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手机媒体: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媒介新时代

2022-06-08

 摘  要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和更具有实效性,必须开辟手机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充分利用手机媒体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手机媒体;思政政治教育;链接和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3-0040-01 
  随着手机的普及与功能的完善,如今的手机已不仅仅是作为通讯工具而存在,手机的短信功能、彩信功能、视频功能以及互联网功能,使得手机在一定程度成了一种“全媒体”。手机媒体的发展与普及也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载体。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应充分利用手机媒体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服务功能强以及高度的移动性与便携性的特点,开辟手机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将手机媒体融应用、服务、教育于一体,实现手机媒体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链接与完美融合。 
  1  手机媒体的特征分析与价值影响 
  1.1  手机媒体的特征分析 
  1)使用的普及性和内容的丰富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手机产品层次丰富,功能齐全,价格多样,几乎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拥有一部自己能消费得起的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手机媒体具有覆盖面广、移动性强以及接收信息迅速等特点。作为数字化多媒体终端,手机媒体的内容丰富多彩,既能接收文字信息、图片,又能接收声音、视频等。此外,随着手机信息贮存和传播方式发生改变,人们在手机上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2)服务的个体性和信息的交互性。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手机传播载体。手机媒体通过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服务,信息传播者可以针对不同的接收者实现一对一的传播和个性化的服务,并且保证信息传达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同时,手机媒体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并且不受时空限制,手机信息传播者与手机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位置也可以是不断在互相共享和移动的。 
  1.2  手机媒体的价值影响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发展,手机媒体同其他新媒体一样,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正向的积极作用,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机依赖及团队意识的淡薄。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如今,很多大学生过着“被手机绑架”的生活,手机控、“低头族”等现象日益增多。一旦生活中离开了手机,或者长时间没有接到电话或短信,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不安。同时,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和削弱了大学生的现实交际能力。手机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一个信息交流平台,虽然也是建立在真实身份为基础的前提下,但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相比,仍然缺乏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和情感沟通,因此对于习惯于依赖手机进行交流的大学生来说,这种状况长时间持续会导致该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的淡薄,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减弱。 
  2)主流意识的减弱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集中反映和精神旗帜,它对促进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维系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目前,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接收和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一些宣扬种族歧视、暴力反动、色情虚假等不良信息也在以手机为媒介肆意传播,长此以往,就会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影响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其主流意识出现偏向,严重的会影响到社会和谐安定。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期,多元型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也有可能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动摇,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  发挥手机媒体与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链接和融合作用 
  2.1  手机媒体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新媒体时代下,手机媒体以其智能化、灵活性和快捷性等特征,能够成为一种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显示其独特优势。教育者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手机媒体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的形式更直接、更主动、更深入、更快速地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媒体不受时空限制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有需要的时候借助手机媒体搜索大量有用而丰富的资源,并且能够及时便捷地参与信息的反馈与再创造,极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一个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媒介平台。 
  2.2  手机媒体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师生之间的信任度 
  借助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由过去在课堂上消极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交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手机对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转化为积极影响。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媒体,在积极主动的探索求知的过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到提升。同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通过手机媒体的交流与互动,带来了双方在人格、权利、地位上平等的感觉,从而也消除了传统面对面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戒备和隔阂心理,使双方的信任度大为提升,从而更好地交流思想和沟通情感,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爱平.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29). 
  [2]沈鹏.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微[J].经贸实践,2015(8). 
  [3]崔士祥.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时代教育,2015(7):23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