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真人秀节目中“现场追述”的作用

2022-06-08

摘要 随着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热播,一种真人秀节目特有的叙事方式 
  “现场追述”出现了。这种叙事手段的运用可以解决真人秀节目中真实和虚构紧密结合的矛盾。 
  关键词 真人秀;现场追述;现场记录;作用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7-0041-02 
  新千年后,一种新的节目类型——真人秀在全球兴起与蔓延。经过近16年的演进,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数量多,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占据电视黄金时段的节目类型。目前,学界对于真人秀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认为:“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记录和加工。”华中科技大学石长顺教授认为:“真人秀节目就是由普通的人(非扮演者),在规定的情境中按照制定的游戏规则,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为了一个明确目的去做出自己的行为,同时被记录下来而做成一集节目。”韩青、郑蔚认为:“真人秀节目是记录以普通人为主体的参与者在游戏规则制约下,在人为设定的场景和一个较长的周期内,完成某一目标或展现生活状态的真实过程的电视娱乐节目。”纪辛认为:“真人秀节目是制片方给选手提供一个封闭的环境,一个刺激的游戏规则,让选手在规定的情境里自行其是,然后对他们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拍摄,真实记录他们的言行、情感、心理以及隐私,也有人称其为‘窥探电视’。” 
  虽然上述4种定义表述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即真人秀节目是在规定情境中的真实记录。真人秀节目综合了纪录片、游戏竞赛节目、肥皂剧等多种节目内容和形态,兼具“真”与“假”的矛盾特质。为了将真人秀节目中的真实与虚构完美结合,它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叙事手段——“现场追述”。 
  1 现场追述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现场追述是真人秀节目的一种叙事手段,即利用节目的参与者在事后追述节目中曾经发生的事件,并穿插在事件进行当中,通过灵活的编辑结构故事。”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现场追述”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现场追述”的叙述主体是节目的参与者,由他们直接向观众讲述不为旁人所知的、节目录制中发生的事件,直接表达出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其次,“现场追述”是节目的参与者在事后所做的追加性描述或解释;再者,节目组的后期编辑人员不会掩盖这些追述是后来才追加的事实,他们会将参与者的追述以合适的方式插入节目主线当中,形成追述的时空间隔性。 
  2 现场追述的作用 
  2.1 连接现实和虚拟世界 
  真人秀的基本特质在于真实记录和虚拟情境相结合。尽管真人秀节目多采用多机位跟踪拍摄的方式记录,但是活动内容和时间是由人为规定的,而且,在不同于现实的情境中,参与者的情感流露以及做出的反应和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差别的。如果节目中人工痕迹太重,就会降低节目的“真实感”,影响观众实时参与的感受。 
  为了解决真人秀节目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矛盾,突出人物最本真的性格,体现节目“真实感”,必须深入挖掘人物的特质与人物之间的矛盾,撕毁节目参与者最后的伪装,而不是停留于人物在舞台上的表现,这时就需要“现场追述”。 
  虽然“现场追述”是事后采访,参与者所处的环境和现场记录时的不同,但是其采用的是对节目参与者面对面的采访方式,参与者可以以第一人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采访方式常被用于电视新闻、纪录片等纪实类节目,能够使观众直接了解参与者的内心世界,更为全面客观地还原事实真相,将节目的真实性和故事性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真人秀节目在后期制作中现实性或故事性的不足。 
  以江苏卫视真人秀节目《女婿上门了》为例,节目中很多环节是节目组根据情节需要提前设定好的。比如女婿和岳父母的一些游戏活动,如果只有他们游戏的记录画面,那么观众就无法了解参与者的真实感受,自然无法知道参与者在做游戏时的辛苦与无奈等情感。但是为了能够体现节目的“真实感”,节目组在后期剪辑时加入了对参与者的事后采访。从这些追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女婿和岳父母在做游戏时不同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参与者的“真情实感”。 
