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报纸副刊“编辑启事”的启示

2022-06-08

左 元

【摘 要】报纸副刊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根据各种需要,撰写并呈现在副刊版面上的各类说明性文字,包括编者按、编后、征稿启事、读者来信回复等“编辑启事”,有它们独特的意义。副刊编辑应该重视编辑启事,增加精神共鸣,增强副刊粘度,从而增大报纸魅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报纸副刊 编辑启事 粘度

副刊是一张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相较于新闻的“硬”、评论的“重”,副刊是软性的、人文的、轻松有趣的。它就像一条精神纽带,让读者与报纸在软性心灵的层面结下精神的缘分。为了达成这样的使命,副刊的编辑不仅需要调动版面语言向读者传递态度、意图和价值观,有时也需要从版面背后站出来,面向读者直接说话,或告知,或申论,或回复,不一而足。

本文所说的报纸副刊“编辑启事”,即指报纸副刊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根据各种需要,撰写并呈现在副刊版面上的各类说明性文字,包括编者按、编后、征稿启事、读者来信回复,等等。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编辑启事”其实大有深意存焉。

重温宗白华先生与读者的对话

在中国报刊史上,有众多文史名家、大家都与报纸副刊结缘,他们的副刊实践,值得我们今天重温和借鉴。宗白华先生与读者的对话,就是这样的典范。

1919年8月,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郭虞裳,受该报主编张东荪的委托,慕名聘请哲学家、美学家、诗人宗白华协助编辑《学灯》。至1920年4月底,因欲赴欧留学而不能继续,宗白华在短短的8个半月中,除发表文章20篇(包括书信体文章,其中《欧洲哲学的派别》分5次连载,计1篇),18次撰写了按语、回信、启事之类。

走马上任,宗白华于1919年8月15日刊发《学灯》启事一则——

本栏自今日起另辟新文艺一门,倘读者投稿,无不欢迎。

干脆利落,绝无废话。

11月23日,关于“一个问题(婚姻恋爱自由——笔者注)的商榷”讨论结束时的编者按语,则长达600字,有总结,有分析,有期望,既理性又富激情,很有感染力。

再如,1920年1月1日,新年第一期《时事新报》发表《学灯》栏宣言——

本栏自从刊行以来,极承社会上学者和青年的同情,又蒙读者诸君常常投稿,为本栏生色,同人等深致谢意。但世界的实际是不断的创化,本栏虽小,也当力求进步。现在再将本栏的主义和体裁申说一遍,愿求诸君精神上的集合与积极的帮助……

接下来,便对“本栏的主义”和“本栏的体裁”详加说明,洋洋洒洒千余言,让读者明白《学灯》的宗旨是“从学术的根本研究,建中国的未来文化”,以求得“诸君精神上的集合与积极的帮助”。

《学灯》辟有“通讯门”,及时回复读者、作者的来信。1919年12月8日,宗白华刊发《复克之书》——来示已悉。你的《新生活里游戏场的运动场》,日内即可发表。近日来稿实在极多,不能都按时发表,要请先生及投稿诸君原谅。你的问题我匆匆奉答如下……

这样的编辑,能不获得作者以及读者的爱戴吗?当他离开时,大家必然牵挂。1920年4月30日,《学灯》刊登了《宗白华启事》——我因个人有特别事务,不能继续编辑《学灯》。以后《学灯》事务由李石岑先生主任。

免了作者、读者的悬望,有始有终。

宗白华的编辑启事体现了这么几个主要特点:

严谨。虽然彼时宗白华年仅22岁,但他是个早熟的编辑,每一条启事都写得十分严谨,读者、作者看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负责。他的启事、按语、复信,无不体现他是一位负责任的编辑,是值得读者、作者信任的编辑。

实在。他的实在一是体现在内容上的实事求是,二是体现在形式上的不拘一格。

用心书写“有温度的启事”

在通过编辑启事与读者对话、结缘方面,笔者也有过近20年的实践和思考。

1994年底,笔者调入南京周末报社,开始副刊编辑生涯。从业第一年间,在所编辑的《周末画刊》上撰写了各类编辑启事17则。

17则编辑启事,有致读者,有致作者;有按语,有编后……每一则启事,均以“有温度”为自我设定的标准。

4月1日,漫画《魅力》编后——

《周末画刊》开辟三个月来,来稿踊跃,来信动人。有许多朋友还用漫画的形式对《画刊》加以热情鼓励。这里选刊一幅,以表谢忱。今后不再刊登这类稿件,将宝贵的版面留给更有普遍意义的作品。

有一些作者喜欢在漫画作品中画上醒目的本人名号,或盖着大大的图章,破坏了画面。8月12日编辑启事提醒作者“把单纯的画面献给读者,请勿在画上绘制作者名号”。

9月9日,《周末画刊》编发了教师作品专辑,《编辑人语》写了三条编辑思路——

因前些时候忙于组织介绍漫画名家、发表他们的一家之言、给漫画爱好者以启迪的专栏《漫画一家》,准备不充分,只能以这一个小小的教师作品专辑,对第十一个教师节表示衷心的祝贺。

教师作品优待,欢迎各位老师惠赐大作,尤其欢迎反映丰富的校园生活的作品。作品可以和同行开一开善意的玩笑,也可以反映自己的无奈和尴尬。

本版拒绝讽刺学校、教师的作品,过去如是,今后亦然。

编者意在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通过编辑启事,和读者、作者积极交流,增强了凝聚力,《周末画刊》团结了最优秀的作者,吸引了最广泛的读者,成为周末报的名牌版面。2000年,周末报组织了十个读者家庭参与千禧年活动,其中就有两个家庭说是因为喜欢《周末画刊》才订周末报的。

