的素材选择,确保其新闻报道的独家化、特色化。

  

  同时,记者还需做到采用特色化手法进行不同类型新闻的写作。当然,新闻写作必须以尊重事实为前提来实现写作创新,依据新闻内容的分析,合理利用不同写作手法,在求异思维的影响下,对新闻内容进行抒情叙事、细节描写、论证分析等,以此形成别具一格、特色化的写作形式。针对新闻细节的描述,记者需要更加重视对求异思维的应用,做到对各细节关键点的把控,然后将细节以生动、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以此在提升新闻采访写作特色化的同时,帮助记者获取更多写作、采访灵感。

  

  需注意,切勿过于重视对细节的刻画,避免因突出细节而影响到新闻事件主要内容的呈现,避免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在报道每年开展的“两会”新闻时,大部分记者习惯于对新闻进行会议内容的报道,而在众多报道中,难免会出现新闻内容重复的问题。对此,新闻采访记者可以立足于求异思维,从新闻事件中挖掘特色、特别的信息。如代表委员乘坐何种交通工具达到现场,现场鲜花摆放特点等,以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三)以全局角度促新闻报道创新

  

  新闻采访写作质量受到角度的直接影响,所以要想做到以独特视角开展新闻采访写作,记者人员需重视对全局角度的选择。即在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达事实过程中,应做到以全局角度进行各事件片段的组合,结合对新闻事件内容的掌握,以“从小到大” “从旧至新”的全局角度进行新闻内容的采访与写作。以《他猜错了书记的心》报道为例,该报道被收录于《山东好新闻集》中,曾刊登于《大众日报》。

  

  当前我国党员队伍中,部分干部缺乏廉洁作风,且意志不坚定、理想不坚定,面对权贵与金钱的诱惑时,不仅丢弃自己的人生追求与政治信念,甚至有人丢弃了自己做人的道德准则,出现贪污腐败、坐享其成等不良现象。以此为前提,作者立足于全局角度,采用独特视角进行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问题的挖掘,并采用特色化的写作手法表达其内容,充分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同时,进行新闻内容的全面呈现。由此体现出,新闻报道效果与角度的选择存在直接关联,只有做到对特色视角的应用,采用特色化、多元化写作手法,才能为观众呈现出特色化、独特化的新闻内容,带领观众从不同角度去看待新闻事件。

  

  (四)以素质提升促新闻报道创新

  

  新闻采访写作质量受到记者素质能力的直接影响,所以提升记者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是引导其把控独特视角的关键前提。所以,新闻记者要重视对自身能力素质的不断提升,要做到利用自己的新闻敏感性,进行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事件主题的提炼、新闻内容结构的优化,以此为观众呈现清晰、全面的新闻内容。同时,记者需要做到对国家时事、国际形势等热点的掌握,并加强对政治、历史、人文、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经验,重视对自身写作经验的丰富,以此实现对新闻事件内容进行高质量、特色化的写作。

  

  (五)以网络媒介促新闻报道创新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国新闻事业迎来融媒体发展时代。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新闻采访写作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所以可以借助网络媒体来实现对新闻采访写作的创新。对此,新闻记者需立足于现阶段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以独特视角分析媒介融合带来的优势与帮助,通过合理应用来实现特色化、多样化新闻采访写作。例如在开展新闻采访时,可借助在线通信系统,邀请被采访者进行多人在线采访,通过对多个对象的同时采访,实现对新闻事件内容的完善与纠正,确保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而在新闻写作时,记者可以充分借助大数据等技术,从海量信息中甄选出高价值的新闻信息内容,以独特视角进行新闻信息的分析、挖掘,以此为新闻写作丰富灵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闻采访写作视角的把控,是新闻报道效果的灵魂所在,也是影响到读者感悟与体会的关键性因素。对此,为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的特色性、新颖性、价值性,新闻记者应做到对独特视角的把控,通过创新新闻采访写作视角、树立求异思维、专业素质能力提升、全局角度树立等途径实现以独特的视角进行新闻采访写作,为观众呈现更为新颖、更具吸引力的新闻内容。

  

  参考文献

  

  [1]曾悦浅析如何把握新闻采访写作的独特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 2017(19):220.

  

  [2]左志强透析新闻采访的独特视角与写作中的区域性特点[J]新闻研究导刊, 2017,008(005)-:176.

  

  [3]范明哲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分析[J]科技传播, 2020,251(02):77-78.

  

  [4]孙亚澳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观察[J]传媒论坛, 202062(14):83.

  

  [5]侯永斌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20 ,203(23):183-184.

  

  [6]崔春芝.对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独特性的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 2017,20(412):82-83.

  

  [7]韩洁.透析新闻采访的独特视角与写作中的区域性特点[J].新闻传播, 2017(12):96.

  

  [8]周芳新闻采访的独特视角与写作中的区域性特点[J].西部广播电视。2018(004):171.

  

  [9]谢欣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 2020(02).

  

  [10]徐伟.浅谈新闻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一评 《新编新闻写作技巧与优秀作品赏析》[J] 新闻爱好者, 2017(08).

  

  [1]刘海贵.新闻业务课程教学的有益尝试一读靖鸣教授 《颠要与创新:新闻采访教与学》[J]传媒观察。2020(1).

  

  [12]崔瑜.高校秘书学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一-以安康学院秘书学专业为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11).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