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壮族形象的媒介建构——基于对《广西民族报》的话语分析

2022-06-08

【摘 要】本文通过对《广西民族报》的初步分析,总结出该报呈现给读者的壮族民族形象,运用梵·迪克的话语理论,试从文本和语境两个视角分析《广西民族报》对壮族民族形象的构建方式,并结合实地调研提出相关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广西民族报》 话语分析 民族形象

本文通过对《广西民族报》的初步分析,总结出该报呈现给读者的壮族民族形象。并运用梵·迪克的话语分析理论,试从文本和语境两个视角分析《广西民族报》对壮族民族形象的构建方式。

一、《广西民族报》呈现的壮族民族形象

“民族形象的构成维度主要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习俗、民族信仰、民族服饰、民族价值观念等。”①但这些维度在用于衡量民族形象时存在包含和“竞合”关系,笔者选取民族习俗、民族信仰、民族服饰及民族价值观念这四个具体方面,分析《广西民族报》所呈现的广西自治区的壮族民族形象。

《广西民族报》对壮族民族习俗活动报道频率较高的有唢呐舞、扁担迎客、踩高跷等,这丰富的活动形式及相关传说,显示了壮族同胞的多才多艺、热情好客的特征。而在对民族节日的报道中则多次提到“三月三”及节日当天的“歌圩”活动,且壮族同胞借鉴歌圩形式举办相关演出,或是通过唱山歌的方式参与各种规模的歌唱比赛,突出了壮族同胞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对传承文化的使命感。

对于壮族服饰的主要展现方式是摄影报道。虽然壮服中的不同分支有不同的外观,但报纸选择的摄影报道对象多为织有壮锦图案的、色彩对比较鲜明的壮服。读者通过摄影作品可以看到“壮民不按照大自然的原色来搭配织物颜色,而是随己所爱,自由想象,通过壮民的喜好和审美情趣从自然色中加以提炼、夸张来完成的。”②另外,壮服上的图案多是通过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几何图形通过对比、拼接的手法,为壮服增添和谐感。无论是壮锦不同于自然的颜色搭配,还是壮服图案的几何制作特征,都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想象力丰富,情感细腻而充沛的特点。

壮族从其最初发源直至今日,其民间信仰种类繁多。有花崇拜、龙凤崇拜以及鸟、鱼、葫芦等自然崇拜,也有以灵魂不死观念为根基的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但在笔者所取样本中,只有布罗陀信仰被报道过。“布罗陀信仰是壮族的民族传统信仰,它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从过去到现在,对当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有着极为广泛深刻的影响。”③《广西民族报》在报道“布罗陀”时,只显示其文化特性,并不将其视为一种信仰。

民族价值观与民族信仰不是绝对独立的两个方面,其衡量标准存在重叠部分。笔者从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方面衡量民族价值观,其中政治范畴所呈现的民族形象与民族信仰呈现的民族形象特点相同,不再赘述。而在经济方面,报道中最常见的是“兴边富农”、“带富能人”等论调,显示了壮族人民对经济建设的重视,展现其不畏艰苦、积极改变现状的特征,同时也说明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仍需较大提升。另外,报纸中关于壮族价值观在文化方面的体现,大多是通过对教育新闻的报道,对民族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进行深度探讨,显示出壮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二、壮族民族形象的构建方式

通过对《广西民族报》报道内容的初步分析,笔者总结出其呈现出的壮族民族形象为:热情好客、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遵纪守法,致力于民族团结,积极传承文化并创造物质财富等。现通过“话语分析”进一步分析其对壮族民族形象的构建方式。

1、基于文本视角的话语分析

笔者以文本视角为根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向度对《广西民族报》中关于壮族民族形象报道的话语结构进行分析。宏观分析从主题结构和新闻图式两方面进行。

笔者选取样本的时间跨度为2013年1月到12月,取每期报纸的第2、3版(区内民族新闻)作为研究对象。笔者依照梵·迪克提出的“删略、概括和组构”三个步骤进行主题推导,将选取的新闻文本经过推导得出的主题汇总分析,结果是共收集到115条有关壮族报道的新闻,其中包括110篇文字新闻和7篇图文结合的摄影新闻。

从表1可以看出,文体新闻是所有主题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其次则是机构工作。文体类新闻占据较大比重,一方面是由于壮族文化活动的确较多,加之政府的重视使得相关新闻事件的新闻源较广。另一方面, “文体活动”涉及的方面较广,所以将壮歌、壮剧、壮舞、壮医药、壮族建筑、壮族习俗、壮族影视作品、壮族演出、壮语宣传全归入“文体活动”门类,因此其比例偏高。除了“文体活动”外的其他六个新闻主题中,报道“机构工作”类新闻超过另外五类新闻,甚至比另外五类新闻的数量总和还多。