在之后编辑其他版面的过程中,笔者也一直注意发挥编辑启事的作用。

2008年,周末报开辟《新生代》版。针对特殊的目标受众,笔者撰写了一则特殊的编辑启事——

《新生代》这个版,在酝酿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叫它“校园”——它是要反映大学校园的五彩缤纷的,因此,它属于你们——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还有关心你们大学生活的父母。

那么,就等着你们的参与了。你们的学习、生活、娱乐,当然还有爱情,都可以到这里来说一说。

风向:说一说大学校园最新的流行话题。这个,欢迎提供线索,然后我们的记者和你一道采写。

短信平台:给你们留言的地方——大学生给父母、父母给大学生、大学生给大学生……都可以;祝福、道歉、交锋……都可以。

恋爱补习班:为了考取一所好大学,你一定上过各种补习班吧?恋爱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如果你刚接触这门课,可以上我们的“补习班”;就算你读大学前预习过了,可能现在也还是要上“补习班”的——据说现在没有一个孩子不上补习班的,成绩不好的上,成绩好的也要上。那么,说一说你恋爱中的甜蜜或者困惑吧。如果“成绩突出”的话,你可能成为“补习班”的“助教”哟!

麻辣老师:说这个,你们肯定来劲。

……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是写高考作文——请放下架子;也不能把这当作写毕业论文——东抄西摘。

这样的编辑启事,没有端着架子,而是和受众亲切友好地对话,是新媒体语境下必须采取的态度。

总之,从业20年来,笔者撰写副刊编辑启事,主要有这么一些追求:

重交流。有什么需要说明需要回答的,及时反馈,积极主动和读者、作者交流,有普遍意义的便撰写启事刊发在报纸上。

有温度。从不写硬梆梆的启事,努力说“人话”。

树正气。上文《魅力》编后仅是一例。编辑工作中,笔者始终不忘人文精神。

讲效果。每一则编辑启事,都是针对目标受众,针对具体情况,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炼文字。报纸,尤其是副刊,必须讲究文字。编辑启事,也应精心构思,精炼文字。

增进精神共鸣,增强副刊粘度

在新媒体时代,报纸自身面临着竞争、转型的压力,副刊何去何从成为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有一个观点:无论媒体技术如何进步,在“工具”和“价值”之间,媒体都不会也不能顾此失彼、有所偏废。面对受众,媒体既传播信息和观念,同样也传递价值和情感——而这,恰恰是副刊的立身之本、安身之命。

如何在精神和心灵的层面与读者结缘,让读者在一个快速、浮躁、喧闹、以工具为主导的传播环境中慢下来、定下来、静下来,这是新的传播时代给予副刊同仁的职责。要履行好这样的使命,需要副刊编辑在姿态上调低、在话语上调软,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交流,丰富和提升读者的阅读感受、精神享受。

回到编辑启事的话题上来,显见的是,近年来,在传统报纸上,用心书写的编辑启事渐呈逐年下降之势。稍感欣悦的是,近年来,倒是不少新锐的周刊特别重视与受众的交流。

以《壹读》为例。

2013年第16期,《壹读》一周年,随刊附赠一周年特刊《壹岁而立:壹本杂志的秘密》。

在本刊上,前面主编林楚方的专栏《我就壹说》自然必不可少。一周年自我形象宣传《壹读壹岁,如你想见,值得一读》有两个坯,外加三个边条,分别“感谢过去的一年”,“给每位喜欢壹读的小伙伴们道谢”,“向每位壹读的合作者致谢”,“为每位壹读的同事们鼓掌”。

这么多的自我宣传广告,不但不让人反感,反而让人很爱读,比如“给每位喜欢壹读的小伙伴们道谢”的时候,他们说:“今天,壹读壹岁,真想和每个小伙伴壹抱还壹抱!”看到这,谁不莞尔?

最后,“壹读有后台”三个板块,“后台”巧妙推介壹读微博,“我们”说编辑部的故事,“我们错了,SORRY”,则对上期《壹读》编辑疏忽作真诚的道歉。

另外,刊中还有各种推介壹读视频、壹读微博、壹读微信等壹读系列产品的小启事,每一个都如《壹读》周刊的广告词所说——“轻幽默,有情趣”,让受众十分受用。

总结新锐周刊的编辑启事,突出的特点有:

互动性。传统报纸的编辑启事当然也是和读者的互动,但是新锐媒体的互动性尤其“生动”。

幽默感。这一点,尤其值得传统报纸副刊编辑学习。

个性化。《壹读》的编辑启事是《壹读》的味道,其他新锐周刊也各臻其妙。

在现代传播学的意义上,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进程,“反馈”是其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纸媒式微的当下,副刊的转型尤显紧迫。在笔者看来,副刊编辑不妨学学新闻前辈,不妨学学新锐周刊,放下身段,把报纸副刊版面做成“微博、微信平台”,编辑就是“博主”,多写写“回复”——编辑启事,多和“网友”——读者互动,形成一个个“粉丝团”、“好友圈”,增加精神共鸣,增强副刊粘度,从而增大报纸魅力。

尤其是,今天的报纸新闻版面日益同质化,而且相较于副刊,报纸新闻受网络的冲击尤为严重,因此,笔者认为,做好每一个细节(比如重视编辑启事),重振副刊雄风,不失为增强报纸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路径之一。□

(作者:《现代家庭报》副总编辑)

责编:周蕾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