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三个回归”让新闻鲜活起来

2022-06-08

董惠民

【摘要】党委机关报的新闻报道因为语言较为生硬,事件叙述较为概括,综合性报道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报纸的可读性、易读性和生动性不强。本文以《宣城日报·皖南晨刊》为例,探讨了回归新闻语言、回归生动事实、回归新鲜故事对于改善新闻报道的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闻语言 生动事实 新鲜故事

“回归新闻语言、回归生动事实、回归新鲜故事”,是《宣城日报·皖南晨刊》自2014 年1 月1 日全新改版以来,对记者采写新闻提出的明确目标和要求。长期以来,《皖南晨刊》作为《宣城日报》的组成部分,或多或少地延续着过去党委机关报的一些特征:语言较为生硬,事件叙述较为概括,综合性报道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报纸的可读性、易读性和生动性不强,读者对此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为改变这种状况,晨刊人痛下决心,在广泛征求读者意见的基础上,对《皖南晨刊》实施全新改版,同时对记者采写新闻提出了“三个回归”的要求。自改版以来,记者们围绕“三个回归”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细致采访、精心写作,写出了一批鲜活生动的新闻作品,为众多读者所称道。一位读者来信这样评价:“晨刊自改版以来,坚持贴近读者、贴近群众的理念,关注百姓吃、穿、住、用、行,用大众的口吻来报道新闻,让报道风格变得更加轻松有趣,故事性很强。如果这样坚持下去,我相信一定会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

一、回归新闻语言

如何能让广大受众,从报纸中获得更丰富、更实用的信息,使报纸真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成为摆在新闻业内人士面前的重要课题。而还原新闻语言的“本色”,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及特点是:准确、具体、简练、通俗。而作为都市报,受众人群是普通的老百姓。因此,应更多地提倡新闻语言平民化、口语化和通俗化,让新闻语言“还原本色”,为更多老百姓所接受。

新闻语言的平民化,并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上和群众保持一致,而是指平民化的风格,即不要让新闻语言总是对着普通百姓“发号施令”,以一种命令、机械式的方式灌入受众的思想。否则,会在客观上给广大受众造成一种不平等的感觉。久而久之,广大受众就会觉得新闻如同嚼蜡,离自己很远,索然无味。新闻语言的平民化,要求我们从思想上将高姿态的架子放下来,主动亲近大众,找回自己也是人民大众当中一员的理念。文字语言和语气的表述要平和平易,尽量做到生活化。

新闻语言的口语化,即为我们日常的说话,语言亲切自然。作为平民媒体,应当将视角对准老百姓,侧重民生,用口语化的语言写作,使新闻充满亲切感。同时,应该注意口语化不是方言化,用普通话表达,是我们必须追求的方向。

新闻语言的通俗化,就是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通俗的语言要求文字不能过于深沉晦涩,不能半文半白、奇词僻字。对于专业术语,则应进行通俗化翻译,让受众一读就懂,一看就明。

二、回归生动事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没有真实性,新闻就没有价值,也就没有新闻性可言。陆定一曾精辟地说过:“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实性问题。新闻学千头万绪,根本还是这个问题。有了这一条,就有了信用了,有信用,报纸就有人看了。”

在新闻的传播中,仅有真实性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增强新闻的表现力,扩大报纸的影响力,新闻报道的生动性、趣味性、可读性也应成为新闻工作者努力追求的方向。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都曾撰写过许多生动的新闻稿件,在普及革命理念、引导革命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有人质疑新闻报道的生动性,认为生动性会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其实不然,好的新闻报道无不是真实性和生动性的完美统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总是通过细节的描写加以表现,对细节的捕捉和把握,往往会增强新闻报道的生动性。新闻的真实性往往还表现出强烈的现场感,而现场感使新闻报道更具有生动性。没有真实性,新闻就丧失存在的价值,没有生动性,新闻作品就不能吸引人,更谈不上感动人、教育人、鼓舞人。所以和社会其他行业一样,新闻报道也需要不断地创新。这不仅表现在新闻写作手法上日趋多样化,还应表现在新闻的思想内涵更丰富、更广阔,借鉴和吸收许多学科的知识,使新闻报道更客观、更真实、更生动,更具有阅读的趣味。

为了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生动性,在新闻采写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必须自觉地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用敏锐的视觉捕捉新闻,用清醒的意识分析新闻,用理性的剖析解读新闻,抽丝剥茧,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消除迷雾,努力揭示客观真实的新闻事件。唯有这样,新闻才能吸引人,才能引导读者学习、思考和认识新鲜事物,才能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三、回归新鲜故事

新鲜故事,即新近发生的故事。“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是美国新闻学者提出的新闻理念。作为对新近发生事实报道的新闻,是一种最典型、最普遍、最有影响力的叙事。被认为开创了“传播领域内最全面的叙事理论”的菲希尔,认为“所有形式的信息传播都可以当作叙事来理解。”我国著名新闻人穆青也认为“新闻是一种叙事文”,而叙述的内容则是“故事”。

用故事讲述新闻,既满足了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也是新闻媒体生存的关键。

读者总是希望媒体记者带给他们真实的故事,以感悟变动生活的丰富多彩。与此适应,用故事讲述新闻,使媒体信息更具可读性和易读性,更能实现“注意力经济”。正如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瓦所认为的,“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同时,用故事讲述新闻,在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更能挖掘新闻背后人性化、源头化的问题,在娱乐化的基础上提升新闻的内涵,拓展新闻的影响力,使新闻更具有魅力。

故事是新闻作品的“核”。用故事讲述新闻,是新闻回归事实的新思路,也是新闻采写的最高技艺,这需要从两方面着力:一是新闻采访。要在采访中发现故事、挖掘故事。二是新闻写作。用故事讲述新闻,就是要求“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显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用故事讲述新闻,摆脱了以往的严肃说教模式,以平实的事件叙事手法,与受众形成情感互动,进而达成心灵的共鸣;用故事讲述新闻,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而且更注重新闻事件的过程,使新闻回归到更为真实的生活,有利于实现新闻的真实性、深刻性;用故事讲述新闻,注重了文字的美感和结构的悬念,回归到独特的阅读功能和文化品位,有利于培养受众对媒体的情感忠诚度。因此,用故事讲述新闻,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记者适应新闻竞争、挑战发展机遇的一项重要课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作者单位:宣城日报社皖南晨刊)

责编:周蕾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