同时,话语的宏观结构不仅包括主题特征,它还具有某种较为固定的句法对文本中的主题加以限定,其具体表达形式便是新闻图式。新闻图示可以使主体在编码时更有据可依,也可使受众更加迅速有效地解码。梵·迪克归纳出的新闻图示如图1。

笔者选择样本中涵盖较多新闻图式范畴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以2013年3月份的《广西民族报》为例,截取新闻报道的主题,其呈现的特点是:1.绝大部分标题只有一句话,言简意赅;2.标题与实题紧密联系,不经过多“雕饰”。呈现该特点的原因是:被选作样本两个版面的报道形式皆为消息,读者接触消息类新闻更倾向于获得信息,但笔者认为若标题过于平淡,缺乏技巧性,难免使读者感到无趣。

主要事件是通过细节、故事发展等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化,一般表现为对导语的扩展。笔者选取的四则新闻中对于主要事件的描述都是以时间顺序做主要方式的平铺直叙。而背景则是从时间层面更深入地阐述新闻事件的缘起,帮助希望进一步了解新闻事实的读者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例如报道歌圩节时,会将歌圩节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等背景展示出来。

而在笔者所取样本中仅有一则中提及新闻后果,即:“《嘹歌也流行》播出后,受到该县社会各界观众的喜爱和高度评价,尤其感动了千千万万嘹歌爱好者,许多观众一大早就打开电视等待观看。不少群众还纷纷打电话咨询重播时间。”但对于口头反映方面的材料并未出现在所取样本中,而且即使在特稿版面也很少有口头反映。同时,由于消息体裁对新闻客观性的要求,所选样本中没有评论内容。

通过对新闻文本的宏观分析,我们可以就该报对壮族民族形象构建过程有一个大致轮廓。因此,我们要对局部文本进行微观分析,进一步探讨话语的隐含意义。通过对三月份歌圩节前后的有关壮歌的新闻报道的分析,笔者得出:一般陈述使用最多,其次是背景信息,再次是引语。一般陈述和背景信息占据绝大部分篇幅,记者侧重于事实的陈述,通过较为直接的方式向受众传递信息。但引语的缺乏,无法显示出现场采访的痕迹,难免会使读者对新闻来源产生不信任感。

另外,该报对于壮族相关消息的报道,“和谐幸福”、“甜美嘹亮”、“喜闻乐见”等没有具体所指的形容词比比皆是,似乎到处都充斥着“正能量”,这种无目的的渲染很容易使读者厌倦。正如西方记者斯坦利·沃克所说“要像宝石和情人那样选择形容词,形容词太多是危险的。”⑤而在会议类新闻中,“要”字作为情态动词高频率出现,也对消息的客观性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可能影响该报的公信力。

2、基于语境视角的话语分析

詹姆斯·保罗·吉在其著作《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中论述“话语”这个概念时,使用了一个十分贴切的比喻:“即使某物没有贴芭比的商标为什么你还能把它识别为芭比娃娃的世界或话语呢?”⑥芭比的衣服、身材、头发以及它们在电视节目中的表现,都是一种有语言、物品、价值观和态度等构成的成套装备,这也就是语境之所以成为话语分析的重要部分的一个原因。

《广西民族报》从最初的《壮文报》发展为现在的壮、汉双语报,几经起伏,始终坚持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弘扬民族先进文化、展示民族风采、推动民族经济、讴歌民族英雄为己任。不难理解《广西民族报》中有关壮族民族形象的报道所具有的倾向性,以及所表现出的议程设置现象,通过叙述、隐喻以及设定必要条件宣传民族团结思想。

结语

通过对《广西民族报》的“话语分析”,结合具体的实地调查,笔者发现《广西民族报》在建构壮族民族形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壮族民族形象以“他者化”为主,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未被充分体现。主要表现在新闻报道中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引语使用较少,而对形容词、情态动词等的使用又偏多。

其次,报道缺乏时代感,难以吸引受众。通过主题分析,笔者发现新闻选材比较单一,且多以农村报道为主,可能造成新闻的“趣味性”和“接近性”打折扣。

再次,传者自身受刻板印象束缚。在第2、3版“区内民族新闻”中,绝大多数新闻采写都由新闻事件发生地的民族委员会或民族语言办公室等相关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完成,这本身就增加了新闻的倾向性,使得新闻报道出现程式化。因此,笔者认为报社记者、编辑甚至管理人员都应该多参与民族活动,走到群众当中去,不可纸上谈兵。

【项目基金:2013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备选),项目编号:BCX13107】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陶喜红、李婷婷,《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J].《当代传播》,2013(5):64

②金旭明、徐芳,《浅论壮族服饰中的壮锦》[J].《艺术研究》,2009(4):6

③牟钟鉴,《从宗教学看壮族布罗陀信仰》[J].《广西民族研究》,2005(2):82

④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3:57

⑤李凌燕,《新闻叙事的主观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54

⑥詹姆斯·保罗·吉:《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6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指导老师:陶喜红)

责编:姚少宝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