  2.2 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模特类选秀节目教母,身兼电视制片人和主持人的Tyra Banks曾经不止一次在节目中说过,节目挑选出的冠军,除了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外,一定是有鲜明个性的,比赛到最后,实际上是模特们个性的比拼。这段话适用于整个真人秀节目体系。 
  观众在观看真人秀节目时,会将注意力集中于节目参与者,从节目各个环节了解参与者的真实个性和情感。因此,想要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真人秀节目市场中立足,就必须邀请个性鲜明的参与者,并且在后期剪辑中能够更直观形象地将其个性展现给观众,以此吸引观众。 
  为了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后期剪辑人员要将“现场记录”和“现场追述”结合起来,两者搭配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两者搭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现场记录”的画面或细节可以表现人物情感或个性,“现场追述”只是对“现场记录”的强调和复述,起到情感叠加和强化个性的作用;另一种是“现场记录”到重要事件或动作的画面,但是没有或无法体现出参与者的内心世界,这时可以借助“现场追述”来弥补这点不足。 
  比如,云南卫视的《出发吧我们》第一季第二期节目中,何允乐和李莎曼子、宋伊人在旅途中产生了矛盾,甚至发生激烈的争执。节目为了更全面地体现3个人的心理活动,在后期剪辑时加入了事后对3个人的采访片段。3个人在回到房间后,平心静气地面对镜头说出自己发火时的想法。通过3个人的追述,我们可以看出3个“90后”年轻人的不同个性:何允乐更为直率却有些不顾情面;李莎曼子更为内向腼腆,甚至习惯逃避问题;宋伊人能够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活泼善良。个性鲜明的成员一下子就吸引了广大观众,尤其是“90后”年轻一族的眼球。 所以,真人秀节目中的“现场追述”是对“现场记录”的有力补充与强化,能够最直接地表达参与者的情感、突出其个性,从而可以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参与者形象,形成节目之间的差异性。 
  2.3 交叉剪辑增强节目灵活性和节奏感 
  现在国内真人秀节目制作团队普遍采用“现场追述”的手法,将其穿插到节目的“现场记录”当中,主要是因为“现场追述”本身带有较大的灵活性。 
  通过对国内真人秀节目内容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现场追述”的使用时间长则几十秒,短则几秒,基本都是在参与者表现的先后交叉出现。这种交叉剪辑手法的运用使节目内容更具灵活性和层次感,减少观众的视觉疲劳。 
  同时,真人秀节目的后期剪辑人员可以将“现场追述”与“现场记录”交叉结合,把整个节目分成若干个时长不同的镜头段落。其中,“现场追述”主要用于表现参与者的回忆、闪念等内心活动,形成心理蒙太奇效果,丰富节目的节奏感。因为“电视语言的节奏主要是通过镜头的长度切换速度表现出来的,镜头时间越短,切换速度越快,语言的节奏就越快,通过镜头的蒙太奇组接,时空大跨度跳跃,快慢镜头的特技技术,剪去不必要的过程等方法来改变电视语言的节奏。” 
  以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为例,在每位歌手上台竞演前,会插播一小段歌手受访的片段,歌手们面对镜头直接向观众说明选择比赛曲目的原因或自己比赛时心情。这些追述使得观众的心情从平静慢慢高涨,逐渐开始紧张起来,这时候电视画面开始播放比赛的“现场记录”画面。如此循环,可以使得节目富有节奏感,观众不会出现注意力松懈或游离的状况。 
  因此,节目画面和声音的片断性、叙述内容的不连贯性形成了真人秀节目特有的节奏感,使观众的情感随着节目内容波动变化,有张有弛。 
  3 结论 
  目前,“现场追述”这种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当中。但是节目制作人员可能是出于尊重节目原版或者盲目跟风模仿的原因,并没有将“现场追述”这种叙事手法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反而使其变得模式化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也是我国真人秀节目制作流程和内容出现同质化现象的原因之一。 
  可以预测,“现场追述”在今后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与发展中,还会产生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因此,节目制作人员要对其应用方式进行创新,争取将“现场追述”手段运用得恰到好处,从而使节目具有个性,在观众心目中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